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印度達羅毗荼人

2021-02-13 樂行者

關注金融註冊會計師圈兒裡最後一朵奇葩「樂行者」的犄角旮旯美學研究,請毫不留情地猛擊上方「樂行者」或搜索公眾號「lxzview」

按:昨天的大家都對找之前的文章麻煩表示困惑,大家不要著急,我正在申請下拉菜單功能,馬上大家就方便了。




文化的發展是很難輕易解讀的,借古讀今無非也只是借鑑,要說發現什麼客觀規律倒是很難,因為看多了發現互相之間相似又有著那麼不相似。

印度,這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國家,雖然在英國時,我都是隨著周圍的朋友們將印度以及阿拉伯兄弟們稱之為「阿差」,但是這不能阻擋我對他們的喜愛。

我總是覺得印度人是一群智商很高的民族,他們不僅僅在IT界出類拔萃,其實他們還有著過人的語言天賦。最重要的是他們很團結,這個可能讓人覺得詫異,但是如果你在國外的留學生裡可以看到,一般如果一個印度兄弟找到了工作或者什麼好的事情,他會迅速的分享給自己的好朋友們,但是只是在這個圈子裡分享。

看起來如此優秀的一批人所在的國家,至今都沒見到有什麼強烈的發展之勢,我想原因可能很有趣,可能就是因為他們的自由。印度是一個等級制度非常嚴格的國家,而且種姓都是嚴格劃分的。但是在這種社會制度下,卻掩藏著一種很有趣的自由。

如果你進入印度,一個感覺就是熱,一種令人崩潰的熱。熱到你什麼都不想做,連喘息都覺得會增加身體負擔而疲乏不堪。我很難想像在這種惡劣環境下還能唱唱跳跳的民族到底有多樂觀,身體到底有多好。

熱之外,你還會有一個感覺是亂。語言亂、信仰亂,各種生活習慣亂。你很難分清這裡到底有著多少種語言,有多少種信仰,還有多少種禁忌。這會給很多剛剛進入印度的人有一種崩潰感,內心會不由自主的想著,印度要是有個秦始皇就好了。

其實,印度至今更個就是兩大部分,語言上分為南北兩大語系,長相人種也是如此。北部的人看起來稍微白一點,看起來就如同白人,比如那些一直在世界小姐大賽馳騁的一個個印度大美女們。大家小時候一定都對地理課本上人種分配感到詫異,那時候都是說印度是白種人。其實這只是北部一帶的當時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而真正的古印度人種並沒有隨著古印度文化消亡而消失,他們就是達羅毗荼人的後裔。他們鼻翼肥厚、嘴唇偏厚、額頭短小,很有點像現在澳洲或者美洲的土著人。

上圖:是典型的北部白印度人,高挑漂亮,有著歐洲人的樣子,因為她們是雅利安人,雖然也有點黑,但是會比南部的古印度人白,這跟混血關係不大。

上圖:是南部古印度人,也稱達羅毗荼後人,她們有著類似非洲人或者土著人的長相,皮膚非常黑。

南北兩類語言的也是不同的。達羅毗荼人大多數居住於南方屬於達羅毗荼語系,並從中誕生了現代的泰米爾語、泰盧固語等,這些語言至今仍然是南方各個邦的官方語言,比如,泰米爾納杜邦使用泰米爾語,安德拉邦的語言是泰盧固語。而北方隨著雅利安人的入侵,逐漸使用了梵語,又從梵語派生出了印地語、烏爾都語等現代語言。

當年,雅利安人衝進印度的時候,更像是哥特人侵入了歐洲,或者蒙古人侵入了中國那樣,是一個半遊牧民族(信仰中還帶著薩滿教成分)。雅利安人並沒有如同人們想像的高貴品質,更像是一群野蠻人,如同潮水般湧入了印度。

