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麾下最強的五大虎將,雖不輸關張趙馬黃,但無奈結局一個比一個慘

2020-12-24 騰訊網

人們通過每一個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覺期望的目的而創造自己的歷史,卻不管這種歷史的結局如何,而這許多按不同方向活動的願望及其對外部世界的各種各樣影響所產生的結果,就是歷史。  ——恩格斯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論三國諸侯,其出生於汝南汝陽「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的袁紹就是一位實力強大的典型代表,其在漢末亂世來臨之際,曾誅殺宦官,與董卓對立,更是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先佔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於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戰中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統一河北,勢力達到頂點,成為漢末最強諸侯,連曹操都忌憚不已。袁紹能夠成為最強諸侯,其麾下「五虎」大將功勞顯著,全不輸關張趙馬黃,無奈結局一個比一個慘。

袁紹的起點高,名門望族,四世三公之後,門生故吏極多,加上其本人也是一位豪俠,在董卓亂政的時候,敢對抗董卓,獲得極大的名聲,投奔他的人很多,故而在亂世之中崛起很快,成為最強諸侯,一度成為關東聯軍首領。袁紹麾下人才濟濟,謀臣之中就有田豐,沮授,審配,許攸,縫紀,郭圖,辛評,辛毗,荀湛,陳琳,陳震,王修等國士之才;武將之中,更有麴義、顏良,文丑,張郃,高覽,淳于瓊,蔣義渠,趙融,孟岱,韓洵,韓猛,呂曠,呂翔,呂威簧等勇將。尤其是袁紹麾下最強的五大虎將,當屬於麴義、顏良,文丑,張郃,高覽。

一:麴義

麴義,是袁紹奪取冀州的重要盟友,能徵善戰,屢建戰功,尤其擅長羌人戰法。本是冀州牧韓馥的部將,後來與袁紹密謀反客為主,多了冀州牧韓馥的地盤。麴義在袁紹帳下效力,是袁紹一統河北的重要悍將之一。袁紹曾擊敗南匈奴單于於夫羅的入侵,尤其是在袁紹與公孫瓚的對抗之中,憑藉界橋之戰,麴義的統帥精銳的先登死士,全殲公孫瓚的精銳白馬義從。後又在鮑丘之戰,擊敗公孫瓚斬首二萬餘,從此導致公孫瓚固守易京不出。然而麴義的結局非常慘,正史之中因自恃有功而驕傲放縱、心懷不軌,被袁紹嫉恨而處死。在《三國演義》之中,更慘,剛剛出場,就被趙雲秒殺。

二、顏良

顏良,是袁紹麾下的勇將,在袁紹一統河北的過程之中也屢立戰功,在袁紹和曹操的官渡之戰,擔任先鋒大將,地位很高。孔融以顏良、文丑作為袁紹軍隊的武將代表勸諫曹操小心他們。具體表現,在歷史之中,記載不是很詳細,但是在《三國演義》之中,是可以秒殺呂布猛將宋憲和魏續的存在,而且在二十回合擊敗徐晃,不過結局也非常慘,在白馬之戰的時候,被關羽在萬眾之中刺死顏良,斬其首級而歸。

三、文丑

文丑,也是袁紹麾下的勇將,在袁紹一統河北的過程之中也屢立戰功,在袁紹和曹操的官渡之戰,擔任先鋒大將,地位很高,與顏良齊名。孔融以顏良、文丑作為袁紹軍隊的武將代表勸諫曹操小心他們。具體表現,在歷史之中,記載不是很詳細,但是在《三國演義》之中,是可以單獨對戰曹操麾下張遼和徐晃的猛將,而且與徐晃大戰三十合不分勝敗,不過結局也非常慘,在延津之戰中,曹操以誘敵之計大破文丑一軍,文丑於此戰中喪生。

四:張郃

張郃,也是袁紹麾下的勇將,在攻打公孫瓚時立下不少戰功,遷為寧國中郎將。官渡之戰之中,由於顏良文丑被殺,張郃成為軍中的大將,可惜烏巢淳於瓊的慘敗,導致張郃投降了曹操,從而一飛沖天,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張郃也成為曹魏陣營之中不可多得的文武良將,在曹丕和曹叡時代,都有著傑出的貢獻,曾力破諸葛亮的數次北伐,戎馬一生,連劉備和諸葛亮都忌憚。可惜,張郃卻被司馬懿忌憚,在231年,被司馬懿設計,木門中箭亡。

五:高覽

高覽,也是袁紹麾下的勇將,本屬袁紹部將,後淳于瓊被曹操擊破,與張郃一同投降曹操。其名氣雖然沒有顏良和文丑的高,但是在張國良的評話三國中,高覽為柱河北四庭(河間四將)(顏良、文丑、張郃、高覽)之一,武力與張飛相若。《三國演義》之中的表現,官渡之戰,高覽曾和許褚、徐晃大戰而不分勝負。由此可見,高覽也是袁紹麾下的虎將。正史之中,高覽投降曹操之後,沒有張郃的表現,屬於「雪藏」狀態,在演義之中的結局非常悲慘,被趙雲一槍刺殺。

縱觀袁紹手下最強的五大虎將,其戰力應該是完全不輸關張趙馬黃,媲美張樂于張徐媲美,可惜結局都不是很好。而且由於袁紹是失敗者,故而其麾下的勇將,在正史之中的記載不詳,歷史地位不高,導致顏良文丑成為關羽的經驗包,張郃更是與張飛大戰敗逃,高覽也屬於高走低開,麴義更直接一筆帶過,可嘆可悲!

