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梅州現象」閃耀羊城!省藝術節我市喜獲2個一等獎2個...

2020-12-24 瀟湘晨報

12月6日晚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

在羊城落下帷幕

我市榮獲2個一等獎

2個二等獎

多個單項獎

1單位獲優秀組織獎

總共喜獲15個獎項

全省領先

這一份光榮屬於梅州

更屬於梅州的客家山歌劇

梅州這一喜人成績引起國家和省文藝界專家們的高度關注,讚譽為「梅州現象」,他們認為梅州立足本土、自立自強,始終延續不斷,「梅州現象」值得研究、學習、借鑑。

頒獎現場。

在大型舞臺藝術作品獎中,我市山歌劇《白鷺村》《春鬧》榮獲戲曲組一等獎,廣東漢劇《王昭君》榮獲戲曲組二等獎,音樂劇《血色三河》榮獲綜合組二等獎。在單項獎中,楊苑玲(山歌劇《白鷺村》)、潘錫嶽(音樂劇《血色三河》)、管樂瑩(廣東漢劇《王昭君》)、劉謙隆(山歌劇《春鬧》)榮獲優秀表演獎,廖惠玲、林文祥、羅銳曾(山歌劇《白鷺村》)榮獲優秀編劇獎,李建生(山歌劇《白鷺村》)榮獲優秀導演獎,鍾禮俊、鍾禮坤(廣東漢劇《王昭君》)榮獲優秀音樂創作獎。

《白鷺村》劇照。

《春鬧》劇照。

《王昭君》劇照。

《血色三河》劇照。

同時,在評選名單中,我市提線木偶劇《沙家浜·智鬥》被評為優秀小型舞臺藝術作品,潘錫嶽(梅州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被評選為十佳舞臺新秀,張又虹(山歌劇《春鬧》特邀舞美設計)獲評「特別貢獻者」稱號。此外,梅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榮獲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組織獎,全省僅有4個單位獲此殊榮。

《沙家浜·智鬥》舞臺照。

據了解,本屆省藝術節入選終評演出作品共28臺,我市佔據了4臺,入選作品數量與廣州並列第一。這4臺作品分別取得了一等獎或二等獎的好成績,推動我市文藝事業實現了新的突破、登上新的高峰。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本屆省藝術節中我市本土人才創作的本土題材作品表現十分亮麗,如山歌劇《白鷺村》《春鬧》由本土的演藝人才擔綱主創團隊和部門人員,劇中以地方劇種和時代內容相結合,用傳統藝術講述了本土故事。

「在這份漂亮的『成績單』背後,離不開我市對本土文化的重視和對本土人才的挖掘,也離不開臺前幕後所有演職人員的努力和付出。」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市紮根本土,根植本地土壤進行藝術生態培育,不斷促進本地文化戰線進行藝術創作生產,積極推出了一批「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文藝精品,城市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提升,文藝精品創作迎來百花齊放新局面。

廣東省藝術節是國內最早創辦的省級藝術節,從1984年至今已連續舉辦14屆,是廣東省規模最大、規格最高、最具專業性的藝術盛會。第十四屆藝術節集中展示了近三年來全省藝術創作和演出的優秀成果。

