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簡史
航空模型簡介:
隨著民航文化的發展,不少熱愛航空,熱愛飛機的朋友成為了民航發燒友。他們中有喜歡用手中的相機留住飛機倩影的民航攝友,有喜歡在虛擬世界中操縱飛機的模擬飛行愛好者,更多一部分就是收藏客機模型的機模收藏愛好者了。他們從客機模型中了解民航歷史、民航文化,在自己的家裡建立著屬於自己的飛機機庫。今天讓我們追尋機模的發展史,領略這掌中世界的魅力。
第一個真正按比例生產客機模型的品牌是機模界大名鼎鼎的Herpa。該品牌歷史悠久,創始於1949年。在1986年開始構思生產合金航模,以德國人特有的嚴謹認真的態度生產出了第一架小比例合金客機模型,並在1987年德國紐倫堡漢莎航空公司為波音737-300客機命名典禮上展出,贏得了為漢莎航空生產限量航模的訂單。在1992年正式生產1:500比例的客機模型,並在1993年的紐倫堡玩具展上正式發售。德國漢莎,香港國泰等全球知名航空公司紛紛委託Herpa公司製作本公司用於公關紀念和航班上銷售的限量客機模型,由於是限量生產增加了其收藏的困難度和樂趣,一時間Herpa客機模型被玩家輪番炒作,成了極具升值潛力的收藏品。
到了1997年,總部設在香港的威龍公司(Dragon)發現金屬客機模型的市場廣闊,與日本著名的模型廠商長谷川公司合作生產機身為合金,機翼為塑料的一系列1:400的客機模型。威龍在製作中將拼裝模型的製造經驗移植到客機模型的製作當中,按比例製作了可拆卸的起落架,當超高細緻感的威龍機模出現時,給了所有收藏愛好者全新的感受,至此金屬客機模型界被分為了1:400和1:500兩個陣營。
2003年以後,眾多廠商開始加入到客機模型製作的行列當中,其中1:400以GJ(GeminiJets)和AC(AeroClassics)、BB(BigBird)等為代表的品牌推出了全金屬客機模型,尤其是GJ憑藉優良的品質和良好的口碑取代威龍成為1:400比例機模的霸主。同期Herpa公司對1:500的客機模型模具進行升級改造,進一步豐富模型比例,推出1:200、1:300、1:400、1:1000以及1:2000精細版客機模型,同時利用製作車模技術,製作出機模的周邊產品,如候機樓、塔臺、機庫等機場場景,在客機模型領域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隨著客機模型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有的模型品牌離開了收藏者的視線,諸如ET-X,BBOX,NM,現在都快成為絕版。同時又有新的品牌加入,近年來新星模型巨頭PH(Phoenix)已經逐漸在1:400比例機模上達到了GJ等品牌的高度,成為收藏者的心頭好。當今主流模型品牌有HP、PH、GJ、AC、JC、AV等品牌。對於收藏者而言,客機模型越來越精細,越來越有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