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寧波市司法局 寧波普法
回望2020年 寧波市司法局
2020年是我市律師行業發展進程中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和不利影響下,全市律師行業主動應對、化「危」為「機」,推動律師行業「逆勢」發展,邁向高水平高質量發展新步伐。全市共有律師事務所178家,百人以上大型律所5家,30人以上規模律所28家,佔比16%,高於全省10%的比例。全市共有執業律師3759人,其中專職律師2957人;35周歲以下青年律師1515人,佔比51.2%;黨員律師1092人,佔比36.9%。小康社會建設指標律師萬人比達到4.2。全市共有基層法律服務所67家,法律服務工作者451名。業務創收方面,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在第一、二季度負增長的形勢下,截至11月取得同比增長8.16%的可喜成績。
亮點一
黨建先行,引領律師行業發展
聯合市委組織部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寧波律師行業黨的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為律師行業黨建工作提供政策保障。部署推進黨建引領發展「四大工程」建設,市律師行業黨委制定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寧波律師行業黨的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等6個文件,多方面進行規範和統一。規範提升黨建品牌,首次推出「甬律先鋒」黨建品牌,指導開展慶祝建黨99周年系列活動,召開全市律師行業黨建工作推進會,黨建工作受到市委兩新工委肯定,黨建先進經驗被《寧波通訊》刊發。推動各地組織部門(兩新工委)將律師行業黨建納入當地基層黨建工作整體布局,打造江北來福士商圈「紅韻法治亮樓宇」等一批黨建一體化共建項目。落實市屬律所黨組織屬地管理,引導律所黨建融入所在區縣(市)、鄉鎮(街道)、社區以及樓宇商圈等,目前已建立律師行業黨組織106個,初步建成寧波特色的市、區縣(市)和律所三級黨組織網絡,實現律師行業黨組織和黨建工作全覆蓋,爭取實現全統領。
亮點二
抗疫防疫,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開展「百家律所千名律師進萬企」抗疫情促復工助復產法律服務專項行動和服務保障外貿「225」雙萬億行動,為我市廣大企業特別是民營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和日常經營提供法律服務和保障。全市2475名律師通過線上、線下走訪服務企業15154家,發放法律服務指引3776份,發現法律方面問題491個,提供法律意見書或解決方案數4287個。寧波律師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典型做法和信息被「中國律師」等平臺宣傳報導20餘次,其中2個案例入選省司法廳、省工商聯「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法律服務十大典型案例」。
亮點三
整體提升,開展律師行業「揚帆行動」
以「提升黨建工作水平、加大中小律所培育、加強青年律師培養、推動區域律師資源均衡發展」為重點,制定方案、細化舉措、落實任務,紮實開展律師行業「揚帆行動」,推進我市律師行業健康發展。落實中小律所幫扶舉措,減免30人以下中小律所團體會費,為中小律所爭取中小企業的社保、稅收減免。減免青年律師全年會費,開展我市律師行業2020年度線上培訓,啟動第三期4名實習律師到海曙法院擔任法官實習助理,持續加大青年律師人才培養力度。召開中小所發展論壇暨「揚帆行動」結對籤約儀式,推進優秀律所與中小所的結對幫扶工作,共有9家規模所與16家中小律所結對籤約,在培訓支持、業務協作、青年律師培養、互訪機制等方面開展交流和合作。通過市屬所與縣域中小所牽手結對等方式,實現資源共享,有2家全國優秀律所、省著名律所分別在鎮海、寧海設立分所,緩解地區行業資源不均衡的問題,海泰所與象山之鷹所舉行「律之行」合作籤約儀式,寧海等4各區縣(市)律師萬人比實現1.5「脫貧」。
亮點四
網格化覆蓋,推進市場主體法律顧問服務
高標準嚴要求開展市場主體法律顧問服務網格化全覆蓋試點工作,以村(社區)法律顧問、智慧小鎮法律顧問、樓宇法律顧問、園區公共法律服務點為基礎,推進法律顧問服務配置網格化,將中小微企業作為服務重點推動公共法律服務普惠化。截至12月,全市共搭建服務網格364個,覆蓋市場主體1037212家(其中企業409245家),為市場主體提供現場法律諮詢16599次,開展法治宣傳9036次,發放法律服務指引10295份,調處矛盾1899件。
亮點五
推進「三名工程」,提升律師專業化水平