來源:掌上梅州

編輯:楊穎

【來源:文明梅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市在省藝術節一舉攬獲15個獎項,引起專家學者高度關注
    (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供圖)  ●本報記者 賴運香  由省文旅廳主辦的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日前落下帷幕,評獎、評選結果隨之出爐,我市榮獲2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多個單項獎,1單位獲優秀組織獎,總共攬獲15個獎項,全省領先。梅州這一喜人成績引起了文藝界專家的高度關注,讚譽其為「梅州現象」。
  • 「梅州現象」驚豔廣東文藝界
    ●本報記者 賴運香 由省文旅廳主辦的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日前落下帷幕,評獎、評選結果隨之出爐,我市榮獲2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多個單項獎,1單位獲優秀組織獎,總共攬獲15個獎項,全省領先。梅州這一喜人成績引起了文藝界專家的高度關注,讚譽其為「梅州現象」。他們認為梅州立足本土、自立自強,文脈賡續不斷,才會厚積薄發,一朝噴湧而出,「梅州現象」值得研究、學習、借鑑。
  • 客家山歌劇「花開並蒂」,喜摘廣東省藝術節一等獎
    大洋網訊 在剛落下帷幕的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上,來自梅州的客家山歌劇《白鷺村》和《春鬧》雙雙奪得大型舞臺藝術作品戲曲組一等獎(一等獎共設3個)。同一個市同一個劇種在同一屆廣東省藝術節上拿下兩個一等獎,《白鷺村》《春鬧》可謂「花開並蒂」。本屆藝術節梅州院團大放異彩,也讓業內人士紛紛議論「梅州現象」。
  • 梅州戲曲的熱發展和冷思考
    同一個市同一劇種在同一屆藝術節上拿下兩個一等獎,在省藝術節的歷史上是空前的。 這份榮譽,對梅州戲曲人而言是一種鼓勵,更是一種鞭策。 處處曲聲,濃濃戲韻。「南國牡丹」廣東漢劇古韻新生、「得獎大戶」客家山歌劇碩果纍纍、「南國奇葩」五華採茶戲華麗轉身、「指尖絕技」提線木偶劇享有盛譽……客家戲曲生態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 梅州2名代表赴京參加中國戲劇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_南方網
    大會指出,戲劇藝術承載著歷史的文化積澱,展現著時代的精神風貌。近年來,戲劇創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優秀作品層出不窮,優秀人才不斷湧現,演出市場日趨活躍,行業生態持續優化,中外交流日益頻繁,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提高中華文化影響力作出了積極貢獻。
  •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劇目引發思考
    粵劇《紅頭巾》挖掘和展現了20世紀初佛山三水女性結群下南洋當「紅頭巾」謀生養家的特有歷史現象。「紅頭巾」不只是中國人海外發展的文化群體代表,更是中華民族被國際尊重的民族典型形象。不少院團重頭作品的創作都是圍繞省藝術節舉辦的周期來進行。《深海》從2017年底開始籌備,今年6月在廣州友誼劇院首演,之後又赴上海國際藝術節、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演出,所到之處一票難求。
  • 濟南中學在濟南市第十六屆中小學(班級)文化藝術節比賽中喜獲佳績
    近日,濟南市第十六屆(班級)文化藝術節比賽結果揭曉,濟南中學報送參賽的11個項目全部獲獎,其中,市級一等獎四項,二等獎四項,三等獎一項,區級一等獎兩項,舞蹈《熱巴情懷》更是代表濟南市參加山東省比賽,榮獲省級三等獎,學校被評為「優秀組織獎」。
  • 我市20名學子喜獲省中學生閱讀與寫作大賽大獎
    12月20日 省第二十屆中學生閱讀與寫作大賽落幕 我市教體系統精心備賽,沉著應對 大賽高中組、初中組賽事均獲得喜人成績
  • 吳寧二校胡藝可參加省藝術節平面設計比賽獲一等獎!
    吳寧二校胡藝可參加省藝術節平面設計比賽獲一等獎!源稿: | 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1日 14:18:46 | 作者:蔣怡玫 吳凱茜 | 編輯:董之震  東陽市吳寧二校六(5)班學生胡藝可喜獲2020年浙江省中小學生藝術節作品大賽美術類平面設計一等獎。
  • 我市獲省科學技術獎項數創歷史新高
    我市的安徽金禾實業喜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我市以企業為申報主體首次獲此獎項,也是我市時隔23年後再次獲此殊榮。在本次大會上,我市獲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2項,技術發明三等獎1項,獲獎項目共計17項,獲獎數創歷史新高。
  • 3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市第十六屆班級文化藝術節濟南一中大豐收
