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駐美大使周文重接受《相對論》專訪:中美之間不可能回到過去了

2020-12-23 騰訊網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

2020年7月21日,美國突然要求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在72小時內關閉,7月24日中方宣布進行反制關閉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這是中美建交以來首次相互關閉領館。兩個大國在外交事務中發生如此重大的變化,外交官身上承受著怎樣的壓力?中美兩國關係又將如何發展?

8月19日,央視新聞《相對論》對話前駐美國大使、博鰲亞洲論壇前秘書長、博鰲亞洲論壇諮委周文重。

授予駐休斯敦總領事館集體三等功

是肯定他們的貢獻

8月17日晚,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館全體館員順利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外交部在首都機場舉行簡短莊重迎接儀式,並授予駐休斯敦總領事館集體三等功。周文重認為,這是對館員所做貢獻的肯定。

周文重:集體三等功是一個集體的榮譽。休斯敦總領館在如此困難的環境下,堅持站完最後一班崗,三等功是對他們所做貢獻的肯定。

周文重表示,互相關閉領事館,在任何兩個建交國之間都是很少發生的事情,對於中美來說更是前所未有的。

《相對論》:作為外交官,當兩國之間發生這種突發事件時,他們身上要承擔多大的責任和壓力?

周文重:休斯敦總領館本身有什麼責任,這很難講,因為責任不在領館。這完全是川普政府的歪招、邪招,違反國際法,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他欠我們一筆債

美國應學會與和平崛起的中國相處

周文重曾先後4次常駐美國,在美國的東西兩岸工作生活了17年。休斯敦總領事館開設時,他就身在美國。作為一名資深外交官,在他眼中,中美兩國之間的共同利益幾經變化。

周文重:80年代,中美的共同利益比較明顯地轉到了經貿方面。而到了90年代,中美關係一方面在發展,但另一方面美國看中國國力越來越強,防範之心也在增加。

周文重認為,美國要學會怎麼與一個發展中的、和平崛起的中國相處。

周文重:中國的崛起不可避免,雖然現在和美國相比還有很多差距,但這個差距在縮小,所以美國也很緊張。我們一直在跟美國講,我們不會取代你,也無意挑戰你,但問題是美國得聽得進去。

當年日本的GDP達到了美國百分之六七十的時候,美國就強迫日本籤了廣場協議,造成了日本20年的停滯,現在我們也到了這個關口。

中美雙方仍可能找到共同利益

但很難回歸平靜的狀態

回看7月,中美之間傳來的都不是好消息,美方高官在各種公開場合表述出對華政策突然轉向。周文重認為,雖然現在雙方關係不太融洽,但仍有找到共同利益的可能性。

周文重共同利益實際上就是共同發展。我們的新型大國關係裡面說的很清楚,不衝突、不對抗,這就是共同利益。應該互相尊重、合作共贏。如果能做到,這是對雙方最有利的。

但周文重也表示,中美之間很難再回到以前平靜的狀態。

周文重:回到以前不可能了。主要原因是美國對中國的看法變了,這是一個最大的變化。美國不再把我們當成合作夥伴, 而是一個對手、政治敵手。

目前來看,美國是超級大國,但也面臨實力下降、凸顯內部矛盾、貧富差距等棘手問題,最容易的解決辦法就是「甩鍋」,轉移注意力,這正是川普在做的事。有時美國公眾的情緒受其影響,也情有可原。

周文重表示,中美關係搞好可能很難,但不能搞壞。怎麼維持中美關係的穩定,是非常大的挑戰。對美外交,競爭不可避免,但競爭應是積極的競爭。雙方應防範可能出現的風險,特別是要避免衝突,防範風險,積極競爭,務實合作。

