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大江依舊,人生卻到了盡頭。
11月2日夜,鄒文懷逝世的消息傳來,記憶中又一座閃爍的燈塔之光,漸漸熄滅。
鄒文懷創造的嘉禾電影公司,在鼎盛時期幾乎是香港電影的代名詞,李小龍,許冠文,吳宇森,洪金寶,成龍,張曼玉等電影人,都是從嘉禾中走出。
鄒文懷與成龍
他們共同刻畫下繽紛繁麗的光影瞬間,構建起我們年少時的美夢,可如今這一抹暖色的世界,卻漸漸離我們遠去。
念於此,忽覺一陣傷感,仿似有人輕吟道:「別了,我們的時代。」
悲傷之季
愈發覺得,電影是一門神奇的藝術。
那些曾經帶給我們歡笑的影片,如今卻又帶給我們無限之感慨。
或許是因為,我們已不再是那群在星空下奔跑的孩子。
嘉禾出品影片《A計劃》
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季節,悲傷是它的底色。
電影市場票房連續兩個月出現逆增長,好萊塢大片也難以救市,大盤已經連續三周不破5億。
大銀幕上沒有耀眼的影片,現實的這般黯然,仿佛是命運的刻意安排,要讓我們將目光集體轉向過去。
短短幾天內,從李詠,金庸逝世,到鄒文懷,藍潔瑛的離開。
儘管他們已經淡出我們視野多年,但時間還是展現出它殘忍的一面,要用死亡這種極端的方式,完成最終的莊嚴告別。
「春三十娘」藍潔瑛
人們總是懼怕時代的逝去,於是他們常常將恐懼記錄下來,名狀曰:「一個時代過去了」。
彷徨時吶喊多次,可恐懼依舊不散。
這一次,我不想再跳入慌張的人群中,只想靜靜凝視時代划過每個人靈魂後,留下的那道長長痕跡。
唏噓之世
我想講一個「小人物」的故事,故事主人公名叫鄒文懷。
1927年10月8日,鄒文懷在香港出生。
22歲的鄒文懷從上海聖約翰大學新聞系畢業後回到香港,在《南華早報》和《英文虎報》任職體育記者。
1957年,鄒文懷做了一個人生中極為重要的決定,加入邵氏影片公司。
鄒文懷進入邵氏之後,不久便顯露出自己過人的商業才華,從宣傳經理,一路晉升到製片經理,乃至公司副總經理,成為邵逸夫手下的第一能臣。
1970年,鄒文懷的故事發生了轉折。
邵逸夫決意削弱電影投資,增加電視城的建設,加之邵逸夫夫人方逸華權位的上升,這令鄒文懷與邵氏的矛盾急劇增加。
不久,鄒文懷便與何冠昌等部下脫離邵氏,自組嘉禾影業。
嘉禾成立的第二年,鄒文懷就從美國用高薪聘請李小龍,邀請其加盟嘉禾影業,爾後李小龍主演的《唐山大兄》,一舉創下了香港開埠以來的電影最高票房記錄。
要知道,李小龍開始只對家業雄厚的邵氏公司中意,即使每部電影片酬2000美元,還得籤長期合同,李小龍只要邵氏將合適的劇本寄去美國,就肯點頭 。
可惜邵逸夫並未重視李小龍,使之頗受冷落,這才給了鄒文懷拉攏李小龍的機會,鄒文懷不僅派人到美國登門拜訪,還給李小龍開出了7500美元一部的高片酬,最終成功拿下良將。
嘉禾出品的第二部李小龍電影《精武門》,再次打破亞洲票房記錄,此後並接連拍攝《猛龍過江》、《龍爭虎鬥》等影片。
可惜好景不長,李小龍1973年猝然離世,致使嘉禾再次陷入困境。
李小龍拍攝的 《龍爭虎鬥》年底在港上映,票房亦被邵氏導演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輕易超過。
1974年,許冠文兄弟的《鬼馬雙星》奪得了當年香港票房冠軍,而該片的製作公司正是嘉禾。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當許冠文將得意劇本《鬼馬雙星》交到邵逸夫手中,並希望能夠同公司合資拍片平分利潤時,邵逸夫卻認為要求過分,當即就以劇本太差為由斷然拒絕。
而鄒文懷答應幫助許氏兄弟創建電影公司,於是許冠文轉投嘉禾。
《半斤八兩》
許冠文隨後創造了一系列經典作品,並在市場上大受歡迎。
1975年的《天才與白痴》、1976年的《半斤八兩》、1978年的《賣身契》、1981年的《摩登保鏢》均獲得了當年票房冠軍。
《賣身契》
在香港電影事業界有這樣一種說法:鄒文懷是20世紀70 年代的「新教父」。
他所創辦的嘉禾電影公司從根本上改變了香港電影製作的方法,擺脫了五、六十年代好萊塢式流水作業的枷鎖,開創了獨立製片的新天地。
1977年,洪金寶籤約嘉禾,開創諧趣功夫片先河,拍攝《三德和尚與舂米六》以及《敗家仔》。
《三德和尚與舂米六》
1978年,憑藉《蛇形刁手》和《醉拳》嶄露頭角的成龍,被鄒文懷一眼相中。
