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金融註冊會計師圈兒裡最後一朵奇葩「樂行者」的犄角旮旯美學研究,請毫不留情地猛擊上方「樂行者」或搜索公眾號「lxzview」
按:昨天的大家都對找之前的文章麻煩表示困惑,大家不要著急,我正在申請下拉菜單功能,馬上大家就方便了。
文化的發展是很難輕易解讀的,借古讀今無非也只是借鑑,要說發現什麼客觀規律倒是很難,因為看多了發現互相之間相似又有著那麼不相似。
印度,這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國家,雖然在英國時,我都是隨著周圍的朋友們將印度以及阿拉伯兄弟們稱之為「阿差」,但是這不能阻擋我對他們的喜愛。
我總是覺得印度人是一群智商很高的民族,他們不僅僅在IT界出類拔萃,其實他們還有著過人的語言天賦。最重要的是他們很團結,這個可能讓人覺得詫異,但是如果你在國外的留學生裡可以看到,一般如果一個印度兄弟找到了工作或者什麼好的事情,他會迅速的分享給自己的好朋友們,但是只是在這個圈子裡分享。
看起來如此優秀的一批人所在的國家,至今都沒見到有什麼強烈的發展之勢,我想原因可能很有趣,可能就是因為他們的自由。印度是一個等級制度非常嚴格的國家,而且種姓都是嚴格劃分的。但是在這種社會制度下,卻掩藏著一種很有趣的自由。
如果你進入印度,一個感覺就是熱,一種令人崩潰的熱。熱到你什麼都不想做,連喘息都覺得會增加身體負擔而疲乏不堪。我很難想像在這種惡劣環境下還能唱唱跳跳的民族到底有多樂觀,身體到底有多好。
熱之外,你還會有一個感覺是亂。語言亂、信仰亂,各種生活習慣亂。你很難分清這裡到底有著多少種語言,有多少種信仰,還有多少種禁忌。這會給很多剛剛進入印度的人有一種崩潰感,內心會不由自主的想著,印度要是有個秦始皇就好了。
其實,印度至今更個就是兩大部分,語言上分為南北兩大語系,長相人種也是如此。北部的人看起來稍微白一點,看起來就如同白人,比如那些一直在世界小姐大賽馳騁的一個個印度大美女們。大家小時候一定都對地理課本上人種分配感到詫異,那時候都是說印度是白種人。其實這只是北部一帶的當時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而真正的古印度人種並沒有隨著古印度文化消亡而消失,他們就是達羅毗荼人的後裔。他們鼻翼肥厚、嘴唇偏厚、額頭短小,很有點像現在澳洲或者美洲的土著人。
上圖:是典型的北部白印度人,高挑漂亮,有著歐洲人的樣子,因為她們是雅利安人,雖然也有點黑,但是會比南部的古印度人白,這跟混血關係不大。
上圖:是南部古印度人,也稱達羅毗荼後人,她們有著類似非洲人或者土著人的長相,皮膚非常黑。
南北兩類語言的也是不同的。達羅毗荼人大多數居住於南方屬於達羅毗荼語系,並從中誕生了現代的泰米爾語、泰盧固語等,這些語言至今仍然是南方各個邦的官方語言,比如,泰米爾納杜邦使用泰米爾語,安德拉邦的語言是泰盧固語。而北方隨著雅利安人的入侵,逐漸使用了梵語,又從梵語派生出了印地語、烏爾都語等現代語言。
當年,雅利安人衝進印度的時候,更像是哥特人侵入了歐洲,或者蒙古人侵入了中國那樣,是一個半遊牧民族(信仰中還帶著薩滿教成分)。雅利安人並沒有如同人們想像的高貴品質,更像是一群野蠻人,如同潮水般湧入了印度。
不過,不同的是,雅利安人來到的時候,原來主人也就是達羅毗荼人的社會恰逢衰敗。
從公元前2000年,原印度河文明沒有繼續擴大影響,而是開始收縮,生產力上也沒有大的創新。印度河文明高度社會化的衰落是一個不解之謎,雅利安人只是利用了這樣的空檔期,趁古文明衰落的空檔,恰好來到了印度。
所以,雅利安人超級幸運,比起他們在草原上的拼殺,達羅毗荼人是溫和的。他們做著跑馬圈地的活動,凡是馬所到的地方,就宣布為自己所佔有。開始,他們只在印度的西北部活動,後來渡過了一條條從喜馬拉雅山留下的河流,佔領了整個印度的北方地區,最後渡過了恆河,向南方的高原和海濱挺進。
然而,神奇的是,那些達羅毗荼人並沒有消失。也可能是雅利安人發現侵略過於容易,他們沒有選擇屠殺。在南印度的廣大地區,這些更加土著的印度人,他們擁有自己的語言系統,並為自己的種族而感到驕傲。
但是神奇的是,雖然雅利安入侵已經發生了幾千年,但是,直到現在,達羅毗荼人還是達羅毗荼人,雅利安人還是雅利安人。
這可能和他們那堅定的種姓制度有關,但是,我想最重要的是這達羅毗荼人的自由。他們有著一種隨心所欲生活的感覺,而這種隨心所欲又是一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心態。他們其實不在乎到底統治者是誰,他們就是自由的活著,這有點類似如今澳洲土著的行為。他們對於文明並不渴望,對生活質量的欲望也不高,最重要的是他們和中國人,這個什麼民族都能融和的種族不同,他們沒有佔有土地的欲望,雖然他們也一直都是農耕社會。
PS:過年了,大家別忘記給我打賞哦~~~謝謝!
文章全部由樂行者原創,禁止轉載!補刀:轉發朋友圈例外哦~各位看官如果看的滿意,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