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深處一片黑暗時,即便沒有任何的危險,你是不是也會覺得害怕,甚至會本能地發出呼救,這是為什麼呢?
科學家表示,這種與生俱來的對黑夜的恐懼其實已經深深地紮根在我們的基因裡了,人類歷史中的某個時期,那時候還是刀耕火種的時代,人類還沒有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我們的祖先在生活中需要不斷地觀察四周難免有未知的危險突然降臨,尤其是夜晚,大多數的兇猛野獸時常出沒在夜晚,所以,在夜晚保證自己的安全顯得十分重要。
多年以來這種對黑暗的恐懼已經紮根在我們的基因裡,一到夜晚我們便會本能地產生一些焦慮。這時候如果在黑夜裡有一束光,可想而知,這會帶給我們多大的安全感。這種焦慮不是一種驚恐感,而是一種預感性恐懼,它會將我們身體的感官充分調動起來,讓我們處於一種緊張不安的狀態中,這種緊張不安會使我們保持警覺,應對各種危險。
從本質上看,人類對黑暗的害怕其實是對未知事物的恐懼,你不知道黑夜中有什麼,你也不知道自己即將面對的是什麼?所以才會顯得驚恐不已。在黑夜中,人類腦海裡會出現各種可怕的東西,在以前,出現的可怕的東西是獅子、是老虎,而現在,是各種恐怖電影之中的情節、畫面,而這些恐怖的東西總是在黑夜出現。
但漸漸隨著早期人類演化成現代人,大都市的燈紅酒綠似乎使得我們不再懼怕黑夜,但人類對黑夜的恐懼其實一直都存在 ,因為人類看到光這種恐懼就被本能地壓制了。這種對黑夜的恐懼其實是遙遠的祖先植入我們靈魂深處的種技能,它不是膽小和懦弱,而是一種自我保護,能讓我們時刻保持警醒,更好地存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