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班牙遊戲主播 elrubiusOMG 在 YouTube 上直播時吸引了近110萬人觀看,打破了歷史記錄。
110萬人,放在國內和某魚、某貓動輒上千萬流量的「吃雞」主播相比,簡直不堪一擊,但對於 YouTube 平臺而言已經是相當可怕的數據了。
而且 elrubiusOMG 直播的遊戲卻不是我們熟悉的《絕地求生》(下稱「吃雞」),而是一款掄著鋤頭開局,畫風萌萌噠的《堡壘之夜》(下稱「堡壘」)。
《堡壘之夜》在海外火到什麼程度?
單單直播數據還不足以反映《堡壘之夜》的熱度,不妨看看它在各界的反響。
體育圈,足球隊員用「掄鋤頭」的招牌動作慶祝進球得分...
NBA更是興起「堡壘風」,雷霆中鋒的亞當斯曬遊戲獲勝圖...
養傷的海沃德也不閒著,抱著女兒直播,賺禮物...
橄欖球人氣球星JJ·瓦特,通過粉絲投票,為「堡壘」打Call...
娛樂圈同樣沒有抵擋住「堡壘」的魔力,知名饒舌歌手「公鴨」Drake和知名遊戲主播Ninja組隊。這次直播吸引了超過60萬人觀看,創造了Twitch單一直播間的觀眾人數紀錄...
甚至還波及了遊戲金融圈...
3月下旬,動視暴雪(代表作:《使命召喚》、《守望先鋒》)的股票下跌了11%,瞬間蒸發了63億美刀,而投資者認為,正是「堡壘」的火爆對動視暴雪旗下FPS遊戲所造成的衝擊導致了這些情況的發生。
甚至,向來高冷的動視暴雪決定在上述兩款知名遊戲中加入「大逃殺模式」,向吃雞低頭。因此也有不少金融分析師,對「乘虛買入」持樂觀態度...
當然,普通玩家也是樂在其中,一位國外的男性玩家給自己的妻子準備了一個驚喜,並且神神秘秘地蒙上了她的眼睛...
打開一看,卻是遊戲獲勝的畫面...男人還真是永遠長不大呢!
「堡壘」靠借鑑「吃雞」正式走紅
由於平臺、曝光度等客觀原因,國內的玩家對於《堡壘之夜》並沒有太多直觀的認識,僅僅知道這款遊戲同樣擁有和「吃雞」一樣的大逃殺形式。不過,能在歐美市場全線壓制「吃雞」,必定是有它的過人之處。
《堡壘之夜》首次亮相可以追溯到2011年,它的雛形被 Epic Games 用來展示大名鼎鼎的虛幻引擎。
Epic 藉助虛幻系列(從虛幻1到虛幻4)引擎,誕生了諸如《戰爭機器》、《質量效應》等經典作品,金氏世界紀錄甚至還在2014年將「最成功視頻遊戲引擎」頒發給虛幻引擎。
而這款引擎當下最大受益者就是《絕地求生》,不論是3D環境還是動作渲染,虛幻4都幫助藍洞呈現出了一個完善的核心物理引擎。
當然,對待自己的親生骨肉,Epic 更是用心良苦,足足研磨了六年。但進入市場後,「堡壘」卻沒有立即走紅。一方面,撞上了「吃雞」最最火熱的上升期,另一方面,遊戲起初並沒有加入大逃殺模式。
《堡壘之夜》的遊戲定位是主打沙盒建造的塔防射擊類遊戲,團隊分工也顯得十分重要。遊戲中一共分為四大職業:高機動且擅長近戰的忍者、擅長強化要塞防禦的建造者、堅守後方輸出的士兵、以及能運用多樣道具和增益的外來者。
不過,Epic 的反應迅速,眼瞅著要被「吃雞」埋沒,當即宣布要在遊戲中加入「百人逃殺」模式,並且僅用時一個月就交了作業,效率頗高。
「堡壘」最初的設定更偏向塔防,布置地刺
「建築+吃雞」的全新玩法很快圈了一大波粉絲。今年2月初,《堡壘之夜》同時在線人數已經突破了340萬人,超越了《絕地求生》的記錄324萬。並且此前EPIC就表示《堡壘之夜》用戶總數突破4000萬,而《絕地求生》現在還不到3300萬。
