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家們如何憑三寸不爛之舌縱橫天下?

2021-02-13 社科文獻

何謂「縱橫家」

縱橫家是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也是先秦時期有重要影響力的一個學派。

「縱橫」一詞最早出自《韓非子》一書,縱橫即合縱連橫,根據韓非的說法,合縱就是眾弱合攻一強,連橫就是以一強為核心結成聯盟攻打弱國。

一般而言,我們將致力於合縱連橫活動的人被稱為縱橫家,同時也將致力於合縱連橫理論的研究者稱為縱橫家。當然後來人們往往將那些能夠以三寸不爛之舌去對抗百萬雄師的智謀之士都稱為縱橫家。

鬼谷子

縱橫家個個能言善辯、智勇雙全、通權達變、深諳人心、謀略出眾,往往能根據天下形勢,利用各種勢力之間千絲萬縷的矛盾以及合作中的狐疑不定穿梭於其間,甚至通過威逼利誘、充當間諜等手段,順利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謀」的戰略目標。

縱橫家代表著那個時期外交智慧的高度,當然他們朝秦暮楚、反覆無常的特徵也常常遭到後世的詬病。

戰國:最好的時代

縱橫家最好的時代就是在戰國時期。這一時期湧現出了中國最傑出的縱橫家,他們每個人的際遇堪稱傳奇,難以複製,如淳于髡、蘇秦、張儀、公孫衍、陳軫、郭隗、蔡澤、魯仲連、毛遂、虞卿、信陵君等。

他們不僅在歷史的關鍵點上對歷史繼承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個個叱吒風雲,成為大多數士人崇拜的對象,如亞聖孟子的弟子景春就曾說:「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劉向在整理記錄縱橫策士活動《戰國策》一書時,在《戰國策書錄》中高度評價了縱橫家對當時局勢的影響,「是以蘇秦、張儀、公孫衍、陳軫、蘇代、蘇厲之屬,生縱橫長短之說,左右傾倒。蘇秦為縱,張儀為橫。橫則秦帝,縱則楚王,所在國重,所去國輕」。

既生衍,何生儀:

「秦漂」路上的「張咬金」

公孫衍,又稱犀首。魏國陰晉人(今屬陝西華陰),秦惠文王五年(前333),也就是商鞅車裂後的第五年,秦國起用公孫衍為秦國大良造。秦惠文王六年(前332),魏國將河西郡的軍事重鎮陰晉獻於秦,秦國改陰晉為寧秦。這期間,公孫衍又親率秦軍攻打魏國,俘虜魏國主將龍賈,斬殺魏軍鎮守上郡和河西郡的主力軍隊四萬五千人。然而張儀的出現,徹底斷送了公孫衍在秦國的政治前途,也徹底改變了公孫衍的人生軌跡。

《大秦帝國》公孫衍

張儀,又稱張義,生年不詳,或卒於公元前310年,魏國安邑(今屬山西萬榮)人。張儀師從鬼谷先生學成縱橫之術後,開始遊說各國,希望受到重用。他先抵達楚國,遊說楚王未能奏效。出師不利的張儀暫時寄居在楚相府下,成為一名門客。沒過多久,他又遭到了楚相的懷疑和侮辱。一次,他曾跟隨楚相一起宴飲,楚相在宴飲中不慎將自己的玉璧弄丟了。這時,楚相的一個門客懷疑是張儀所為,對楚相說:「張儀出身貧寒,品性不好,您的玉璧肯定是張儀偷走的。」楚相也不分青紅皂白就把張儀抓起來,嚴刑逼供,被冤枉的張儀始終沒有屈服,無奈之下,楚相就把張儀給放了。張儀在楚國實在待不下去了,只得暫時回家。

《大秦帝國》張儀

張儀並沒有灰心,他來到東周,得到東周昭文君的禮遇,並獲得了一些資助。公元前329年,張儀又輾轉來到秦國。此時楚威王正在攻打魏國,張儀遊說秦惠王,促成秦惠王出兵援助魏國。在秦魏聯軍的合力打擊下,楚國戰敗。當然秦國也在這次出兵中得到了河西地區。

