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電話犯怵?大柵欄空巢老人有了「報修助理」

2020-12-23 北京日報客戶端

入冬以來,供暖成為平房區居民的心頭大事。上周三晚,西城區大柵欄街道朱茅胡同3號院91歲的劉勝格,著急地喊來對門鄰居。一問才知道,老人屋裡的電暖氣不熱了。

「我也不敢碰,也看不見,勞您駕幫我打個維修師傅的電話。」對門鄰居一聽,趕緊撥通了街道煤改電辦公室故障維修服務隊周長芬師傅的電話。不到十分鐘,周師傅就上了門。一番簡單調試後,屋內暖風再起。

鄰裡守望相助。今冬在大柵欄街道,不少像劉勝格一樣的空巢老人、高齡老人都有了自己的「報修助理」。家裡電暖氣出故障了,跟街坊鄰裡擔任的「助理」說一聲兒,立刻能找來維修師傅上門。

您要問了,暖氣不熱打個報修電話不是很簡單嗎?還犯得著找個「助理」幫忙嗎?

一開始,街道社區也沒往這邊想。作為西城區最大的平房區,大柵欄街道1.26平方公裡的地界上,聚集了9個社區、300多個平房院,每到供暖季,很多住戶都面臨著取暖設備維修的問題。街道為此專門成立了一支24小時維修服務隊,打造了一個「煤改電用戶半小時服務圈」。一旦接到報修,維修人員第一時間到場,找出原因,消除故障,確保居民取暖無憂。

維修隊有了,響應機制建立起來了,維修師傅們也個個盡職盡責。但出乎意料的是,還是有不少空巢和獨居老人覺得不方便,家裡暖氣不熱了,不知道該找誰處理。

後來發現,問題就出在那「一個電話」上。

「我都這個歲數了,別說手機,座機撥起來都費勁,所以電暖氣出點問題自己就先慌了。」劉勝格告訴記者,她曾經試圖給周師傅的手機打電話,不是撥錯號就是佔線。

不僅是劉勝格,很多上歲數的老人,打電話都犯怵。有輸錯號碼的,有打進去佔線的,有打了無人接聽的,兩三回折騰下來,就不想再打了。

而對於維修師傅來說,每個電話都能第一時間接聽到也不現實,「每天接的報修電話有好幾十個,入戶檢修的時候不能隨時看手機。所以,老人打電話佔線或者無人接聽的情況,很有可能發生。」周長芬說。

可老人這邊,報修電話沒打通,麻煩就來了。有性格要強的,不好意思開口麻煩鄰居,就自己圍著電暖器瞎搗鼓,要麼就忍著受凍。

石頭社區的王三慈老人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正當老人悶頭搗鼓電暖氣的時候,社區黨委書記王琪正好上門探訪,「您別著急,這事不難解決,我幫您給維修隊的師傅打電話,暖氣再有問題您直接給我打電話也行。」

「遇到這樣的問題應該不止王阿姨一位老人。」在處理了這個「突發」事件後,王琪回到社區隨即召開了一個碰頭會。幾名社區網格長、助老服務隊負責人坐在一起商量對策。

「咱們按照社區網格,每天入戶收集獨居和空巢老人的電暖氣使用問題吧。」一名網格長建議。王琪點點頭:「這樣倒是能夠做到不缺不漏,可就是少了點親和力,像王阿姨這樣的,不一定每次有了困難都直說。」

「我們助老服務隊可以跟著網格長一起入戶,咱們平房院的大哥大姐都認識我們,什麼心裡話都願意跟我們說。」社區助老服務隊隊長楊淑香接過了話茬兒。

原來,在石頭社區,活躍著一支50多人的助老服務隊,隊員都是剛退休不久的「年輕」老人。自2010年6月成立以來,助老服務隊的隊員們與社區的空巢高齡老人結成「對子」,幫助老人們解決生活難題,為老人們送去精神慰藉。這回,助老隊員們又多了一個職責——給結對子的老人擔任「報修助理」,家裡暖氣不熱了,老人給「助理」遞個話就行。

