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手養一隻鸚鵡雛鳥?這些問題你是否能扛得住

2020-12-25 手養鳥之家

現在對於手養鳥已經屢見不鮮,手養鳥既起到觀賞效果,還能和主人互動,給主人增添了很多樂趣,也因此不少朋友嘗試從雛鳥開始餵養。雖然現在雛鳥餵養的技術很成熟,市場上面也可以很容易買到餵養所需的食物和工具,但是對於新手們來說養活一直雛鳥還是非常的不易。

我大致給新手們總結了餵養雛鳥時常常導致雛鳥死亡的四個問題,希望新手們在餵養過程中多注意規避。

一、嗉囊結石

經常餵雛鳥的朋友們可能會遇到,雛鳥餵養過程中突然發現雛鳥的嗉囊裡出現了不消化的結塊,長時間不消化停留在嗉囊內,這就是嗉囊梗塞,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說明鳥兒的身體開始出現了狀況。

一般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誤食一些不消化的東西(保溫箱內一些墊巢的材料) ,雛鳥的食物溫度過低,食物未消化完就再次餵食造成食物淤積變質等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病菌感染或者身缺乏維生素再或者雛鳥的過度受到驚嚇也可以引起食物不消化堆積嗉囊造成阻塞。

所以在第二次餵食前要注意上次餵食的食物在嗉囊是否被消化掉或將要消化完,否則食物再次疊加只會使消化能力更差。如果到了餵食時雛鳥的嗉囊食物還很多,可以用少量消化酵素用溫水泡開給雛鳥服用。另外可以輕柔雛鳥嗉囊幫助其儘快消化還要增加雛鳥周圍環境的溫度。

二、食物過熱燙傷嗉囊

雛鳥的食物溫度過低會導致不消化,溫度過高則會燙傷雛鳥的食道和嗉囊,對雛鳥造成很大的傷害。很多時候雛鳥燙傷當時不會表現出來,而是會嗉囊逐漸增大從內部形成結痂,嚴重者可導致嗉囊破裂,這種傷害是非常致命的。作為飼主來說,雛鳥沒有自主覓食能力,我們的一點差錯可能就會導致它們丟掉性命,所以我們餵食過程中不僅做到耐心而且要更細心,在餵食之前要把食物充分拌勻,並測食物溫度,雛鳥的食物溫度建議在37-40度之間即可。

三、雛鳥脫水

雛鳥在飼養過程中,尤其是在保溫箱內,由於溫度的原因,會更加容易使雛鳥出現脫水的情況,一般雛鳥出現脫水後皮膚呈現微紅色而且很乾燥,正常的雛鳥皮膚是粉紅色,皮膚有光澤。而且大部分脫水雛鳥會伴有嗉囊梗塞。一旦發現雛鳥脫水我們要適當增加空氣溼度,脫水較嚴重一些的可以給雛鳥餵些許葡萄糖水、電解質來緩解一下。

四、雛鳥嗆食

我們在餵食雛鳥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食物進入到雛鳥的氣管,也就是我們說的嗆著了。尤其愛發生在雛鳥不想進食的時候飼喂。如果進入氣管的食物量大,雛鳥很容易窒息而亡。如果進入的食物量少,雛鳥一般會出現嘔吐,加快喘息。如果雛鳥能把嗆著的食物吐出來的話問題就不大了,假如食物進入雛鳥的呼吸系統,那就可能引起感染也就是肺炎。由於雛鳥體質弱,一旦發病搶救過來的可能性很小,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朋友餵著餵著雛鳥,發現雛鳥慢慢生病死掉的原因了。

如果有條件的飼主當雛鳥出現生病的情況,請及時送到附近的寵物醫院治療,因為大部分的新手面對生病的雛鳥都束手無策,最終的結果我就不用說了吧。

所以看著有一隻手養鳥非常的拉風,不過餵養過程可是經歷千險萬難。那些想手養鸚鵡的新手朋友們,手養之前一定要做好相關功課,了解餵養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規避方法,做到有耐心,有細心,愛惜每一個可愛的小生命。