秦魏由於地緣因素,兩國關係非常微妙。秦國若要東進,必須跨過魏國,但又無力吞併魏國,所以秦國和魏國的關係時好時壞,並不穩固。當然此時已並非戰國初期,魏國國力已經大不如前,秦國在兩國關係中處於主導地位。秦惠文王十年(前328),秦國派公子華與張儀率軍攻打魏國蒲陽(今屬山西隰縣),攻取後張儀又進行了一系列穿針引線的外交活動。張儀認為就目前的戰略利益而言,秦國應當主動交好魏國,所以他建議秦國應當將蒲陽歸還給魏國,同時派公子繇作為質子前往魏國,向魏國主動示好。在得到秦惠文王的認可之後,張儀前往魏國遊說魏王:「秦國對魏國禮遇有加,禮尚往來,那魏國也不可以無禮。」魏王覺得有道理,便將上郡和少梁之地獻給秦國作為答謝。在張儀的促成下,秦魏兩國聯盟。秦國既處於主導地位,同時也是受益者,秦惠文王也因功任命張儀為相邦。

張儀

張儀在秦國為相四年,鞏固了秦國新佔魏國的河西郡和上郡,同時還策劃了秦惠文君稱王,建立以秦國為主導的秦魏韓的三國聯盟,進一步擴大連橫。張儀通過連續的外交運作,初建連橫局面,提高了秦國的地位。大良造公孫衍的地位逐漸被相邦張儀取代,公孫衍被迫離開秦國,回到魏國。

 

針尖對麥芒,風水輪流轉

公孫衍來到魏國,開始為魏國謀劃合縱。公孫衍認為此時的魏國已經無法與蒸蒸日上的秦國抗衡,那麼魏國如果再想要與這個強鄰對抗,單打獨鬥肯定不行,只有聯合其他諸侯。當然,公孫衍推行合縱需要一個契機,這個機會很快就來了。

公元前325年,公孫衍和齊國名將田朌合謀進攻趙國,但是魏惠王和齊威王並不同意出兵趙國。公孫衍對田朌說:「如果齊魏兩國各出兵五萬,那麼不用五個月,就可以攻破趙國。」

久經沙場的老將田朌深知用兵的兇險,不無憂慮地說:「輕言用兵,國家容易陷入危難;輕易使用自己計謀而不顧現實的人,往往會陷入困境當中。您現在把攻破趙國說得這麼容易,恐怕會後患無窮。」

公孫衍狡黠地說:「將軍您可真不聰明。齊王和魏王本來就不願意對趙用兵,您現在又用各種困難去嚇唬他們,那我們討伐趙國的計劃肯定就會化作泡影。如果您現在說攻打趙國非常容易,戰爭極有可能馬上打響。話說開弓沒有回頭箭,戰爭一旦打響,雙方肯定都會使出渾身解數來追求勝利,到時候齊威王、魏惠王萬一看到形勢危急,又怎麼可能不繼續增兵前線呢?」

田朌

田朌聽完大喜,連連讚嘆。所以田朌極力勸說齊威王、魏惠王,支持策士公孫衍的計劃。果然不出公孫衍所料,齊魏大軍還沒有開出國境,齊王和魏王就擔心兵力不足,於是傾全國之力隨田朌、公孫衍出徵,趙國大敗。

- END -


《縱橫家史話》

白立超 著

2017年5月出版

本書在對縱橫家這個學派的基本情況介紹後,主要對縱橫家三個時期的代表人物:春秋時期的晏嬰、子貢;戰國時期的淳于髡、蘇秦、張儀、公孫衍、陳軫、郭隗、蔡澤、範雎、魯仲連、毛遂、虞卿、信陵君等;楚漢之際的隨何、酈食其、蒯徹、陸賈進行了逐一介紹。本書語言簡潔、故事性強,讀者可從中認識到我國最早一批外交家的多樣化人格魅力;領略他們「翻手為雲,覆手變雨」的智慧;感受他們「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的魄力。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微信ID:ssapcn

