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鹿 80後的記憶 國寶「鹿王本生圖」敦煌莫高窟 中國的瑰寶

2021-01-18 開心0150

《九色鹿》由中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1年出品的動畫美術作品。由錢家駿、戴鐵郎擔任導演,潘絜茲任編劇。該片採用敦煌壁畫的形式,用中國古代佛教繪畫的風格講述了九色鹿經常幫助遇到困難的人,在幫助過弄蛇人後,弄蛇人向國王告密出賣九色鹿,九色鹿用神力化險,弄蛇人受到應有報應的故事。

一幅什麼樣的敦煌壁畫呢?一幅叫《鹿王本生圖》的壁畫。它恢弘大氣,色彩豔麗,引得很多畫家模仿。

但是這只是莫高窟中的一幅。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後歷經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

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莫高窟與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 後加麥積山石窟稱四大石窟。

在國家寶藏新一期的節目中,生動地講解了鹿王本生圖的前世今生。講解了莫高窟的歷史過往。

關注中國,弘揚中國文化,讓世界看到中國的實力。

相關焦點

  • ...敦煌莫高窟今晚亮相《國家寶藏3》,它的國寶守護人是「九色鹿」
    作為有著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土地上能稱得上「國家寶藏」的可謂燦若星河。但自央視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開播以來,觀眾、網友們對有一處「寶藏」現身節目的呼聲可謂是最高的,那就是敦煌莫高窟!進入第三季第五期節目,它終於來了!
  • 童年九色鹿遇見大秦賦秦異人,揭秘一段不為人知的敦煌愛情故事
    求學旅居法國八年的常書鴻絕對沒想到,只是因為在巴黎塞納河畔上的舊書攤上多看了一眼,就與千裡之外祖國大西北的敦煌莫高窟產生了不解之緣。他也想不到,在他逝世二十多年後的今天。無數80、90後的童年記憶九色鹿,會和《大秦賦》裡的秦異人共同演繹,從敦煌講起,由敦煌結束,講述一段不為人知的愛情故事。
  • 莫高窟 | 257窟:鹿王本生,林深時見鹿,夢醒時見你
    其實《鹿王本生圖》是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的北魏時期的壁畫,以橫幅長卷形式連續畫出佛的前身九色鹿王故事的八個情節。「本生」(巴利文Jataka)是講述釋迦牟尼成佛前的故事。根據古代印度的輪迴轉生和業報觀念,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經降生為各種聖人賢者、仁禽義獸,積累了無數次轉生的善行,最終才修成正果,成為佛陀。這些多半創作於公元前數世紀的本生故事,主要來源於印度長期流傳的寓言、神話、民間傳說等。
  • 時隔40年《國家寶藏》續寫「九色鹿」的今生傳奇
    國際在線消息:1981年,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根據敦煌壁畫《鹿王本生》改編的動畫作品《九色鹿》風靡一時。因為那段捨己救人的螢屏故事,「九色鹿」作為美麗、善良和正義的化身,定格在了無數70後、80後的記憶裡,也成為無數國人關於敦煌之美的啟蒙。  40年後,「九色鹿」重返熒幕。
  • 我心歸處·敦煌莫高窟!
    《國家寶藏3》一如既往地選了三件國寶、講了三件前塵往事,帶我們走進這座用眼就能觸及靈魂的莫高窟。01《鹿王本生圖》與常書鴻的牽絆「敦者,大也;煌者,盛也。」九色鹿的動漫在二三十年之前可謂家喻戶曉,更是在六十年代便走出國門,成為世界聞名的「中國學派」。與《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一系列經典動畫一樣,成為了好幾代人心裡美好的記憶和烙印。
  • 一夢敦煌九死不悔,這期《國家寶藏》看哭了很多人
    圖源@莫高窟 在前晚播出的《國家寶藏》第三季中敦煌研究院的三件國寶《鹿王本生圖》、莫高窟第220窟、敦煌遺書《歸義軍衙府酒破歷》震撼登場人們世代守護瑰寶的故事讓觀眾淚目01莫高窟第257窟的《鹿王本生圖》是敦煌莫高窟壁畫同類題材中保存最為完整的連環畫
  • 電影百科:來自敦煌的故事,你還記得兒時的動畫片《九色鹿》嗎?
    本土動畫電影《九色鹿》是廣大70後80後兒時的記憶,於20世紀80年代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同時《九色鹿》也是極少數通過藝術的手法向人們闡釋了善與因果報應等樸素佛理的動畫電影。電影劇本改編自敦煌壁畫《鹿王本生圖》。
  • 國家寶藏九色鹿成守護人,動畫片讓國寶走進孩子的世界
