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就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方向清、目標明,方能行動敏。12月9日,《湖南日報》頭版發表瀏陽河評論《奮力闖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五論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文章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考察時,囑託湖南「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湖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聚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謀篇布局,著力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這是順應發展階段、發展條件、發展格局變化的必然要求,是推動湖南經濟行穩致遠的根本途徑。
常思大局,其去有向;常觀大勢,其為有力。剛剛閉幕的湖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旗幟鮮明提出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並將其作為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總牽引。就踐行「四新」使命而言,「新路子」的具體指向緊扣了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凸顯了暢通國內國際「兩個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著力點,蘊含了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的內在要求。正如瀏陽河文章所說,「只有把發展的主題聚焦到高質量發展上,努力探索新經驗、闖出新路子,湖南才能應變局、育先機、開新局,確保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開好局、起好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無數事實已經證明,高質量發展實踐都是由發展理念來引領的。這也是事物衍變的客觀規律。「三高四新」錨定了湖南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新定位,體現了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實踐要求。湖南將聚焦這一戰略實施,堅持製造強省、創新驅動、改革開放、生態優先、緊貼民生、統籌協調推動高質量發展——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高質量發展成效乃至成敗,而湖南的新發展理念,是在深刻總結自身發展經驗教訓、深刻分析宏觀發展大勢基礎上形成的。以此為引領,湖南也將著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力分則弱,力聚則強。產業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既要牽「牛鼻子」,也要用「指揮棒」,湖南把產業提升打造為增加附加值和競爭力的過程——堅定不移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有序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繼續培育壯大20條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以產業「穩」保持經濟基本盤「穩」、以產業「優」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辯證地看,固守在傳統老舊產業領域去「單打獨鬥」已經不能滿足湖南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不斷在提升產業這一核心上下功夫,就此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為湖南經濟發展不斷增加新優勢。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安全就是湖南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揆諸現實,湖南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確保高質量發展得以在安全的環境中推進,同時以高質量發展為安全穩定提供堅實基礎。譬如,為補齊工程機械製造領域存在主機強、配套弱、發展「頭重腳輕」等問題短板,湖南規劃建設工程機械零部件配套產業園,實施製造業就近配套專項行動,提高產業經濟「木桶容量」,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安全的定義是廣泛的,這就要求湖南各級領導幹部應切實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善於危中尋機、化危為機。唯有夯實了安全這一基礎,我們就有更多的向上空間,去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增長極,繼而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主動權。
高質量發展的本質要求就是推陳出新,沒有現成答案,需要不斷探索,必須迎難而上。這就要敢於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如同瀏陽河評論所言,「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謀發展、抓發展,努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夫戰,勇氣也!以「闖」字當先,我們就必定能打開發展新境界、幹出一番新事業。
延伸閱讀:
兼具「時」和「勢」,「科技湘軍」揚帆遠航正當時
全力推動科技創新,贏得湖南發展先機
打造科技新高地,編織湖南新未來
真抓實幹,奮力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
改革練內功,開放聚外力,「新高地」順勢而起
「三高四新」引領破解「成長中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