長按右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鬼谷子的局:戰國縱橫(1-11冊套裝)
    《戰國縱橫:鬼谷子的局》講述謀略家、兵法家、縱橫家、陰陽家、道家共同的祖師爺——鬼谷子布局天下的輝煌傳奇。2.翻開本書,看鬼谷子如何指點四大弟子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縱橫戰國,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汲取他深不可測的謀略與智慧。3.政治精英推崇的謀略經典。以謀略入小說,以小說成謀略,精彩講述中國一切智謀、詭謀、陰謀、陽謀的至高境界。
  • 燭之武白衣出馬,憑三寸不爛之舌,說退秦軍,秦晉之好從此開裂
    但這時候,一個白衣出身的燭之武站了出來,或者說是被人舉薦,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外交家。出使期間,他面對強秦面不改色,從大局出發,給秦君做了精闢入裡的分析。秦軍最終退了,鄭國也免去了亡國之災。1.神仙打架,小鬼遭殃鄭國很倒黴。
  • 「三寸不爛之舌」之張儀
    張儀,魏國安邑(今山西萬榮縣張儀村)人,魏國貴族後裔,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被蘇秦稱為「天下賢士」。 當楚相說他隨身佩戴的玉璧丟失了以後,楚相的門客們於是便懷疑是張儀拿的,就對楚相說:「張儀一直都很窮,而且聽說張儀的品行也不好,一定是他偷了宰相的玉璧」。
  • 03/18 三寸不爛之舌--中國即興說唱對決比賽成都站
    2017年3月18日周六晚8時 【萬象城小酒館空間】 三寸不爛之舌--中國即興說唱對決比賽成都小酒館音樂空間專場
  • 歷史上的「三寸不爛之舌」指的是什麼典故?
    三寸不爛之舌 ,形容能說會道,善於辭令的口才。一說到這個詞,大家都會想到《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紀曉嵐,但是「三寸不爛之舌」出自《史記·平原君虞列傳》。
  • 智聖東方朔,三寸不爛之舌令人驚奇
    語言智者們往往採取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方法,以對方的論點為前提,將其推理到非常明顯的荒謬結論,從而證明對方論點的虛假性,把對方逼到進退維谷的境地。簡稱歸謬法。武帝文韜武略,功績顯赫,到了晚年,卻仍逃不出帝王渴求長生不老的俗套。許多熱衷於鑽營的人,得知武帝的想法,便千方百計投其所好,趨之若鶩地給他進獻仙丹妙藥。
  • 縱橫家一脈出則攪動天下風雲,為何其祖師鬼谷子,只存在於傳說?
    張儀和蘇秦做為春秋戰國著名的縱橫家,以三寸不爛之舌遊說君王,改變了戰國的形勢,影響了歷史的進程,他們兩人也算得上是我國最早的外交大拿了。讓人驚異的是,不同年代的兩個縱橫家,卻有同一個師傅鬼谷子,而鬼谷子這個神秘的宗師除了教育出了蘇秦,張儀外,更是培養了孫臏和龐涓兩個著名的軍事將領。
  • 縱橫家:一張嘴,攪動戰國風雲
    據《四庫全書》記載,「諸子百家」有上千家,但流傳廣、影響大,發展成學派的只有十幾家。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縱橫家。《漢書·藝文志》記載「縱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蘇秦、張儀等縱橫家們就奔走於各國,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要麼勸各國聯合起來對付秦國(合縱),要麼主張同秦國搞好關係以求自保(連橫)。於是,縱橫家慢慢就形成了。縱橫家的代表人物有蘇秦、張儀、甘茂等人,他們的老師就是縱橫家的鼻祖——鬼谷子。
  • 《大秦帝國之縱橫》何為真君子
    第二部縱橫我看了兩遍,然而卻未曾提筆抒懷。想是這一部的縱橫之術實非我能揣摩清楚的。為了雨露均沾,不厚此薄彼,我還是熬著黑眼圈感慨一二。近日剛好讀到論語的裡仁一篇,孔子告訴曾參,他的思想其實就是一道貫之,曾參心有默契,快速應答,唯。其他門人問,這一以貫之的思想是什麼呢?曾參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對忠恕之道的解釋是,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竭盡無餘。
