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武力被弱化的五大猛將:孫堅有點慘,被華雄追著打

2021-02-23 通史全球
《三國演義》虛構了不少情節,其中關羽和諸葛亮被虛構得是最多的;也抹黑了一些人物,比如周瑜、曹真等等,同時也有幾位原本武力超群的猛將到了演義卻明顯不如正史中那樣威風八面,今天就來說一說《三國演義》武力被弱化的五大猛將:孫堅有點慘,被華雄追著打,我們一一來看一下。

孫堅

正史中的孫堅驍勇無敵,十七歲的時候就敢一個人提刀追趕盜賊,黃巾起義後先後跟隨朱儁和車騎將軍張溫作戰,在平定黃巾軍和涼州叛亂中屢立戰功,而且時不時一個人單槍匹馬追殺敵人,董卓進京之前孫堅就因戰功升為長沙太守和烏程侯。

關東群雄討伐董卓就屬孫堅作戰最為勇猛:殺華雄,連敗胡軫和呂布所向披靡,逼得董卓不得不遷都以避其兵鋒,可以說孫堅在正史中的武力可能僅在關羽和張飛之下。

可是這樣一位猛將在演義中卻弱爆了,原本是他斬殺的華雄,到了演義中卻反了過來,華雄驍勇無比,孫堅不僅自己麾下大將祖茂被華雄一刀斬殺,自己居然被華雄追著打:「不想孫文臺敗於華雄之手!」

正史威風八面的江東猛虎孫堅演義中居然在華雄面前成了菜鳥,而且整篇演義也不見孫堅斬殺了哪位猛將,不得不說孫堅的武力是被嚴重弱化了。

關羽和張飛

《三國志》只提到了兩位萬人敵,一個是關羽,另外一個是張飛,正史關羽萬軍中斬殺顏良全身而退,乾脆利落一點也不拖泥帶水,但是到了演義中雖然也斬殺了顏良,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是關羽佔了赤兔馬和顏良措手不及的便宜,似乎正面交鋒關羽還未必是顏良對手!

看看演義中是如何描述斬殺顏良的:「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斬殺文丑也是特意提到赤兔馬快!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正史中的兩個萬人敵在演義中武力排名一個第四,一個第六,三英戰呂布時張飛五十餘回合就漸漸不支需要關羽上前幫忙,兩個正史中武力最強悍的萬人敵在演義中居然聯手都戰不退呂布,就連正史並無出色表現的典韋和趙雲武力排名也比他們高,關羽和張飛的武力在演義中很顯然是被弱化了。

張遼和樂進

三國二十四名將武力榜中張遼排名第十三,位在夏侯惇和夏侯淵之下,樂進雖然是五子良將之一,但是在演義中武力並不突出,甚至未入三國二十四名將之列。

然而事實上正史中的張遼和樂進兩人堪稱是曹操麾下最為悍勇的兩大猛將:張遼白狼山之戰斬殺以「驍武」著稱的烏桓單于蹋頓,此舉堪比關羽斬殺顏良;逍遙津之戰大破孫權十萬大軍更顯驍勇。

每戰先登的樂進悍勇不在張遼之下,他是曹操帳下最為勇猛的先鋒大將,正史中臨陣斬殺對方大將最多的可能就是樂進,袁紹大將淳于瓊和袁譚大將嚴敬就是被他斬殺,樂進如此驍勇在正史中都找不出幾個。