    《國家寶藏》迎來新的一期,演三位知名演員辛柏青、張鈞甯、俞灝明化身國寶守護人,守護莫高窟。其中,和辛柏青一起守護國寶《鹿王本生圖》的,還有動畫片的主人公「九色鹿」。80後的小夥伴們肯定不會陌生,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83年出品的動畫片《九色鹿》真是家喻戶曉,賺足了孩子們的目光。
  • 九色鹿經圖賞析
    有人說走一次敦煌,就像閱讀了一遍中國藝術史,此話頗有道理。敦煌位於甘肅西部,自漢代以來一直就是中國交通樞紐,雖然現在聽起來很是遙遠,但在原來卻是十分繁榮。我們一般將隋朝以前約200年時間中營建的洞窟視為早期的莫高窟,現存共有36個,其中北魏12個,可見北魏時期佛教之盛。《九色鹿經圖》是北魏洞窟、也是敦煌所有洞窟中最優美的一幅畫作。
  • 九色鹿,成年人的童話故事
    敦煌鹿王本生壁畫《九色鹿》取材於敦煌莫高窟257窟的「鹿王本生圖」,是印度流傳而來的「佛本生故事」 中相當知名的一個。敦煌:全世界最美的九色鹿石窟從西漸東的過程中,「動物本生「故事似乎有意無意地被淡化,到了敦煌莫高窟我們只能看到熟知的」鹿王本生「故事。這或許是因為靠近中原的敦煌更加受到了「儒家思想 ——重人事「的影響,比起以動物為主角的本生故事,以人為主角的故事更受信眾歡迎。
  • 敦煌莫高窟值得一去嗎?一定要看這篇敦煌攻略!
    敦煌莫高窟值得參觀嗎?別忘了看一下敦煌攻略。莫高窟是中華文化藝術的珍品,也是人類的文化遺產,在參觀實體洞窟前,持票的觀光客們觀看了兩部數碼電影,製作了介紹莫高窟歷史淵源的《千年莫高》和球幕電影《夢幻佛宮》,在實體洞穴參觀時,有幸看到了兒時動畫《九色鹿》的原型真跡,257號洞穴中鹿王的本生壁畫,231號洞法華經變的彈琵琶在空中飛舞,九隻鹿被關在大煙洞裡,被大煙燻成了一團黑煙,如果國家不夠強大,再好的東西也保護不了。
  • 敦煌再造「九色鹿」!小學生大呼:原來我們老祖宗都很「潮」!
    說起「九色鹿」,我們都知道這是一部經典的動畫電影。不過你知道嗎?它的故事其實是根據敦煌壁畫《鹿王本生》的情節改編的。 伴隨著敦煌研究院的金牌講解人——關關老師對敦煌壁畫、敦煌莫高窟的精彩介紹,我懷著朝聖的心情體驗了聖地的美好。
  • 4月新郵《世界遺產——敦煌莫高窟》郵票、小型張內容介紹 附文...
    為紀念2020年「敦煌藏經洞」發現120周年,中國郵政定於在2020年4月20日發行《莫高窟》特種郵票,一套四枚,小型張一枚。 這也是中國四大石窟郵票出齊,據悉此套小型張發行量很少,是2020年小型張發行量的「標杆」。
  • 六桂文化邂逅敦煌文明丨六桂福「福韻·敦煌古法黃金」全新上市
    此次,六桂福珠寶與敦煌博物館聯名出品的"福韻·敦煌古法黃金"系列全新上市,以敦煌元素為靈感融入珠寶設計,通過六韻古法及高溫琺瑯工藝匠心創作,向大眾演繹敦煌文化藝術。六桂福珠寶與敦煌博物館致力守護中華傳統文化,留住千年芳華,延續敦煌故事。敦煌壁畫上的九色鹿,變成古法黃金首飾上跳躍的精靈九色鹿源於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的壁畫《九色鹿經圖》,是北魏(386年—534年)洞窟重要的代表作。
  • 敦煌,如何再造「九色鹿」?
    文/蠍子萊萊圖文:審稿-嘟嘟、排版-斯凱勒封面圖:敦煌壁畫提到敦煌,懷舊黨們首先會想到81版的《九色鹿》,這部由上海電影譯製廠、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動畫片在今天仍被人們津津樂道,二刷、三刷的網友不計其數。
  • 【視頻】敦煌藝術與動畫的結合,如此大膽的情節如今再難看到
    當然,在保留了佛經故事中的情節的同時,《鹿女》動畫也進行了更「中國化落地」改編。不僅把佛教的背景搬到古代中國,劇情上還加入了夏王、炎王二王之間的衝突。《九色鹿》講述了九色鹿經常幫助遇到困難的人,在幫助過弄蛇人後,弄蛇人向國王告密出賣九色鹿,九色鹿用神力化險,弄蛇人受到應有報應的故事,同樣也是以佛經故事改編,歌頌真善美。《九色鹿》視頻皆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的《九色鹿》(1981)、《夾子救鹿》(1985)以及《鹿女》(1993)其實都是以佛經故事、敦煌壁畫為參考而誕生的作品,是藝術與藝術的美妙結合。
  • 敦煌元素MAX|壁畫上的九色鹿,變成絲巾上跳躍的精靈!
    敦煌莫高窟,絲綢之路上的明珠自被世人發現以來便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神秘而令人嚮往神女飛天、胡旋舞、九色鹿……每一面壁畫都令世人驚嘆>▲《九色鹿經圖》,藏於敦煌莫高窟第257號洞窟《九色鹿經圖》描繪了故事的八個情節部分:救人、溺水者行禮、國王與王后、溺水者告密、捕鹿途中、休息的九色鹿、溺水者指鹿、九色鹿的陳述。
  • 即使是豬,也要成為健美豬 九色鹿的隊友們
    明末清初畫家八大山人畫荷花水鳥看《九色鹿》的第一眼我就知道它是中國味兒《九色鹿》的故事來自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北魏壁畫《鹿王本生》↓↓↓危機之下,九色鹿告知國王前因後果,國王為之感動,帶軍隊離開,而補蛇人也因為違背誓言而滿臉長瘡。畫面風格也取自莫高窟北朝壁畫的畫風蠢萌蠢萌的,還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