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聞 | 據說中國年輕人都怕這一分鐘,太漫長了!網友:是我!我不聽我不聽!

2021-01-14 中國青年報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現代快報 ID:xiandaikuaibao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最近發了一篇報導,

稱中國很多年輕人都害怕




每次在微信上收到媽媽發來的一長串語音,王子菀都很無奈。雖然很不情願,但她還是不得不一條一條聽下來,有時候一下就是十幾條,如果漏掉了什麼,還要重新聽一遍。她說,真不想打開這些語音,但沒辦法,畢竟那是她媽。



現年32歲的王子菀正在接受培訓,希望成為一名廚師。她的媽媽宋志紅住在上海,今年58歲,已經退休。宋志紅基本上能體諒女兒的不滿,給她發微信時基本上用文字。但她說,文字感覺比較冰冷,而且在手機上看文字對她這個年齡的人來說有困難。所以跟她的老同學交流時,宋志紅仍然用語音。


王子菀說,她見過媽媽如何在微信上跟這些朋友互動。她說,他們把手機當對講機用。


資料圖片:山東某企業工程師張軍在使用微信同兒子語音聊天(2013年11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 攝



這篇報導稱,微信語音操作簡單,只需輕輕按住手機,用戶就可以發送最長60秒鐘的語音信息。微信於2011年面世,語音信息是很早就有的一項功能,幫助微信贏得了不少用戶。相比文字信息,語音信息給人感覺更加親切。並且對於使用智慧型手機鍵盤有困難的用戶來說,發送語音更加方便。


幾年前,對著智慧型手機講話就和最早拿一部iPhone手機一樣,是一種時髦。但如今,發送語音已被視作只有老年人或者銷售和司機這樣的人群才會做的事。


筆者曾在微博上問關注者,平時會不會發微信語音信息,在近200名回復者中,大多數表示不喜歡用語音信息,並且把經常發語音信息的人形容為自私、沒文化、上了年紀。


報導稱,中國90%的網民用微信,其中有一半每天至少花90分鐘用微信聊天、閱讀、工作和購物,微信堪稱國民對話的場所。許多中國人把語音信息看做對自己的冒犯,認為語音信息會導致信息過載。有些人根本不想收到任何語音信息。


年輕人不喜歡用微信語音,原因很簡單:聽語音太浪費時間。


總部在北京的分析公司DCCI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研究院院長劉興亮稱,用戶閱讀100個字的信息平均需要9秒,而聽100個字的信息(不包括停頓的部分)需要22秒。


如果加上大家在正常語音中會出現的「嗯」、「哼」等語氣詞和其他停頓,時間會更長。


更何況,有時候微信語音可能被打斷或者沒聽清,重複聽了幾遍才搞清楚對方說的是什麼,效率再降低幾十倍。


比較熟悉的親朋好友忍一忍就算了,但在職場中,發文字應該是禮貌問題。



你有沒有這種朋友?

一言不合,就發了


還有人明明自己那邊吵得要死,
還一定要發語音,
發過來還以為手機炸了,
我說你說啥我聽不見,

手機震動了十多次,看到了十多個紅點,但根本不知道信息重不重要。

本來兩三秒就能讀完的信息,現在至少要花兩三倍的時間。本來極少流量就可以收得到的信息,現在要費好多流量。

終於找到機會逐條聽完,發現1分鐘的語音裡,關鍵信息只有幾秒。

想把信息分享給另一個相關人,但既沒辦法截圖也沒辦法轉發。

兩天後,再想找這幾秒的關鍵信息,發現消失在茫茫語音中根本找不到!


……

……



網友評論


布瓜不瓜:討厭語音,我每次都轉成文字。


貳盞鬼火:廣東粵語完全沒法轉文字。


Wow_secret:語音通話值得擁有。


素貞叔叔:恕我直言發語音的人只顧自己方便,對收信人不尊重(不識字除外)。我從來打字,別人給我發語音我也打字回復。文字基本上一晃就能獲取重要信息,語音還得慢慢去聽去分析,很容易因外界幹擾或走神而白費不得不重聽一遍。過幾天遺漏了翻回去,又得一條條去聽。文字一目十行,瞬間找到。


Vvip吳:最煩工作上的事發語音!