就這樣,在楊淑香的帶領下,50多名隊員和網格長,維修師傅們一起走進空巢老人家中,解決一個又一個糟心的電暖氣問題。排憂解難之餘,還向老人們傳授起使用電暖氣的小竅門。

就在前兩天,楊淑香和維修師傅周長芬一起到王三慈老人家,查看電暖氣的設備運行情況。電暖氣已經修好了,眼下老人比較煩惱的是每天要按時開關的問題。根據供暖政策,晚上八點以後時間段的電費,電力公司給補貼和優惠,只有1毛錢一度電,但是早八點以後的電費就要按照正常標準收取。有時候過了早8點,電暖氣忘關了,老人心疼那電費。

「這不難,設備自動開啟和斷電的時間是可以設定的,您要是需要,這就給您定上。」楊淑香三兩下就替老人設定了電暖氣自動開閉的時間。眼看身邊有了這麼一位貼心的「助理」,老人欣慰地笑了。

記者手記

守望相助讓生活充滿暖意

「煤改電」工作是防治大氣汙染,推進清潔城市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關係到居民溫暖過冬的民心工程。作為西城最大的平房區,大柵欄打造「煤改電用戶半小時服務圈」,成立起一支24小時全天候待命的維修服務隊,本是方便居民、快速反應的大好事。

可是,單方面的熱情無法形成全方位的溫暖。平房區老年住戶多,高齡老人、空巢老人所佔的比例大,家裡暖氣不熱,打個報修電話,看似舉手之勞,但對於不少高齡老人、空巢老人來說,卻是難以逾越的「最後一米」。與此同時,維修師傅們精力也有限,不可能100%快速精準滿足老人們的訴求。

鄰裡間的守望相助有效地彌合了兩者之間的空隙。街坊鄰裡自告奮勇為老人擔任「報修助理」,在老人遇見設備故障時,一方面打消老人疑慮,撫慰老人情緒;另一方面快速對接專業維修隊員,讓暖氣故障及時得到化解。老人的訴求得到了解決,同時身邊還多了一份人情暖意。

社會基層治理,遇到的問題方方面面,自上而下建立的工作機制往往有覆蓋不到的空隙,而居民之間的互相幫襯、互相扶持,好比社區治理體系中的「黏合劑」,讓大家團結得更緊密,讓社區生活充滿暖意。

