節選自《民國風月:未跳完的狐步舞》,作者施立松,浙江文藝出版社2012出版。
羅隆基與王右家
民國美女王右家與羅隆基的離婚和結婚一樣驚世駭俗。
1943年春,「陪都」重慶,戰火籠罩下的歌樂山,仍然夜雨巴山、春意盎然。一天傍晚,王右家裝扮一新,準備外出與丈夫羅隆基會合。這天是他們的結婚紀念日。她在墨綠的旗袍外披上一件駝色風衣,這件風衣,是羅隆基送她的生日禮物,衣上還留著新衣服特有的清香。正要出門時,她的好友楊雲慧找上門來,淚流滿面地討要她寫給羅隆基的情書。驚愕之餘,王右家還是淡定的,一如她一貫的優雅從容。她知道丈夫的情書就放在書房書櫥第二個抽屜裡,只是她和他曾有約定,婚後要給彼此空間,對女人們寫給丈夫的書信,她並不在意,因此也從不翻看。
她知道丈夫羅隆基是優秀的,且英挺瀟灑,頗有女人緣,但她相信他,相信十餘年如一日的鶼鰈情深,不是那些鶯鶯燕燕可改變的。她拉開抽屜一看,頓時大吃一驚,抽屜裡整整齊齊擺列著一封封粉色的信,信封上還編了序號和時間,短短一年多,楊雲慧居然給他寫了近百封信。王右家有些驚慌失措,再顧不得矜持,顫抖著從中抽出一封,信箋是精美的薛濤箋,還有淡淡的清香,只看了幾眼,她便花容失色。她萬萬沒想到,他們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她流著淚一封封讀下去,那感覺不啻於死囚默讀自己的判決書,那些情意綿綿的字句像一把鋒利的匕首,一刀一刀把她的心切成碎片,痛得她幾乎窒息。她曾經為他眾叛親離,為他輾轉南北,飽受世人譏諷,她以為他們會相愛相惜,一生一世,不離不棄。
十二年前,二十歲的王右家貌美如花、時尚知性,剛從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學成歸國。在一個時尚沙龍上,王右家遇到了意氣風發、風流倜儻的羅隆基,甫一見面,兩人就一見傾心。羅隆基是最早點燃清華園「五四」熊熊烈火的戰士,先後留學英美獲政治學博士學位,又是中國民主同盟的創始人。火熱的政治激情、出色的口才、淵博的學識,一下子虜獲了王右家的芳心。而羅隆基同樣被王右家吸引住了,她如火的青春,如花的笑靨,還有那絲綢旗袍掩不住的異國風韻,都讓他深深著迷。他在寫給她的求愛信上說:「你這麼青春、美麗,如能給這古老封建的社會來顆炸彈,使得萬萬千千的人為你的勇敢喝彩、讚美,一定會給這死氣沉沉的社會,平添生氣……」這些話,像一粒火種,點燃了年輕奔放、激情如火的王右家的靈魂。她不在乎他尚未與妻子離婚,更不顧及家人的強烈反對,也不理會朋友的當面譏諷,義無反顧地與羅隆基同居了,並跟著羅隆基遠上天津,輾轉北平,風塵僕僕,不辭辛苦。在當時,女子與人未婚同居,是驚世的,與有家室的男人同居更是駭俗的,王右家的父親因她任性而瘋狂的舉動,一氣之下跑到關外,至死都不原諒她。不久,羅隆基與髮妻張舜琴離婚,王右家也撕毀與未婚夫的婚約。
民國時期,羅隆基是多方政治勢力拉攏的主要對象,他也在各方間遊刃有餘。抱得美人歸後,羅隆基志得意滿,同時擔任兩家報紙的主編、社長,住兩所房子,開兩部汽車,領兩份薪水。蔣介石邀他上峨眉山,周恩來請他一起吃飯,王右家始終不離左右。婚後,王右家和羅隆基的生活是甜蜜而美好的,人前人後,他都親切地稱她「騾子」。羅隆基在南開大學授課時,還帶著王右家去聽課。憑著「聞弦歌而知雅意」的聰明才智,王右家很快成了沙龍女主人,還得了「通天教主」的諢號。一次,在重慶,王右家跟羅隆基一起出席公務活動,一個記者有意刁難她:「王小姐,你的信仰是什麼?」王右家笑吟吟地說:「是愛情,愛是我一生的信仰。」