《醉拳》
鄒文懷深知成龍前途無量,立即邀他加盟,不僅許諾創作享有自主權,甚至贈送公司股份。
成龍深感嘉禾誠意厚待,從此死心踏地,終成效力嘉禾最久的忠臣良將。
1979年,成龍加盟嘉禾後的首部作品《笑拳怪招》,奪得當年香港票房冠軍,隨著許氏兄弟喜劇風潮的褪去,香港電影正式進入成龍時代。
《笑拳怪招》
成龍接連拍攝的拍攝《A計劃》系列、《警察故事》系列、《紅番區》等極具個人風格的動作片。
這些影片不僅在香港地區叫好又叫好,還幫助成龍還一舉攻入好萊塢,成為繼李小龍之後第二位國際功夫巨星。
《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
鄒文懷知人善任,大膽放權,充分發揚民主,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嘉禾得以迅速崛起,而曾經的行業龍頭邵氏影業則由盛轉衰。
到上個世紀80年代初,嘉禾的票房數字已經遙遙領先,而邵氏的製片量大減。
1989年,嘉禾與美國片場合作電影《忍者龜》。
影片在美國2000多家影院上映,收入高達10億港元,成為當年世界第三賣座電影,這令鄒文懷成為第一位揚名國際的香港製片商。
《忍者龜》
1992年,嘉禾出品電影《阮玲玉》。
影片幫助張曼玉榮獲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這也是中國電影史上,首次有演員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中獲得表演榮譽。
《阮玲玉》
1996年,嘉禾投資了陳可辛執導的《甜蜜蜜》,影片奪得了香港金像獎九項大獎。
《甜蜜蜜》
《甜蜜蜜》影射著歷史變革的浪潮下,香港人對自我身份的認同焦慮,而鄒文懷的嘉禾影業,同樣也是一張香港電影的晴雨表。
一個狂歡的時代,就要結束了。
面對新千年的到來,香港電影漸漸陷入低迷,而嘉禾也是債務纏身,難有新作問世。
2003年,嘉禾在拍完賀歲片《行運超人》之後,再也沒有拍攝新戲。
嘉禾最後一部電影《行運超人》
2007年,鄒文懷將嘉禾股份全部出售給橙天娛樂,自此隱退影壇。
隱退之時,鄒文懷希冀華語電影能與好萊塢抗衡:「我最大遺憾是內地電影開放遲了點,若是早10年、15年,我便有機會看到中國電影飛黃騰達。我自己做時看不到那日,希望後繼有人,可以有這一天。」
2018年11月2日,鄒文懷溘然長逝,享年91歲。
成龍撰文悼念鄒文懷
迷失之心
不許人間見白頭,一場美夢終成空。
電影是人生的蒙太奇,而人生亦如電影。
鄒文懷的一生,也是人海人潮中的芸芸眾生。
少年立志,揮灑書生意氣;人世初闖,敢問鴻圖霸業;萬象榮新,看盡世間華景;一朝風雲變,拱手讓江山;白髮既生,管他天下千萬事,閒來輕笑三兩聲。
穿梭在都市森林中的紅男綠女,收到一封封從遙遠過去寄來的告別信,他們卻不忍拆開,而淚水也早已打溼信紙。
李小龍離開這個世界,已有45年,留下四部半電影作品和一段傳奇。
李小龍《死亡遊戲》
76歲的許冠文,開創的喜劇盛世猶在昨日,可眼下卻早已換了人間,《一路順風》中的老許,被平庸和瑣碎不斷折磨,或許是生活最真實的樣子。
許冠文《一路順風》
也許,洪金寶還是那個世界上最靈活的胖子,只是現在多是退居幕後,在鏡頭前鮮有露面。
洪金寶《葉問2》
所幸,還有成龍在不斷的拼打。
只是《英倫對決》中的成龍,拳頭不再凌厲,步伐也不再矯健,只留給觀眾滿目的心疼。
成龍《英倫對決》
張曼玉自2004年《清潔》之後,便宣告息影,從此鏡頭前少了一位絕代佳人。
張曼玉《清潔》
不知何時,我們還能再邂逅那些逝去的時光,再次重溫,那些交互纏繞的甜蜜與憂傷。
或許,此生唯有夢中相見了。
我們在看電影,電影也在看我們。
電影上演的喜怒哀樂,是最真實的我們,而這赤裸的生活,卻又如光影般虛幻,難以捉摸。
誰能過好這一生,誰又能一直拍好片?
只求不愧此心,不虛此行,遍嘗世間酸甜苦辣,賞盡人世悲喜冷暖。
1.不白拿,有稿費。對脾氣我們就將約稿進行到底。
2.稿件要求:以你的聰明才智,看幾篇我們的推送,心裡指定有數。
1.會寫,能寫,熱愛寫寫寫。
2.滿足第一點萬事好商量。
凡是來稿來信,小十君都會第一時間回復哦!
後臺發送「投稿」可查看投稿細則。
推薦閱讀
金庸 | 李敖 | 單田芳
藍潔瑛 | 計春華 | 樹木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