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我國最艱苦的幾大邊防哨所

2020-11-17 騰訊網

都知道參軍苦,訓練苦,但如果去過邊防哨所體會一下,你會發現那裡比一般的部隊裡更要苦。邊防哨所是中國邊疆的重要堡壘,是中國軍事力量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哨所通常駐紮在比較敏感的邊疆部位,地段不同人數也不同,少則兩三人,多則幾百人,由於是在邊疆,又擔任著諸多極其危險的任務,因為邊境情況複雜多變,所以要更加警惕。所以這裡的苦自然不是一般人能夠受得了。下面介紹幾個中國邊防哨所之最:

1、溫差最大,最西部的邊防哨所:神仙灣哨所

神仙灣哨所位於喀喇崑崙山脈中段、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皮山縣境內。這裡的海拔高度為5380米,年平均氣溫在零度以下,晝夜最大溫差30多度,冬季長達6個多月,一年裡17米/秒以上大風天佔了一半,空氣中的氧含量不到平地的45%,而紫外線強度卻高出50%。這裡是不折不扣的「高原上的高原」。

1958年,新中國設置神仙灣哨所,建哨初期,官兵們靠著一頂棉帳篷、一口架在石頭上的鐵鍋,每天吃壓縮乾糧、喝70多度就沸騰的雪水,硬是在被醫學專家稱為「生命禁區」的地方站住了腳,牢牢地守住了祖國的西大門。從那時起,一代代神仙灣人在這裡為祖國奉獻著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1982年,神仙灣哨所被授予「喀喇崑崙鋼鐵哨卡」榮譽稱號,人們都知道,在遙遠的喀喇崑崙山上,有一個最高、最苦、最讓人崇敬和牽掛的小小哨所——神仙灣。

2.中國最冷的哨所:伊木河哨所

位於祖國雄雞版圖雞冠子頂端的伊木河哨所,處在內蒙古呼倫貝爾的中俄邊境,是北京軍區最北端的哨所。這裡地處大興安嶺深處,地勢偏遠,氣候惡劣,冬季大雪封山,出不去進不來,每年年底和來年3至5月,江面不是還沒凍結實就是冰層已化開縫隙,車也跑不得船也行不得,此時的伊木河便成了一座陸地「孤島」,一年有近半的時間與世隔絕,所以素有「雪域孤島」之稱。那裡除了巡邏執勤的官兵外,周圍300多公裡沒有人煙。冬季奇寒漫長,年無霜期只有80多天,最低氣溫達零下57度,被稱為「中國最冷的地方」。

北疆第一哨——伊木河哨所

3.海拔最高的哨所:河尾灘哨所

河尾灘邊防哨所

河尾灘哨所位於喀喇崑崙山脈中段,海拔5418米,為我軍哨所的高度記錄,是祖國西部邊防的重要哨所之一(喀喇崑崙山脈是世界山嶽冰川最發達的山脈之一。它位於中國、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國的邊境上。)。這裡四季飄雪、終年冰封,高寒、缺氧、低壓、強紫外線和宇宙射線照射,大氣壓強和氧含量均不到標準值的一半,自然環境極為惡劣,官兵執勤、訓練和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哨所組建以來,官兵們不畏艱辛,在寸草不生、藏羚羊都呆不住的地方紮下了根、站穩了腳,圓滿完成邊防執勤和軍事訓練任務。

我國邊境線很長,海岸線也很長,海島也很多,有無數個邊境哨所。相信有很多很多的哨所所處的地理環境比上述哨所條件還要艱苦。在此致敬邊防戰士。想起一句話: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罷了。

