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行業」存在嗎?電影和劇集的區別,就像木魚和金魚的區別

2021-01-18 深圳智通財經
要聞 「影視行業」存在嗎?電影和劇集的區別,就像木魚和金魚的區別

2019年4月6日 21:10:38

網際網路與娛樂怪盜團

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網際網路與娛樂怪盜團」,作者為國金證券分析師裴培。

「影視行業」,顧名思義就是「電影與電視行業」;一般而言,它包括電影、電視劇、網劇、綜藝節目等。我的問題是:這個行業真的存在嗎?讓我們好好想一想。

粗略看來,我的問題似乎很無釐頭:「影視行業」怎麼可能不存在呢?在資本市場眼中,它是傳媒娛樂行業最大的子行業,包括數十家上市公司、數以百計的大中型公司;它為數十萬人提供了就業機會,為數億觀眾提供了娛樂選擇,是網際網路巨頭最重要的內容供應商之一。我們經常會在媒體報導和券商報告中看到「今年影視行業大局」「監管政策對影視行業的影響」之類標題。我為什麼會覺得這個行業不存在?

別誤會,我的意思是:確實存在一個「電影行業」,也確實存在一個「劇集行業」,它們都是規模很大、水很深的行業(為了簡化問題,在此暫不討論綜藝行業)。然而,它們的內部邏輯差異過大,以至於我們無法簡單粗暴地將其統稱為「影視行業」。打個粗淺的比方:電影是木魚,劇集是金魚,雖然長得差不多,但是生活環境和身體構造都完全不同,我們總不能說「木魚和金魚都屬於魚類」。

木魚和金魚有太多不同,永遠搞不清別人過的生活

下面我們說說電影和劇集行業的主要差異吧。你會發現,差異確實比一般人想像的大很多。

電影是嚴格的B2C生意:片方將電影送到院線,由觀眾個體購票完成消費。當然,電影也有其他變現方法,但是在目前的中國,電影票仍然是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沒有之一。

劇集是嚴格的B2B生意:片方將劇集出售給視頻平臺和衛視(有買斷、定製、階梯分帳等多種方式),由後者負責最終變現,而且變現來源既可以是消費者的VIP付費,也可以是廣告。

電影像VC,風險和潛在收益都很高:在電影上映之前,票房的能見度一般都很低,片方和投資方承擔了製作發行成本,卻不知道能夠回收多少。就算是《流浪地球》這種超級爆款,在上映前夕也不被看好。但是,鑑於電影的B2C生意屬性,一旦成功,收益可能是幾十倍、幾百倍的。

劇集像PE,風險比較可控,收益也有上限:大型劇集一般在立項階段就與視頻平臺和衛視談過了,在製作初期就籤署了預售協議。劇集的片方往往是「量出為入」:預計完成後能取得X億的銷售收入,目標投資回報率為Y%,由此倒推出製作成本上限為Z億。當然,就算劇集做的大幅超出預期,片方也不太可能有超額收益。

《流浪地球》總成本3.4億,事前看風險還是很高的

電影的工業標準要求很高:達到院線上映標準的電影,一般都在美術置景、服化道、攝影燈光、音樂音效、視覺特效等各個環節實現了較高的工業標準。尤其是2017年來,中國電影的「工業化」進展很快,資金的焦點逐漸從明星轉移到製作環節。在大銀幕上,一切技術缺陷都會被放大,製作方不敢馬虎。

劇集的工業標準有待提高:毫無疑問,劇集的大部分成本都流向了明星。在小屏幕上,工業標準要求本來就不高;視頻平臺在採購時,最看重的也是明星、題材,而非工業標準。雖然在美國,頭部大劇的技術水平已經堪比電影,但是在中國並非如此。

電影承載著許多戰略意義:首先,各大電影公司都會準備一批專供衝擊電影節和年度評選的藝術片,以便積累知名度和美譽度。其次,任何電影的口碑都是非常重要的,任何片方都希望在影評圈和社交媒體取得較好評價。最後,監管部門也希望扶持「有較大社會和國際影響力」的電影,以積累政績。票房收入固然重要,但不是電影的全部。

劇集的意義幾乎集中在經濟方面:在中國,沒有人會指望一部劇集「拿獎」、創造「藝術價值」;劇集的口碑也沒那麼重要,對於主創人員和演員的美譽度貢獻都很有限。對於絕大部分劇集項目而言,利益相關方的訴求都非常集中:以儘可能高的效率把錢賺回來。除了經濟意義之外,在劇集中沒必要考慮太多的戰略意義。