用戶6340698121:我也是特討厭交代事情,有很多細節,在哪裡譁譁譁說語音,聽得我覺得壓力山大。


精英雜誌:重要的事情發文字!重要的事情發文字!重要的事情發文字!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ChuYi莊:除了父母的,其他人我都會跟他說不方便聽語音,麻煩發文字。


想念原來沒有時差:短一點還是能接受的,時間太長受不了。


freeopp:跟家人朋友閒聊發語音可以啊,雖然我更喜歡視頻或者直接電話。但要是工作上的事,或者其他比較重要的事情,只看文字,語音基本上不聽。除非情況特殊比如正在開車或者很緊急,那就組織好語言,兩三句簡短表達清楚意思就夠了……那種條條59秒的,大部分是廢話。


風哥哥_Li:我媽就是這樣子的,每個語音滿滿的一分鐘,甚至1分鐘不夠說,說不完就中斷。




來源:現代快報 ID:xiandaikuaibao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出品

相關焦點

  • 我不聽我不聽
    此役李典從一開始建議按兵不動,到自請留守樊城以防被襲,再到勸阻劫寨,著著料敵無遺。曹仁但凡肯聽李典一次,都不致此敗。可曹仁全程就像個被男友惹毛的姑娘一樣,寶寶不聽不聽就不聽。果不其然,初出茅廬的諸葛村夫用一把紅紅火火,燒得夏侯惇恍恍惚惚。回去以後,曹操溫柔地罵道,惇惇啊,你自幼用兵,怎麼這次連「狹處須防火攻」這麼簡單的道理都忘了?阿惇說,我也hin納悶,李典也提醒過我,但我當時就像被一股神秘力量操縱著,小嘴一直說著「不要」,結果就被燒得不要不要的了。曹操此時已隱隱覺得有哪裡不對勁。
  • 我看了15分鐘芒果臺的《說唱聽我的》之後
    首先我聲明,我不是Rapper,我也不是芒果會員,所以,我看不了全部內容,我也說的不專業。不同意我觀點的,就當我在這瞎掰!今天好友問我,你覺得《說唱聽我的》這個芒果自製的節目怎樣?我:還有這節目?芒果臺做的?說唱?但我答應他晚上補一下,然後寫篇觀後感。
  • 洗耳恭聽,原意就是: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
    「洗耳」語出《高士傳.許由》:「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這個成語的字面意思是,把耳朵洗乾淨,再來聽別人說話。聽起來似乎是恭敬讚美之詞。其實這句話本意是不想聽別人講話,形容比較厭煩。相傳在上古時期的部落首領還是靠舉賢來確立的,通常都是通過老百姓的推舉或者是通過在位的部族首領的考察。堯在年老的時候也開始為自己的部落接班人著想,他自已通過長期的明察暗訪,覺得許由這個人不錯。許由是個有德行的人,他心胸博大,心懷天下,有極高的智慧,受百姓愛戴!
  • 《說唱聽我的》導師Cypher出爐,告訴《中國新說唱》我不回去了
    經過漫長的等待,湖南衛視傾力打造的全新說唱類節目《說唱聽我的》導師Cypher終於正式出爐,相信不少人應該都期待了很久。話不多說我們來細品一下,這份由數位頂尖rapper聯手推出的Cypher。ICE毫不誇張的說ICE絕對是當初《中國新說唱》裡被嚴重低估的選手,其實力足以抗衡上述任何一位OG,更要命的是ICE音色太特殊了,一開口就能知道是他在演唱,這對歌手而言是天然加分項。不過相對來說ICE的部分會更側重trap一點,不過他也用快嘴炫技了好半天,嫻熟的三連音和auto tune感覺非常國際範。
  • 薛之謙:不喜歡我沒關係,不聽我的歌也沒關係
