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蘇童說:「我讀張愛玲的作品,就像聽我喜歡的音樂一樣,張愛玲的作品不是古典音樂,也不是交響樂,而是民謠流派,可以不斷流傳下去的。」這樣一個才華洋溢的女子,再多讚譽也不能形容。
今天給大家分享她在23歲時寫就的《傾城之戀》,這本書一經發表便震驚四座,白流蘇和範柳原的愛情更是讓無數男女為之傾心。
這篇小說以1941年日本侵略香港的那場戰爭作為背景,向我們展現了個人算計與命運交錯之下的男女戀愛。
一場真實的戰爭打亂了愛情戰爭的秩序,在真正的戰爭面前,愛情的交易停止,愛情的戰爭也熄火了,當一切都要失去的時候,人與人的交流才變的真誠,彼此之間的愛情才除去了交易的色彩,相嚅以沫、生死相依。
範柳原在細雨迷濛的碼頭上迎接她。他說她的綠色玻璃雨衣像一隻瓶,又注了一句:「藥瓶。」她以為他在那裡嘲諷她的孱弱,然而他又附耳加了一句:「你就是醫我的藥。」
柳原笑道:「你知道麼?你的特長是低頭。」流蘇抬頭笑道:「什麼?我不懂。」柳原道:「有人善於說話,有的人善於笑,有的人善於管家,你是善於低頭的。」
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
傾城之戀的「傾城」,一語雙關,含義豐富。從表面上看起來,「傾城」指的是香港的淪陷,這樣一個城市的傾倒,卻成全了範柳原與白流蘇。如果沒有這樣的時代背景,沒有這樣真實的戰爭,也就談不上傾城之戀。
再往深一步看,「傾城」也正是形容的範柳原與白流蘇這樣傳奇的愛情。兩個棋逢對手的人,眾目睽睽之下忙著談戀愛,相互不停地試探,防備,討價還價,精明計較,最後,相互感動,真的愛了起來,在那樣混亂的時代,那樣千瘡百孔的人心裡,想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安安穩穩地過一夫一妻的日子,何嘗不是一笑傾城再笑傾國的傳奇?
我的作品裡沒有戰爭,也沒有革命。我以為人在戀愛的時候,是比在戰爭或革命的時候更素樸,也更放恣的。人生的所謂『生趣』,全在那些不想幹的事。
加入【王寅讀書會】
聽我為你解讀這本書
▲
長按識別二維碼收聽
感受一場傾國傾城的愛戀
助你全方位提升自己
閱讀本身是非常好的一個習慣
不僅可以拓寬你的見識
豐富內涵同時也是減壓
感受內心寧靜的一個絕佳方式
▲
長按識別二維碼
參與讀書會
現在加入
【王寅讀書會】
贈送
藍牙音箱
也是一臺收音機
多種顏色
任你挑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