  • 楚漢縱橫家蒯通
    蒯通辯才無雙,善於陳說利害,而且都能說到關健點上。秦二世元年八月,陳勝命武信君(武臣)北上掃蕩趙地,範陽平頭老百姓蒯通知道消息後,做了件「空手套白狼」的事情。縣令問如何才能救自己,蒯通說:「武信君不知道我無能,派人前來向我詢問他的吉兇禍福,我現在要去見他,如果您能按我說的方式投降武信君,我就讓他給您富貴,並派黃蓋朱輪的車子來接您。」縣令連連拜謝,準備了車馬送蒯通去見武臣。蒯通見到武臣後說:"如果您能採用我的策略,將不戰而取得土地,不攻而佔有城池,傳送檄文就能夠平定千裡。」
  • 金光布袋戲道域四宗,長輩們都是如何教育徒弟的?精闢!
    道域四宗長輩是如何教育徒弟的?自從莫離騷8歲橫掃天元掄魁,他「天之道」的大名就成了道域神話級別的傳說。這個「別人家的孩子」,成為了本屆天元掄魁幾位選手——霽雲、蒼蒼、士心的噩夢。仙舞劍宗-敖鶯:你看看人家天之道!紫微星宗-丹陽侯:你看看人家天之道!
  • 秦國的外交一把手姚賈:遊說列國,縱橫天下,可抵百萬雄師!
    既有韓非子這樣一心「存韓」的愛國才子,也有鄭國這樣的「舍小家為大家」的修渠義士,當然,也有郭開同志這種禍國殃民的帶路黨,這都是大家津津樂道的人物,但今天要出場的這位同志,他身上的光環並不強烈,但在我心目中,他是個專業素養極強的外交官,堪比秦相張儀。那麼就有請大秦第一外交官,姚賈同志閃亮登場。姚賈何許人也?
  • 《大秦帝國之縱橫》致敬富大龍老師和最好的秦惠文王嬴駟
    大秦帝國已播出的三部曲中,縱橫是我唯一會反覆觀看的一部,那秦風的吟唱一響起,就將我帶回到那金戈鐵馬盪氣迴腸的歲月。尤其通過這部劇遇到了那麼好的駟兒、八子、張儀,認識了富大龍老師。這才是真正的三寸不爛之舌的名相
  • 《大秦帝國之縱橫》{ 大秦帝國之縱橫 } 有真意
    剛剛看完《大秦帝國之縱橫》輾轉反側,久久難眠。異鄉漂泊,終難衣錦還鄉,內心難抑的孤獨,故而從這部劇裡品出了人生路上的痛楚。輾轉反側,想著秦惠王即位的時候裝作糊塗,昏昏庸庸的過了兩年,看著世族與貴族的爭鬥,等到兩敗俱傷的時候便開始一網打盡,奪回王權。韜光養晦能屈能伸,厚積薄發雄才大略。
  • 逍遙魂,縱橫天下!靈耀X縱橫是如何讓用戶體驗到俠義之風的?
    是千刃出凌鋒,是萬裡皆縱橫,是錦繡匯雄圖,是得意自逍遙。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武俠夢,不管是仗劍走天涯,還是隱居於江湖,大家都懷揣著各自的理想。但夢想終究是夢想,大多是不符合現實的願望。那在現代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武俠夢的寄託呢?或許最近發布的華碩靈耀X系列的縱橫和逍遙筆記本,可以幫我們找尋到心中的那份傲骨與俠義。
  • 以三寸不爛之舌打破六國合縱,為秦奠定基礎
    於是靳尚又幫她出謀劃策,囑咐她要如何說服楚王。楚懷王也就是個酒色之徒,天天要鄭袖陪他喝酒,因而她也有很多機會吹耳邊風。鄭袖對楚王說:「大王您幹嗎把張儀給抓起來呢?妾聽說,臣子也是各為其主罷了。您說要用土地交換張儀一個人,土地還沒給秦國,秦國就已經派張儀來了,可見人家是敬重大王的。
  • 「3」寸不爛之舌 辯手的花樣人生——《股東來了》2020正式開賽3天...
    他們是擁有三寸不爛之舌的最佳辯手。2019夏天,他們正花樣年華,馳騁賽場、快意人生,聽聽他們的故事。蔣卓成,風流倜儻帥小夥,年僅22歲的他就已是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冠軍。《股東來了》2019賽場上,他不但憑藉辯才一路過關斬將闖入決賽,而且依靠辯才徵服心儀姑娘的心,成功抱得美人歸。
  • 《大秦帝國之縱橫》繁華過後是寂然——記「大秦帝國2·縱橫」
    看完大秦帝國裂變以後,很自然地,又去補了第二部「縱橫」。但是這個第二部,因為換演員換導演換風格,種種變換都讓我一開始非常不適應。我渴望看到和裂變一樣嚴肅厚重的風格,但縱橫相較之下顯得似乎輕鬆幽默了些許,對於這種改變,我是有些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