相關焦點

  • 三國袁紹的 「五虎上將」,實力不輸關張趙馬黃,只可惜遇到庸主
    ID:shuosanguo這十員虎將,歷史中威震三軍,但在演義中卻被人忽視矮化,可悲可悲文丑,在史書和民間的小說、戲劇裡多與顏良一起登場,也是袁紹麾下數一數二的勇將!在袁紹一統河北的過程之中也屢立戰功!
  • 袁紹麾下的有毒小人郭圖:有才無德野心勃勃
    本文作者為黃昏深處,主編為薩沙,如果轉載請務必註明三國小人物誌0013:野心勃勃的有才小人——郭圖熟悉《三國演義》情節的讀者,都知道袁紹麾下有一個叫郭圖的謀士
  • 楚霸王項羽自刎烏江以後,手下的五大虎將都是怎麼樣的下場?
    那麼,項羽在自刎之後,他帳下的五大虎將的結局又是如何呢?五大虎將之鐘離眛,他是項羽帳下的一員大將。在滎陽之戰時,楚軍被漢軍所敗。項羽聞訊後,帶兵前去救援。在打敗漢軍後,項羽乘勝追擊,派軍截斷了漢軍的糧草,迫使劉邦求和。但是,對於劉邦的求和,項羽卻不接受。在這樣的情況下,劉邦麾下的謀士陳平趁機向劉邦建議,讓劉邦用重金來買通說客,去離間項羽和範增等人的關係。
  • 袁紹麾下第一猛將,不是顏良,也不是文丑,而是此人
    的確,袁紹出身良好,卻是一個失敗的諸侯,可謂握有一手好牌,卻打得很爛。但是如果我們細讀歷史,就會發現,袁紹手中握有的好牌,其實並不僅是良好的出身這一點,為什麼要這麼說呢?我們都知道,在那樣一個亂世中,對於各位諸侯而言,人才才是最珍貴的,袁紹麾下更是猛將如雲,謀士如雨。
  • 三國蜀漢五虎上將後人們的結局,虎父未必全都無犬子!
    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三國ID:shuosanguo三國蜀漢五虎上將後人們的結局,虎父未必全都無犬子!蜀漢的「五虎上將」一直人氣頗高,但這個封號並非出自正史的記載。只是因為在《三國志》中,陳壽把「關張馬黃趙」五人並列做傳。
  • 《三國演義》董卓麾下十餘名大將結局有多慘?只有一人修成正果,其餘無一善終
    ID:shuosanguo《三國演義》董卓麾下十餘名大將結局有多慘?只有一人修成正果,其餘無一善終董卓的勢力至少有三個派系,除了自己的嫡系西涼軍之外,還有呂布的一部分并州軍和東漢朝廷的中央禁軍,實力不容小覷,他們在董卓死後各奔東西,除了段煨之外其餘結局都不怎麼好,那麼董卓死後其麾下十餘名大將結局有多慘?只有一人修成正果,其餘無一善終,我們一一來看一下。
  • 袁紹為何敗給了曹操?都以為袁紹剛愎自用,偉人一語令人大悟
    三國時期,群雄逐鹿,要說早期實力最強勁的諸侯,當屬四世三公的袁紹袁術兄弟了。東漢末年,如果說劉氏是當時第一顯赫的家族之外,袁氏就是第二了,所以袁氏有有天下仲姓之稱。可以說,當時的世家貴族都是以袁氏為首,袁氏的門生故吏遍布天下,連日後的魔王董卓也是袁氏的門生,曹操早期也是袁紹的小弟。
  • 十八路諸侯麾下有幾人可斬華雄?除了關羽,還有五大猛將也能做到
    雖然說十八路諸侯大都保存實力,並沒有一開始就把最厲害的猛將帶來,比如袁紹麾下的顏良和文丑(兩人當時沒在),袁術帳下第一猛將紀靈等等,然而事實上當時能斬殺華雄的卻不乏其人,絕不止關羽一人,那麼十八路諸侯麾下有幾人可斬華雄?除了關羽,還有五大猛將也能做到,我們一一來看一下。
  • 有人說,曹魏八虎將之首的許褚非常怕趙雲,演義中兩人曾戰過一次
    三國時期的將領之中,還真有什麼蜀漢「五虎上將」,曹魏「八虎將」、「五子良將」的說法,但是,許褚並不在其中。之所以有「五虎上將」、「八虎將」,以及「五子良將」的說法,是因為他們在《三國志》中,都位列同一傳。
  • 劉備的「關張趙馬黃」,五虎將中誰應該排老大?
    但既然能被小說家錄用,那麼就說明五虎將的事情並非空穴來風,在《三國志》一書中就專門設有《關張馬黃趙傳》。公元219年,漢建安二十四年,此時的劉備自封漢中王,從封號上看,五虎將並沒有在歷史上存在過,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要是真存在五虎將的話,趙雲應該和四方將軍同一位置。當時的趙雲只被封為品級較低的翊軍將軍。
  • 韓馥留給袁紹的陣容有多豪華?兩大猛將,四大謀士,一萬強弩軍