更多新聞

監製/王姍姍 耿志民 張鷗

製片人/馬麗君 莊勝春 汪潔

記者/董倩 編導/趙紫燕 楊璐瑤

攝影/李君喬 李南星 王蕭宇 郭志德

剪輯/汪亮 編輯/鄭珺之 楊惠珺 統籌/楊波

央視新聞

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中國駐美大使就中美關係及留學生問題連線專訪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近期就新冠肺炎疫情、中美關係等接受了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1+1》欄目主持人白巖松連線直播專訪。
  • 駐日本大使孔鉉佑接受富士電視臺新聞直播節目專訪
    10月16日,駐日本大使孔鉉佑接受日本富士電視臺《重磅新聞》(Prime News)直播節目專訪,全面介紹中日關係,並就中美關係、中國軍力發展、釣魚島等熱點問題闡述中方立場。
  • 崔天凱大使: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
    崔天凱大使。(資料圖 圖源: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崔天凱大使在美中貿委會2020視頻年度晚宴上的致辭2020年12月9日,華盛頓尊敬的蘭博文主席、馬蒂斯將軍、艾倫會長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幾天前,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同美中貿委會董事會成員代表舉行了視頻會議,就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看法。感謝美中貿委會為此所做精心周到安排。艱難的2020年即將過去,人們從未像現在這樣期盼2021年是一個真正的「牛年」,對中美關係而言也同樣如此。但是,我們無法把這視作理所當然的事。
  • 崔天凱大使回應: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
    前段時間的美國總統大選贏得了眾人的關注,這是由美國在國際社會上的特殊地位決定的,美國總統職位的變更伴隨而來的將會是美國政策的改變以及國際關係的變化,而在當前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美國政權交接的重要時刻,中美關係也同樣飽受人們關注。
  • 實錄|崔天凱大使接受美國前財長「對話鮑爾森」節目專訪
    來源:新京報崔天凱大使接受美國前財長「對話鮑爾森」節目專訪(實錄)圖片來自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新京報快訊 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消息,9月17日,中國駐美大使館發布崔天凱大使應邀接受美國前財長鮑爾森「對話鮑爾森」節目專訪實錄。
  • 港媒:兩岸關係不可能回到過去 也無必要回到過去
    「兩岸關係回不去了。」這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兩岸之間經常聽到的一句話。這句話的意思,不僅是指兩岸無法像以前一樣交流、合作、和平發展,還有對兩岸最終可能走向兵戎相見的憂慮。一方面,民進黨「親美抗中」政策將會延續、「臺獨」切香腸會愈切愈深;一方面,大陸民眾警覺、厭惡「臺獨」,「武統」聲浪高漲,兩岸民意隨時再現激烈對撞。4月30日,大陸駐美大使崔天凱接受「中國論壇」遠程採訪時說,疫情以後,不管是中美關係還是整個世界,都不可能回到過去,也不應該把回到過去作為我們的目標,因為歷史是向前走的,我們要共同去開創一個更好的未來。
  • 中國駐美大使:從未幻想中美會一帆風順,但相信這一點——
    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12月23日消息,2018年12月21日,中美建交4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崔天凱大使接受中國國際電視臺
  • 中國駐日大使:相信日本能在中美之間把握好平衡
    原標題:中國駐日大使:相信日本能在中美之間把握好平衡海外網12月25日電 據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網站消息,12月3日,駐日大使孔鉉佑接受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會刊《國際貿易》專訪,宣介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中日關係、中美關係,鼓勵日本經濟界繼續加強對華合作
  • 駐美大使崔天凱接受美媒採訪
    崔天凱大使在巴格達與顧正龍合影駐美大使崔天凱接受美媒採訪,3月17日,崔天凱大使接受AXIOS和HBO聯合節目的採訪,就新冠肺炎疫情、媒體關係、涉疆問題、中美關係等回答了記者喬納森·斯旺的提問。圖二:當年一頭黑髮的崔天凱大使在巴格達與顧正龍合影。
  • 駐日本大使程永華接受日本富士電視臺新聞節目直播專訪
    來源:中國駐日本國大使館4月17日,駐日本大使程永華接受日本富士電視臺《重磅新聞》(Prime News)新聞節目直播專訪
  • 崔天凱: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