來源 北京日報 | 記者 張驁

編輯 黃品超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街坊鄰裡遞個話解決供暖問題,大柵欄街道空巢老人有了「報修助理」
    今冬在大柵欄街道,不少像劉勝格一樣的空巢老人、高齡老人都有了自己的「報修助理」。家裡電暖氣出故障了,跟街坊鄰裡擔任的「助理」說一聲兒,立刻能找來維修師傅上門。您要問了,暖氣不熱打個報修電話不是很簡單嗎?還犯得著找個「助理」幫忙嗎?一開始,街道社區也沒往這邊想。
  • 【調查】關愛空巢獨居老人
    金平區暖陽婚姻家庭諮詢中心的志願者們就已率先行動起來,他們在汕頭市福利彩票公益金的資助下,來到金平區金廈街道梅翠社區,開展了關愛空巢老人的服務項目。在每一位老人家中,志願者耐心地了解老人的健康狀況,詢問老人的生活需求。老人的鄰居說,志願者的到來讓大家都感受到溫暖。
  • 陪伴讓空巢老人「巢」空心不空
    陪伴讓空巢老人「巢」空心不空時間:2020-11-10 14:25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最近,上海多起老人獨自在家去世的事件讓人唏噓不已,其反映的是略帶沉重的養老話題,隨著老齡化社會進程的加快,獨居、孤寡的空巢老人數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獨居老人的安全問題也逐漸暴露在大眾視野。
  • 「家有兒女」:陪空巢老人聊聊天
    「代理兒女」上門看望九旬空巢老人。 趙婉姝 攝空巢、孤寡老人因缺少兒女陪伴難享天倫之樂,如何讓他們晚年生活過得幸福,空巢不空心?南關區民康街道園東路社區開啟「家有兒女」公益微創項目,推出「陪聊」服務,通過「代理兒女」上門陪伴,讓老人們感受到家有兒女的快樂與溫暖。近日,「代理兒女」社區網格長郭玉娟來到空巢老人李秀燕的家中,一進門,65歲的李秀燕老人就熱情地拉著郭玉娟的手,主動介紹近期的生活、身體等情況。李秀燕老人告訴記者,獨生女遠嫁外地,「今年因疫情原因一直沒回來,我這心裡空落落的。
  • 從南京空巢老人遺書中我們看到了什麼?
    去年,南京一名在家死亡兩個多月的81歲空巢老人因鄰居聞到屍體腐爛味道才被發現,讓人很是吃驚。這個消息公布後輿論譁然,紛紛指責老人兒女沒有孝心,罵聲一片。
  • 空巢老人誰來管?外賣員送餐發現老人離世,淚崩自責:我來太晚了
    鄰居聽到後趕來,發現獨居老人已經暈倒在了浴室,小哥報了警,並且引導了救護車,但於事無補,老人已經去世了。小哥瞬間淚崩,自責道:"如果我能來早一點,是不是就不會這樣?"他表示那一瞬間聯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並呼籲社會多關愛空巢老人,雖然工作很重要,但是父母更重要。據了解,外賣是老人的家人給他點的,因為住得太遠,打電話還沒有人接聽,就想通過外賣小哥看看老人有沒有事。
  • 習水創建「幸福小屋」讓空巢老人守望相助
    「么娘,走、跳舞」「大爺,來殺一盤象棋」「想想餓飯那年代,那個曉得會過上這種的好日子」6月6日,在良村鎮良村村幸福小屋,十多位老人在
  • 《我們倆》一個空巢老人能熬得過冬天,卻熬不過孤單
    四這是一個空巢老人的悲慘晚年,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大,空巢老人的數量也在隨之增加。據相關統計,到2025年,我國老年人中將有80%為空巢老人。因此,空巢老人的問題不再是個別家庭的問題,而是全社會的問題。
  • 58歲徐錦江崩潰大哭背後,我卻看到了2億空巢老人的心酸
    而他剛剛失去了老伴,內心處於惶恐不安的狀態,於是他只能用盡手段吸引孩子們的注意,以緩解自己生活中的巨大空白。 他本身又被老伴壓抑了多年,老伴去世後,他如同脫韁的野馬,隱忍多年的東西一下全都噴湧了出來,只是失去了方向。
  • 江西新餘:「敲門嫂」敲開空巢老人心扉
    光明日報記者 劉 夢  10月15日,劉菊梅領到了自己的《救護員證》,臉上滿是笑容:「『敲門』敲了七八年,有了它,遇到老人摔倒、中風、腦出血等突發情況,我也更有底氣啦。」  劉菊梅來自江西省新餘市渝水區城南街道茶山口社區,是社區的一名「敲門嫂」。  「敲門嫂」這個稱呼,在新餘,是讓人最親近、最放心的存在。
  • 豆瓣8.7,空巢老人與女大學生相處的國產感人電影《我們倆》推薦!
    現在的農村往往因為大多數年輕人為了養家餬口而遠離家鄉外出打工,留下了一大片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是人都會感到孤獨,空巢老人會更甚,下面來推薦一部關於一個空巢老人與一個女大學生之間相處的感人電影