頭部劇集不需要什麼美譽度,只需要把錢賺回來

流量明星、大IP對電影沒什麼作用:2016年以來,在殘酷的市場教育之下,片方、投資方和影院形成了共識——流量明星對電影毫無作用,大IP的作用也很有限。《戰狼2》橫掃了2017年暑期檔,坐擁大明星、大IP的《悟空傳》《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鮫珠傳》被打的潰不成軍;《流浪地球》橫掃了2019年春節檔,與之題材類似的《上海堡壘》則因為有鹿晗而未上映就被影迷罵的狗血淋頭。在任何B2C行業中,產品質量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任何噱頭都是靠不住的。

流量明星、大IP對劇集仍然舉足輕重:如果你把頂級流量明星近年的作品拉一個清單,就會驚異地發現:其中絕大部分是劇集,而且不乏IP大劇。簡而言之,劇集製作方滿足的不是觀眾的需求,而是視頻平臺和衛視的需求。觀眾到底喜不喜歡流量明星、大IP?這是個未知數。即便他們不喜歡,他們的真實需求也要花上很長時間,才能傳導到製作方那裡。

電影主創人員的新陳代謝速度較快:觀察最近幾年熱門的華語電影,你會發現其中的新人不少。《流浪地球》只是郭帆導演的第二部電影,而《飛馳人生》也是是韓寒導演的第三部電影。在藝術片領域,每年都會冒出十幾個新導演;在小成本類型片領域,新人上升的速度也不慢。在公司層面也是如此:許多製作公司和發行方只有5-10年歷史,卻已經舉足輕重。歸根結底,在電影這門B2C生意中,只要做出爆款產品,資本、資源和知名度都會隨之而來,實現新陳代謝。

劇集主創在很大程度上是個小圈子:這是由劇集行業的B2B屬性決定的,若不能先取得「賣出去」的保證,誰也不會啟動大型劇集項目。所以,劇集主創的經驗、資歷非常重要——他們要向視頻平臺取得播出保證,這又依賴於他們籤下大牌明星的能力。通過一兩個爆款作品實現「新人逆襲」的神話,在劇集行業幾乎從未存在過,因為新人根本不具備創作爆款的條件。

《戰狼2》也只是吳京的登峰國際出品的第二部電影

投資者很可能得出一個錯誤的結論——劇集的商業模式比電影更好、更健康,因為前者的風險更小、確定性更強、進入壁壘更高。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劇集的帳期極長、應收帳款風險極高。相對於視頻平臺,劇集製作公司處於弱勢地位;而且,頭部大劇的製作成本遠遠超過同一級別的電影。舉個例子:《戰狼2》的總成本(包括發行)不過2億多,不及現在隨便一個S級大劇的製作成本;現實題材的院線電影,成本一般在幾千萬到1億左右,甚至趕不上A級劇的平均成本。此外,頭部大劇的高昂成本,早已使視頻平臺苦不堪言,它們無時無刻不嘗試著壓低售價。站在全面的視角上,我們很容易得出結論:劇集的商業模式並不比電影優越多少。

2017年以來,隨著「分帳網劇」的崛起,劇集的商業模式事實上正在向電影靠攏。愛奇藝、騰訊、優酷三大視頻平臺的長期目標,都是儘可能採取「分帳模式」而非「買斷模式」或「定製模式」,減少自身的風險,讓劇集製作方的收入與觀眾的實際興趣掛鈎。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任何娛樂內容的製作方,都必須直接與觀眾接觸、受到觀眾的現實激勵,才有動力開發觀眾喜聞樂見的產品,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或許在幾年之後,我們能看到「劇集模式」向「電影模式」靠攏,但是這個過程只是剛剛開始。

對於投資者,以及想要進軍影視行業的巨頭(主要是網際網路巨頭)來說,需要格外注意「影視行業」的內部分裂性——電影和劇集的差距如此巨大,從創作環節直到終端變現,每一個環節的邏輯都不同。我們當然可以找到一些橫跨影視兩界、並且都做出優秀成績的人和公司,然而比例非常低,而且它們無不經歷過痛苦而可怕的歷練。一般而言,我們無法指望一個只做過劇集的人能夠立即負責院線電影項目,反之亦然。只有正視電影和劇集的差異,才能高效地解決問題。

網際網路巨頭進軍影視的步伐很大,但是要注意差異

既然同屬於「影視行業」的電影和劇集都有如此巨大的差異,那麼電影、劇集和遊戲等其他內容的差異就更大了。所以,我們不難理解,為何「影遊聯動」的成功率如此低下;我們也應該能理解,為何從文學、動漫等IP改編影視作品的成功率也不高。在實現「綜合」之前,我們首先要學會「分析」;在「打通各種內容形式」之前,我們首先要理解和承認各種內容形式的差別。我們當然都希望看到內容產業出現革命性的變化,可是如果不能徹底理解現存的一切,我們如何發動產業革命呢?