不過,不同的是,雅利安人來到的時候,原來主人也就是達羅毗荼人的社會恰逢衰敗。

從公元前2000年,原印度河文明沒有繼續擴大影響,而是開始收縮,生產力上也沒有大的創新。印度河文明高度社會化的衰落是一個不解之謎,雅利安人只是利用了這樣的空檔期,趁古文明衰落的空檔,恰好來到了印度。

所以,雅利安人超級幸運,比起他們在草原上的拼殺,達羅毗荼人是溫和的。他們做著跑馬圈地的活動,凡是馬所到的地方,就宣布為自己所佔有。開始,他們只在印度的西北部活動,後來渡過了一條條從喜馬拉雅山留下的河流,佔領了整個印度的北方地區,最後渡過了恆河,向南方的高原和海濱挺進。

然而,神奇的是,那些達羅毗荼人並沒有消失。也可能是雅利安人發現侵略過於容易,他們沒有選擇屠殺。在南印度的廣大地區,這些更加土著的印度人,他們擁有自己的語言系統,並為自己的種族而感到驕傲。

但是神奇的是,雖然雅利安入侵已經發生了幾千年,但是,直到現在,達羅毗荼人還是達羅毗荼人,雅利安人還是雅利安人。

這可能和他們那堅定的種姓制度有關,但是,我想最重要的是這達羅毗荼人的自由。他們有著一種隨心所欲生活的感覺,而這種隨心所欲又是一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心態。他們其實不在乎到底統治者是誰,他們就是自由的活著,這有點類似如今澳洲土著的行為。他們對於文明並不渴望,對生活質量的欲望也不高,最重要的是他們和中國人,這個什麼民族都能融和的種族不同,他們沒有佔有土地的欲望,雖然他們也一直都是農耕社會。

PS:過年了,大家別忘記給我打賞哦~~~謝謝!

文章全部由樂行者原創,禁止轉載!補刀:轉發朋友圈例外哦~各位看官如果看的滿意,感謝您的支持!
支付寶帳號:13643226@qq.com
或者長按下圖保存到手機,右上角掃一掃