    公元190年,董卓脅迫漢獻帝和百官遷都長安後,函谷關以東偌大的關東之地群雄紛爭,當時實力最強的是冀州牧韓馥,用兵強馬壯帶甲百萬來形容他一點也不為過
  • 陳錫聯兵團麾下三位軍長,都是第二野軍的虎將,而且軍銜都一樣
    在解放戰爭時期,我黨在那個時候擁有16個兵團,每一個兵團都為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同時這些兵團也是解放戰爭時期的頂梁柱。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第二野戰軍第三兵團。杜義德第十軍軍長;杜義德杜義德,湖北武漢市黃陂區人,1928年參加革命,是我軍史上一位猛將。
  • 三國張氏八虎將:張郃第三,最厲害的那個不是張飛
    張姓歷來是個大姓,歷史上名人輩出,三國時期也是如此,除了三分天下的曹氏、孫氏和劉氏,接下來最牛的估計就得數張姓了,因為三國張姓的風雲人物實在不少,甚至不少人青史留名,今天就來說一說三國張氏八虎將
  • 兩大虎將一個重傷,一個不治而亡
    兩大虎將一個重傷,一個不治而亡,我們來看一下。建安二十三年也就是218年,此時正是漢中之戰交戰正酣之時,曹操人手不夠以至於不得不把徐晃從漢中前線調往宛城屯駐,按理來說作為曹操麾下每戰先登、衝鋒在前的頭號先鋒猛將樂進沒理由不參戰。
  • 《三國演義》武力被弱化的五大猛將:孫堅有點慘,被華雄追著打
    :孫堅有點慘,被華雄追著打,我們一一來看一下。關羽和張飛《三國志》只提到了兩位萬人敵,一個是關羽,另外一個是張飛,正史關羽萬軍中斬殺顏良全身而退,乾脆利落一點也不拖泥帶水,但是到了演義中雖然也斬殺了顏良,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是關羽佔了赤兔馬和顏良措手不及的便宜,似乎正面交鋒關羽還未必是顏良對手
  • 日本人熱愛三國文化,選出三國最強五大虎將,其中沒有趙雲和張遼
    一千八百餘年來,這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從來沒有定論,後來《三國演義》成書,其中添加了無數武將單挑的情節,關於此事的爭議,更上一層樓。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除了國人之外,我們周邊的很多小國,也熱愛三國文化,對三國名將的排名頗感興趣。其中一個日本就是一個非常喜愛三國文化的國家。眾所周知,日本文化大部分起源於中國。
  • 忠心耿耿,虎將之烈——陳到
    陳到的名次經常僅低於蜀漢名將趙雲,與趙雲一同因為忠勇而聞名,並統率白毦兵。         儘管通篇演義幾乎隻字未提,但這位自劉備創業初期就一直對其不離不棄的軍人還是得到了劉備充分的信任。
  • 劉備麾下五員虎將,生前縱橫天下無可匹敵,其中四人死後封神
    除了呂布之外三國歷史時期還有很多驍勇善戰的猛將名聞天下,最為人們熟知的莫過於曹操麾下五子良將以及劉備手下五員虎將。相比較人才濟濟的曹魏集團來說,劉備手底下的文臣數量顯得捉襟見肘,但是在頂尖武將方面卻絲毫不遜色,原因就在於他麾下的這五員虎將。這五個人生前縱橫天下無可匹敵,其中四人更是被死後封神,你知道都有誰嗎?
  • 最狡詐、最坑爹、最憋屈、最幸運、最神秘,項羽的五虎將結局如何
    儘管項羽奉行個人主義,喜歡單打獨鬥,但手下仍不乏良謀虎將。在謀士方面,範增便是一位很厲害的人物。而在將領方面,更是有英布、龍且、季布、鍾離眜和虞將軍五大虎將。而範增的結局大家也知曉,病死在回鄉的途中。:一個最狡詐,一個最坑爹,一個最憋屈,一個最幸運,一個最神秘,結局自然也大不相同。
  • 袁紹實力最強,為什麼把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三大錯誤,確實太可惜
    按照實力來看,袁紹當時擁有十萬精兵,而曹操只有兩萬。按照當時主流幕僚專家人士都會很直觀給出袁紹肯定會贏,為什麼?小孩子都能看出來,此時的袁紹實力最大,而且是盟主人物,因此曹操軍營的一些人紛紛給袁紹暗送秋波,給自己謀劃後路。可是結局讓所有人大跌眼鏡,袁紹輸了,而且很慘,把十年的家底和資本都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