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紙承諾,她要將衡陽籍赴臺單身亡故老兵帶回故鄉安葬

2021-02-13 尋找戰爭失蹤者

『到了他靈前,我持香稟告:尹伯伯,您認的兒子尹一平己車禍過世,他的妻子也已改嫁,他們的兒子尹毅已經很久沒聯絡。您的老家也沒有親人了,您還是要回老家嗎?若你還是要回去,你就賜給我一正一反的聖杯。』

我拿出兩個五十元硬幣,放在手中,拜了拜後,往地上一丟,正好一正一反,不過,一個滾得比較遠,都滾過隔壁的靈位。
  

我想再確認,請他再給個聖杯,心想剛剛丟地上,滾太遠了,就把兩個銅板丟靈桌上。結果,是兩個背面。表示尹伯伯生氣了。
  

我立刻想到,擲杯是往地上丟,不能丟桌上。我立刻說『對不起,丟錯地方了,請再給我一正一反的聖杯,我就帶您回老家。』

再往地方一丟,還是一正一反,而且兩個銅板離得很近。

——莊銘悅

 

6月2日中午,臺灣志願者莊銘悅女士在衡陽籍赴臺老兵尹建平老人的靈前擲杯,再次向老人確認,這位大陸已無直系親人的老人,是否依然堅持要回到故鄉葉落歸根。

 

尹建平(原名尹傑),生於1927年11月1日(實際出生年為1926年,在臺灣報戶口時,改為1927年),原籍湖南省衡陽縣金溪鎮,2017年5月25日,在高雄榮民總醫院臺南分院病逝。

 

莊銘悅女士在清理尹老的物件時,找到了一塊老人生前在黃杰的部隊的銘牌。尹老是獨生子,當年沒有被徵兵,衡陽戰役後,有感於日軍的殘暴和國人的慘烈犧牲,在同鄉的帶領下,主動加入黃杰的部隊。加入部隊後,改名尹建平。加入部隊後,他跟著一路從湖南到廣東,從雲南到越南,被法國人留置在富國島,三年多後到了臺灣,繼續留在部隊當兵,直到民國66年以上士軍階退伍。

 

尹建平老人在大陸有一位指腹為婚的妻子,沒有子女。他離開後,妻子改嫁。老先生在臺灣重新登記戶籍時,配偶欄登記的,是胡氏,所以,尹老在臺灣一輩子沒結婚。1989年7月6日,其妻在大陸因病去世,享年62歲。

在臺後的日子,他日夜思念大陸的親人,殷切祈盼回家和親人團聚,在臺灣沒有再結婚,也不買房,就只想帶著存下來的錢回家。但當時兩岸阻隔,無法通訊,不知親人狀況?

後來,他認了同部隊的老鄉的女兒當乾女兒,把對大陸親人的思念寄托在同鄉的小孩身上。小孩長大後,有了自己的生活,他又變成了孤單一人。

 

1987年底,臺灣開放大陸探親,他和所有的老兵一樣,寫信寄往家鄉。但家鄉已無親人居住,寄出的信都沒有回音。他仍繼續寫,直到有一次他二姐夫回衡陽掃墓,剛好聽人談到有人從臺灣寄信來,這才有了聯繫。

  

1990年,他第一次和幾個老兵結伴回鄉探親,見到了在湖南株洲的大姐、江西宜春的二姐、廣西柳州的妹妹。

這次回鄉,他認了二姐的一個兒子做乾兒子,這小孩改了他的姓,約定他以後回大陸定居後,這個外甥給他養老送終。因為沒有法律觀念,當時在臺灣並沒有辦收養手續。2007年,養子因車禍意外過世。

他接到惡耗後,傷心欲絕,把寄來的所有信件都燒掉了。他本打算回大陸和兒子一起住,多年的期盼落空,對他的打擊很大,一下子衰老很多,記憶力更是大減。

  

尹老的養子有一個兒子,因養子媳婦改嫁,後來失去了聯繫。而尹老的大姐、二姐也陸續過世。

原本一起回鄉探親的老兵,一個一個走在他前頭。他想回大陸去看看還在世的妹妹,卻沒人帶他,他不會搭飛機,更不認得路,一個人根本無法回去。

 

