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前文提到2015年是電影景氣相當好的一年,不少賣座電影都寫下新數字,但還是有些作品未盡人意,或是市場評估過度樂觀,有些片甚至是滑鐵盧,賠到脫褲子也沒用。
先提華語片,3D偶動漫電影《奇人密碼:古羅布之謎》耗資3億5000萬,全臺票房僅收2000萬(臺北收583萬),這大概是今年最虧的臺灣電影,這案子戲院對拆票房之後,或許加上其他異業結合或是贊助,使得這片『只』賠了1億9000萬,否則洞會更大。
《奇人密碼》不走布袋戲傳統路線,沒有臺語配音,反而走國語發音,就已經把原本類型的應有觀眾全趕光了,看起來有點非戰之罪。想想當年《聖石傳說》還有全臺票房破億的好數字,去年加碼花更多錢拍,卻賠出赤字。霹靂第5代的這場革命顯然抓不到老戲迷,也開拓不出新生代票倉。
國語配音雖是第一道門坎影響觀影意願,但真正問題在於劇本過多轉折令人不解,如果霹靂真的還想擁抱電影夢,或許開發舊題材的外傳、前傳等才是保險牌。如今看到電視版播映的版本是臺語版,或許當時上片願意用臺語版,說不定真的不會挫敗這般慘烈。
▲2015票房最慘烈的臺灣電影《奇人密碼:古羅布之謎》。
另幾部慘賠的,則是《青田街一號》。成本高達8千萬,但臺北市也只賣了5百多萬。《OPEN!OPEN!》成本傳為1億,臺北市賣更慘,只有3百多萬。這三部應該是2015年臺灣製造的三大輸家。
《青》走了個險鋒,雖然強調類型多元奇特,但觀眾抓不到這片究竟是哪種類型。因為觀眾真的很挑他喜歡的特定類型,或是具有社交性質的電影。加上如果同期有更吸引人的選擇,華語片要卡到前二名都要有點運氣。畢竟臺灣人先以好萊塢片為首選,其次才有可能是具有口碑的華語片。
《青》雖有類型奇特當號召力,主體劇本前半段有幾分黑色喜劇笑鬧色彩,後半段則是加了不少社會嚴肅批判。對於散場後的觀眾來說,他很難找到一個簡單力推的評論推給自己親友。因此,《青》就算有口碑,也很難擴散。
▲▼2015票房慘賠的兩部國片《青田街一號》與《OPEN!OPEN!》。
至於《OPEN》則是一場大災難,從籌拍到上映時間過短,動畫搭配與劇本構思都嚴重兵荒馬亂,臺詞猶如網絡流行語+時事組合,許多臺詞不僅是讓人翻白眼,有些觀眾看20多分鐘後就上廁所,然後就沒回來了。徹底讓執導長片的簡嫚書背了個大黑鍋,對於這位女星來說,這部可能會是她想忘記的噩夢。
而且這片也創下臺灣影史一個上映記錄,就是上映幾天後,緊急撤片,認為受限颱風影響。這部適合家庭觀賞的作品隔了幾周之後再上映,這對一般觀眾來說,宣傳效期中斷,這是天大的傷害。突然下片讓觀眾以為你下檔,等到意識到你捲土重來時,觀眾早就有別的選擇。
▲《OPEN!OPEN!》也創下臺灣影史一個上映記錄,就是上映幾天後,緊急撤片。
好萊塢部分,其實去年全球最虧的,應該是《明日世界》,成本快兩億美金,結果全球票房也才2億美金多一點,跟戲院拆票房之後,應該賠1億多美金。這片雖然賠錢,但口碑還不至於壓倒性『勝利』。
▲《明日世界》賠1億多美金。
• 去年壓倒性爛評的,則是《驚奇4超人2015》。成本1.25億美金,全球收約1.46億美金,而且負評爆棚,導演甚至揚言是福斯電影公司修改介入過多。臺北市也只收了約1500多萬,對於該系列前作兩集雖然拍的爛(沒錯,我說的就是潔西卡艾巴那套),但臺北市兩集都也有3600-3800萬的數字,新版直接腰砍。原來爛還沒有極限。
• 爛片賣得爛,似乎合情合理,但也有好片卻出師不利。在此重申《瘋狂麥斯:憤怒道》全球賣3.75億美金,成本為1.5億美金。跟戲院拆帳之後,等於沒啥賺頭…這片根本是年度佳片,甚至可以名列影史新經典。可惜觀眾沒第一時間認出好貨,該片宣傳風格與影像質地讓不少人打了退堂鼓,很難想像他們錯過了經典。
另一部可惜的,大概就是《熊麻吉》。當年這片在北市大破億元大關,結果續集不知是否缺乏新鮮感,票房也打了對摺。
▲▼《瘋狂麥斯:憤怒道》好片卻出師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