很顯然,正史中驍勇無比的張遼和樂進的武力在演義中也是被弱化了。


相關焦點

  • 三國正史猛將武力排名:一關二張三孫堅,四呂五文六遼神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這是流傳甚廣的《三國演義》武力最強的前六名排名,當然這個排名爭議不少,比如典韋不足以排名第三甚至前六都排不上,又比如趙雲名次應該和馬超對調等等。其實如果從正史來看,這六個人至少有三位都不足以躋身前六,今天就來說一說三國正史猛將武力排名:一關二張三孫堅,四呂五文六遼神。關羽演義中關羽屈居第四,雖然斬殺過華雄、管亥、顏良、文丑等猛將,但是斬殺顏良卻被質疑是靠著赤兔馬快和顏良的措手不及才得手,一百多回合拿不下黃忠和龐德,這些都使得他的武力含金量有所不足。
  • 三國十三位用刀猛將武力排名:顏良屈居第二,孫堅未入前十
    刀和槍是古代最常見的兵器,《三國演義》中用槍和用刀的猛將也是最多的,比如趙雲、馬超、孫策和太史慈等人是用槍的高手,用刀的也不少比如關羽關平父子,黃忠、龐德、王雙等等,今天先來說一說《三國演義》十三位用刀猛將武力排名:顏良屈居第二,孫堅未入前十。
  • 十八路諸侯麾下有幾人可斬華雄?除了關羽,還有五大猛將也能做到
    《三國演義》中關羽成名的第一戰就是溫酒斬華雄: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在呂布還沒來之前董卓帳下驍將華雄勇猛異常,汜水關前先殺鮑忠,再敗孫堅和斬殺祖茂
  • 三國演義之中,華雄作為虎牢關猛將,和河北四庭柱單挑有無勝算?
    比如說在正史之中,戰爭往往不是一個人的事,常常是需要大軍衝鋒陷陣,才能打贏的。但是在演義裡面,戰爭往往是以雙方武將單挑為主的,輸的一方丟了性命,贏的一方乘勝追擊。 在虎牢關城門前,華雄這位驍將大戰各個猛將,最後被關羽斬於馬下。天下共討董卓的大軍當中,只有力量最為薄弱的第十八路諸侯劉備出來展示。那麼在演義之中,華雄的武力值究竟如何,能不能和有名的河北四庭柱大戰呢?
  • 關羽溫酒斬華雄,為何有人說張飛斬不了,而趙雲更是打不贏?
    我們來看看華雄的戰績: 華雄出馬,先是斬殺鮑忠,然後擊敗孫堅,追殺孫堅途中,孫堅手下猛將祖茂偷襲,結果被華雄一回合斬殺。 兩個原因,一是華雄太高傲了。 之前打諸侯手下的猛將太輕鬆,讓他以為諸侯手下都是這麼菜的,產生了輕視心理,結果沒想到關羽這麼猛。 二是關羽的打法和其他人不同 。
  • 華雄曾打得諸侯們瑟瑟發抖,他的武藝到底什麼水平?答案很明顯
    董卓派出了手下猛男華雄,結果華老闆連勝了好幾場,甚至大有「天下唯我獨尊」的氣質。據《三國志》記載,華雄死在了孫堅的手裡,雙方並沒有展開生死搏鬥。這裡討論的是華雄兄弟的武藝,因此只能從《三國演義》的幾場戰例來進行分析。演義裡,當時華雄斬了鮑忠、潘鳳、俞涉3人,還打敗了餓肚子狀態的孫堅。本來這位仁兄看起來很有一流猛將的氣質,可是他最後卻被關羽輕鬆秒了。那麼華雄的武藝到底是什麼水平呢?
  • 三國演義中,華雄斬了很多諸侯戰將,曹操的武將為什麼不上呢?
    溫酒斬華雄,算是關羽的成名之戰。他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卒,一躍成為名揚天下的大英雄。其實,真正殺死華雄的另有其人,他便是孫權的爸爸孫堅。
  • 華雄人頭落地,將他斬首的不是關羽,此人名聲不辱沒華雄一顆好頭
    這也就有了羅貫中筆下「關羽溫酒斬華雄」的精彩情節。在這一情節之中,關羽幾乎被神話,斬掉華雄頭顱之時其酒尚溫。可見關羽不僅武力驚人,還膽識過人。《三國演義》中的溫酒斬華雄自打黃巾軍起義,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在桃園三結義之後,成為了生死與共的兄弟。劉備開始招兵買馬,想要參與到這場諸侯權勢爭奪戰中。然而,劉備出生貧寒,雖是正統皇室貴族出身,無奈家道中落。
  • 三國武力最強六人,這一次只論正史,不談演義
    :第一點是到底是「一呂二趙」還是」一呂二馬「也就是趙雲第二還是馬超第二的問題;第二點是顏良文丑被嚴重低估,他們至少有一人或者兩人都應該位居前六;第三點就是排名第三的典韋有點名不副實。但是無論是否有異議,上述前六排名都是基於三國演義或者是評書的排名,如果讀一讀《三國志》等正史來分析會發現武力排名前六的和民間一直以來流傳的會有較大出入,今天就以正史為依據來對三國名將的武力作一個大略排名(只排前六),當然各人理解不同,所以也不一定準確,只是一家之言。
  • 關羽斬華雄的時候,為何速度如此之快?下面三個原因揭開了謎底
    華雄第二戰華雄聽從李肅的建議,夜襲孫堅大營,成功擊敗孫堅。而在追殺孫權的過程中,孫權部將祖茂伏擊華雄,卻反被華雄一刀斬殺。演義原文:祖茂於林後殺出,揮雙刀欲劈華雄;雄大喝一聲,將祖茂一刀砍於馬下。而祖茂和程普同為孫堅手下四大將,他的戰力和程普也是相差不了多少的,華雄能一回合斬殺祖茂,其實力至少是個強一流的武力水平!華雄第三戰華雄擊敗孫堅後,又來到諸侯大營面前挑戰,袁術氣不過,派出了驍將俞涉,結果三回合不到,俞涉就被華雄給斬了。俞涉雖然第一次出場,不過以袁術對他的評價,想必也並非泛泛之輩。