尹建平老人在生前的最後二十幾年,得到了鄰居和志工的很多照顧。莊銘悅女士是2004年到尹老所在的社區當志工時,認識的尹老。

2009年,他找到榮民之家工作人員,希望有人能帶他會故鄉看看,工作人員沒有答應,而是轉告莊銘悅女士,希望她能帶老人回家看看。看著老人祈盼的眼神帶著對親人的思念,莊女士不忍心拒絕。就幫忙安排好帶他到柳州探親的事。

此後三年,莊女士陸續帶著老人回鄉看望親人:

2009年12月20號,,去往柳州看望妹妹;

2010年7月,又應尹老的要求,帶他到江西宜春,看他重新又有了聯繫的養孫;

2011年11月,再次回大陸,先到柳州看了妹妹,再到宜春看孫子。

之後幾年,他仍念念不忘想回大陸去看看親人,但莊女士擔心他的身體負荷不了長期旅途的勞累,不敢再帶他回去探親。

因為尹老消化不好,莊女士會定期給尹老送香蕉。莊女士說,晚年的尹老,雖然忘了很多事,但對錢不糊塗。郵局存摺一直放在長褲口袋裡,隨時要掏出來查看一遍。看每年一月一日和七月一日的終身俸有沒有打入帳戶裡,隨時要看自己還有多少錢,把本子都翻得髒汙脫頁。

 

 

考慮到尹老年紀太大,獨居不太安全,莊女士刻意帶尹老去看望其他安養的老兵,請他同意住在安養區,可是執拗的尹老不同意。晚年的他,脾氣變得愈加暴燥,動不動就開口罵人。以下為莊女士的親筆記錄:

 

2016年8月起,尹老開始常唸叼:「我會死掉,我活不久了,怎麼辦?」路過的鄰居都能聽到他在屋裡唸唸不停。

 

後來,尹老的健康狀況惡化消瘦了很多,我勸他要事先做好安排,畢竟他在臺灣沒有親人了,如果沒安排好,死後將由榮民服務處安排。

過完2016年的農曆年,尹老的身體狀況更糟糕,常常大便在床上或褲子上,他覺得很沒面子,會用被子去遮蓋,還會把褲子藏起來,弄得床上和地上都是大便。這些,都是我做的清理。

房東的表姐住在附近,怕他死在屋子裡面。一直打電話給榮民服務處:「快點把他帶去榮民醫院住,不要死在屋子裡面。」

3月16日,我帶他去榮民醫院看泌尿科,他對我說:「你帶我去看病,你要帶我回來,我不要住院。」當時,他的長褲和內衣又全都尿溼。

門診後,泌尿科醫生開了住院的通知。我帶他到三樓辦理住院,他怒吼:「我不要住院,死也要死在外面。」

榮民服務處的人員和精神科聯繫,安排他住進了53精神病房。他帶在身上的郵局存摺被收走,交給53病房的社工室保管。

3月16日下午,房東知道他住院後,尹老的租房開始被清理。我只來得及拿出他的相簿和幾本小本子。我拜託清理房子的人,若還有其它文件或資料,留下來給我。他們回說都被蟑螂、老鼠咬得殘破不全。

 

他住進精神病房,我不能進去看他,只能請看護帶他出來小會客室會面。

3月底,他因為十二指腸出血,住進了普通病房,我去看他,他一直問我:「我的錢呢?在那裡?我要領出來,我不要給他們。」

十二指腸出血治好後,他又回53精神病房。我5月再次去看他,他跟我說了好多祝福的好話,我心裡就感覺不妙,覺得他快要走了。

  

5月12日,他住進加護病房,情況越來越惡化,我去看他時,他因插管已發不出聲音,但他的口型可以看出,他在叫我的名字,他仍認得我。5月21日,我又再次去看他,情況依然沒好轉。

