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木加哨所的老兵 在海拔4900米處淚別界碑

2020-12-23 中國軍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昆木加哨所,海拔4900多米,一次次的邊關巡邏,一次次的界碑描紅,給戰士們留下了太多的回憶,一代代青年官兵用青春與熱血捍衛著祖國的國門。「國防穩如固,盛世譜華章」,他們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換來了祖國的繁榮安定。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哨所裡戰士換了一批又一批,面對即將離開曾經服役的哨所,有太多的故事讓人難以忘記,哨所的天空令人懷念,那條漫長的巡邏路留下了太多的汗水,哨所的高原紅也承載了他們最深的記憶,青春點滴,貢獻邊防,致敬老兵!

青春不散場,這裡永遠是你的家!

(陳武斌 周煒 旦增曲傑 李波 崔運紅 報導)

老兵最後一次為界碑描紅。

老兵最後一次參加邊防巡邏。

到達巡邏點位。

與國旗、界碑合影。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陳武斌 周煒 旦增曲傑 李波 崔運紅

責任編輯:孫智英

相關焦點

  • ——海拔3200米的高山上,35號界碑境外...
    海拔高達3200多米的高山上,中緬35號界碑旁,由怒江移民管理警察、預備役民兵、邊境護邊員組成的35號界碑境外疫情防控點巡邏隊,正在舉行宣誓儀式,宣誓聲久久迴蕩在密林高山中。中緬35號界碑,位於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茨開鎮丹珠村,這裡山勢險峻、氣候環境惡劣、高寒缺氧。
  • 邊防新排長海拔5000米巡邏 遭遇生死考驗
    據了解,參加此次巡邏任務的隊員共7名,巡邏過程中隊員們翻越雪山,跨越荒原,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地方展開巡邏。對著哨所的方向敬禮。為界碑描紅,無悔從軍誓言。第一次和界碑合影。邊關之行對這批新排長來說,既是一次意志的磨礪,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禮!
  • 海拔4900米雪山,暴雪中出現一隻比格犬,它是怎麼活下來的?
    一身肌肉的大黃4900米雪山,暴雪中出現了一隻寵物狗我原本以為大黃和鄭義的故事,就已經夠離奇了,因為大黃能在無人區活下來,全靠它那身比狼還健碩的肌肉,可最近我發現了更離奇的寵物狗事件,有人在海拔4900米的雪山上,暴雪中發現了一隻寵物狗。
  • 界碑,老兵再看你一眼
    退伍老兵在界碑前莊嚴宣誓。程明陽攝迎著清晨霞光,新疆軍區某邊防團松拜邊防連4名即將退役的老兵在指導員馬攀攀帶領下,前往中哈383號界碑進行巡邏。「前往383號界碑巡邏,每次都是考驗。」馬攀攀告訴筆者,沿途山高路遠、溝壑縱橫,險象環生。負責探路的下士禹建國是「邊防執勤能手」,連續3年被評為優秀士兵。這次,他一大早便起床做好巡邏準備。「我從新兵成長為班長骨幹,傾注了領導的關心和戰友的幫助。」
  • 頂著12級大風上哨 他們是祖國移動界碑
    沿途毒蛇和螞蟥也開始出現經過近6個小時的艱難跋涉官兵們終於到達了此次巡邏目的地這是西藏眾多邊防線的一條巡邏路一代代官兵們用血肉之軀組成了祖國的一座座移動的界碑用腳步捍衛著祖國的邊防線戍守在神仙灣哨所108級臺階是他們的「喜馬拉雅」海拔5380米的神仙灣哨所號稱「高原上的高原」
  • 吳京在中國海拔最高派出所被移民局「盯」上了?真相其實是這樣|軍情晚報
    ▲詹娘舍哨所巡邏線詹娘舍是從藏語音譯而來,即「雪山孤島」的意思,海拔4620米,因獨兀山尖、雲遮霧繞,又被稱為雲中哨所。▲名副其實的「雲中哨所」實則暗藏著無數危險由於哨所面積狹小,執勤戰士只能在外面站崗,哨所位于于北印度洋暖溼氣流與喜馬拉雅山寒流交匯處
  • 盤點我國最艱苦的幾大邊防哨所
    這裡的海拔高度為5380米,年平均氣溫在零度以下,晝夜最大溫差30多度,冬季長達6個多月,一年裡17米/秒以上大風天佔了一半,空氣中的氧含量不到平地的45%,而紫外線強度卻高出50%。這裡是不折不扣的「高原上的高原」。
  • 西藏拉丁拉官兵:哨所四季就是他們心中的詩與遠方
    盛夏西藏拉丁拉哨所——風中哨所山花爛漫■李學文盛夏,西藏山南,寒意闌珊。海拔3500多米的拉丁拉哨所,風溫柔了許多。峭壁上,杜鵑花、格桑花悄然盛開,透著桀驁的品格。對於盛夏拉丁拉哨所的美,守衛在這裡的官兵最懂得欣賞。正如一位詩人所說:「你未看此花時,花與你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才懂此花好顏色。」
  • 山東「最」受歡迎的一座山,有「仙山之祖」美稱,海拔923米
    山東「最」受歡迎的一座山,有「仙山之祖」美稱,海拔923米中國這些年除了在科技上發展不錯之外,旅遊業的發展也是相當好的,我國每個省份的都有獨特的特點,每個省份的景色都不一樣,不過這對於經常旅遊的人不是這個感覺,因為看起來都一樣
  • 別了,我的喀喇崑崙!16年風雪夜歸,汽車兵告別天路
    在駐守的雪山前,詹娘舍哨所一位老兵輕輕轉身,低頭一瞬,眼淚滑過面頰,被風吹乾的淚痕鐫刻皮膚,就像蜿蜒在高原的河。他不敢回頭,哪怕只是一眼。眼淚作證,告別雪山是生命中最重的離別。浪花輕撫礁盤,南沙美濟礁一位守礁老兵俯下身,輕輕掬起一捧沙。細軟潔白,那捧沙順著黝黑的手指滑落,就像不經意間從指縫溜走的時光。每一粒沙,都是國土。這一捧沙,是老兵心中最重的沙。
  • 走進夫妻哨所:「31年零越界,是我們愛情最好的見證」
    汽車行進在廣袤無垠的戈壁灘,在距離團部14公裡處,一面五星紅旗迎風招展,格外耀眼,白牆紅頂的「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矗立在曠野上,方圓幾十平方公裡獨門獨戶。哨所的主人馬軍武和張正美是兵團十師一八五團兩名軍墾戰士,1992年他們結婚後,這個哨所便成了夫妻哨所。升旗。
  • 老兵深山送豬崽 跨域共建顯真情
    老兵深山送豬崽 跨域共建顯真情 2020-08-20 23: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別了,我的喀喇崑崙
    他沒想到,之前根本沒摸過汽車方向盤的他,成了一名汽車兵,還要常年堅守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新藏線……當得知兒子當的是這種「崗位有一定危險的兵」,魏道宇的母親很擔心。臨行前一晚,母親一邊準備棉衣,一邊叮囑魏道宇:「累了病了千萬別硬撐著。」帶著母親的牽掛,在三十裡營房新訓的3個月,魏道宇挑戰著高原反應和高強度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