    近日,濟南市第十六屆班級文化藝術節開幕,從全市近600個節目中脫穎而出,濟南一中美育團隊的參賽作品榮獲3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學校榮獲「優秀組織獎」。經過師生幾個月的精心準備,學校音樂、美術類參賽作品成為具有較高水準的藝術精品,它們緊扣本屆藝術節「眾志成城,抗擊新冠疫情」的核心主題,宣傳了偉大的抗疫精神,弘揚了新時代一中師生的愛國主義深情。舞蹈隊作品《白衣執甲》獲濟南市舞蹈類節目一等獎,成功入圍省決賽。該作品經過藝術組老師們的精心設計和編排,層次分明,環環相扣,動人心弦。
  • 我市在2020年山東省中小學生校園藝術節上創佳績!
    我市在2020年山東省中小學生校園藝術節上創佳績!根據《山東省教育廳關於舉辦山東省中小學生校園藝術節舞蹈器樂專項展示活動的通知》(魯教體函〔2020〕15號)要求,經各市推薦、專家評審,共評選優秀表演獎一等獎111個(器樂55個、舞蹈56個),二等獎147個(器樂70個、舞蹈77
  • 喜訊 | 祿勸「彝苗彩虹童聲合唱團」獲合唱比賽一等獎
    祿勸崇德小學「彝苗彩虹童聲合唱團」喜獲昆明市第二十八屆學生藝術節合唱比賽一等獎!5月25日,昆明市第二十八屆學生藝術節合唱比賽在昆明青少年活動中心校舉辦,崇德小學「彝苗彩虹童聲合唱團」代表祿勸縣小學代表隊參賽喜獲一等獎。
  •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圓滿落幕 文藝女神閃耀南粵舞臺
    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薛曉峰、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汪一洋為獲得一等獎的劇目頒獎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梅其潔、省紀委監委派駐省文化和旅遊廳紀檢監察組組長陳小娟為獲得二等獎的劇目頒獎  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曾曉峰、省人大常委會二級巡視員趙小平為獲得三等獎的劇目頒獎  一、參與作品多,獎項覆蓋廣。
  • 廣東梅州:林文祥編劇藝術研討會在穗舉行
    【本文根據《梅州日報》整理】2018粵戲越精彩系列研討會之「筆韻山歌鑄客魂——林文祥編劇藝術研討會」日前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粵劇藝術體驗館舉行。省文化廳副廳長楊樹,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副所長鄭雷,《中國戲劇》原主編、戲劇評論家賡續華,《中國戲劇》原副主編、戲劇理論家安志強等國家和廣東省內知名的戲劇界專家、學者出席了研討會。與會專家圍繞林文祥創作的《等郎妹》《合家福》《風從中原來》等劇作,就其作品的文學性、人物形象塑造、思想內涵、藝術價值、創作風格等方面,進行了學術研討。
  • 第十七屆河套文化藝術節大亮點提前知!
    9月11日上午,「天賦河套」2020年第十七屆河套文化藝術節暨全市第三屆烏蘭牧騎藝術節新聞發布會在市政府召開。巴彥淖爾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副局長杜毅忠就本次活動相關情況向媒體發布介紹。
  • 梅州福彩刮刮樂票種今年首次中出一等獎
    記者獲悉,當晚8時許她散步時在梅城彬芳大道鴻運路錦繡新村A棟5號店44070243福彩投注站買彩票,刮出福彩即開型刮刮樂面值20元「超給力」票種一等獎,攬獲80萬元獎金。  「80萬!太激動了」當晚投注站中出刮刮樂「超給力」票種一等獎後,投注站業主廖秀雲錄製了中獎彩票視頻,分享彩民中獎後的激動心情。18日上午,中獎彩民蔣女士來到市福彩中心辦理兌獎手續。
  • 我市17個項目獲獎創歷史佳績
    6月29日,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合肥召開,會上發布了2019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我市共有17個項目獲獎,在獲獎數量和獲獎質量創歷史最好成績。在獲獎名單中,安徽金禾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安賽蜜生產工藝優化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這是我市時隔23年後再次獲得這一殊榮,也是以企業為申報主體首次獲得。
  • 第四屆嶽陽文化藝術節來了!1塊錢,多場精彩演出讓你看個夠……
    12月22日至27日「2020文化惠民演出季」將在會展中心小劇場舉行!12月16日,包含了惠民演出季等多個板塊的第四屆嶽陽文化藝術節暨2020惠民演出季開幕式便在會展中心拉開了帷幕。開幕式上,市巴陵戲傳承研究院復排的傳統巴陵戲《楊門女將》由老中青演員三代同堂演出,尤其是巴陵戲小學員首次參演,該劇目聘請知名導演黃麗麗執導,舞美大製作大場面,演員近60人,演職員更達百人之多,精彩的演出贏得現場觀眾陣陣喝彩。 文化藝術節包括開幕式、專業舞臺藝術活動、群眾文化活動、惠民演出季等七大板塊,100多場演出。
  • 遊學招募|群星閃耀秋收時——臺灣本土文化新力量感知之旅
    民宿、手工藝活化、鄉村藝術節、社區營造這些本土文化深耕的實踐更是越來越多地影響著海峽這邊的社會創新發展。帶著親證臺灣本土新文化力量的學習願望,我們組織了這次遊學,在美麗寶島稻浪飄香的秋收之際,走進一個文化群星閃耀的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