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圈內很多刷屏是來自於@RIMINI,ITALY!是的是的,就是剛剛結束的2018年世界咖啡烘焙比賽。 眼尖的小編發現了我們家小烘的靚照哦!
美女帥哥主持人身後的S7 PRO
智烘今年再次被入選為實際烘焙比賽的指定樣品機~
選手們正在測試機器 ↓↓↓
恭喜2018WCRC前三位選手們!
Vladimir Nenashev - Russia
Yoshiyuki Nakamura -Japan
Veda Viraswami - France
如果想測試同款烘焙機隨時聯繫小編哦~!
好了,步入正題,今天來講一下用智烘烘焙意式豆的基本方法!
一 . 濃縮咖啡豆烘焙的例行程序
1)快速烘焙
一般首次使用的生豆烘焙時會選擇快速烘焙。當然這個不代表是絕對的正確答案,因為有風味效期變短等缺點,但是是可以突出精品豆特點的好方法。
但是有些烘焙師就會說供熱過度熱量會發生焙焦缺陷現象。其實焙焦的問題不是「短期供熱過多」,而是因為通過爐壁加熱時受熱不均勻,導致咖啡豆的兩端受熱過多,發生的缺陷。
智烘S7是以熱風為主要熱源,所以烘焙再快也不容易發生焙焦現象。 所以我在使用智烘烘焙機時經常用最大火力烘焙。
2)調節火力
烘焙過程中減少火力大小的原因有很多種,為了防止鍋爐溫度上升過高,也可能是為了能夠及時在一爆點前排豆等等。
3)排豆時機
雖然是濃縮用的咖啡豆,但是儘量控制在低溫時排豆。這是為了再次確認生豆做完濃縮後的口味和香味。雖然通過樣品烘焙,杯測測試等方法品嘗過口味,但也需要通過濃縮烘焙再次確認生豆的狀態。
偶爾會發現杯測時非常棒的一款咖啡豆,烘焙成濃縮豆之後往往口味不佳的情況。
4)第二次烘焙
如果有過度的酸味或者有夾生的味道等問題,發現排豆時間不是很適合的時候,按照類似的曲線重新烘焙一次,試一下用調高排豆溫度的方法。如果生豆的品質不是特別好,或者想增加甜度和醇厚感時,也調高排豆溫度來測試。
二 . 哥倫比亞實際曲線
1)生豆/曲線說明
接下來會公開用S7烘焙的濃縮豆真實曲線。此次使用的生豆是ALMACIELO提供的Colombia La Francia 。 海拔高度在1700~1800米,水份是12.2%,密度是803g/L, 水份和密度都相對較高的一款生豆。
預熱溫度設定為基本溫度後投入850g的生豆,目標在10分鐘左右結束烘焙。(攪拌速度設定8)投豆量用最大值的目的是提高生產量,減少長時間要守在烘焙機前的烘焙師工作時間。
投豆時火力用10/10(熱風/滷素燈)最高值。這個不止是因為投豆量比較多,而且也有為了要快速烘完的目的。溫度上升到140度時調整為10/8,減少滷素燈。如果不改變參數,烘焙後半段溫度會過度上升。150度左右再次調整溫度,熱風減到8/8,以防一爆發熱反應階段溫度極速上升。
165度左右再次調整熱風溫度7/8直到烘焙結束。根據生豆品種和烘焙習慣可在176~190之間進行排豆。如果比這個溫度更低的時候排豆,第一次調整火力也從更低溫時開始即可。
其實大部分生豆只要按照下面的方式烘焙也充分可以烘出不錯的咖啡豆。
概括
- 投豆 10/10 【為了加快速度的最大火力】
- 140度 10/8 【防止鍋爐溫度上升過高】
- 150度 8/8【一爆前調整烘焙速度】
- 165度 7/8 【防止錯過排豆點】
- 176-188度 排豆 【根據生豆品種和烘焙習慣可在200度內結束烘焙】
2)測試的真實烘焙曲線
哥倫比亞烘焙第一鍋(184度排豆)
哥倫比亞烘焙第二鍋(186度排豆)
哥倫比亞烘焙第三鍋(188度排豆)
3)用濃縮測試三次烘焙
<濃縮咖啡測試曲線>
生豆商提供的風味描述卡片寫的是巧克力,赤砂糖,杏仁,香草,榛果,李子。整體的曲線都是相似的,但是根據排豆溫度不同酸味的表現差異非常大。第一鍋的酸味是最強的,其次是第二,第三鍋的順序。 第一鍋除了明顯的酸味之外也可以品嘗到李子,杏仁,赤砂糖的味道。第二鍋相對比第一鍋,堅果類風味更突出些,第三鍋是牛奶巧克力的風味更明顯。
根據萃取可能也會有偏差,但是第三個曲線也可以品嘗到酸味,如果想完全減掉酸味可以將排豆溫度提高到190-192度左右。
三 . 總結
總的來說測試後的感受一句話概括,使用「智烘S7烘焙濃縮用豆子非常容易」。因為智烘特點就是生豆表面能看到的缺陷烘焙後幾乎完全消失,萃取後的不好味道也體現的相對比較少。
更多內容詳情關注~↓↓↓↓↓
本文為譯文,點擊原文連結可直接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