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不是德國人,卻為何口中無比愛「德國」?

2021-01-18 袁載譽

這個問題其實存在知識點的「誤差」,希特勒口中無比熱愛的德國,並非是現代意義上的德國,而是德意志國家,他以自己為德意志人為榮。

希特勒出生地是奧地利布勞瑙,父親是當地的海關職員,正因如此網上流傳段子說「一個奧地利人領導了德國」,然而我們往歷史上追溯,這個段子是站不住腳的。

奧地利和德國在歷史上都屬於一個「神聖羅馬帝國」,而由於該帝國是由德意志民族為主導,也被歷史書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

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稱帝,法國一躍成為歐洲大陸新興的強勢帝國,而一山難容二虎,神羅為了保住自己在大陸維持數百年的霸權,糾集英國,俄國,瑞典對其進行聯合絞殺。

然而遺憾的是,這次絞殺並沒有成功,拿破崙不但守住了自己固有版圖,還拿下神羅控制的義大利,登上了歐洲大陸老大的交椅。

而為了能夠防止神羅再次舉起,拿破崙強勢舉起了肢解的剪刀,1806年7月12日拉攏神羅版圖內的諸侯國,成立以法國為「宗主」,並受法國士兵保護的萊茵邦聯。

對於拿破崙這種赤裸裸「穿小鞋」的行為,神羅的皇帝弗朗茨二世怒不可言,傳出話要法國付出代價。然而在勝利者面前,失敗者的怒火往往就是笑話。

拿破崙為斷了弗朗茨二世重現所謂神聖羅馬帝國榮光的想法,下令法國大軍磨刀霍霍向神羅,迫使弗朗茨二世不得不在8月6日放棄了神羅的帝號,僅僅保留奧地利國王稱號,神羅至此畫上了句號。

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法國稱霸歐洲失敗,奧地利趁機計劃建立以自己為主導的德意志邦聯,恢復曾經的神羅帝國。

然而遺憾的是,此時的原神羅帝國版圖內的內部政治力量格局,已不是奧地利一家獨大了。一個叫普魯士的王國在戰爭中,憑藉下屬士兵英勇善戰而崛起。

1866年,為了誰在德意志國家中佔據領導人的地位,普魯士和奧地利付諸了戰爭來解決,戰爭發起方是新興的普魯士,它分別在波希米亞地區、摩拉維亞地區、義大利地區三個地區發動猛攻。

在義大利方向奧地利的大軍是勝利的,他們擊潰了普魯士扶持的義大利軍隊,並把軍隊快速回撤到摩拉維亞地區增援。

但遺憾的是摩拉維亞地區、波希米亞地區的奧軍,在普魯士主力的猛攻之下節節敗退,當6月26日貝奈德克率領的奧軍主力,共6個軍28萬餘人在易北河上遊被普魯士擊潰之後。

整個普魯士和奧地利的爭霸戰爭就基本畫上了句話,僅剩下普魯士出現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但考慮到進一步進攻,會讓法國、英國等勢力介入,造成德意志內部利益被外人摘了桃子,普魯士並沒有進一步進攻。

而是接受了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求和,於8月23日籤訂《布拉格和約》,奧地利放棄對鄰近普魯士的原神羅版圖內的德意志國家的統治權,承認德國是除它自己之外,大多數德意志國家的「共主」。

這是奧地利和現代德國前身普魯士的第一次明確分家,而也正是因為2國本可為一國,一戰結束後為了限制德國崛起,國際條約還約定德奧永不合併。

作者推薦:假如史達林格勒戰役中,是蘇軍慘敗,後果將有多嚴重?