  • 溧陽社渚:走訪慰問空巢老人,傳遞濃濃冬日溫情!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營造全社會尊老、敬老的濃厚氛圍,讓老人真正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日前,溧陽市社渚鎮政法和社會事業局聯合江蘇省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走訪慰問了轄區內空巢老人。鎮「祝康社」志願服務隊10餘名志願者參與現場服務。
  • 《我們倆》的現實反思:一段非親的祖孫情,淺談對空巢老人的關注
    2、是老人心理上的慰藉需要這樣的非親祖孫請能夠建立,和老人自身的因空巢而孤寂的內心是息息相關的。老人是一位空巢老人,寂寞在家很久,身邊也沒有兒女和朋友陪伴,自然非常孤獨,雖然看到女學生時一開始特別吝嗇,但實際上她的內心深處還是很希望有個人陪伴自己,至少說說話。這是老人的心理慰藉需要,有這樣的渴望陪伴的欲望才加速了這段感情的誕生。
  • 荷花基金會聯合江蘇省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舉行空巢老人慰問活動
    在中秋節與國慶節即將來臨之際,為大力弘揚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改善空巢老人們的生活狀況,積極營造愛老助老的良好社會氛圍。河北省荷花公益基金會聯合江蘇省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一起,在荷花基金項目點開展了「空巢救助 益滿金秋」為主題的敬老活動,參與此次活動的有來自河北中煙的愛心志願者,石家莊裕華區暖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保定市善和社會工作事業發展中心、荷花基金「婦老鄉親」項目試點的老年協會成員,以及東莊村的老人們。
  • 河南省慈鑫福利基金會元宵節為空巢老人送溫暖
    獨居老人王阿姨說到。3月5日上午,河南省慈鑫福利基金會攜手南陽路辦事處在鄭紡機社區為空巢老人舉辦了「敬老暖四方,溫情過元宵」大型系列愛老、敬老活動。 「樹老怕空心,人老怕冷清。」鄭紡機託老站陳主任說,鄭紡機社區是大型社區,有1000餘名退休人員,其中空巢老人和獨居老人有近百位。「有些老人的子女因為忙於工作無法回家,基金會為老人舉辦元宵節活動,就是為老人暖暖心。」
  • 五華區眠山社區關愛社區獨居老人,讓老人們「空巢」不「空心」
    在防疫的關鍵期,孤寡老人,獨居老人比普通人更需要照料與幫扶。2月12日起,五華區眠山社區黨員志願者、社區工作者對轄區內獨居、行動不便老人上門進行走訪,為老人們送去了蔬菜和防疫用品,並詢問老人近期身體狀況。 在入戶走訪過程中,發現很多獨居老人使用的是老年手機,對網上的防疫資訊和防疫物品購買資訊不太了解。
  • 豆瓣評分8.9,這部黑馬紀錄片:揭露出中國式空巢老人的愛與怕
    他們不僅是一對有愛充滿歡樂的夫妻,同時還是空巢老人。「春天」是一年的開始,也是兒女回家的季節,一年四季,只有家人團聚才是最好的季節。也看到了父母對於兒女,對於時間的流逝,和突然的變故起落最真實的心理變化。在這裡,我還看到了中國式空巢老人活著的本質,有對子女和生活的熱愛如初,也有對生命直視死亡的本能害怕。
  • 物聯網智能服務助力草橋欣園社區空巢老人居家安全
    12月11日,花鄉草橋欣園社區「牽手桑榆」空巢老人居家安全服務項目啟動儀式在花鄉草橋欣園社區居委會三層會議室舉行。草橋欣園社區黨委根據社情民意,利用黨員服務群眾經費和中國聯通114居家養老中心開展合作,為43戶空巢老人購買了兩年合同期的居家安全服務,包括支持室內無活動監控預警、戶外走失預警和SOS緊急室內報警等功能。平臺接到預警信號後,通知預留的緊急聯繫人,實現對老人居家安全的輔助保障,使老人體會到實實在在的依靠。
  • 中國電信保定分公司「裝維小哥」馳援空巢老人
    前些日子,他協助空巢老人解決燃眉之急的暖心之舉在同事間廣泛傳揚。繞牆牽線處理故障原來,這對空巢老人是保定市蓮池北大街幹休所附近平房的住戶,老大爺姓張,一位退休老幹部,老兩口獨居,子女不在身邊,經常使用網絡進行聯繫。
  • 子女家的空巢老人
    三在社會節奏越來越緊張,時間越來越碎片化的今天,已為人父但子女還未成年的70一代,很難抽出大量時間兼顧工作和子女。另一方面,在保姆文化尚未普及的現狀下,子女順其自然想著讓本應安享晚年的父母來幫忙照看孩子,順便也把父母接到身邊贍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