    中新社華盛頓12月9日電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9日在華盛頓表示,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但為了建設更美好的未來,重要歷史經驗必須銘記。崔天凱是在美中貿委會2020視頻年度晚宴的致辭中作上述表示的。
  • ...3月17日,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接受AXIOS和HBO聯合節目的採訪,就...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回應「病毒來自美國軍方實驗室」說法】 3月17日,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接受AXIOS和HBO聯合節目的採訪,就新冠肺炎疫情、中美關係等回答了記者喬納森·斯旺的提問。
  • 日媒問我大使:希望日本在中美關係中保持中立?還是靠攏中國?
    據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網站10月20日消息,10月16日,駐日本大使孔鉉佑接受日本富士電視臺《重磅新聞》(Prime News)直播節目專訪,全面介紹中日關係,並就中美關係、中國軍力發展、釣魚島等熱點問題闡述中方立場。專訪實錄如下:
  • 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接受韓國《中央日報》英文版專訪
    來源: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據中國駐韓國大使館公眾號消息,11月4日,邢海明大使接受韓國《中央日報》英文版《JoongAng Daily》專訪,祝賀其創刊20周年。邢海明表示,中韓兩國在管控疫情、重啟合作方面走在前列,顯示出中韓合作的韌性和巨大潛力。中韓兩國在人力、資金、技術等方面優勢互補,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間。
  •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
    2020年7月18日,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華盛頓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GPS節目主持人扎卡裡亞連線採訪,就中美關係、新冠疫情、香港國安法、南海問題等回答了提問。有關採訪已於7月19日播出。全文實錄如下:扎卡裡亞:這裡是我對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的獨家採訪。崔大使,很高興採訪您。
  • 臺陸軍前副司令:美駐聯合國大使訪臺,其實是欺負臺灣「不敢拒絕」
    美國駐聯合國使團日前宣布,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將在13日至15日來臺,將與臺當局涉外事務人員會面,也將見蔡英文。對此,擔任過臺陸軍副司令的國民黨「立委」吳斯懷直指,「國際舞臺上沒有這種玩法」,根本是欺負臺灣不敢拒絕,且如國民黨前副秘書長蔡正元所說,克拉夫特不是外交官、也不是政治人物,是共和黨大金主,募款功力一流,她的到來可讓民進黨稀釋萊豬壓力,但可能要重金侍候,因此勸蔡當局不要再當「凱子」,「花了錢還可能得罪拜登團隊。」
  • 駐德國大使吳懇接受德《青年世界報》專訪實錄
    2020年3月4日至5日,德國《青年世界報》(junge Welt)刊登對駐德國大使吳懇的專訪,實錄如下:  青年世界報:您在中國接受外事培訓並經歷不同工作崗位後,先後擔任駐奧地利、瑞士和荷蘭三國大使。2019年3月起您出任駐德國大使。來柏林工作符合您的期望嗎?
  • 忽然之間,中國駐美大使館門前排起了數百米長隊
    由於今年恰逢中美建交40周年,中國駐美使館特別設置了以此為主題的圖片展,這成為了美國民眾關注的焦點,他們在展板前駐足圍觀,並頻頻拍照。當然,大使館精心準備的書法、茶藝、歌舞、民樂和武術等節目,也讓美國民眾感受到了濃濃的「中國風」,與中國大使打招呼,更成為他們的獨特經歷。
  • 中美大變局!大使走了、代辦來了、正卿交惡、副卿訪臺、美駐聯合國大使要見蔡英文……
    如果說這段時間雙邊還有對接的話,可能就是美國駐華大使和中國駐美大使,他們一直在苦苦支撐,發揮著平衡作用。但是,隨著美國駐華大使離任而短期內難有新大使到任,而美方以「對等」為由限制中方駐美大使館的活動,目前中美外交對話的唯一有限的渠道也將關閉。
  • 財經TOP10|崔天凱: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
    來源:新浪財經【宏觀要聞】NO.1 崔天凱: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美中貿委會2020視頻年度晚宴上致辭時表示,明年是基辛格博士首次秘密訪華和「桌球外交」50周年。半個世紀來,中美關係超越意識形態分歧和冷戰對抗,取得巨大發展,積極影響了中美兩國,也深刻改變了整個世界。有些人試圖否定這些基本事實,以衝突對抗重新定義兩國關係,是對歷史的歪曲和否定,是給未來「埋雷」設障,將把中美關係引入危險的歧途。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但為了建設更美好的未來,重要歷史經驗必須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