德國咬死不放這個小國,蘇聯用約3萬門火炮、240萬士兵搶

相關焦點

  • 希特勒不是德國人,卻為何能成為德國元首,受到「追捧」?
    提起希特勒,大家都會想到二戰,一場人類史上最大的人為災難。作為二戰發動者的希特勒的確有過人之處,但他對世界人民造成的傷害不可估量。不過關於希特勒有個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希特勒本來不是德國人,不過他卻成為了德國的統治者,這是怎麼回事呢?
  • 希特勒為何要發動二戰?看看當時德國人的生活,讓人無比揪心!
    其實無論一戰還是二戰都是德國發動的,不過發動這兩次戰爭的歷史背景卻有很大的不同,一戰時德國國力和軍事實力都很強大,而二戰時期德國人早已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德國作為世界上老牌軍事強國,武器裝備先進精良,士兵戰鬥力強,部隊紀律嚴明,因此才能在很多戰爭中所向披靡,這也是德國為何連續兩次發動世界大戰,但是在二戰之前,德國的國內矛盾已經非常激烈
  • 德國人怎麼評價希特勒的?
    那麼德國人又是怎樣評價他的呢?在德國人眼裡,希特勒又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呢?畢竟他還曾經是德國人的領袖,曾經也受到了熱烈的追捧。德國在一戰中是戰敗國,這大家都是知道的,戰敗國要付出的代價可想而知,但是德國在這次戰爭後,開始迅速崛起,在這個崛起的過程中,希特勒可以說貢獻了很大的力量。
  • 你以為希特勒是德國人,史達林是俄國人?錯了,他們都不是本地人
    比如說,很多人都以為拿破崙是法國人,希特勒是德國人,史達林是俄國人。畢竟,他們三個對這三個國家的影響都是巨大的,為國家付出了許多心力。但實際上,他們沒有一個是「本地人」,全是來自其他地方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動者希特勒提到希特勒,大家腦海裡總會浮現一個詞:惡魔。希特勒對世界帶來的影響幾乎全是負面的。他發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歐洲以及世界各地都帶來了毀滅性的傷害。希特勒是個不折不扣的戰爭狂魔,他擔任納粹德國的首領之時,就瘋狂地排除異類,對自己看不順眼的民族實行殺戮。
  • 德國人到底恨不恨希特勒呢?
    德國的戰敗,使得納粹黨、納粹手勢和口號等被世界很多國家唾棄,直到1970年,西德總理勃蘭特在華沙猶太隔離區起義紀念碑下的一跪,才讓全世界看見德國的真心懺悔,也讓德國贏得了世界人的尊重。二戰中到70年的這一段時期,希特勒成為了德國人心中的罪人,而且大多數德國民眾都是避而不談。
  • 希特勒是德國納粹頭子,可是德國人真的記恨他嗎?
    希特勒,世界近代史上不可迴避的一個人物,有人說他是千古罪人,也有人說他推動歷史發展。或許對於我們來說,希特勒還很遙遠,可對於德國人,他們既享受過希特勒帶來的麵包,也飽嘗了他種下的惡果,恨還是不恨?這是一個問題。
  • 史話|德國喜劇片,惡搞「元首」希特勒
    「這不是一個代表大眾的電影」丹尼·雷維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在德國,只要你接觸和希特勒有關的題材,就會立即引起爭議。」暴政源於童年陰影希特勒躺在元首辦公室的睡椅上,回想起一件使他煩惱的童年往事。他的腦海裡浮現出這樣一幕:「我的父親曾經給我一個彈弓。他抬頭看了看,並對我說『殺死那隻鴿子!』我彈出子彈,死掉的鴿子落到他的腳上。父親說『真倒黴!』然後就憤然離開了。」
  • 希特勒是德國人?史達林是俄國人?全錯了!
    "奧地利人"希特勒 那二戰最大的罪人希特勒,居然也不是德國人嗎?這個結論比"拿破崙不是法國人"還叫人想不通。 眾所周知,希特勒是個極端的民族主義者,在他執政期間,大肆宣揚德國日耳曼民族的血統才是高貴的,而對猶太人這個民族瘋狂屠殺,結果這個德國的民族主義者,不是德國人?
  • 惡魔的崛起:希特勒是如何「重塑」德國的?
    20世紀30年代,希特勒一步步登上領袖之巔,領導極權主義的納粹黨,接著帶領德國人四處徵戰,又幾乎亡國,這一歷程是十分複雜的。1924年,一位支持納粹黨的作家這樣寫道:「佔據德國人靈魂主導的精神正在以真人的形式成型……那就是阿道夫·希特勒,他就是德國希望的化身。」02希特勒的忠實擁躉在這段時間,圍繞在希特勒身邊的人開始成為未來在納粹發展和黨內扮演重要作用的人。
  • 德國電影:希特勒回來了
    ,影片一開始就是希特勒從沉睡中醒來,然而眼前的柏林卻已經不再是他熟悉的柏林。沒有他曾經的總理府並且發現德國現在被一個女人統治著希特勒慢慢摸索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註冊郵箱的時候,發現竟然有人敢用自己的名字與此同時,希特勒被電視節目製作人相中。他們認為他太「像」希特勒,所以開始邀他上節目。希特勒在節目中瞬間爆了。