聯合市委人才辦組建市服務高層次人才律師團,設立法律專員,為在甬創業創新的人才、企業提供定向法律服務。推薦律師擔任金融顧問,參與市金融辦「萬員助萬企」專項行動。2020年我市本土律師依託總所為我市一企業IPO項目提供一體化服務並成功上市。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的實施意見》,組建寧波政府法律顧問人才庫。推薦5名律師擔任第四屆市政府法律顧問,推薦4名律師擔任第一屆寧波市行政複議諮詢委員會委員,推薦15名律師擔任第三屆行政立法專家庫專家。全市共有69名律師擔任省、市、區縣(市)三級「兩代表一委員」。加強公職律師隊伍建設,全市政府組成部門公職律師配置比例達到80%。制定村(社區)法律顧問重點工作推進方案,發揮一村一法律顧問工作職責,護航村(社區)組織換屆和法治鄉村建設。持續開展名優律師人才培育工作,2018年以來分別認定領軍型、骨幹型、成長型名優律師47名、88名、211名。推薦1名優秀律師人才入選2020年寧波市「泛3315人才計劃」,目前共5名律師入選。發展涉外律師人才隊伍,2020年新增省涉外律師人才19名。
亮點六
規範管理,全面推進律所信息化建設
以信息化為抓手,全面推進全市律所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實現全行業推進使用律所信息化管理軟體,提升律所規範化管理水平。遴選2家軟體公司作為律所管理軟體的技術支持,目前全市160多家律所安裝使用了新的律所管理系統,其他自有系統的律所也已完成對接。同時,按照司法部、省廳最新標準和要求完成業務數據錄入工作。加強律師業務數據管理和共享,推進「智慧律管」平臺建設。
亮點七
發揮律師作用,助力社會治理現代化
建立智慧財產權、行政訴訟律師常駐市中院調解制度,「寧波律師調解中心」入駐市中院訴訟(調解)服務中心智慧財產權案件調解。2020年3至11月累計訴前調解案件792件,成功調解212件;法院委託調解21件,成功調解21件,司法確認調解協議10件。擴大特邀律師調解員隊伍,在市中院建立243名律師參加的特約調解員隊伍。302名律師進駐「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形成線上線下立體式的調解工作網絡。深入推進律師參與人民調解工作,發揮律師專業優勢,全市共遴選100名律師進駐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設立律師工作室,參與人民調解活動,促進矛盾糾紛依法化解。助力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常態化做好律師辯護、代理案件的指導、監管,全市律師參與辯護代理涉黑惡勢力犯罪案件1630件。
亮點八
貢獻專業力量,踴躍參加公益服務
組織1名律師參與「1+1」中國法律援助志願者行動,組織3名律師、1家律所共計6人參與浙江省律師第三批法律援助志願服務行動。志願律師不僅辦理指派的法律援助案件、接待群眾來訪諮詢、參與各類矛盾糾紛的調解外,還積極參加當地公益普法活動,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2020年12月,市司法局律師工作處、市律師協會和浙江海泰律師事務所、浙江和義觀達律師事務所、浙江銘生律師事務所被省法律援助基金會表彰為法律援助工作先進單位,我市沈旭晨律師被表彰為優秀志願律師先進個人。引導律師積極參與公共法律服務,推薦優秀律師(基層法工)擔任省級、市級兩級千名公共法律服務專家庫人員。廣大律師積極參與我市人民調解工作,浙江波寧律師事務所向「寧波市人民調解基金」捐贈20萬元。組織律師開展《民法典》《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等法治宣傳活動,開展民法典系列講座600餘場,宣講對象超過35000人次。
亮點九
強化政法部門交流,優化法律職業共同體建設
引導律師參與市委政法委組織的訴源治理打擊虛假訴訟和解決執行難等行動。加強與公檢法等辦案部門溝通協調,與市公安局聯合出臺《疫情期間律師會見工作會議紀要》、啟用「市公安刑事案件對外聯繫平臺」,切實保障律師執業權益。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與律師行業高層互訪,調研座談,共商法治思想,共同推進職業共同體建設。繼續開展律師與法官互評互督機制,全省率在鄞州試點開展檢察官與律師雙向評議工作,進行電子互評。市律師協會聯合慈谿市檢察院籤署《關於檢律協作推進認罪認罰制度制度的若干規定(試行)》,在全國首創把律師辯護意見寫進起訴書與量刑建議書等,召開檢律座談會,總結試點經驗。
亮點十
嚴管厚愛,組織開展行業教育整頓活動
根據省廳律師行業教育整頓活動部署和要求,結合執法司法規範化提升年活動,紮實開展律師行業教育整頓活動。高質量抓好「學習教育、問題排查、整改提高、總結提升」四個環節工作,確保活動取得實效。通過大學習、大討論、自查自糾,結合「雙隨機」抽查開展案卷倒查,進行督查、整改。教育整頓活動開展以來,共舉行行業教育各類培訓203場,培訓覆蓋率100%,督查律師事務所96家,查閱案卷700餘個。注重警示教育常態化制度的落實,通過反面典型案例加強對律師隊伍尤其是青年律師和新執業律師的警示教育。開展律師隊伍中違規兼職等行為專項清理活動,促進營造健康、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
來源:寧波市司法局
原標題:《奮勇前行,揚帆遠航——全力推進寧波律師業高質量發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