  • 溫酒斬華雄的到底是誰?三國中被遺忘的英雄人物
    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孫堅也是一名猛將,當時黃巾起義的時候自己也參與其中。在《三國演義》中,眾人討伐董卓的時候,他也參加了諸侯聯軍,一起前去徵討董卓。這其中孫堅的表現最為積極,多次擊敗董卓的部隊。孫堅說到《三國演義》這其中的「溫酒斬華雄」想必大家都知道把。在東漢時期的時候,董卓把控了當時的朝政,在朝中做出了很多無理的事情。
  • 《三國演義》孫堅的武藝究竟處於什麼水平?
    既然提到武藝,那就用《三國演義》的角度來說吧,那麼孫堅在小說裡的水平如何呢?孫堅有個兒子孫策,號稱「江東小霸王」,可以說在江東是無敵手的,大飛熊曾經分析過,武藝大概接近超一流。來看看孫堅的戰績:宛城討伐黃巾軍,孫堅打南門,第一個登城,斬殺二十餘人後,又從城上跳下殺了黃巾軍首領趙弘《第二回》;討董之戰,孫堅率領四大部將和華雄軍對戰,但是單挑打了數合,被李肅放火打斷,兵戰失敗;隨後,孫堅連射華雄兩箭被躲過,欲發第三箭卻折斷了鵲畫弓《第五回》;襄陽之戰,孫堅先是擊敗黃祖,後中了呂公之計被亂石,弓箭擊中而亡
  • 除了關羽,在場的還有誰可斬華雄?
    然而手下並無可單挑華雄之猛將。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如果再過幾年,馬騰手底下妥妥地有人能收拾地了華雄。然而此時189年,馬超只有十三歲...龐德也大不到哪去。所以... 原著裡馬騰在這一段基本沒有戲份,就是在聯軍名單上掛個名,並沒什麼參與感。
  • 三國演義最猛武將排行:關羽未進前三
    在亂世裡,無數英雄豪傑為了自己的信念而奮鬥,而在冷兵器時代裡,一個武將的武力往往決定了他的地位。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三國武力排名前三十的猛將,在榜單開始之前,有幾點需要說明:1、此榜的根據《三國演義》及後來各種演化、傳說,而非《三國志》,請各位非要拿正史說事的朋友注意了。正史的武將是不可能一人到陣前去「力敵萬人」的,因此都以演義所描述的戰鬥為準。
  • 都說溫酒斬華雄,其實華雄並非死於關羽之手!
    大家好,這裡是臥仔~說到華雄,大家應該都會想到「溫酒斬華雄」這個故事吧。當時董卓廢除劉辯,立劉協為帝,挾天子以令諸侯,暴行橫肆。以袁紹、曹操等人為首組成的關東十八路諸侯,共同舉兵討伐董卓,然而前鋒孫堅在進軍汜水關時被華雄擊敗,並將孫堅部將祖茂斬首。
  • 三國時期,除「魏蜀吳」名將外,還有哪些猛將?這9人均武藝一流
    其實,早在天下還沒三分的時候,各路諸侯手下就有不少的名將,其中也有不乏武力值達到了一流水平的猛將。光在《三國演義》裡面就有9人。此中只討論沒有投靠曹操、劉備、孫權的武將。
  • 三國十八路諸侯麾下武力最強十人,劉備榜上有名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是《三國演義》中一出很精彩的大戲,劉關張,呂布等人紛紛粉墨登場,三英戰呂布其實對劉關張和呂布都是雙贏的局面,此戰過後,四人名揚天下:呂布悍勇無人不知,劉關張雖然三人打一人,卻從此為世人所知。今天對當時十八路諸侯手下的大將武力做個盤點,列出武力最強十人。
  • 若當時關羽不在,在場還有誰能斬華雄?
    一是華雄連殺幾將力氣有損耗,二是輕敵才被一刀砍了,否則關羽未必殺得了華雄,能將孫堅擊敗的人怎麼可能一個回合就死?聽說關羽斬殺華雄是用計殺得,上去沒報名,就說你們幾個華雄,華雄說就一個,關羽說你往後看怎麼還有一個華雄,華雄往後一看,關公手起刀落,就把華雄斬了。個人認為,夏侯惇武力確實強悍,在鼎盛期斬華雄問題不大。但諸侯匯聚時,他應該還屬於上升期,估計那時候他鬥孫堅都勉強能贏。因此,單打獨鬥在當時,也就只有關、張穩勝。
  • 三國演義最奇葩七位將領,潘鳳、華雄勉強上榜,榜首當之無愧
    ID:shuosanguo三國演義最奇葩七位將領,潘鳳、華雄勉強上榜,榜首當之無愧
  • 如果關羽不在場,18路諸侯誰還能斬殺華雄?唯2人而已
    說起小說《三國演義》之中關羽的高光時刻,除了斬殺顏良、文丑之外,「關羽溫酒斬華雄」也是關羽重要的著名場景之一。話說在董卓叛亂,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關內關外的諸侯們紛紛表示不服氣,於是在袁紹的帶領下,十八路諸侯一起徵討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