25號早上10點,我又去看他。護理人員看到我立刻對我說:「他快不行了!他有沒有朋友?叫他們來看他最後一面。」聽得我眼淚馬上流出來。

我說:「他的朋友都走在他前面,他沒有朋友了。」我打電話給榮民服務處的組長,告訴他:「尹伯伯快不行了,你們來不來看他?」但工作人員說沒有空來。

  

護理人員問我:「他有沒有特別的信仰?」

我說:「沒有特別信仰,有時候會拜拜。」

護理人員又問:「那我放佛經給他聽,可以嗎?」

我含淚說:「可以的,謝謝你。」

我叫了他幾聲,他都沒有回應,我拍拍他腫漲的手,對他說:「尹伯伯,您一路好走,跟著地藏王菩薩到西方極樂世界,遠離人世間的病痛離別。離苦得樂。」

當天,他就走了。

在臺灣,尹老沒有任何親人,也聽不懂臺灣人講的閩南語。生活習慣、思想都格格不入。從他寄給大陸親人的信中看出,他是一直想回大陸定居,死後要埋在大陸。

尹建平老人在生前立下的委託書,委託莊銘悅女士在他去世以後,帶他回到故鄉葉落歸根。這份沉甸甸的委託,是尹老的最終心願。

 

2017年6月8日早上10點,公祭儀式將於臺南市立殯儀館懷親廳舉行。公祭完後隨即送往火葬場火化,骨灰交由生前委託的莊銘悅女士,送回老人的老家湖南衡陽安置。

6月13日,尹建平老人的骨灰將有莊銘悅女士從高雄帶到長沙黃花機場,隨後趕往衡陽。

6月14日,湖南省龍越和平公益發展中心將聯合湖南老兵之家、民革衡陽市委祖統委員會、衡陽市義工協會,在衡陽縣金溪鎮為老人舉行落葬儀式。 湖南三永置業有限公司的廖新星先生為老人捐獻了墓地,讓老人可以在家鄉安葬。

 

莊女士說:「很多去世的老兵,都沒有親人,但我們志願者就是老人的親人,我們會去祭奠他們,也會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們的事跡,這樣,哪怕有一天連我們都不在了,還有人知道他們的故事,還會想到身為一個中國人應該去給他們獻一支花……」

 

感謝莊銘悅女士提供故事素材

每一個走上戰場的士兵,都有一位等他回家的母親。如果你的親人在戰爭中失蹤,請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在線提交尋親信息。



長按識別上圖二維碼,參與捐助,一起尋找戰爭失蹤者,幫助老兵回家!

湖南省龍越和平公益發展中心由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發起成立,繼續秉承「撫慰戰爭創傷,倡導人性關懷」的使命,致力於尋找戰爭中失蹤的軍人。

聯繫我們

新浪微博:尋找戰爭失蹤者

微信公眾號:尋找戰爭失蹤者

郵箱:xunqin@szlongyue.org 

銀行戶名: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

開戶行:建行深圳園博園支行

銀行帳號:4420 1009 4000 5251 2652

支付寶帳號:szlywb@sina.com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在線提交尋親信息。

