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光緒皇帝來說,1898年似乎是一個充滿希望的一年,但是這一年當中,卻發生了許多的事情。
就在這一年,他利用了梁啓超等人的意見,進行「戊戌變法」,因為他想真正的掌握實權,通過實權使大清朝真正的強大起來。但是,不得不說當年的他太過於年輕了,急於求成的他很快就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很快就遭到了慈禧太后等人的反對。於是乎,這個看似厲害的變法僅僅維持了一百多天就被慈禧太后給扼殺了,戊戌六公子也相繼被殺害,作為光緒本人,也被軟禁了起來。
從那以後,光緒皇帝就徹底的失去了對國家管理的權利,甚至於有時候連自由的權利都沒有。再加上他激烈的想要變法舉措得罪了大量的滿清貴族們的利益,甚至於很多的貴族們想要慈禧廢掉光緒皇帝,從新設立新的儲君。只不過因為有內外之間的壓力,這才沒有落實。但是,他也成為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傀儡。
當時,軟禁著光緒皇帝的地方時瀛臺,在一座湖心的小島上,四周環繞著水,而在漫長的生活當中,他所能看到的就僅有幾個可以供他使喚的小宮女個太監,而萬裡的江山似乎跟他沒有一點關係,所以在表面上看起來,光緒皇帝似乎已經沒有了銳氣,只是在等死而已了。當時的世人們也覺得光緒皇帝已經成為了一個可有可無的人。
但是,伺候過慈禧太后的德齡公主卻不這麼認為,他發現原來光緒皇帝還有他的另外一面。在慈禧太后身邊他是一身憂鬱,充滿呆氣的一個人。但是在跟他接觸以後,卻發現私底下的光緒皇帝還是有一顆想要復興國家的心,他之所以表現出:弱智的樣子,只是為了能夠麻痺慈禧太后的掩飾罷了。
德齡公主的看法是,雖然當時在變法的時候光緒表現得有點稚嫩,最終導致權利被奪,失去了自由之身,但是在經歷過滄桑巨變之後,他已經逐漸的變得成熟了很多,他變成了一個有思想,有想法的人。當時的光緒皇帝常常跟德齡公主等人談論西方文明的強大之處,談論古人所說的平天下的志向,他非常想知道瀛臺之外的世界的樣子。據德齡公主的回憶得知:光緒皇帝當時已經忍受了現狀,但卻並沒有失去對未來的期待,依然在醞釀著更加完備的計劃。
當時,與很多生長在深閨中的公主不同,德齡公主的父親本身是前朝駐法國的一位公使,所以在法國生長的她不僅僅學會了外國的語言文化,更加了解外國的禮儀以及各個國家的國情,再加上回國後成為了慈禧太后的女官,這樣才接觸到了光緒皇帝。
而光緒皇帝則是非常佩服德齡公主的經歷和見識,卻困於自己無法離開瀛臺半步而苦惱。所以他就經常向德齡公主請教問題,學習西方先進的文化知識。當時,光緒皇帝每天都像一個高中生一樣,每天背單詞,記憶語法,學習口語。因為在他所看來,學習西方文化,語言只是最基本的。
當時的光緒可能以為慈禧雖然霸道,但卻抵不過自己的年輕。所以終有一天他還是可以掌握權力的。
可惜他低估了慈禧太后的能力,低估了一個能夠掌權的女人的洞察力。所以在慈禧太后去世的前一天,光緒皇帝暴斃,死在了慈禧太后的前面。至於他怎麼死的。也許明眼人很快就能看得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