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5年,劉邦不滿項羽的分封,於是決定聯合其他對項羽也不滿的諸侯共同反項羽。可惜劉邦組建的56萬諸侯聯軍被項羽3萬大軍打的落花流水,最終只能拼命跑路。
項羽:劉邦老兒,哪兒裡逃
劉邦:好孩子,乖!爸爸永遠愛你們,爸爸要逃命了,你們下車吧。
車夫:你不救,我來救!車夫沒想到因為他的這一舉動,最終名留青史。
歷史背景
秦始皇去世之後,由於秦二世的暴政加上奸臣趙高禍亂朝綱,民間起義頻頻發生,當時最有名的便是被壓榨的無路可走的農民起義,也就是陳勝吳廣起義。可是這兩人最終沒能起義成功,被秦軍鎮壓。但是由於他們起義所取得的階段勝利,讓各諸侯不再那麼畏懼秦王朝,於是各諸侯國也紛紛揭竿而起。最終確定勝利的登上權力巔峰的是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項羽。
歷史上與項羽牽扯最多的就是劉邦,劉邦當時最先攻入鹹陽,按道理應該是劉邦稱王,可是無奈項羽軍隊實力強悍,無人能擋,最終只能駐守霸上,拱手將鹹陽讓給項羽。於是項羽開始分封各路起義軍,劉邦被封為漢王,封地在巴蜀漢中。
劉邦迫於項羽的威名,只能接受分封。但是在公元前205年,劉邦認為自己實力已經得到鞏固,並且找了一幫「志同道合」的諸侯一起反抗項羽,劉邦此次遇見了諸侯聯軍共56萬,勢必奪回江山。
西楚霸王顯神威,3萬大軍平叛亂,完勝
項羽正在攻打齊地,此時劉邦就想趁項羽無暇分身,以快速攻克都城。在劉邦率領聯軍攻克到彭城的時候,項羽手下皆憂心忡忡,擔心彭城失手,項羽冷哼一聲:劉邦小兒不仁義,待我前去平亂,於是率領3萬騎兵返回彭城。
最終讓人驚掉眼球的事情發生了,項羽用3萬騎兵對劉邦56萬大軍進行了圍殲,聯軍損傷估計得有十多萬。劉邦見勢不妙只能跑路,當時給劉邦駕車的乃是原來放馬的夏侯嬰,夏侯嬰憑藉優秀的駕駛技術,帶劉邦衝出了包圍圈。
劉邦:拋妻棄子終得救
在逃跑的過程中,劉邦和自己的的家人和自己走散了,在逃命期間也顧不得了,只能繼續逃跑,該巧不巧,在路上竟然遇見了自己的兩個孩子,車夫見狀非常高興,於是將兩個孩子抱上馬車繼續奔逃。
這邊一直在逃跑,可是項羽不想輕易放過劉邦,一直率領騎兵在後面追趕,那車自然是跑不過騎兵,於是劉邦決定把兩個孩子丟下自己跑。這時,車夫夏侯嬰不幹了,這哪兒能行啊,丟下劉邦的兩個親生骨肉,以他對劉邦的了解,就算逃跑成功了,以後劉邦也不能輕易放過他,於是夏侯嬰再次將孩子抱上車繼續跑。在逃跑過程中,劉邦多次將孩子丟下,夏侯嬰又反反覆覆的把孩子帶上,不管劉邦怎麼呵斥就是不聽,最終夏侯嬰成功帶劉邦逃了出來。
被拋棄的孩子長大了,車夫榮華富貴一生
為了表彰夏侯嬰的功績,劉邦就把祁陽賞賜給了夏侯嬰當食邑。再後來在劉邦戰勝了項羽,殺了韓信之後,又把汝陰也給了夏侯嬰。在後來劉邦處理其他異性王的時候,劉邦也一直沒有懷疑夏侯嬰,並且還一直幫助劉邦,於是劉邦又追加了食邑給夏侯嬰。
劉邦去世後,呂后執掌大權,劉盈(當時留下的兩個孩子之一)登基,劉盈為了感謝夏侯嬰當年的救命之恩,賞賜了一座豪宅給夏侯嬰,這座豪宅緊挨著皇宮,就像現在天安門邊上的四合院一樣,可見其價值和劉盈對夏侯嬰的恩寵。
呂后去世之後,夏侯嬰還和劉興居一起廢了一個皇帝,並一起擁立了代王為皇帝,可見夏侯嬰的權勢有多大。知道夏侯嬰死去,夏侯嬰一生都是享受榮華富貴。
為劉邦平反
也有人說虎毒不食子,劉邦當時把孩子丟下是因為劉邦了解項羽,歷史被項羽抓去,項羽也不會傷害他們,並且馬車目標大,在追擊過程中,劉邦擔心孩子被弓箭誤傷,反而把孩子丟下更安全一點,不知道你們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