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害怕未知的東西?我們的恐懼來自哪裡?

2020-12-23 海哥說說

我們每個人一生都離不開情感,每天都穿梭在各種情感之中,情感就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大家好,我是情感學習生,我和你們一樣,是一個情感的初學者,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努力進步。

恐懼害怕,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使是再偉大的人,他們也都有恐懼的那一刻,只不過有些人選擇了面對,而有些人選擇了躲避,成了他們一生的陰影。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有些人家的孩子他們害怕陌生人,一旦見到陌生人就會搓著兩隻無處安放不知所措的小手躲在父母的身後或者跑開,換來的是人們的鬨笑。而有的孩子卻對於陌生人毫無恐懼感,見了他們很快就可以打成一片。

有些人面對自己喜歡的人,除了緊張有的甚至會有害怕恐懼的表現,他們會出汗,坐立不安甚至跑開,而有的人對於異性自己喜歡的人卻遊刃有餘。

同樣的一個公司招聘了同樣的一批沒有任何經驗,剛走出校門的學生做銷售員,有的很快就能和陌生人搭訕聊天,而有的人,站在客戶公司門口徘徊一天最終沒有走進去。

如果恐懼是人的天性,那麼為什麼同樣的環境有些人會恐懼,而有些人沒有,那麼為什麼人會產生恐懼心理?

首先我先來把恐懼來源於哪裡的答案告訴大家?思想。那麼為什麼人的思想會產生恐懼?下面我們就來談論這兩個問題。

我們下面看這麼一個假設。

在一片樹林裡邊,兩個女孩在路上走著,突然一隻比較大的橘貓跳了出來,他們為它的突然出現嚇了一跳,但是看到是一隻可愛的貓很快打消了恐懼,於是靠近它準備摸摸它,雖然這隻流浪貓擺出了很兇的架勢,最終還是被兩個人類調戲了。

於是這兩個女孩又往裡邊走,突然間衝出一隻和那個橘貓一樣大的動物,不過不同的是全身都是血,嘴裡叼著一塊腐肉,咧著嘴露出尖銳的牙齒,像貓一樣發出嗚嗚的聲音。這個時候雖然這個動物和貓一樣大小,但是他們從來沒見過它,看著那個動物久久不動,怕它發起攻擊,直到那個動物走後,兩個人才跑出了樹林,她們害怕了。

可是當人們抓住那隻動物,洗乾淨,把嘴裡的腐肉拿去的時候,出現了另一隻可愛的小貓咪,請問這兩個人看到後還會害怕嗎?

很明顯在這個假設中,兩個女孩的心情從對於這種動物的可愛發展到恐怖,然後再回到可愛,動物本質沒變,唯一改變的是他們的認知,思想對於眼前動物的認知。

思想是如何形成的,有人說思想是新的事物的締造者,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說法,思想不但不能締造新的事物,相反他還會阻礙新的事物的出現。

思想是一種通過經歷,聽說,讀書,看到聽到等等所有的信息來源組合起來的一個總體。從思想出來的東西都是我們已有的認知,或者是認知的一種變化,但是根本是不變的,就比如看到一隻鳥,我們思想中的已有認知告訴我們那是麻雀,於是我們對於這隻鳥的本質不在探查,所以就不會對這隻鳥進行進一步的觀察,阻止了我們對它的當下的思考,而是一種歷史認知的集合,在這種情況下,新的東西很難出現。

可是當我們遇到一個陌生的東西,思想就會通過它本身的已知和經驗去吸收探測它。但是它不可能吸收探測到它,因為它的已有經驗中不知道她是什麼,未知無法被探測,思想就會害怕恐懼。

思想創造了它自己的壁壘,這種壁壘經常阻止人類對於新的知識的認識。思想對未知的唯一回應便是恐懼,當然這種情況也會用另一些形式出現來掩飾自己的尷尬,比如故作鎮定的表現。