如果要在「電影模式」和「劇集模式」之間選擇一個,我會毫不猶豫地站在電影這一邊。歷史一再證明:只有當內容創作者直接面對消費者、直接為作品負責時,他們才具備足夠的創新能力和完成度。當創作者和消費者之間隔了一個中間商時,一切需求都很難傳導上去,一切新想法也很難付諸實施;我們都知道「代理人風險」的含義。幸運的是,視頻平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通過倡導分帳模式、提供詳細的終端數據,讓劇集的商業模式變得更像電影。在長期,不斷進步的技術,會把電影和劇集行業帶到哪裡?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優質的內容在任何時候都稀缺,而技術的進步無非是將優質的內容開發商更高效地篩選出來。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

相關焦點

  • 我們經常提到的「影視劇行業」,真的存在嗎?
    要聞 我們經常提到的「影視劇行業」,真的存在嗎?「影視劇行業」,顧名思義就是「電影與電視劇行業」。一般而言,除了電影、電視劇之外,它還包括網劇、網大、綜藝節目等視頻娛樂內容。我想提出的問題是:這個行業真的存在嗎?讓我們好好想一想。粗略看來,我的上述問題似乎很無釐頭:「影視行業」怎麼可能不存在呢?
  • 你知道網絡電影和院線電影的區別嗎?
    新的電影項目因為擔心票房不佳目前都在壓盤狀態,誰也不想成為第一個炮灰,扯遠了,這裡主要談一下院線電影和網絡電影的區別>這次疫Q可能是網絡電影和院線電影的照明燈,以前人們都不怎麼重視網絡電影,或者說以為網絡電影就是院線電影的替代品。
  • 阿彌陀佛,劉德華頗具禪念的一首歌:《木魚與金魚》
    這首歌講的是金魚和木魚代表的兩種人生觀,一種是及時行樂,不要虛度光陰,及時擁有;一種是今生修後世,只能觀望。通過「木魚」與「金魚」的對話,來表現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是佛理禪機的一些簡單體現,在揭示兩種生活方式的同時,也說明了「人們總是無法理解別人的生活方式」這樣一個現象。原來只聽懂了金魚,現在才懂了木魚。
  • 不斷融合的電視和電影,還有多少區別?
    從漫威電影宇宙就可見一斑,像是一個大型的電視節目,激情刺激,吊足觀眾胃口是拿手好戲。完結季又會出現特別客串的巨星,同時又保證會有續集,而那一個個彩蛋就像是下周的節目預告一般,甚至這所有的作品都由凱文·費奇一個人來把握。這才是電影發展到現在真正有趣的地方。
  • 劉德華經典老歌《木魚和金魚》聽後頓悟,讓多少人幡然醒悟!
    一起共享夢想成真的機會,一起共享人生出彩的機會,一起共享和祖國與時代共同成長進步的機會!讓我們在見證祖國偉大復興的同時,也一起見證自己的修煉與成長吧!關注「行佛道」與時代同步、與真理同行,分享人生智慧,傳播大道真理…眾靈覺醒我覺醒,眾生成就我成就!聽上一首好歌
  • 不斷融合的電視和電影,還有多少區別?
    完結季又會出現特別客串的巨星,同時又保證會有續集,而那一個個彩蛋就像是下周的節目預告一般,甚至這所有的作品都由凱文·費奇一個人來把握。12集的《隱秘的角落》在國內被贊電影感強另一方面上,如果你回看十幾年前,會發現電影演員和電視演員各自為營,幾乎沒有任何交集。如今的交集卻越來越廣泛,電影演員和電視演員不存在真正的區別。
  • 【理論分析】漫畫分鏡和影視分鏡的區別
    經常有朋友問起,漫畫分鏡和影視分鏡的區別在哪裡呢?
  • 99年演唱會 劉德華-木魚與金魚 現場版 高清
    寫了好幾個小時的畢業設計,才寫了幾頁,深夜,實在沒有做下去的感覺了,學校的網絡不知道為什麼原因,每次進榕樹下的聊天室總是很卡,似乎也是要考驗我的耐性,只是很可惜,每次我的耐心總是很差,播放器裡放到了華仔的歌曲,一首<金魚和木魚>.
  • 為啥有些電視咖很紅就是演不好電影?電影表演和電視劇區別在哪?