樂行者是WeMedia自媒體成員之一,WeMedia是自媒體第一聯盟


相關焦點

  • 波斯人的後裔還是突厥人的奴隸,複雜的印度人種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入侵印度。 波斯人是今天伊朗人的祖先,古馬其頓人是希臘人的一支。大月氏據考證是吐火羅人,原始印歐人的一支。嚈噠人屬於塞種人,塞種人屬於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這些民族屬於高加索人,Y染色體為H、R1a、R2類型,阿拉伯人屬於閃米特人,Y染色體為J類型。
  • 印度的南方為什麼比北方富裕?
    一、雅利安人侵入,開啟南亞侵略史古印度文明的發源地在印度河流域,而印度河流域文明起初發現於哈拉帕地區,所以也被稱作是哈拉帕文明。在當時,哈拉帕有著較為發達的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並且已經建成一定規模的城市網,而這一文明的創作者,就是居住在印度河流域的土著居民—達羅毗荼人。
  • 印度的黃種人都是哪來的?
    一般認為,印度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進入新石器時代,而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形成了最初的文明,稱印度河流域文明,其中哈拉帕地區可能已經出現小規模的城市,所以也經常以哈拉帕文化或哈拉帕文明來代稱最早的古印度最早的文明。建立文化的是達羅毗荼人,這一人種的膚色為黑褐色,與非洲黑人的膚色有細微差別,與原始澳大利亞人的膚色更為接近。
  • 印度為何屢次惹事?聽聽他們的國歌就知道了,野心昭然若揭
    印度於1947年脫離了英國的殖民統治,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亞洲範圍內非常具有影響力的國家,然而隨著印度國力的增強,印度卻開始屢次在邊界地區惹是生非,先後與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國發生衝突。想要了解印度真正的野心,可以選擇聽一下印度的國歌,從那裡可以了解到他們真正的想法。
  • 二千字印度超簡史
    雖然這個文明早已滅絕了,但是這個人種還大量存在於現代的印度,這就是達羅毗荼人,他們在印度歷史上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仿佛一個旁觀者。 也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時候,烏拉爾山脈南部草原上的一群牧民趕著牛羊到處晃蕩的時候,發現一個隘口,並從這裡進入了印度平原。這個隘口就是開伯爾山口,這群牧民就是雅利安人,如今任然高高在上的生活在印度。
  • 雅利安人,統治印度本地人兩千多年,為何眾多非雅利安人從不反抗
    於是,雅利安人紮根當地,為將來統治印度人民奠定了基礎。 向東進發,讓很多原始邦國臣服 關於原本在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其實已經高度成熟了,但因為某種不可知的原因,很快消亡。大多數印度學者都認為,大約在公元前1800年,由於環境變遷的緣故,這一文明最終毀滅。僅剩的哈拉帕人,在外圍的鄉村過著簡樸的生活。
  • ​印度絕色歌舞,攝人魂魄的美,驚豔了世界!
    印度絕色歌舞,攝人魂魄的美,驚豔了世界!自古以來,印度土生土長的達羅毗荼種族、北方的雅利安種族血乳交融,歷代還混入了一些波斯、突厥、阿拉伯等種族的血統,使得印度人的面貌具有混血優勢,這也讓許多印度女性體現了多種血統的優點。
  • 快抱走你們想要的散裝印度
    大約在5000年前,有一群人自東非、中亞遷徙而來,定居在今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並創造了古印度哈拉巴文化。這群人被稱為達羅毗荼人,他們皮膚黝黑,嘴唇偏厚、額頭短小,有點像澳大利亞土著人,但他們創造的哈拉巴文化,得以讓印度河文明躋身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是達羅毗荼人創造的古文明最終還是消亡了,終結者來自於3000年前中亞大草原的遊牧民族。
  • 在男多女少的印度為什么女性出嫁還要貼補巨額嫁妝
    這還得從印度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說起。印度儘管號稱文明古國,然而在英國人到來之前的印度不過是由一個個土邦組成的一片散沙:雅利安人、馬其頓人、突厥人等外來徵服者一波接一波來到印度,千百年來印度人似乎已習慣了這種不同的徵服者的統治,統一的印度民族這一概念始終未能在他們的腦海中生根發芽。
  • 白種人不一定是白皮膚,為何印度人會被歸類為白種人,美女還很多