相關焦點

  • 餵養鸚鵡小秘方+雛鳥養育+健康營養
    如果你想養一隻會黏人的小鳥,建議你從幼鳥開始養起,而在養幼鳥之前,必須的幼鳥飼養信息還是要先知道。做好所有準備,再精心選擇最適合自己,也最健康的幼鳥,才能讓你家小鳥成為一家的小開心果,讓大家都可以更快樂!養寵物雖然麻煩辛苦了一點,但是其中得到的樂趣與感動卻是無法替代地美好,這就是我們喜歡養寵物的原因,對吧?
  • 虎皮鸚鵡雛鳥漸漸成長,但是問題隨之出現!
    最近夏日漸遠,小編估摸著今年的頭窩虎皮鸚鵡雛鳥大多都出窩了,甚至一些破殼較早的虎皮鸚鵡雛鳥甚至都能夠獨立進食了,畢竟今年小編家的皮子也提早掛了繁殖箱趕上了頭窩繁殖,不過天氣炎熱虎皮鸚鵡親鳥為此也頗受罪,因此也建議各位飼主儘量不要在熱天剛開始時掛箱子,同時也是為了虎皮鸚鵡親鳥和雛鳥的健康著想
  • 手養玄鳳鸚鵡雛鳥太難了,尤其生病的,奶弄的全身都是,我太難了
    手養玄鳳鸚鵡雛鳥太難了,尤其生病的,奶弄的全身都是,我太難了 2020-11-07
  • 虎皮鸚鵡雛鳥的顏色跟親鳥不同是為什麼呢?
    有很多飼養者會生出疑問,明明虎皮鸚鵡雛鳥的基因都遺傳自虎皮鸚鵡親鳥,即虎皮鸚鵡雛鳥的父母,但是還會出現類似虎皮鸚鵡雛鳥的顏色與其父母的顏色均存在明顯差異的奇怪現象,這又是為何呢?甚至一些鳥友會調侃類似這些雛鳥是否是虎皮鸚鵡親鳥親生的,那麼帶著疑問,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手養小鸚鵡指南,新手也能不死鳥!
    對於愛鳥人士來說能擁有一隻會跟著自己的「跟屁蟲」,在工作學習之餘未嘗不是件幸福的事情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手養鸚鵡需要注意的事項。(注意本文所指的雛鳥是在20天左右大的鳥哦,0天手養我們將在後續發布。)01如何選鸚鵡對於不少人來說家裡有老人小孩,那如何來選出最佳品種的鸚鵡呢?
  • 從行為學揭秘手養鸚鵡親人的原因,鳥類和人類的情感比你想得複雜
    我從沒想要過孩子,但是我一直想要一隻鸚鵡----麥可·雷諾茲(一名鳥類愛好者和攝影師在topic雜誌採訪時告訴記者)來源於topic雜誌現在手養鸚鵡的朋友越來越多,大多在他們半毛時購入的雛鳥現在已經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陪伴,上面的那位就是一個鳥類狂熱者的例子,我們傾心於它們的親人程度,有的會在你呼喚它們時飛到你的肩頭
  • 從雛鳥到成鳥,幼鳥的成長階段有哪些?收下這份幼鳥飼養手冊
    在家庭裡養的小鸚鵡們,也完成了每年第一次交配產卵。前幾日小編去了我們當地的花鳥魚蟲市場,也注意到了各種麻鳥都開始漸漸上市銷售了。如果你也想養一隻萌萌的鸚鵡或者聰明的八哥鷯哥,那麼現在這個時間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季節。在觀賞鳥中新出殼的能被飼養的幼鳥,又叫」麻鳥「。不同的麻鳥,飼養注意事項都有不同。
  • 手養鸚鵡餵完奶粉,一定要給鸚鵡擦嘴,不然後悔莫及!
    鸚鵡餵奶不擦嘴最近看到一位鳥友求助,詢問玄鳳鸚鵡臉蛋上的奶粉怎麼辦,35天左右的玄鳳雛鳥,後期用的奶粉和泡小米餵的
  • 致新人——鸚鵡手養細節!
    手養鳥可以教他做很多事情,比如特動作、講話、放飛(放飛下次再另帖一張)。選擇手養鳥類型選擇什麼樣的鳥來手養就各說紛紜了,中小型的鸚鵡有很多,目前玩的人數最多的就是虎皮鸚鵡、牡丹鸚鵡、玄鳳鸚鵡,這三類鸚鵡目前是主流。虎皮鸚鵡手養特點是形態好,顏色多,品種多,講話能力較強。有幾十一隻的,也有幾百幾千一隻的,賽級鳥有上萬歐元一隻的。
  • 這4種人建議不要養大型鸚鵡,養了就會後悔!
    相信對於每個養鳥的人來說,養一隻大型鸚鵡是非常的事情,不但能在鳥友們面前炫耀,拿出去也很拉風。我們常見的飼養品種有金剛鸚鵡、非洲灰鸚鵡、亞馬遜鸚鵡還有中小型的吸蜜鸚鵡。這些鸚鵡的說話能力強,與人的互動性好,最主要的一點是長得漂亮,有著一身色彩斑斕的羽毛。對於這樣的鸚鵡既聰明,又美觀的鳥誰不想養呢!
  • 為何有些虎皮鸚鵡越養越像雞,而有些則天天想著越獄呢?
    虎皮鸚鵡雛鳥1.虎皮鸚鵡本身的性格,很多飼養者喜歡手養虎皮鸚鵡雛鳥,特別是十五天大之前的虎皮鸚鵡雛鳥都非常容易被飼養者馴化,甚至有少數虎皮鸚鵡能夠學舌以及放養,這便是手養鳥的好處,當然手養虎皮鸚鵡只能大大增加其親人機率,並不能百分之百將鳥馴化,這便是虎皮鸚鵡本身性格及野性基因帶來的後果,有些虎皮鸚鵡可能自破殼起便很難與人親近,其訓練親人的難度自然更高,這種鳥可能一放出來就飛了。
