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話 《紅樓夢》裡便有這麼一位可憐可愛的女子香菱。她本名甄英蓮,是姑蘇富人甄士隱的獨生女兒。 英蓮長大後,被賣到薛寶釵家……
人們常用「小姐身子丫鬟命」來形容薄命紅顏。《紅樓夢》裡便有這麼一位可憐可愛的女子香菱。她本名甄英蓮,是姑蘇富人甄士隱的獨生女兒。甄士隱淡泊名利、風雅憐才,妻子「情性賢淑,深明禮義」,如能在這樣的家庭長大,是一種福氣。不幸的是,英蓮五歲時去看元宵燈火,被拐子拐走。
英蓮長大後,被賣到薛寶釵家,得到了寶釵和薛姨媽的憐愛。寶釵為她起名為「香菱」,想來是因為她容貌美麗、秉性純良、氣質高雅,像清香的紅菱一樣嬌豔可愛。賈府上下對香菱的評價很高,惋惜她竟成了寶釵的哥哥、「呆霸王」薛蟠的妾。
後來,薛蟠遠行,香菱住進大觀園中,拜才女林黛玉為師,學習作詩,又向寶釵和湘雲請教。香菱學詩,是全身心地投入。她為了完成黛玉布置的詠月詩,整日苦思冥想,被人稱作「詩呆子」。黛玉推薦王維的詩,她便逐字逐句地反覆品味。讀到「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還聯想起上京時所見到的景致,充滿柔情地回憶道:「那日下晚便灣住船,岸上又沒有人,只有幾棵樹,遠遠的幾家人家作晚飯,那個煙竟是碧青,連雲直上。誰知我昨日晚上讀了這兩句,倒像我又到了那個地方去了。」
《紅樓夢》中雖然沒有詳細描寫香菱的進京之行,但從上文看,卻是充滿心酸和悽楚的。拐子養大香菱後,先將她賣給鄉紳之子馮淵,又偷偷賣給薛蟠。兩家爭執不下,薛蟠仗勢將馮淵打成重傷身亡,又生拖死拽,將香菱帶去京城。可是面對當時未卜吉兇的前途,香菱還能專注欣賞沿途的風光,久久不忘,讓人又好笑、又心疼。
曾有大師認為,香菱對作詩的著迷,實乃虛榮心作祟。其實,曹公筆下的香菱,有點「一根筋」,做事無比專注認真。比如,眾人去看惜春畫的大觀園,香菱見畫中有幾個美人,還要細細辨認,這個是寶釵,那個是黛玉。又比如,寶玉生日,香菱和女伶們鬥草,香菱說自己有夫妻蕙,詳細解釋道:「一箭一花為蘭,一箭數花為蕙。凡蕙有兩枝,上下結花者為兄弟蕙,有並頭結花者為夫妻蕙。」牙尖嘴利的荳官,調侃說香菱一定是想念丈夫了。香菱害臊了,和荳官打鬧起來,弄髒了自己穿的石榴紅綾裙。
石榴裙,指的是石榴花一般鮮豔奪目的紅裙。石榴紅的服飾,不僅是深閨弱女的心頭好,也深受沙場悍將喜愛。《水滸傳》中,宋遼兩軍開戰,遼國的先鋒瓊妖納延,身穿「石榴紅錦繡羅袍」,英姿勃勃,愈顯驍勇。
輕薄的菱裙,染上明麗的石榴紅,則平添幾分嬌嬈的美感。「石榴裙」的美稱,最早出於梁代簡文帝的《烏棲曲》:「芙蓉為帶石榴裙」。想來是詩人在石榴花盛開的季節,看到了穿紅裙的佳人,因此有了這樣美麗的比喻。晚明的蔣一葵,也戲筆曰:「石榴花發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雲。千門萬戶買不盡,剩將女兒染紅裙」。
唐代的妓女特別偏愛石榴裙,如萬楚《五日觀妓》的戲劇化描寫:「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唐代傳奇《霍小玉傳》中,女主角死後,魂魄與負心漢李益相見,穿的也是石榴裙。青翠的眉毛和鮮紅的綢裙,似乎都在苦苦懇求薄倖的情郎「勿忘我」。
石榴裙也風靡宮闈。武則天所作的情詩《如意娘》曰:「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傳說,這是武則天在感業寺出家時,寫給唐高宗李治的。無論是否屬實,這首詩都飽含熾熱的愛情和深切的思念:淚眼婆娑的女子,恍恍惚惚,將紅色看作綠色,更是淚滴石榴裙,留下斑點。讓人不禁想起,《紅樓夢》中,探春也曾打趣愛哭的黛玉,說她住在竹林茂密的瀟湘館,將來思念丈夫,也會像娥皇、女英那樣淚灑翠竹成斑。
值得玩味的是,香菱和荳官滾在草地上打鬧,石榴紅裙拖在積雨中,想必也沾染了青草的汁液,真的是「看朱成碧」了。香菱所作的詠月詩中,有思婦徹夜搗衣、倚樓望歸的描寫,更有直抒胸臆的「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曹公似乎是在暗示,香菱對紈絝子弟薛蟠,竟有強烈的思念之情,堪稱一位「認真」的妾。
更令人咋舌的是,香菱得知薛蟠要娶夏金桂為妻,心中盼她過門,比薛蟠還急十倍,巴不得主母嫁過來後,詩社又添一員。然而事與願違,香菱判詞稱:「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是指夏金桂陰狠毒辣,將香菱折辱致死。賈寶玉好心為香菱擔憂,還遭她搶白,只因她看過的書、接觸到的人中,但凡才貌雙全者,都是典雅和平的。脂批稱:「直是渾然天真之人,餘為一哭。」
寶釵規勸寶玉時說過,他若是有香菱的苦心,學什麼有個不成的,寶玉沒有回答。其實,香菱屬於「學而不思」,她專心致志地汲取知識,卻悟不到世態人情。而寶玉,則屬於「思而不學」,時常被瑣碎的情思捆住,荒廢了學業。所以,皆難以成大器。
關於我們
本公眾號乃上海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新民晚報》副刊《夜光杯》的官方微信,《夜光杯》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報紙副刊,在微信平臺,我們將以全新的面貌繼續陪伴您。歡迎免費訂閱,我們將每日精選兩篇新鮮出爐的佳作推送到您的手機。所有文章皆為《夜光杯》作者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互動
參與話題討論、文章反饋或聯繫投稿,請關注後點擊「進入公眾號」留言,在《夜光杯》微信平臺,我們願做您的讀者。
分享
點擊右上角按鈕可以「發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收藏
點擊右上角按鈕,選擇「收藏」,在有閒有wifi時品讀。
訂閱
點擊右上角按鈕,進入「查看公眾號」,關注「夜光杯」。
更多
更多內容請翻閱《新民晚報》,或下載新民晚報手機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