而今,言猶在耳,愛卻已不堪!她留下了三封重要的信,其餘悉數物歸原主。沒有哭鬧,沒有責問,她悄悄離開了。那份毅然決然,一如她當初不管不顧投向他的懷抱。在她的心裡,愛情是神聖的,不能背叛,不容褻瀆。她曾笑稱自己是人生的叛徒、家庭的叛徒,這一回,她竟然要做愛情的「叛徒」。
王右家斷然抽身走後,偌大的屋子裡轉眼就剩下羅隆基孤零零一個人,他懊悔傷心,到處追尋。她跑到成都,他追到成都;她逃到昆明,他追到昆明。她卻始終不肯面見他,甚至因為他在轉機的機場等著,她都不肯走下飛機。他寫信百般哀求,甚至請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的夫人從中說和,也沒有留住她離去的腳步。他飽蘸深情和懺悔寫就的《無家可歸》,其中有「她是坐飛機走的。如今我望著天空就害怕,雲彩中仿佛有無量數的她在望著我似的」。「生離苦於死別。最愛的人死了,你絕望了,你的心也就慢慢地放下了。你知道沒有再見的希望了。你的最愛的人不告而別地走了,那一線再見的希望,那一種追蹤而往的念頭,那許許多多的幻想,那一切自己責備自己的內疚,真叫人難以忍受。」「老媽子來拿錢買菜。一個『菜』字,馬上叫我回想起來她喜歡吃什麼菜,她喜歡做什麼菜,她每日怎樣調配菜。她知道我喜歡吃什麼,並且總要為我調配一兩樣菜。這些念頭又叫我心頭髮酸。我想告訴老媽子,凡是以引起歷史往事的菜都不要買。但是我軟弱得說不出話來。我不知怎樣說。我凝凝地望著老媽子出神!」羅隆基又立下誓言說「法律上固未離婚,精神上永不離婚,無論你離開多久,我永遠潔身自愛,待你歸來」!這讓許多人讀後欷歔不已,卻仍然沒能打動王右家,讓她與他見上一面。後來,她乾脆不聲不響地先去印度,後赴英國,完全消失在他的視線裡,直至最後協議離婚。
與羅隆基「一生相愛,別無所求」的夢破碎了,但王右家仍願意相信愛,相信愛情依然美麗純粹,依然會有永遠。美貌永遠是女人最受用的名片。離婚後,王右家雖已人到中年,但風韻猶存,追求她的人還很多。離了婚的王右家又嫁人了。這回,她嫁給了已故電影明星阮玲玉的前夫唐季珊,成了他的第五任太太。有人嘲笑她「老大嫁作商人婦」,更有刻薄的媒體笑稱她為「王又嫁」。她淡然一笑說,愛情並不是文人們的專利,商人也可有愛情,只要相信愛,每一個季節都有花朵盛開,我相信季珊歷盡滄桑,更懂得愛情婚姻的真諦。婚後,她隨唐季珊遷居臺灣。他們在臺北郊區山頂上買了一座別墅,琴瑟和諧,生活富足自在。很快,他們又成了臺北上層社會的名流,王右家又成了神採飛揚的沙龍女主人。愛情讓她像一架荼,蓬蓬勃勃,開得忘了季節,她無數次暗暗慶幸,上天總算沒有辜負她這個執愛為槳,泅渡歲月之河的女人。但不久,唐季珊與一個酒吧女郎打得火熱的消息傳來,王右家的心又碎了。她又一次踏上離家出逃的路。親友們苦口婆心勸她,年已老色已衰,怎可如此任性,男人逢場作戲總是難免的,睜一眼閉一眼不就過了嗎?何況,如果不甘心,你也可以他做初一你做十五呀,愛需要包容的!
愛需要包容,也包容背叛嗎?她冷笑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被褻瀆的愛情,於她,是白袍上的黑汙,是肉中的尖刺,是破碎一地的玻璃心,難再續。最終,她還是逃了,一個人流落異鄉,晚境蒼涼,潦倒病死。
愛情是人類最可貴的特權,如今已漸漸式微,那些一以貫之的愛情,成了稀有資源。世間,還有多少人如王右家般,視愛情為一生的信仰,又有多少人能將愛進行到底!
歡迎關注
老衲讀史2
歡迎關注
老衲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