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柱八字中我們經常會用到長生十二宮和旺象休囚死之理論。這個兩套理論都是用來描述五行之間的不同狀態,但是在具體的應用中,其實他們又是有不同的側重的。
理論的來源不同:
長生十二宮源於《洛書》;旺、相、休、囚、死源於節令。
《滴天髓》曰:陰陽順逆之說,《洛書》流行之用,其理信有之也,其法不可執一。
劉基云:陰生陽死,陽順陰逆,此理出於《洛書》。五行流行之用,固信有之,然甲木死午,午為洩氣之地,理固然也,而乙木死於亥,亥中有壬水,乃其嫡母,何為死哉?凡此皆祥其幹支輕重之機,母子相依之勢,陰陽消息之理,而論吉兇可也。若專執生死敗絕之說,推斷多誤矣。
《洛書》乃是九宮之術,據說伏羲皇就是根據它創造了先天八卦。我們對比一下《洛書》和先天八卦,就可以明白陽順陰逆的真正意思了,因為無論在先天八卦還是《洛書》中都是按照這個順序生息演化的。
具體意義不同:
先天八卦中以乾、坤定位,為陰陽之立極,陽以乾為首,陰以坤為母。上為乾,下為坤,就是陽氣在天,陰氣在下,清濁分天地清明,天地清明五氣始生,五氣生,萬物化生。
從乾立極順行為: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從坤立極逆行為:坤八、艮七、坎六、巽五,此乃先天之數。
先天之數以乾、坤為陽陰兩立極點形成了一個陰陽循環的時空。時則為時間,乃是以真太陽、太陰、地球為主的天體運行的先後的軌跡,表示時間;空則為空間,用乾、兌、離、震、坤、艮、坎、巽分為了八方空間。
四柱八字其實就是一組包含有時空信息的密碼。為了更好的記錄和表示這種時空的變化,人類創造了天幹地支紀年,又把天幹和地支融入到了八卦之中,於是就形成了四季,分明了五行,而這種變化便是陽順陰逆,陽長陰死,陰死陽生的五行變化過程的具體狀態,為了更準確的描述這種五行過程變化的具體狀態,於是長生十二宮誕生。
所以長生十二宮更側重於描述五行變化的具體狀態。是一種將具體五行狀態量化、細化的描述。
旺、相、休、囚、死,則是不同的五行在四季節令變化時,產生的大體的五行狀態。這種五行狀態是根據節令的變化而變化的,他是某種具體五行的整體大致的狀態,是一種總量指標,他描述的是某種五行在某個節令時期的大致狀態。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旺、相、休、囚、死這五種五行的大致狀態中其實包含著某種五行的幾個具體的狀態。譬如,春,節令立春以後,五行之木,為旺的狀態!這個旺就是木在立春節令的大致的總體的狀態!
而長生十二宮則是四柱中五行之木在四柱中的具體狀態!譬如,甲木生於寅月,則甲木在寅為臨官的狀態,時支為卯,則甲木在卯為帝旺狀態,年支為辰,則甲木在辰為衰的狀態。
從節令上來說,寅、卯、辰都屬於春季,春季則木都是旺的狀態,這就是總體和局部,總量和分量之間的關係。
具體分析應用不同:
正是因為長生十二宮和旺相休囚死的意義不同,所以他們在八字中的具體的運用也不盡相同。
一般我們在以月綱為判斷日主的旺衰的時候,很多時候就不適合用長生十二宮來判斷。譬如八字:
丙子 己亥 乙亥 丙子
這個八字中,乙木生於亥月,如果按照長生十二宮來說,乙木在亥為死的狀態,在子為病的狀態。照這樣分析的話,則乙木休囚之極毫無生機活力可言。
以節令論,亥月,立冬後,壬水司令,水旺,木相,雖水寒、木枯,但此為木之形枯,木之根神內旺收斂,氣息內聚,只待得火暖而生機吐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