  • 虎皮鸚鵡繁殖越多,雛鳥成長期間體型拉開的差距越大!
    很多飼養者在家中有成雙成對的虎皮鸚鵡準備繁殖前都非常興奮,因為虎皮鸚鵡雛鳥毛茸茸大眼睛的一團小毛球非常惹人愛,不過有些飼養者卻非常發愁,虎皮鸚鵡生的崽太多了,親自體驗過人工、半人工繁殖虎皮鸚鵡的飼養者可能比較清楚,虎皮鸚鵡親鳥哺育雛鳥至少需要達到40天左右雛鳥才有可能出窩以及獨立進食
  • 這7種鸚鵡,人生養上一隻就夠足夠了,你家在其中嗎?
    哈嘍,大家好,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上一期和大家聊了聊,國外鳥友飼養老鷹,那麼今天聊一聊國內鳥友飼養這7種鸚鵡其中一隻,人生才完整。主要是貓狗作為寵物壽命都比較短,一般離開主人會很傷心,而大型鸚鵡基本上都是幾十年起步。一隻鸚鵡可以陪你一輩子,不知道你家鸚鵡是否在其中呢?或者你最想養哪只呢?
  • 小太陽鸚鵡僅需200一隻,為何特色品種要幾千元?
    哈嘍,大家好,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上一期和大家聊了,小夥給玄鳳鸚鵡雛鳥餵食,每次餵完不擦嘴,結局讓人哭笑不得,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小太陽鸚鵡中的稀有品種,可能稀有談不上畢竟國內飼養的也比較多吧,只能說數量相對普通品種的小太陽鸚鵡數量少太多,那麼在你心中有哪些小眾的小太陽鸚鵡呢?
  • 想養鸚鵡不知道養什麼品種好?十年養鳥人推薦,玄鳳鸚鵡真不錯!
    哈嘍,大家好,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上一期和大家聊了聊鸚鵡生病身體發出的跡象,今天給介紹玄鳳鸚鵡,之前介紹的鸚鵡很多鳥友說不能飼養,違法的要牢底坐穿,大型鸚鵡個人是可以飼養的,前提是在林業局取得相關資質,行政許可才能飼養。想要辦證的可以查看之前的文章,有詳細的流程。
  • 一隻鸚鵡能陪你到老,首選這7種,你家在其中嗎?
    哈嘍,大家好,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上一期和大家聊了聊,國外鳥友飼養老鷹,那麼今天聊一聊國內鳥友飼養這7種鸚鵡其中一隻,人生才完整。主要是貓狗作為寵物壽命都比較短,一般離開主人會很傷心,而大型鸚鵡基本上都是幾十年起步。一隻鸚鵡可以陪你一輩子,不知道你家鸚鵡是否在其中呢?或者你最想養哪只呢?
  • 鸚鵡咬人?不要怕,這幾個辦法幫你教好自己的鸚鵡.
    當鸚鵡害怕時他們會藉由許多種不同的方式來表現,包括逃跑、尖叫、拍動他們的翅膀、發出嘶嘶的叫聲、咆哮、做出奇怪的姿勢、或者是咬人!2、保護同伴另一個造成鸚鵡咬人的理由是基於保護他們的同伴。如果你為你們家的鳥選擇了另一隻鳥做為陪伴,且他們有危險即將逼近的感覺,他或她或許會去咬你或到處跑以期能脫離這危險的處境。
  • 金頭凱克鸚鵡不光好看,還會提醒主人,看完你也想養一隻
    總是十幾隻為一個群體,習慣群體生活,使得它們有愛鳴叫的特性,這點籠養的凱克鸚鵡愛叫體現得最為明顯。在巴西亞馬孫州有個叫貝漢的老人飼養了一隻金頭凱克鸚鵡十分的聰明和機靈,一天,貝漢夜晚睡覺時,被一陣陣的「嘎嘎、嘎嘎」的喧叫聲吵醒了。
  • 鸚鵡版死神來了~必看!看完請轉發!謝謝!
    另外有朋友的兩隻墨西哥綠金剛鸚鵡斷奶過渡期兩隻先後全部掛了,解刨後發現被水果乾卡住腸道,一隻堵住了幽門,幼鳥學食他們會直接吞。遇到這樣的情況一般都會認為是感冒,病毒,細菌感染,從一隻健康的鳥出狀況到歸西一般是2-3天時間掛,不解刨根本不會想到是食物的關係。解決方案,所有鸚鵡吃的食物建議先用水泡個1小時,之後手捏一捏,搓一搓試試,比如辣椒籽咬都咬不動,水果乾遇水膨脹,很難捏碎。
  • 買到手,就想放棄的4種鸚鵡,不是主人不愛,是逼不得已
    大家好,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一個用心養鸚鵡的作者。很多時候,大家開始飼養鸚鵡完全是一個意外。通常在網上看到一幅美麗的鸚鵡照片,一時衝動就購買了一隻鸚鵡,很多時候一些寵物愛好者,甚至還沒有弄清楚鸚鵡的品種,就匆匆忙忙把鸚鵡帶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