    薛之謙:不喜歡我沒關係,不聽我的歌也沒關係,哪怕默默的在聽不說也沒關係近日,也就是最新的一期《火星情報局》。這是一期不同尋常的《火星情報局》,之所以為什麼這樣講,是因為在這一期《火星情報局》中,薛之謙百感交集,強忍著的淚終於流了下來。這麼長時間強忍的淚和苦,終於釋放出來。
  • 聽了王菲版的《我的我的祖國》網友吵翻天了
    不少網友表示聽完王菲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國》,感覺非常特別,並且覺得這首原本再熟悉不過的旋律如此新鮮動聽,不自覺地哼唱一整天,「熱淚盈眶」「我聽哭了,太好聽了」,也有網友覺得王菲唱這首歌的感覺,就像小閨女唱歌給媽媽聽,「這首歌也可以理解為一個小女孩在向自己的母親訴說,不需要氣勢磅礴」。
  • 張大大:「你聽我解釋」爾冬陞、陳凱歌:「我不聽,我不聽」
    能力不強,「熱愛」來補?除非你關係硬,頭鐵,試問,哪一個老闆一上來就會因為「熱愛」,而錄用你?張大大的一系列解釋,在我看來就是面對負面反饋時,最反面的例子。他幾乎踩中了所有雷。開玩笑帶過:「我從不知道原來自己這麼糟糕。」誇大:「這真是太糟糕了,我好差勁。」相信你我都曾經或多或少有過上述錯誤姿勢。
  • 張大大:「你聽我解釋」 爾冬陞、陳凱歌:「我不聽,我不聽」
    不好意思,如果老闆今天讓你整理報表,你努力整理,結果還是出現了重大紕漏,讓公司承受巨大損失。「我天賦不好,又沒有好導演教,個子也不高,形象也不好,但我熱愛表演。」除非你關係硬,頭鐵,試問,哪一個老闆一上來就會因為「熱愛」,而錄用你?張大大的一系列解釋,在我看來就是面對負面反饋時,最反面的例子。在職場上,我也經常發現很多員工在收到負面反饋的時候習慣性的解釋。
  • 「 你說的很好,但我想不聽.」
    遇到不認同的觀點,不再生氣辯論了,畢竟腎上腺素也挺寶貴的,從源頭避免了衝突,極其自然的應和點頭,手上的活一絲不亂。這種逆生長的主動過濾技能,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成了當代95後的裝機必備。你說你的,我聽我的,自帶解碼系統,不想聽的一律過濾。
  • 我不聽我不聽!
    小允子,絕對不簡單,這是我見過幫助女主水逆翻盤的神操作最強小人物助攻。據說之所以小允子這麼厲害,還是因為導演把小說中的小連子,也是嬛嬛身邊的太監,把這個人物和小允子結合起來,合二為一了。所以小允子的全程高能、神助攻、會站隊、懂得感恩、會察言觀色等等很多小手段結合,輔助嬛嬛成功登頂太后位置,同時,小允子也成了太后身邊的首領太監。這部劇,不僅僅是女人的奮鬥史,也是小人物的奮鬥史啊。
  • 張大大:「你聽我解釋」 爾冬陞、陳凱歌:「我不聽,我不聽」
    原片演員張譯在演這一段的時候,眼神裡的錯愕和錯愕過後的克制,堪稱經典。再一對比張大大的表演,反差之大,令人崩潰。在面對方敏的質問時,他眼神下意識的閃躲,不停地亂瞟和眨眼睛,像是在找逃生路線。「無語」;「像個小偷」;「我覺得你當時心裡在想,好了說完了沒有,再說我就要揍你了。」
  • 江蕙:為什麼不跟我在一起?費玉清:我怕你不滿意 網友:真汙
    江蕙:為什麼不跟我在一起?費玉清:我怕你不滿意。
  • 不聽古典樂,我已經落伍了?
    比如現在,要不是上了B站,我以為貝多芬和巴赫早就被歷史的滾滾車輪碾了個粉碎。但實際上,這屆年輕人裡,偷偷聽古典樂的人數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像。 但實際上,這不過是一種經不起仔細琢磨的慣性思維。年輕人和古典樂的距離沒有你想像得那麼遠,懂行的人都知道古典樂才是最酷的。
