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語武俠影視作品中,洪熙官的出現頻率僅次於黃飛鴻和方世玉。不管江湖上有沒有過洪熙官,總是少不了關於他的傳說。
李連杰、甄子丹在影視作品中飾演洪熙官的形象。網絡圖
幾天前,佛山市三水區洪家拳武術協會會長洪永強與清遠、花都、梅州等地的洪氏後人結伴來到我市小欖鎮。他們為了尋訪先祖熙官之墓,直奔小欖章家。文/記者 隋勝偉 通訊員 歐志亮
攝影/記者 文波
昨日下午,大雨過後,小欖章家族人帶路,記者來到小欖鎮飛駝嶺(大欖崗)。穿過一條小巷,放眼望去,遠近山坡上,遍布著墓碑和墳墓。
帶路的章林炎指著入口處藍色公告牌一側,走了過去。從路口向左穿過墓地,走30米左右,到達了目的地。
「就是這裡。」章林炎指著一塊裸露出泥土的墓地說,「這就是祖輩們口口相傳的洪熙官的墳墓。」
章家後人向記者指認洪熙官之墓。
跟周邊墓地相比,這塊墓地顯得很特別--四周有水泥澆築,獨留1米多寬的土墳,看上去更像是一塊空地。只不過,空地上還有剛剛拜祭過的痕跡,包括香火燃盡餘下的竹枝。
洪熙官之墓沒有墓碑。
近幾年,常有外地洪氏後人前來尋訪。「前兩天洪氏後人來過,在這裡拜祭。」章林炎說。
記者留意到,這塊墓地沒有墓碑。
提及為何沒有石碑,章林炎表示,根據先祖口口相傳,擔憂被仇家毀墓,洪熙官死後沒有立墓碑。早年,小欖章家想修葺土墳,打算在四周壘砌大理石,因種種原因未果。
《小欖鎮志》記載,洪熙官原為嵩山少林派武師,學滿歸粵,因觸犯朝廷法令,潛居小欖。其子洪文定前來尋父,遇陳東發。陳東發欽慕洪熙官為人,為洪文定指路並贈銀。洪熙官感激在心,兩人成為師友。洪熙官死後,陳東發為其料理喪事,葬於小欖飛駝嶺東木臂。
按照《小欖鎮志》的說法,洪熙官葬於中山。
那麼,小欖章家墓地為何與洪熙官有如此淵源?
在飛駝嶺,記者發現,洪熙官墓旁是章家人的家族墓地。
章林炎說,章家人祖先多葬於小欖飛駝嶺,每年清明節,五六個戶頭的章家人都要來這裡拜祭。眾人最先要拜的,就是這個據說安葬了洪熙官的簡陋土墳。
「大太爺跟洪熙官葬在一起。」今年87歲的章錦耀是章林炎的叔叔,也是小欖章家目前最了解先祖與洪熙官淵源的後人。
章錦耀講述祖輩與洪熙官的交往。
據章錦耀介紹,章家人如此重視這塊土墳地,不僅僅是因為洪熙官。
嶺南武術文史專家周至譓 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陳東發和章鋥將洪熙官安葬於飛駝嶺。
據介紹,章鋥是章錦耀的太公,也是洪熙官的結拜兄弟。兩人最終一起葬在土墳內。
《小欖鎮志》中曾有一篇《洪熙官在小欖》。據記載,洪熙官離世後,其結拜兄弟後裔章銓將其骸骨遷葬於岡頭村附近,此碑1950年初尚在。洪熙官晚年所居村莊,後人多住於此,命名為「洪山村」。清乾隆後,小欖武科鼎盛與洪熙官大有關係。章銓的母親,則保存著洪熙官親筆自傳一本,以及有關武術著作6本。
章錦耀昨日說,原本家族有相關文字資料,可惜已損毀。
「我今年77歲,現在年紀跟我差不多的洪拳師傅,基本上都是第8代弟子。」洪拳教頭楊金池昨日告訴記者,目前中山沙溪鎮龍頭環、豪吐、聖獅等村落,西區長洲以及小欖鎮多個村落以練洪拳聞名。洪拳在中山能這樣普及,基本上可確定與洪熙官晚年隱居小欖有關。
武術文史專家周至譓 曾做過調查,洪熙官在中山徒弟眾多,不乏當年香山武林的風雲人物。舊時,香山洪拳流派以洪熙官為第一代起算,何輝南(爛頭何,來自龍頭環)為第二代,金公濟、韋東暄、唐家六為第三代。據悉,周至譓是「爛頭何」流派的傳人。
網絡圖
據介紹,何輝南與人鬥武,被對方用毒鏢傷了頭部,赴小欖找洪熙官救治。傷愈後,頭上留下一塊疤,得了「爛頭何」綽號。爛頭何因此與洪熙官結緣,並得其指點。
據《唐家灣鎮志》介紹,韋東暄為前山翠微村人,清朝武舉人,「香山第一教頭」,曾經師從「爛頭何」。周至譓 介紹稱,洪拳有硬橋硬馬、穩紮穩打、剛勁凌厲等特點,在中山等地仍廣為流傳。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洪熙官與中山的淵源!
歡迎網友分享文章至朋友圈,
如需轉載
請標註
【來源:中山商報
微信號:zhongshan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