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有治理,環境升了級,生活更富足,觀念在進步。」談起村裡的變化,禪城區南莊鎮南莊村村民羅福英如數家珍,站在羅園水鄉的大榕樹下,年過八旬的他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
羅福英居住的羅園村是南莊村的一條自然村,200年前,高中探花的羅文俊正是從這條小小鄉村走進了當時翰林院,成為南莊村歷代最負盛名的歷史文化名人,「探花故裡」也因此得名。
新時代下的南莊村,通過深化自身文化資源,打造「探花故裡·崇文南莊」的鄉村品牌,走出了一條發揮自身資源稟賦、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發展之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更加堅定了南莊村闊步前行的信心。
「接下來,我們會謀劃好『建、管、聚』三篇大文章,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提質、提速,闖出一條城鄉融合發展的新路子。」南莊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羅永祖說。
打造「四園一中心」擦亮「探花故裡」名片
過去兩年,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南莊村尤其注重環境升級改造與人文景觀的建設。村集體規劃投入8000多萬元用於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鋪設總長41.8公裡的汙水管網,升級改造了全村31.6公裡的自來水管,讓村民飲上乾淨水,清理了3.1公裡的環村湧,打造出水清岸美的「美麗河道」。
為消除村民擔心高投入影響集體分紅的疑慮,村幹部向村民們許諾每年的集體分紅照舊發放,並租用了幾十輛大巴車組織全村18歲以上的村民,到周邊先進村參觀學習,實地感受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成效。最終,該村以高票通過了《南莊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方案》。
南莊村圍繞「探花故裡·崇文南莊」的文化品牌打造荷香園、耕讀園、崇文園、探花園和探花文化中心。/佛山日報記者符詩賀攝
與環境升級改造同步,還有一批人文景觀。引人入勝的荷香園,書香四溢的耕讀園,厚德載物的崇文園,文脈綿長的探花園以及精雕細琢的探花文化中心,南莊村傾力打造的「四園一中心」,勾勒出獨特的嶺南水鄉美景格局。
開埠建村數百年的南莊村,一直都有耕讀傳家、崇文尚學的文化傳統。探花羅文俊身後的「探花文化」,則是南莊村最為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財富。「我們從中提煉了『崇文』這一核心文化價值元素,作為全體南莊人的行為標尺。」羅永祖自豪地說。
為了擦亮「探花故裡」的品牌,南莊村大力開展「探花」文化的挖掘研究與傳承弘揚的工作,包括修繕羅文俊故居及村內傳統建築,增建羅文俊生平事跡名人館、村史館等;並聘請歷史文學研究專家編寫《羅文俊詩文集》《南莊村村志》,「探花」文化也在這一系列實舉中得到活化。
做好建管聚 闖出發展新路
發展永無止境,奮鬥未有窮期。當下的南莊村正牢牢抓住鄉村振興的「牛鼻子」,奮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提質、提速。
羅永祖介紹,作為「中國鄉村振興十大先鋒榜樣」,今年初,南莊村就謀劃了「建、管、聚」三篇大文章,實施了包括提升改造村級工業園、實施「廁所革命」等在內的共10個具體計劃,現階段,項目正按部就班地在推進中,爭取在鄉村振興的路上不掉隊。
前不久,南莊村就大手筆投入了45.5萬元,對羅元文明樓以北公廁進行升級重建,面積從35平方米增加至67.5平方米,採用了自然通風和自然採光的設計,是名副其實的環保公廁,升級後的公廁外立面的磚色古樸,頗具嶺南建築風格,成為當地居民的「打卡點」。
同時,南莊村還對標廣東特色名村的要求,在農房風貌提升上堅持做到統一規劃設計,力求「規劃先行」且「規劃長行」,成功入選「廣東農房風貌提升名村」實地考察名單。漫步在羅園水鄉,一條濱水生態廊道不僅令人流連忘返,新增1公裡長的自行車綠道,已經串聯起美麗的田園風光和探花故裡的人文氣息。
環境提升了,村莊變美了,進一步凝聚村民的共識。對此,羅永祖深有體會。「剛開始在村裡提出要搞建設提升環境,有村民質疑是『玩虛』的,現在羅園的試點做出成效後,其他村紛紛爭著要加快建設。」羅永祖明顯感受到,現在推動鄉村建設、管理的工作比以前更順利了。
展望未來,南莊村還將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用好用活基層黨建、產業選擇、村民培訓、技術服務等農村發展「八要素」,在新一輪鄉村振興中,努力讓鄉村更美麗、鄉親更富足。
原標題:禪城南莊村:「探花故裡」闖出融合發展新路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劉玉超
編輯|何欣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