  • 10分鐘聽電影 | 《我的戰爭》烈火青春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老年之聲特別策劃《10分鐘聽電影10分鐘聽電影,大家好,我是賀超。說到抗美援朝,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今天我們來聊一部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的電影《我的戰爭》,主演是劉燁、王珞丹等。影片改編自巴金的小說《團圓》,講述了一群平凡又偉大的年輕人為了保衛國家毅然決然遠赴他鄉,在殘酷的戰場上發生的關於愛情、友情、親情的故事。
  • 《說唱聽我說》:「說唱聽我說」的創新精神
    儘管如此,SmellyD和aZi因為「說唱和聽我說」而受到了歡迎,他們的歌曲「對手」也由朱靜喜、李斯泰尼和餘克偉在「風浪」舞臺上表演,網際網路也一直在熱門搜索話題列表中,這是這個節目的最大贏家。首先,許多選手都是往期的「回鍋肉」,重要的是實力一成不變。 不難發現,很多說唱和聽我說的玩家都是以前「新說唱」的老成員,其中實力越強,實力相同的玩家。 事實上,說唱人才的表現也非常重視說唱球員的訓練,但在訓練之前,他們也需要一些新鮮的血液。
  • 青聽|「我不喜歡我自己」
    還拍了照片發給我。我驚訝於那樣蓬勃、旖旎,帶著幾分科幻色彩的天空,真的太漂亮了。就像他這個人給我的感覺一樣。在我心裡,我這個朋友是特別好特別優秀的人。我不知道別人對於「優秀」怎麼定義,在我眼裡,優秀的核心是有自己的小世界,有生命力,對於每個階段所做的選擇都能夠承擔得起。不灼人,也不屑於隨波逐流。
  • 鄭爽回應評論周揚青一事,稱:我的文字我心疼,你的嘲諷我不聽
    說到鄭爽,相信大家都對她不陌生了吧,前一段時間直播突然發飆的事情在網上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大家都在議論鄭爽性格的這件事。結果網友對我進行了一頓嘲諷,說我不合時宜,說我情商低,還草率,我就在想我哪兒草率了呀,我這想了一個小時才想出來的,我真的,我的文字我心疼,你的嘲諷我不聽。」。
  • 沒有它們,我怕熬不過這漫長的通勤 | Commuter Essentials
    最酷的是和嘉賓的現場訪談,有一期是和藝術出版人逛上海藝博展聽展會畫廊和藝術作品介紹的錄音;還有一期是主持人和許知遠在故宮邊看展邊聊天的錄音。主播:張一帆,常駐嘉賓:龍荻(藝術家),晏禮中(《生活》月刊記者)。還有一些文藝界的客座嘉賓,感興趣的話請見下圖。這是我最喜歡的中文播客節目,每集都聽過不止一遍。
  • 大家都在聽《偶像練習生》唱歌,而我在聽……
    雖然我融不進這個圈子,可我覺得他們很棒。說這句話不是因為怕挨罵,而是我真的相信「你現在不喜歡的,說不定以後就喜歡了。」小時候有次我跟我姑坐在他一個朋友的車上,那個叔叔在聽鄧麗君,當時我喜歡聽的都是「音樂風雲榜」推薦最新的流行音樂,在當時我的眼中,鄧麗君是古代人。我在車上直接問那個叔叔:「你怎麼聽這麼土的音樂啊,品味很差。」
  • 《我的兄弟叫聖母之不允許有暴力你們全都得聽我的不聽我就念經嚶嚶嚶》
    我想來想去也想不明白,荷蘭弟的角色憑什麼可以代表別人展現出四海之內皆我兒的聖母心,這不能做那不能做,反正傷害別人的事情就是,哎呀呀,不可以的不可以的,只能以我的方式教導他們喲,大家都是人何必自相殘殺呢,大家坐下來喝杯茶,和氣生財和氣生財嘛。憑什麼?就憑nmsl?nmsl和你不讓別人阻止壞人鯊無辜人的🐎有啥關係,希望電影分級,五歲以上禁止觀看,多一歲我都覺得扭曲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