相關焦點

  • 廣西桂林籍赴臺老兵莫峻峰在臺灣孤獨離世,盼為他找到親人
    從2003年開始,臺灣高雄市左營區祥和裡的劉德文裡長往返臺灣大陸數百次,把近兩百位在臺灣去世的老兵骨灰帶回大陸安葬。
  • 新寧赴臺老兵孤獨離世,現急尋親人!請大家幫幫忙!
    從2003年開始,臺灣高雄市左營區祥和裡的劉德文裡長往返臺灣大陸數百次,把近兩百位在臺灣去世的老兵骨灰帶回大陸安葬。15年來,他的足跡遍及20多個省市區。其中,以「湘軍」聞名的三湘大地,當年就有不少湖南籍子弟去往臺灣。劉德文也不時接到湖南親屬的求助,尋找當年來臺老兵的安葬地,並把他們的骨灰送回家鄉,幫長者落葉歸根。
  • 【兩岸尋親手記】這次,我的赴臺曾祖父真的要回家了!
    我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才打這個電話的,因為我並不清楚,電話的另一頭,是不是我要找的表姑姑。第一遍,無人接聽,第二遍,無人接聽。第二天,第三天,我每天都在打,可依舊是無人接聽。我已經忘記我打過幾遍這個電話了,甚至我一度都想放棄,覺得沒人接聽肯定不會是我要找的人。
  • 他16年背200多名老兵骨灰回大陸,出門時總給逝者買一張票
    劉德文是一名志願者,過去16年裡,親自把200多名老兵的骨灰,一個個地從臺灣背到大陸,帶回他們位於各省的故鄉。這些老兵們被時空阻隔數十年後,終於得以魂歸故土,與家人永遠在一起。▲劉德文將王書銓骨灰交給老兵親屬劉德文這次湖北之行,是為了把老兵王書銓的骨灰送回荊州。2019年12月末,他和老兵親屬一起,把老人的骨灰安葬在荊州市開發區公墓。在臺灣與大陸間分隔70年的一家人,至此畫上一個句號。
  • 高山常青,澗水常藍,江西籍老兵與臺灣原住民超越血緣的親情往事
    江西籍赴臺老兵成義一家,就是這麼一個外省人與臺灣原住民家庭結合的溫暖縮影。成義,1916年出生,祖籍江西省大餘縣。成義兄弟姐妹共五人,其排行第三。原本在家鄉過著平靜生活的成義,因為戰亂時期遇到軍隊抓壯丁而被帶往臺灣,從此與老家親人分散在海峽兩岸。
  • 高秉涵:我抱著的不是老兵的遺骨,而是滿滿的鄉愁
    直至42年後,1991年55歲的他才得以回到山東故鄉探親,但等待他的卻是母親的孤墳。高秉涵還是「幸運」的。許許多多的老兵在臺灣孤寂一生,到死也沒能再看到故鄉一眼。為了達成老兵們的遺願,這30年來,高秉涵一共抱了近200壇臺灣老兵的骨灰回大陸,最遠的送到新疆。一開始有人揶揄他從律師變成「法師」,後來卻深深地被他感動。高秉涵於2012年被評為十大「感動中國人物」。
  • 離鄉70年 85歲的江蘇籍臺灣老兵終於找到老家親人
    1月9日,今日頭條公益尋人替85歲的赴臺老兵金貴發發布《線索徵集|臺灣85歲老兵江蘇尋親,盼有生之年還能見到故鄉親人》消息,引發強烈反響,並獲得當地臺辦和志願者組織的關注
  • 臺灣裡長16年背回200多位老兵骨灰 | 凡人時代
    和對方交談兩句之後,他突然跪下來,從背包裡小心地將放著老兵遺骨的骨灰罈取出來放地上,嘴裡喃喃道:「叔伯,我把你送到家了。」讓骨灰落地,告訴長者「回家」了 ■劉德文是臺灣省高雄市祥和裡的裡長,從2003年至今,經常為了怎麼將赴臺老兵的遺骨背回家而奔波,可謂他們魂歸故裡的引路人。
  • 衡陽風華·70年70人丨洛夫:「詩魔」戀鄉愁 因為風的緣故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衡陽市委網信辦、紅網衡陽站聯合推出「衡陽風華·70年70人」網上展覽活動,利用紅網、「衡陽發布」等網絡平臺,通過系列報導、集中展覽、網上互動、對外宣傳、結集成冊等,對歷史致敬,發時代宣言,向先進學習,為衡陽聚力,將精神承揚。
  • 為安厝在臺灣桃園楊梅的3位老兵尋找家人
    近期,機構收到來自臺灣曾女士的尋親信息,是幫助三位在臺老兵尋找大陸的親人,遺憾的是三位老兵已經去世留下的只是一壇骨灰。
  • 2004年,77歲美國老兵來到中國,為何對92歲老婦單膝跪地