  • 希特勒為何如此「仇視」猶太人?
    為何在二戰期間納粹德國會如此仇視猶太人他們究竟做錯了什麼會慘遭「抹殺」呢?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理解,因為在歐洲對於猶太人的壓迫已經持續了近千年,只不過到了德國希特勒時期這種迫害被放大了而已。
  • 以理性著稱的德國人,為何支持希特勒屠殺猶太人?
    古往今來,猶太人受到歧視、排擠乃至迫害的事例並不少見,但把反猶主義發揮到極致的乃屬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德國。猶太人因歐洲瘟疫而受到指責和焚燒(大約1353年)然而,滅絕和屠殺猶太人並不是希特勒一個人可以完成,而是許多納粹分子許多德國人「盡心盡力」的結果。
  • 希特勒口中的「優秀民族」雅利安人的前世今生。
    以上述理論為基礎,二十世紀初,納粹德國把優等民族稱為雅利安人。他們認為德國人是血統最純正的北歐民族之一,而對其它種族實行歧視,徵服和滅絕策略。  在二十世紀,納粹分子改變「雅利安」原來的意義,用這個字眼指「優秀的種族」,通過屠殺德國殘疾人口和在國內執行種族清洗,把德國國內剩下來的、優秀的人口冠上「雅利安人」一名稱。這群人就是希特勒口中高挑和像鋼鐵一樣堅硬的優秀種族。
  • 愛打架的城市刺頭兵,被吹捧為反納粹英雄,德國人為何如此自卑?
    貝克從此變得很驕傲,常對嘲笑自己是鄉下人的同袍說—— 你們再也不要笑我是海邊撈魚的了,我兒子可是柏林人哦…… 變成首都人,多少德國人的追求啊。
  • 希特勒當了12年的德國元首,為何自殺前還是下士?原因太現實
    值得一提的是,義大利法西斯黨和日本軍國主義分子,都是依靠軍事政變而走上軍事擴張道路,德國的納粹頭子希特勒,卻是經過民選走上了臺前。從如今看,希特勒的演說極其荒誕,講述的無非是那套日耳曼血統第一的口號,為何數千萬德國人會將選票投給他呢?或許我們從一個細節就能夠看出來,那就是1933年開始,希特勒雖然當了十二年的德國元首,但是在自殺前,他卻依然是一名下士。
  • 二戰德國屠殺猶太人,希特勒人種計劃中表示:中國人是特殊人種!
    在當時納粹德國根據希特勒的「人種計劃」對猶太人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肆屠殺,在當時德國境內的猶太人幾乎被滅族了。而對於猶太人的罪惡和仇恨其實是有著淵源的。在基督教裡,耶穌幾乎是代表了一切,然後在《聖經》中,耶穌卻是被一個猶太人給釘到了十字架上,最後流血而死。而且那個時候,德國全國基本上是基督教徒的,對待猶太人德國便是很難得保持著友好。
  • 二戰中的德國與日本是堅定盟友?一個蘇聯就讓希特勒美夢破碎
    當德國的閃電戰拉開了二戰的大幕之後,德國與日本便逐漸走向了更深層的合作。 1940年9月,雙方在東京舉行談判,義大利隨後也加入談判。9月27日三國在柏林籤訂軍事同盟條約,即《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不過,儘管雙方在明面上做了如此多的文章,我們在二戰中並沒有看到德日兩國實現所謂的戰略協作,這是為何呢?
  • 德國百科 希特勒當年沒死?
    ▲當年的希特勒與妻子愛娃 1945年4月30日,蘇聯軍隊攻進柏林地堡後發現了一具燒焦的屍體。後經查證,此人是希特勒。官方歷史是這麼記載的。然而,希特勒的屍體是故意被燒得面目全非,以至於無法辨認,好像有人要掩飾真相。美、英軍隊此後又花了半年時間去搜索希特勒的蹤跡。為何要搜索呢?希特勒不是早已自殺身亡了嗎?
  • 在電影裡 | 希特勒回來了
    事實上,「演員」希特勒受到不少德國人的擁戴。他們嬉笑著行納粹禮,喊著「我愛希特勒」。不過也有一些德國人對此大為不滿,一位老人痛斥這種現象:「2014年有人在拜羅伊特的廣場上模仿希特勒且為大眾所容的話,那我得說,這對德國不是什麼好事。」希特勒接觸一批自稱「新納粹」的右翼分子,其中包括德國另類選擇黨(AfD)。他對AfD之流不屑一顧,認為所謂新納粹的政治綱領毫無煽動力。相反,希特勒在綜藝節目的精彩表演引得觀眾連連喝彩,可見他的演講極具煽動力。
  • 「私享」:德國傳記電視電影《施佩爾與希特勒》(上)
    施佩爾從此飛黃騰達,先後擔任希特勒的私人建築師,德國建築總監,軍備與戰時生產部部長,使德國的戰爭機器高速運轉起來。因此,人們認為戰時的施佩爾對德國而言,在某種程度上比希特勒、希姆萊、戈林、戈培爾和那些將軍元帥們更為重要,他們或多或少都成了施佩爾的輔助者,因為事實上是施佩爾在操縱戰爭這臺巨大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