    電視劇的表演和電影的表演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電視咖和電影咖的形象和表演又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咱們好好說說這個問題。當然在說到影視表演的區別之前,咱們首先要確認一下,其實影視行業本來就是一家,影視表演從跟不上來說並沒有本質的不同,兩者之間的相同之處還是要遠遠超過區別,但是畢竟還是有一定區別,主要就是對演員的要求不太一樣。
  • was和used to be真有電影《少年的你》裡提到的區別嗎?
    最近新上的電影《少年的你》直面校園欺凌,令人印象深刻,反響也很好。
  • 女孩子的戀愛就像一場博弈,知道嗎,女生第一次和第五次的區別?
    不管是成長還是戀愛,第一次和第五次總是會有區別的! 第一次談戀愛和第五次談戀愛 、 第一次分手和第五次分手 第一次分手的時候哭得天昏地暗,要死要活,就像全世界都拋棄了自己,沒有他不行?朋友怎麼勸也勸不了。
  • 音樂理論基礎知識,樂音和噪音的區別你知道嗎?
    樂音與噪音的區別是根據物體振動發聲時規則與否而定的。也就是說震動規則的,聽起來音高十分明顯的就叫做樂音,反之,震動不規則的,聽起來音高不明顯的就叫做噪音。我們來舉例說明哪些是樂音,例如鋼琴有88個琴鍵,都是有固定的音高,古箏有21根弦,每一根弦也都有固定的音高,它們彈奏出來的音都是樂音。
  • 韓劇鬼怪中鬼怪和鬼有什麼區別?鬼怪和鬼的區別是什麼呢?
    韓劇鬼怪中鬼怪和鬼有什麼區別?鬼怪和鬼的區別是什麼呢?時間:2016-12-20 21:06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韓劇鬼怪中鬼怪和鬼有什麼區別?鬼怪和鬼的區別是什麼呢?
  • 謝霆鋒和李亞鵬他們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以前不明白一代天后王菲,為什麼喜歡那個比自己小11歲的謝霆鋒,難道成熟的王菲不會覺得有代溝嗎?兩人之間相差11歲,不論是心理成熟度還是生活方式上,差異都應該是挺大的!仔細翻了一下謝霆鋒的資料,我終於明白了原因。
  • 職場中,領導者和管理者存在哪些區別?
    管理者:設定目標,根據既定目標管理團隊組織,並領導團隊組織實現目標 區別: 1.兩個內容 領導者主要是做人的工作,他們專注於戰略決策,僱用人員並提供資源以建立願景
  • VR和AR的區別
    所以呢,這篇小文結合我對這些設備的親身體會,來講述一下VR和AR的區別與關係。從遊戲開發者大會說起       三大科技廠商都在今年發布了新的VR設備,估計再過不久,你玩遊戲就能有炸裂般的體驗。
  • 隔離霜和防曬霜的區別,搞錯了?再來!
    看直播才知原來直男小丁之前搞不清隔離霜和防曬霜的區別,以為凃一層隔離就好,難怪經常在同一部劇裡膚色不穩定。大家分得清隔離霜和防曬霜的區別嗎?搞錯了也莫慌,我們從頭再來。隔離霜和防曬霜的區別大了去了,千萬不要以為既然是隔離就可以隔離萬物包括紫外線。隔離霜和防曬霜的區別就像太平洋和大西洋,都是汪洋,海水卻無法相融,俗稱「有壁」。
  • IMAX電影是什麼意思?IMAX和3D的區別是什麼?
    通過觀影鏡將熒幕映射成一個三維空間效果(具有長度、寬度和高度),觀影者帶上眼睛後就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IMAX又稱為「巨型超大銀幕」,分為矩形巨幕、IMAX 3D巨幕以及球型巨幕三種。IMAX銀幕巨大,銀幕向觀眾略微傾斜,銀幕寬度一直延伸到觀眾周圍視覺範圍之外。IMAX和3D的區別在於類別和效果。下面一起來看看吧!一、IMAX電影是什麼意思
  • 琺瑯彩和粉彩的區別就像正版和仿品
    粉彩和琺瑯彩有什麼區別呢?一、琺瑯彩色彩凝厚、鮮豔、油亮,有油畫效果;粉彩淡雅、柔潤、光潔,色階變化豐富,大都具有國畫效果。二、琺瑯彩胎體輕薄;粉彩胎體較厚重。但粉彩胎質比琺瑯彩更白、更細密,尤其是景德鎮所產的精品。
  • 影片與劇集雙雙積壓,影視行業處於又一個「十字路口」?
    2020年,影視行業與其他多個行業一樣,都經歷了疫情帶來的大的發展「冷環境」,自動放緩了發展腳步。二季度末,行業公司陸續進入「復工復產」期,稅收、租金減免的政策落地,相應的文化產業發展扶持性資金也相繼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