這也就是說為什麼有的孩子見到陌生人會害怕,因為他們也許是環境也許是家境的原因,在他們的思想中已知的認知中沒有陌生人這個的概念,他們平時也除了朋友就是熟人,但是有的孩子因為父母工作等等原因,他們經常會見到陌生人,經常會到陌生地方,經常會得到陌生人的幫助,所以陌生人在他們的思想中是一種已知。

而那些能夠在任何女孩子面前侃侃而談,談笑風生的人,在他們的生活經歷中一定不會缺少女生陌生女生各種各樣女生的認知,而那些鄉下,內向的人對於這一方面卻是一個無知的過程。

經常有些人說某人有心結害怕某些東西,這種東西更多的是事件,當我們刻意迴避我們所恐懼的東西的時候,就會選擇迴避,不但迴避這個東西,還迴避對於它的認知,於是它就會成為我們內心深處的一個心結。

當身邊的朋友和他說你要面對你的心結打開他,其實就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其實這個認知的過程我們不需要做什麼,你只要面對它,就在那裡靜靜地看著它,聽它,了解它,當它成為你思想中經驗,認知的一部分的時候,當你的思想可以識別它的時候,你的恐懼自然就會消失,心結也會打開。

思想是一種已知的東西組成的綜合體,就像電腦處理器一樣,我們的恐懼往往來自於思想的無知,而新的事物永遠不可能產生於思想,思想對於它的反應只能是恐懼,只有把我們把腦中所有的認知,思想清除,才有可能產生新的事物。

