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的毛頭星,一個成功抱大腿的典範
★大腿★
白虎山有個孔家莊。首先,在青州有孔家莊,也不能算是突兀。畢竟孔姓可是山東的望姓。這個姓出了一個萬世師表,足矣。古代有一個說法,江南文風昌隆,有多山多水多才子之稱。在宋、明、清幾代,江南幾乎壟斷了進士的半壁,狀元更是佔有絕對優勢。
而唯一能夠以一省媲美江南,就是山東一省,有著一泰一河一聖人。當然,山東也是中國北方的第一省,孔聖人也在此發揮了不俗的功績。孔聖人開枝散葉到了附近的青州,也是很平常的事情。
不過當有一個疑問,孔姓可是有排字輩,那麼為什麼孔明孔亮兩兄弟就沒有排呢?實際上,排字輩這個事情,基本上也是從明朝朱元璋開始的,他為自己的子孫排了字輩。然後孔聖人的孔氏家族也開始排。於是就有著名的五十字輩分:希言公彥承,弘宏聞貞尚胤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孔聖人的後人歷朝歷代都抱了當政者的大腿,一直雖然學術不端,卻能夠依舊享受超國民待遇。那麼假如宋江能夠成事,武不成文不就的宋江兩大弟子,正好可以做為襯託宋江的綠葉而存在。這不能不說是一種互利的投資。
_名詞解釋:「毛頭星」一共在《水滸傳》中出現9次。「毛頭星」:毛頭星,即「旄頭星」,一稱昴宿,天象二十八宿之一,白虎七宿之第四宿,有七星。《史記·天官書》:「昴曰旄頭,胡星也,為白衣會。」但民間傳說卻認為,毛頭星是彗星的俗稱,又稱掃帚星,乃是災禍的象徵。_
★毛頭星★
這個毛頭星,實際上很奇怪,因為外號是星官,又真的應了天罡地煞星的,也就此兩位高足和智多星吳用三人而已。不過這顆星可是很是暗弱,能力不行,又不像小弟孔亮一樣暴躁。實際上,也就是一個大少爺而已。
毛頭星,據說就是彗星,彗星在古代也就是掃帚星,也是災星。古人由於缺乏常識,就把這種會影響天空星辰的軌道詭異的星都具有很強烈的牴觸心理。而也正正說明,孔家莊附近,對這個大少爺還是非常的討厭的。認為他是天降災星。
孔明在鄉裡鄉間並不是一個有好口碑的人。宋江也願意收他為徒,也可以看到宋江這個人並沒有好的道德感。也就是只有江湖的義氣,做了及時雨,實際上更重要是在謀劃自己的勢力。這兩人對於宋江來說,只要一些政治意義,也沒有什麼實質意義。
說到災星,孔明也是非常的不自量力,低微的武功去挑戰名將,這真是一種超乎尋常的勇氣。
★順勢★
這兩人也算是吃窩邊草的典型,自己本來就是白虎山下孔家莊的大少爺,偏偏也就在白虎山落草。這種情況說明,此兩人根本就是半農半賊的典型。不過在宋帝國的核心地區,這種白虎山草寇實際上是沒有什麼生存條件的。
幸虧兩人很短時間內就榜上了二龍山的大腿,然後又傍上了梁山的大大腿。更是又陰差陽錯的成為了領導人的真正嫡系。這種順勢和運氣都是不可能複製的。
兩人可惜的是,沒有利用好這種優勢,優勢巨大,也就只能在一百零八星中遊。當然,說到嫡系的鐵扇子宋清就更是不濟,這也算是宋江最大的敗筆,內門冷落。若是如同天水(一說涿郡)趙氏一樣,出了趙匡胤、趙匡(光)義、趙光濟、趙廷美、趙光贊幾人,而且又能夠有足夠的能力維持這種權力局面,這就可以有更多的底氣。
不至於在梁山聚義後,宋江的派系實際上並不能真正完全主導整個梁山的走勢。特別是在兩破童貫、三敗高俅後,由於有招安這種不勞而獲的好事,更是失去了凝聚力。
而宋江的內門,又無法完成一些重要的秘密人物,李逵又不支持宋江招安。真是最終把宋江的梁山嫡系,送上了不歸路。當然,宋江的衰敗,也就是孔明孔亮兩人的末日。不是戰死,就是病死,這也就是大勢而已。
_句子溯源:腰纏萬貫闊身家,公子哥兒孔大拿。嶺上飛來山寨虎,田間鑽出地頭蛇。黃絲衲襖披肱股,哨棒雷錘舞爪牙。提舉中軍當校尉,削除敵寇似分瓜。來源於:《水滸傳·出場詩》。_
_句子溯源:白虎山地孔太公,有個大子毛頭星;手中一條大哨棒,師傅竟是宋公明。來源於:《地猖星毛頭星孔明》掛賞寒江釣雪天王佳作。_
_名詞解釋:「孔明」一共在《水滸傳》中出現56次。「孔明」,孔明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毛頭星,青州人氏,與弟弟孔亮同為宋江的徒弟。他原是孔家莊大少爺,後在白虎山落草,並聯合二龍山、桃花山攻打青州,而後又一同加入梁山。梁山大聚義時,成為一百零八將之一,排第六十二位,上應地猖星,擔任守護中軍步軍驍將。徵方臘時病死於杭州,追封義節郎。_
★張口亂語★:不依靠自己的能力,雖然可以得逞一時,但是隨著自己的依仗倒下,就只能無可奈何花落去,走到了最終的枯萎。
_句子溯源:卻說宋江等整頓 船隻軍馬,分撥正偏將校,選日祭旗出師,水陸並進,船騎相迎。此時杭州城內瘟 疫盛行,已病倒六員將佐:是張橫、穆弘、孔明、朱貴、楊林、白勝。患體未痊, 不能徵進,就撥穆春、朱富看視病人,共是八員,寄留杭州。其餘眾將,盡隨宋江 攻取睦州,共計三十七員,取路沿江望富陽縣進發。來源於:《水滸傳》。_
_句子溯源:正迎著呼延灼 軍馬,兩邊擁著,敵住廝殺。呼延灼便出馬到陣前。慕容知在城樓上觀看,見孔明 當先槍出馬,直取呼延灼。兩馬相交,鬥到二十餘合,呼延灼要在知府跟前顯本事; 又值孔明武藝低微,只辦得架隔遮攔;鬥到間深裡,呼延灼就馬上把孔明活捉了去, 孔亮只得引了小嘍羅便走。來源於:《水滸傳》。_
圖片來源於網絡,部分文字也引用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只有訂閱,不再錯過。只有點讚,給予動力。只有回覆,方有目標。
你的需求是,就是作者研究的方向。
為自己而寫作,為生命而喝彩。
作者「寂寞寒窗空守」詩云:
∞∞∞寂寞∞∞∞
∞∞寒窗空守∞∞
∞蹊徑另闢籌謀∞
風雨飄搖萬般思愁
∞砥礪前行艱辛∞
∞∞揮動拳頭∞∞
∞∞∞朋友∞∞∞
№661日期: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