相關焦點

  • 左宗棠建一哨所,民國時仍有人值守,見到解放軍後:終於等來換防
    ——《出塞二首·其一》 從古至今,邊防戰士似乎都是所有士兵中最艱苦的一支隊伍。他們總是遠離祖國和家鄉,駐紮在最偏遠的邊疆要塞,忍受著或酷熱難耐或天寒地凍的極端天氣。在他們的身邊沒有家人更沒有朋友,唯一擁有的就是無邊荒野,但他們卻毫不後悔,甘願為祖國奉獻自己的所有。
  • 邊防那麼苦,為何總有人選擇默默堅守?
    不少網民感概:在常人無法想像的艱苦惡劣環境下,邊防戰士們用鋼鐵般的意志保衛著祖國,實在讓人敬佩。是的,走在祖國的邊陲,你會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時也會感嘆生命的格外珍貴。中國的陸地邊界線很長,由於地形和氣候的原因,不少地區被崇山峻岭、懸崖峭壁環繞,自然環境相當複雜多變。
  • 28歲,他犧牲在西藏邊防
    本文轉自【央視軍事】;從那天起每次換崗觀察警戒時邊防官兵總會匯報、敬禮這個特殊的儀式是為了紀念犧牲的排長蘇萬飛摔落70多米深懸崖 生命定格在28歲零152天 吉布哨所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 三面都是懸崖峭壁只有一條3公裡的騾馬道與外界相通是西藏邊防條件最艱苦的哨所之一 7月15日吉布哨所所在連隊的排長蘇萬飛
  • 這是高原邊防軍人的臉,是我見過最帥的面龐……
    這是高原邊防軍人的臉,是我見過最帥的面龐…… 這是高原邊防軍人的臉, 莊重、震撼!
  • 他是「戰士歌手」,從軍48年走遍邊防哨所,陪伴妻子抗癌32年
    他是「戰士歌手」,從軍48年走遍邊防哨所,陪伴妻子抗癌32年!他是「戰士歌手」,從軍48年走遍邊防哨所,陪伴妻子抗癌32年!「說句心裡話,我也想家」,這首歌曲相信大家都相當熟悉,演唱者閻維文同時也是以為你已經從軍長達48年的軍人,他的一生平淡又輝煌,即便作為歌手已經被人盡皆知,可在從軍的48年中還是走遍了祖國的邊防哨卡
  • 高原衛士——記西藏軍區某邊防團「裡孜戍邊模範連」
    近年來,西藏軍區大力提升邊防建設質量,連隊建成了新營區。施工隊施工時還採用我國一流的寒區打井技術,鑿破凍土層,向下挖了215米,終於掘到深泉。砌上保溫磚、安裝過濾網、鋪設抽水管、裝上淨水器,困擾「裡孜戍邊模範連」官兵半個多世紀的「苦水」難題至此徹底得到解決。
  • 邊防軍人搶救器材墜崖犧牲 戰友淚憶:苦累險他都站出來
    【解說】蘇萬飛是西藏軍區一名普通的邊防軍人,也是該軍區吉布哨所所在連隊的一名排長,他曾先後3次選擇駐守高原,為雪域邊防站崗放哨。近日,蘇萬飛為搶救連隊送來的偵觀測器材跌落懸崖,用生命再次「選擇」了守護雪域邊關,鑄就永恆的豐碑。
  • 西藏拉丁拉官兵:哨所四季就是他們心中的詩與遠方
    盛夏西藏拉丁拉哨所——風中哨所山花爛漫■李學文盛夏,西藏山南,寒意闌珊。海拔3500多米的拉丁拉哨所,風溫柔了許多。峭壁上,杜鵑花、格桑花悄然盛開,透著桀驁的品格。對於盛夏拉丁拉哨所的美,守衛在這裡的官兵最懂得欣賞。正如一位詩人所說:「你未看此花時,花與你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才懂此花好顏色。」
  • 守望心中的相思樹——這個邊防哨所的愛情故事被搬上銀幕
    「我站在大風吹過的山崗,遙望你歸來的方向……」伴隨著主題曲《守望》再度響起,畫面中的樟子松高高地挺立於哈拉哈河畔,目送著邊防軍人莊重地把軍嫂諾麗麗的骨灰灑向水中,與她犧牲於此的丈夫團聚。大家神色平靜如常,仿佛在做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因為每個人都知道:人雖故去,樹仍常青。開枝散葉,靈魂永在。 「如果說文學天才的材料是話語,那麼故事天才的材料則是生活本身。」
  • 誓言要奪回印佔領土後,尼泊爾在15個邊境哨所部署武裝部隊
    為此,尼泊爾首次開始在印度-尼泊爾邊境的15個邊防哨所部署武裝警察部隊,這些哨所位於北塔拉汗的皮託拉加爾和鄰近地區。據知情人士透露,尼泊爾僅僅在達丘拉和拜特裡地區的切甘哈魯和朱拉格特設有兩個永久邊境哨所。其餘13個邊防哨所都是臨時設立的,分別位於尼泊爾的達科特、錫安庫、布拉漢德奧、卡特巴嘎德、卡卡達、丁克基、烏庫、巴庫、勞塔拉和巴拉等地。
  • 致敬神聖國土守護者 電影《守邊人》走進全國邊防「百城千哨」巡映活動在琿春啟動