    2004年初,一位77歲的美國老兵不遠千裡從美國飛到中國,要去見一個92歲的中國老婦。見到這位老人之後,美國老兵激動地對她單膝跪地,心中的情緒難以言表。為什麼他會對中國老婦人單膝下跪?這還得從老婦人的身份說起。
  • 中國遠徵軍遺骸歸國擱淺 近九旬老兵嚎啕大哭
    京華時報記者 潘之望 攝  89歲老兵繆焜得知不能接到遺骸後嚎啕大哭。組織方供圖  近日,由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和多家機構發起的規模最大的中國遠徵軍陣亡將士遺骸歸國活動,已收殮347具遠徵軍將士遺骸。昨天下午,龍越慈善基金會發布消息稱,赴緬甸迎遠徵軍遺骸活動受阻,雲南同鄉會表示不願意將遺骸運送回國。
  • 關注 遠徵軍遺骸歸國擱淺 老兵代表聞訊墓前痛哭昏厥
    10月9日,緬甸中央政府批覆,同意將遺骸運送回中國,並要求在緬甸大選(11月8日)之前完成此項工作。施甸縣承諾提供安葬地11月3日準備前往緬甸密支那迎接遠徵軍遺骸歸國的志願者和社會各界人士,在雲南騰衝的國殤墓園舉辦一個短暫莊重的祭拜儀式。然後,大巴車隊沿著滇緬公路從中緬邊境猴橋口岸出境。
  • 《天才少女》:一紙承諾不可輕
    但這種承諾,還有一定商量的餘地。但有一些約定,卻可以決定雙方的一生。伊芙琳和瑪麗見過面之後,一直對瑪麗的撫養權虎視眈眈。雖然瑪麗覺得伊芙琳不壞,可她並不想和伊芙琳生活在一起,因為她感受到了伊芙琳的『霸道』。伊芙琳太想掌控瑪麗的人生了。她覺得像瑪麗這樣的天才,就應該為了數學,為了人類的進步而奮鬥終生。弗蘭克的姐姐就深受其害,最終自殺。
  • 「一死報國,來生再見」,他發出衡陽保衛戰「最後一電」
    在老兩口居住的老宅堂屋裡落座後,盧老打開話匣子,講起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將記者思緒帶回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1928年,我出生在長沙城南門燈籠街。祖父母在長沙做生意,小時候家裡條件不錯。」盧老回憶說,1938年,日本一路南下,情勢危急的長沙城在「文夕大火」中淪為焦土,此後他隨家人搬回湘潭老家。1940年,祖父過世。
  • 臺灣兩蔣遺體或回大陸故鄉安葬
    其實兩蔣應該不應該回到他們浙江的老家去安葬,還是就在臺灣長眠,我想這個問題兩岸的官方都插不上手,大陸的官方至少我看浙江省那邊表示是歡迎的,當然前提是要蔣家的後人要有這樣的意願,臺灣的官方馬英九政府現在當然也不好做什麼表示。但是以我自己的一個觀察,我想兩蔣很大的機會應該會在臺灣長眠。
  • 天才少女|一紙承諾不可輕
    瑪麗的天賦被她的老師發現,進而被瑪麗的外祖母察覺。瑪麗的外祖母伊芙琳本從未看過瑪麗,但在得知了瑪麗的天賦之後,希望將自己的夢想寄托在瑪麗身上,因此和弗蘭克展開了對瑪麗的撫養權的爭奪。嚴格來說,這都算是承諾。但這種承諾,還有一定商量的餘地。 但有一些約定,卻可以決定雙方的一生。 伊芙琳和瑪麗見過面之後,一直對瑪麗的撫養權虎視眈眈。雖然瑪麗覺得伊芙琳不壞,可她並不想和伊芙琳生活在一起,因為她感受到了伊芙琳的『霸道』。 伊芙琳太想掌控瑪麗的人生了。
  • 衡陽「杜絕外出吃飯叫美女作陪」承諾書暴露了什麼
    「杜絕開發商請客吃飯與辦證速度掛鈎」「杜絕交100元錢才能辦證」「杜絕外出吃飯叫美女作陪」「上下班堅決不遲到早退」……這兩天,湖南衡陽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權籍調查科的集體承諾書在網上引發熱議。而像衡陽不動產登記中心權籍調查科卻以「集體承諾書」的形式一一承諾,如此簡單的問題如果都需要具體,首先讓人人懷疑,權籍調查科這些公職人員是否懂得基本的是非?有無基本的職業道德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