相關焦點

  • 我們到底為什麼會恐懼?
    恐懼心理就是平常所說的「害怕」。凱利說:「恐懼就像威脅一樣,假如這樣的話,除此之外它是一個似乎即將接任的新的附屬性建構,而不是一個即將接任的綜合性建構」。一個人如果被一隻以前對他友好的狗咬了,他可能體驗到恐懼。在一個人的建構系統中這種經驗的改變肯定是微小的。例如一隻友好的狗成了有時會咬人的友好的狗。
  • 無光之海:我們為什麼會有「深海恐懼」?
    為什麼我會害怕漆黑的海水?從我們的祖先開始,人類就生活在草原上、森林裡。無論是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我們適應的是陸地生活。對海洋,我們當然抱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未知感與畏懼感。1920年的小艾伯特實驗證明,可以通過培養讓人對原來不害怕的東西產生恐懼的心理。
  • 害怕失去,害怕傷害:別忘記我們原本就是無條件的愛,恐懼不存在
    個案在生活中總感覺自己不斷的在吸引著傷害,許多事情明明不是自己的錯,但總有人會把責任推卸到自己的身上,總是被冤枉或者被誤解,不知道為什麼。同時對於失去也有很深的恐懼,害怕死亡。 在前世回溯的過程中,她看見自己是一個老人,在探望兒子的途中,發現孫子溺死在小河邊。
  • 危機時刻的氣定神閒,來自於對未知恐懼的突破
    01 緊張和焦慮,來自於對「好結果」的執念以及對眾人眼光的恐懼要論當代年輕人的處事現狀,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網上活躍,現實緊張。他日常很害怕跟人打交道,一說話就犯慫,經常緊張得直冒冷汗。去酒吧演出,想點瓶啤酒都要猶豫半天,下很大的決心才敢招呼店員過來。因為害怕和觀眾對視,每次演出他都會戴上墨鏡。雖然經常調侃他,但仔細想想,我好像從小到大也都很容易緊張和焦慮。
  • 人為什麼會害怕黑夜?
    當你深處一片黑暗時,即便沒有任何的危險,你是不是也會覺得害怕,甚至會本能地發出呼救,這是為什麼呢?科學家表示,這種與生俱來的對黑夜的恐懼其實已經深深地紮根在我們的基因裡了,人類歷史中的某個時期,那時候還是刀耕火種的時代,人類還沒有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
  • 面對未知的恐懼時,能不能運用知識去化解害怕?
    人總是會對未知的東西產生恐懼,比如死亡、戰爭、瘟疫、鬼怪。一旦遭遇恐懼,多數人往往無法用理性去看待,轉而從怪力亂神裡找解釋。千百年來,中華文明和印度文明都誕生了許許多多神話故事和鬼怪傳說,這也說明,古人對於非自然現象的好奇和想像力。
  • 我們為什麼害怕蜘蛛
    據美國精神病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統計,超過十分之一的美國人受恐懼症影響,而這些人中超過40%的恐懼來自於蜘蛛、老鼠、蛇和蝙蝠。相比較於蜘蛛們會殺死人類,人類更容易殺死它們。我們為什麼如此害怕蜘蛛呢?1.
  • 風浪面前,我們為什麼會恐懼?
    (太8:23-27、太14:25-32)一個行走在黑夜裡的人,往往會覺得孤單、寂寞、無助。特別是行走在無人的曠野,更是令人恐懼,膽戰心驚,因為在黑夜裡隨時會遇到危險。這個時候,行路人最可怕的不是環境,而是他失去了繼續走下去的信心。
  • 害怕死亡時,我們到底在害怕什麼?
    這樣的延續,雖然沒有解決問題,但是幫我們逃離了問題,也大大消除了我們對死亡的恐懼和焦慮。不過問題來了,死亡真的不好麼?死亡為什麼是一件壞事呢?有人肯定會說,這不是廢話麼,死亡的過程這麼痛苦,不僅自己難受,而且身邊的人也痛苦,這能是一件好事麼?但是,如果給你打一針,讓你在幸福中死去呢?然後告訴你的親朋好友其實是只是遠走他鄉呢?
  • 史上最全戰勝恐懼的方法集,讓我們認清恐懼的本質,建議收藏!
    如果一個人想成功,想活得精彩,想得到自己想要的、喜歡的,那麼就必須把恐懼這個原始的屬性從自己的血液中去除。本文可能有點長,但堅持看完的朋友定會有所收穫!恐懼和害怕一樣嗎?很多時候大家會把恐懼和害怕混為一談,其實兩者有本質的區別,害怕是相對於即將發生的事情,而恐懼是相對於未發生的事情。
  • 人為什麼會恐懼?大多是因為這個!
    當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明天會是如何,該往哪裡走,我們就會不知道怎麼前進……2018年,《鯨魚圖書館》上演後,有觀眾告訴上上,原以為,這只是博孩子一笑的親子劇,沒想到,它與賴老師其他作品一樣,抽絲剝繭,就能發現很多我們原本沒注意到的「密碼」。