    「致敬神聖國土守護者」為主題的「長影電影《守邊人》走進全國邊防『百城前哨』巡映活動」在琿春市圈河哨所正式啟動。她表示,巡映活動既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貫徹,進而弘揚守邊人忠誠奉獻的高尚品德,也是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務實舉措,以此開篇積極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吉林開花結果、落地生根。 站在全國巡映活動的首站——琿春圈河哨所,大家更深刻地領會到總書記對「守邊人」英雄群體的高度讚譽和親切關懷。
  • 昆木加哨所的老兵 在海拔4900米處淚別界碑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昆木加哨所,海拔4900多米,一次次的邊關巡邏,一次次的界碑描紅,給戰士們留下了太多的回憶,一代代青年官兵用青春與熱血捍衛著祖國的國門。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哨所裡戰士換了一批又一批,面對即將離開曾經服役的哨所,有太多的故事讓人難以忘記,哨所的天空令人懷念,那條漫長的巡邏路留下了太多的汗水,哨所的高原紅也承載了他們最深的記憶,青春點滴,貢獻邊防,致敬老兵!青春不散場,這裡永遠是你的家!
  • 解放軍高原邊防一線部隊配發新式保暖被裝,設計先進、科技含量高
    據中國青年網最新報導,日前,我軍後勤保障部軍需能源局會同有關專家奔赴邊防一線,就我軍新研列裝的邊防巡邏被裝實際穿用情況進行調研。據悉新列裝邊防巡邏被裝設計先進、科技含量高、功能實用。圖為我軍邊防部隊不得不說,解放軍傳來的這條最新消息,讓人放心。我們知道,邊防部隊一般駐紮的環境,是極其艱苦的。
  • 馬原:對話西藏邊防戰士 感受駐守邊疆、無私奉獻的精神
    此次採訪以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為契機,重點報導西藏邊防哨所的巨變、西藏軍民共建的成果以及西藏邊防戰士孤獨守護邊防、忠誠戍邊,薪火相傳的感人故事。「眼睛上天堂,身體下地獄」,去過西藏的人都這樣概括西藏。西藏可以說是離陽光最近的地方,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這裡的邊防戰士常年堅守在只有千年化石而無人類炊煙的雪域,與孤獨為伍,與寂寞相伴。
  • "品新疆·雲溯源 花開裕民"雲遊邊境哨所
    5月12日,由裕民縣人民政府主辦,新疆果業大唐絲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承辦的「品新疆·雲溯源 花開裕民」直播活動在小白楊哨所舉行。
  • 邊防戰士笑稱守邊久了髮際線都後移:小時候想當大俠,我現在也算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我現在也算!」致敬!網友評論網友:可愛又可敬!延伸閱讀:看哭了!在冰雪中巡邏用雪水煮餃子,就是邊防戰士20歲生日禮物2019年12月22日據央視軍事報導:當你在溫暖的家裡吃餃子時,邊防官兵正駐守在猶如「雪海孤島」的哨所中。為了守衛邊防,為了保護野生動物,他們不畏嚴寒,在冰雪中巡邏。
  • 走進夫妻哨所:「31年零越界,是我們愛情最好的見證」
    哨所的主人馬軍武和張正美是兵團十師一八五團兩名軍墾戰士,1992年他們結婚後,這個哨所便成了夫妻哨所。升旗。遊銳/攝走進夫妻哨所,「一生只做一件事,我為祖國當衛士」的橫幅映入眼帘,院子中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瞭望塔高聳入雲,哨所四周是戈壁、雜草和沙丘。
  • 小哨位大教育 武警興安盟支隊哨所隨機教育搞得活(二)
    小哨位大教育 武警興安盟支隊哨所隨機教育搞得活(二) 1306389830000 來源: 新華網 有0人參與
  • 保溫方艙亮相我軍高原邊防,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零下55℃照常作業
    眾所周知,邊防部隊是指專門駐守邊境的一支特殊的國防力量,其設立的主要責任便是守衛國界,保衛領土主權不受侵犯,並同一切可能進行侵略、挑釁行為的國家作鬥爭,邊防部隊的歷史可以延續到中國歷代,其設立的意義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