    02印度人的主體如果說全體印度國民,並不是都是單一人種,但一般意義上的印度人通常是指達羅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它們組成了印度的主要人口。雅利安人和印度扯上關係也是歷經了很長一段時間,雅利安人先是遷移到了阿姆河和錫爾河那塊平原,也就是現在中亞地區,他們被稱為雅利安—旁遮普人,後來又南下來到了南亞次大陸,往南擠壓更早住在印度的達羅毗荼人,建立了至今都還在影響印度的種姓制度。
  • 希特勒宣稱的純種「雅利安人」,到底從何而來? | 循跡曉講
    :有一個自稱為「雅利安人」的民族,從西北方來到印度,佔領了印度河、恆河一帶,逐步佔領印度北部,建立起統治。印度河流域原本有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就是達羅毗荼人建立的印度河文明,也就是所謂「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印度。
  • 世界上人種最複雜國家,印度只能排第二,此國稱人種「大熔爐」!
    有的國家隨著歷史演變而變化,所以同一個國家的人有不同種類的人,既有白皮膚的,也有黑皮膚的。從專業資料看,全球人種比較複雜地區只有三個:一個是南亞地區。這個地區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但這三個國家人種只是三種:白人、黑人、黃種人。另一個是中亞地區。這裡主要是黃白人種,其中烏茲別克人、土庫曼人白種人因素多一些,哈薩克人和吉爾吉斯人則與黃種人很想像。
  • 在印度13億的總人口中,到底有多少人會說英語?你可能猜不到
    位於南亞的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擁有13億多人口,位列世界第二。除了最主要的印度斯坦族,印度還有泰盧固族、孟加拉族、泰米爾族等9個大民族,以及180多個小民族。根據2001年的人口普查,印度有122種「主要語言」,以及1599種其他語言、方言。主要語言是指,使用人口超過了100萬的語言。總的來看,這些語言大致分屬於兩大語系:印歐語系和達羅毗荼語系。可以說,印度的語言是非常複雜的。如果兩個印度人來自不同的地方,他們可能無法順暢地用語言進行交流。
  • 「觸碰一下便有罪」,雅利安人與吠陀、種姓和印度之痛
    對方設若奪去他們的生命,也並不會因此付出任何代價,倘若這只是個人的暴行固然令人錯愕,但它如果是一幕社會長久存在的圖景,卻不由得引人沉思……這就是印度歷史上的種姓制度(Caste system in India),雅利安人給印度創造了無比輝煌的「吠陀時代」,這是讓印度足以自豪的古典文明,但是雅利安人也給印度留下了歷史的傷痛。
  • 正說印度歷史:鮮為人知的前世今生
    雅利安人遷徙路線示意圖雅利安人是遊牧民族,其生產和生活方式與從事農耕的土著居民截然不同,由此而引發衝突是很必然的。就社會生產力水平而言,雅利安人遠不如土著居民。但他們使用戰馬和戰車(馬是雅利安人最早帶進印度的),作戰機動性強;而且處在父系氏族階段,社會組織氏族有較強的凝聚力。而土著居民則多為散居的村落,戰鬥力遠不及雅利安人。
  • 真實的印度國父甘地:抵制一切西方文明,印度人民的罪人!
    這種兇手與受害者相互祝福的魔幻場景,恐怕只可能出現在印度。 高德西出生在一個印度教婆羅門家庭,是一名虔誠的印度教徒。他其實是一個跟甘地有著非常相似理念的人——兩人都是十分堅定的右翼印度民族主義者,主張在印度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兩人都有著虔誠的宗教信仰,在禁欲主義等生活準則方面高度相似。
  • 吳曉黎:愛盛裝的神,印度教中的一個地方傳統
    愛盛裝的神:印度教中的一個地方傳統文 | 吳曉黎(《讀書》2020年12期新刊)1南印度喀拉拉邦北部,俗稱馬拉巴(Malabar),這個地區存在著一種源遠流長的信仰,是神喜歡人盛裝打扮呈現他的形象。印度政府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會統計人口的宗教身份—這是英國殖民時代就開啟的實踐。當下印度公民中有八成是印度教徒(Hindu,Hindu一詞源于波斯——阿拉伯文獻中對梵文印度河[Sindhu]的轉寫,含義從地域擴展到居民,並在公元第二個千年伊斯蘭政權的統治中,獲得區別於穆斯林的宗教身份含義),他們所信仰的宗教,就是印度教(Hinduism)。
  • 全世界白種人數量最多的國家,其國民卻常被誤認為是黑人,咋回事
    ,因此印度人雖然皮膚很黑,但是在人種劃分上卻被歸為白色人種,而現代基因學的研究和分析也證明了大部分的印度人基因都和歐洲白種人更加接近,有資料顯示印度人中至少有75%都屬於白色人種,數量大約有10億左右,而白種人之所以最多,印度貢獻了很大的比例。
  • 南半球最大的印度寺廟,色彩鮮豔,不脫鞋不能進去
    沙巴的溼婆寺是南半球最大的印度寺廟,位於斐濟第三大城市楠迪,因為在國內不是熱門景點,記錄資料很少,甚至沒有統一的名稱,有人會稱之為薩布拉馬尼亞溼婆神廟和溼婆斯瓦米寺,也有人會直接稱之為楠迪印度度神廟,但是,有一個名字無論如何都不會錯,那就是同一個英文名Sri Siva Subramani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