  • 為什麼有的東西讓我們感到害怕,有的卻覺得詭異且毛骨悚然?
    它與其他類型的恐懼截然不同。從開始記載歷史的第一天起,人類就沉迷於類似怪獸和惡魔這樣令人毛骨悚然的東西。其實,人類可能在有文字記載歷史之前就已經開始研究這些事物。在今天,發達國家的科學已經發展到很高的水平。通過科學研究,我們知道那些曾經讓我們祖先徹夜難眠的夢魘一般的生物並不存在。可即便如此,類似於殭屍、吸血鬼和其他令人心生恐懼的物種依舊活躍在人們的腦海中,成為了很多恐怖主題傳奇故事的主角。
  • FIRST影展最佳短片《別拍我》:後真相時代我們的恐懼來自哪裡?
    《被拍了之後》:我們沒看到的後續,後真相時代我們的恐懼來自哪裡?別拍我!- Don't Film Me!2020年西寧FIRST電影展,短片競賽單元的獲獎作品。短片在當事人發覺自己被拍了之後,感到恐懼而結束。但,我想《別拍我》最核心的不是我們看到的影像,而是短片內人物和我們作為觀眾感到的那種恐懼,恐懼來自何處?
  • 《靈魂擺渡3》:你所害怕的,不過是來自未知世界的東西
    不知道小夥伴們害不害怕鬼 每次聽見鬼神這些字眼,我們就會感覺背後一陣發麻。因為那是並不屬於我們這個世界的東西,可是我們害怕他們的原因又是什麼呢?他們似乎並沒有傷害過我們,而且甚至都沒有出現過我們的身邊。我們害怕他們,無非是他們不屬於這個世界,無非是我們覺得他們來自於另外一個世界。所以即使他們從未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過威脅,聽到他們的名字,我們也會感到害怕。
  • 好書·新書丨《黑影》:戰勝對未知的恐懼
    我們來講一個走過黑夜的故事——《黑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如何介紹這本《黑影》。圖畫書《黑影》講的是,呆萌的小鴨子經過了美好而安閒的白天,在太陽落山時穿過森林回家。在越來越黑的環境中,它聽到了一個細微的聲音對自己說話。小鴨子嚇壞了,想起了那些可怕的傳說。它拼命地逃,但是無法擺脫那個聲音。最終它絕望地昏了過去。
  • 最會講故事的恐怖遊戲,用未知折磨你的好奇心|《層層恐懼》
    我們步入深淵,層層恐懼之後,我們看到深淵也曾溫馨。我是一個十分喜愛恐怖元素的人,靈異恐怖小說和電影往往是我喜歡的休閒方式,尤其是恐怖電影中的偽紀錄片,迫真的代入感更是讓受眾深陷其中。在諸多情感中,恐懼有著最難掩蓋的真實,電影常變現恐怖的本質,只為了使人產生恐懼。與電影相比,遊戲則更像是電影和小說的結合,恐怖元素之下往往有著一段故事,而當我們揭開恐怖這層幕布,才發現恐懼的源頭往往是生活的無奈與悲慘。所以對於一個恐怖遊戲來說如何講好一個故事是很重要的,《層層恐懼》在這一方面做的很棒。
  • 海上鋼琴師—1900死於對未知的恐懼
    你甚至不知道它在哪裡結束,你難道從來不為自己生活在無窮選擇裡而害怕得快崩潰掉嗎?」從那些話中,可以感受到1900對陸地未知生活無法控制的焦慮感和無力感。陸地對於他來說就是另一個未知的世界,他害怕一個人去面對。「恐懼來源於未知」出自1927年洛夫克拉夫特《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中,人類最6古老而強烈的情感便是恐懼,心理學家說我們對未知的恐懼源自潛意識的逃避。
  • 《湮滅》最深層的恐懼,並非來自未知,而是來自不可知
    我們先了解下故事梗概我們能看到長著鯊魚牙的鱷魚、同一株植物體上開出不同品種的花朵、角上開花的羊,甚至有著人類DNA 的人形植物。它沒有摧毀,它改變了一切,它製造了一些新的東西。最深層的恐懼,並非來自未知(unknown),而是來自不可知(unknowable)。
  • 新書推薦 |《黑影》:戰勝對未知的恐懼
    我們來講一個走過黑夜的故事——《黑影》。圖畫書《黑影》講的是,呆萌的小鴨子經過了美好而安閒的白天,在太陽落山時穿過森林回家。在越來越黑的環境中,它聽到了一個細微的聲音對自己說話。小鴨子嚇壞了,想起了那些可怕的傳說。它拼命地逃,但是無法擺脫那個聲音。最終它絕望地昏了過去。醒來後,它發現原來只是一隻小蝙蝠想和它說話,於是它不那麼害怕了。
  • 我害怕的,是我未知卻又無法把握的東西。她用什麼幫我戰勝恐懼?
    而更重要的是,我經常會看著這些溫柔的星空,便如同找到了連通家鄉,連通外婆的聯繫!記不起是哪年,我就被老媽趕我自己一個人睡一張床。老媽說,哪個孩子長大了,都要一個人睡的!老媽一向說一不二,說做就做,第一天剛說,第二天就給我騰出一間房,鋪好床,就把我從她的房間裡趕出來了!連一絲緩衝的機會,都不給我!我至今記得,當時我除了滿心的委屈,就是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