直播平臺數據同樣反應出兩款遊戲的近況
雖然藍洞曾經對這樣的借鑑行為(大逃殺本來也算不上藍洞原創)表示過抗議,但畢竟自己的命根子在人手裡,也只好抱怨兩句便作罷。
堡壘之夜:「我和『吃雞』不一樣」
「『堡壘』不就是卡通版吃雞嘛!」每當聽見這樣的評價,大壯老師都忍不住要唱一句「我們不一樣」。
儘管同樣需要跳傘、搜集物資槍枝防具等等,也需要跑毒圈、卡人,但除了「大逃殺」的模式外,這兩款遊戲真的不太一樣。
畫風和配置,「堡壘」沒有像主流遊戲市場那樣採用真實的擬人畫風,不過美式卡通的形象同樣讓人印象深刻,而且也正是由於畫風的差異讓「堡壘」在遊戲性能上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同樣的虛幻4引擎下,卡通和真實所佔用的資源是完全不同的,這也是「吃雞」的優化一直被人詬病的原因。選擇卡通畫風的另一個優勢在於,對主機性能要求就會下降很多。
「吃雞」的一夜走紅刺激了國內的網吧集體「升級」,連主攻遊戲性的網吧機器都帶不動「吃雞」,對於普通玩家而言,裝備升級更是無形的壓力。而如果你想暢遊《堡壘之夜》,則完全無需要有裝備根不上的擔憂。
玩法和機制,搭建以及拆除的建築系統是「堡壘」的最大賣點!
開局一把鋤,裝備全靠錘
「堡壘」玩家一般是不會輕易走門的,手中鋤頭一發威,走哪都是門!而且,能從破壞的建築中獲得建材,這些材料又可以被用來「蓋樓」!
每局遊戲後期,玩家們都是一邊建牆壁樓梯,一邊互相射擊。如果你還保持著「吃雞」裡佔領高點,可能真的會被「空中堡壘」裡的建築師秒殺。
當然,拿建築系統和「吃雞」比較肯定有失公允,如果撇去這一趴,單看射擊玩法的話,「堡壘」也有它的優勢。
不得不說,Epic 在這一點上確實比較大膽,作為一款FPS遊戲,「堡壘」大膽地簡化了一切操作。壓槍、調密位等射擊遊戲的專業術語在這裡可行不通,武器也不再需要配件,在遊戲中繃帶槍械手雷加起來只有5個裝備。
儘管這樣的簡化會被射擊遊戲的死忠嫌棄幼稚,但老少鹹宜的遊戲模式實實在在地讓《堡壘之夜》體驗了一回「彎道超車」的快感。
收費和平臺,「堡壘」的大逃殺模式是完全免費的,而「吃雞」上線一周年以來還從未有過降價,其售價98元的標價也會讓一些觀望心態的玩家望而卻步。當然,「堡壘」也有內購系統,但這種「先體驗後付費」的形式更容易讓人接受。
和「吃雞」依附在Steam平臺不同,Epic 則一直把這款優質遊戲「藏」在自己的平臺,這也是很多國內玩家忽略「堡壘」的原因,這同樣也是「堡壘」遊戲環境好、外掛少的客觀原因。
血緣與未來,儘管「吃雞」國服遲遲沒有上線,但騰訊遊戲在《絕地求生》IP上的投入有目共睹,更是一直有騰訊收(吞)購(並)藍洞的傳聞在坊間流傳。但是,你知道嗎,《堡壘之夜》其實才是正宗的騰訊血統,騰訊持有Epic Games 48.4%的股份。
眼前的「吃雞」盛世很可能只是假象,況且,以目前的審核制度來看,《絕地求生》過審似乎仍然沒有進展。這一點方面,《堡壘之夜》人畜無害的卡通畫風可能會更佔優勢,說不定哪一天騰訊的戰略一變,「堡壘」就要接班了呢!
中國市場這塊大肥肉,必定是這兩款遊戲爭奪的焦點,在歐美的成功經歷肯定會給《堡壘之夜》不少信心,但在大戰「吃雞」之前,Epic還要做好「鬥外掛」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