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崇迪佛牌,就會想到阿贊多。所以很多假崇迪,都是編上各種故事,目的就是讓你相信,這是阿贊多加持的實在太有名了,
泰國佛牌阿贊多,佛牌界的珠穆朗瑪峰,公認最傳奇、最經典、最好、最能代表泰國佛牌文化的理想佛牌。
泰國聖僧阿贊多
阿贊多大師(Achan Toh)出生於曼谷王朝拉瑪一世時期,佛曆2331年4月17日,星期四。阿贊多大師,本身實為泰國皇族血統,大師出生後大師的父親便因戰亂與母子失散,往後大師便由母親所養育。自小成長在普通老百姓的家庭。家住大城府它容縣改郡村。母親叫給,家住武德的而裡府它依村。在大師出生後,大師母親便帶大師到屈班林吐半佛寺給龍婆攪大師祝福,龍婆攪大師將大師抱起,便說大師是一個與佛有緣的人,而且很聰明,將來必定成為大智慧者及有權力的人。
由阿贊多大師所創做崇迪佛可謂佛中之王,大約佛曆2382年左右,據說一天阿贊多大師正在禪定,聽到其師父的聲音說"明天日出很特別,早起到海邊看日出吧」阿贊多大師便跑到海邊去,當時天還未亮,但東邊發出一道白光,慢慢變作一尊全身發著白色光的佛像,呈現在東邊的海面上,阿贊多大師高興至流下眼淚,這尊像太陽般的佛像,一定帶來幸福平安〃然後叩拜離開。這樣阿贊多大師便開始製作崇笛佛。而製作崇笛佛的材料,有廟宇的泥土、香灰、高僧剃下的頭髮、五穀及高僧舍利子做成,再請各大名寺高僧,為佛像做大法會誦經,十分真貴。
阿贊多的習慣之一,就是喜歡參與寺廟的整修與重建,不但募款募人,而且還親自到第一線督工,建築完成後,他一定會將自己的粉牌,置入塔中,或是大殿奠基,不然就是放在大殿的梁上,而這些粉牌,大部份的粉質同於本寺瓦拉康的崇迪,或者根本就是在瓦拉康做好,帶過來奠基。
在泰國,有八到十所寺廟確定是阿贊多本人,曾經親自參與幫忙建設、修整、重建的寺廟,再加上牌粉、牌模的考據,這幾間寺廟裡面伏藏的牌,可以說是由阿贊多親制、親自加持,至於其他的「有可能,但是存疑」的寺廟,那就不計其數了。
這八到十間寺廟,也是被泰國牌友視為除了三大寺外,第一線的阿贊多牌的伏藏之處,例如像是WatSatue( Ayuttaya )埋特製黑粉牌及綠粉牌、WatMaitonsen ( BKK )埋白粉崇迪牌(粉質同瓦拉康)、WatPlab( Nontaburi )埋白粉小崇迪牌(粉質同瓦拉康)等。
他的生活方式單純儉樸,不時地外出行腳遊方,他在瓦拉康時,每日早上仍然和寺僧一起排班,前往鄉鎮託缽化緣;阿贊多常常在他僧房前的一個木造亭子中用餐(許多泰國僧人都喜歡這樣子做,例如阿贊弄也喜歡在小亭子裡吃飯閒坐兼乘涼),如果有流浪狗過來,他會隨手丟一些食物給小狗,久而久之,當他坐在亭子裡吃飯時,下面就坐滿了等待食物的小狗。
所以信徒們,無論他們的身分再崇高,如果要在阿贊多用餐時間來找他,那就必須在涼亭臺下,與那些流浪狗一起排排坐,形成了一幅特殊的景觀。
崇迪作為泰國佛教五大古佛之一,雖然是五古佛中歷史最短的,但卻也是現在五古佛中流傳最好,法脈傳承最為順利的一個種類。能夠讓近現代崇迪聖物發展得如此之好,離不開崇迪始祖阿贊多大師的功勞,雖然這位九大聖僧之首的阿贊多不是崇迪聖物最初的製作者,但卻是將其發揚光大的聖僧,對於後世的崇迪傳承有著最為重要的意義,他的崇迪也是全泰崇迪裡面的終極收藏,因為時期的不同,市值從幾十萬人民幣到幾百萬人民幣不等。為了後世的發展,阿贊多大師將其親制的崇迪佛牌分別放入瓦拉康、瓦曼昆碰、瓦葛猜又等名寺,以便後繼的僧侶可以在其圓寂以後善用。多年來由於佛塔的保護不利,以及人為的偷盜,阿贊多聖物大量流失,很多也已破損,寺廟便使用部分崇迪老牌碎料來製作新的崇迪聖物。
人熱愛跟自己較勁,但其實不要較勁、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然後針對性去補強才是最好的。改善運勢,既然方向清晰明了,就不糾結直接上!
佛牌這個圈子思路、想法、認知,都千差萬別。泰佛靈緣接觸這行業久了,都變成老軸派了:現代科技工具不會用,硬說的話,有一隻會發光的放大鏡,天天低頭看佛牌看佛牌看佛牌,攢下來的知識都是實打實靠頸椎換來的。
生活總是匆忙,一年忙完又有一年忙。但希望你是提前布局,積蓄力量,按照長遠計劃一步一步實現自身夢想;而不是得過且過,對自己越來越不滿意。。本文泰佛靈緣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