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養鸚鵡小秘方+雛鳥養育+健康營養

2021-02-08 鸚鵡國際


幼(病)鸚鵡飼養手冊  

我們常常看到有朋友在問相同的問題,不外乎是飼料與保溫等問題,也有很多鳥大大已經不想再一直回答同樣的問題了,所以在把我以前搜集的信息及自身的經驗,統整出一篇幼(病)鳥飼養手冊,希望能幫助更多的養鳥朋友們。

如果你想養一隻會黏人的小鳥,建議你從幼鳥開始養起,而在養幼鳥之前,必須的幼鳥飼養信息還是要先知道。做好所有準備,再精心選擇最適合自己,也最健康的幼鳥,才能讓你家小鳥成為一家的小開心果,讓大家都可以更快樂!養寵物雖然麻煩辛苦了一點,但是其中得到的樂趣與感動卻是無法替代地美好,這就是我們喜歡養寵物的原因,對吧?

在這篇文章裡,將介紹一些比較方便、簡單且安全的幼(病)鳥飼養法,也統合了許多鳥友的經驗,整理出這篇大篇幅的介紹與詳細講解,以幫助剛入門的養鳥新手,並在眾多幼鳥飼養方法中可以找到一個比較簡單且廣為人接受的方式統整,最重要的是能用最少的花費達到最好的效果,減少幼(病)鳥因人為疏失而傷亡的機率。

  內容包括健康幼鳥的判斷、雛鳥飼料的調配選擇及餵食器具與方法,還有重要的保溫方式、保溫箱的製作方法與範例,其中也補充了病鳥的照顧方法,詳情就請繼續往下看啦!

一、健康幼鳥的判斷

  判斷一隻健康的幼鳥,甚至是成鳥,都有五個檢查的重點~這在購買幼鳥時非常重要!

檢查重點&注意事項

1、 精神

當嗉囊空時會自動索食 ,叫聲也響亮,尤其是一個月大的幼鳥精神會特別好,非常活潑,甚至有想飛的動作。如果幼鳥精神不好,一直澎毛睡覺,甚至不吃飯,就可以非常肯定有問題,強烈建議馬上給專業鳥醫生檢查,通常病情嚴重的不到一天就會死亡,千萬不能延誤救援時間,其間必須做好適當的保溫,並餵食飼料,增加病鳥本身的抵抗力,延長存活時間,並儘快送醫。

2、眼睛

一隻健康的鳥在清醒時,眼睛一定是圓的,如果是半張開,甚至一隻閉起來,那可能已經有了問題。這在小鸚身上經常發生,是眼疾嚴重前的徵兆,必須儘快帶去給專業鳥醫院檢查並治療,有時看起來單純的眼疾可能只是某種嚴重疾病的其中一個病徵而已,如不儘快治療,可能導致失明,甚至是死亡。 

3、食慾

小於二十五天大的健康幼鳥食慾都特別好,吃飯一定吃到嗉囊撐到塞不下,如果有吃一半就開始睡覺的狀況,可能他的體質不是很好,導致精神與食慾的減退,這時必須補充營養,並帶去給專業醫生檢查。如果完全不吃,請參照第一點的做法,後面會再詳述保溫的方法與飼料的補給。

4、肛門

健康的幼鳥肛門是乾淨的,沒有沾到任何排洩物,肛門也沒有堵塞。如果肛門外沾到排洩物,可能是因生病而出現拉肚子的病徵;若肛門直接被硬掉的排洩物堵住,那可能是吃的飼料太幹,缺乏水份,導致糞便無法順利排出。如出現上述狀況,應立即帶給專業鳥醫師檢查,以免肛門發炎潰爛,甚至是死亡。

5、胸骨

這是判斷幼鳥及成鳥健康肥瘦的關鍵方法,也可以此做為判斷幼鳥體質與抵抗力的參考。

方式:摸幼鳥胸前***的胸骨及胸骨兩側,應該呈橢圓形,並有肉,沒有很直接摸到***胸骨的骨頭。若摸起來呈三角形,甚至胸骨兩邊凹陷沒有肉,第一個最輕微的狀況可能是吃得不營養導致太瘦,而第二個最嚴重的可能是因為久病而消瘦。若幼鳥前面四項檢查都很正常,那第一個可能性比較大,鳥體可能會因為營養不良而體質稍差,抵抗力較弱,只要補充微生素與營養即可漸漸補回來;若幼鳥精神不好又有消瘦的狀況,強烈建議馬上給專業鳥醫生檢查,以免出鳥命。

補充:

另外對於健康成鳥或中鳥的判斷,可由他平時的作息判斷。正常的成鳥睡覺時大多是站立著,一腳縮起來睡覺,平時也很活潑,會整理羽毛與鳴叫。而生病的成鳥睡覺則大多是雙腳站立、澎毛、趴著或蹲著睡,而且不整理羽毛,也不常張開眼吃飯或鳴叫,更嚴重的會一直睡覺。出現這樣的狀況就已經嚴重生病了,一般不會引起很大不適的病狀,是無法用此方式察覺的。

此方式不適合毛還沒長齊的幼鳥。因為幼鳥睡覺大多都是趴著睡,或兩腳站立著睡,而且睡覺時間較成鳥長很多。所以幼鳥健康與否的觀察要從他醒著的時候觀察。

二、飼料與餵食

幼鳥的體質要從小培養,所以小時候的營養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如果營養不良,幼鳥長大體型會比較小,而且抵抗力相對也較差。而在餵食器的選擇方面,也很重要。餵食器使用不當,有可能造成幼鳥食道受損,嚴重的甚至吐血而死。

以下將針對幼鳥飼料的調配、餵食方法與餵食器的選擇做一個介紹。

(一)、幼鳥飼料調配

以下提供兩種比較廣為人接受的方式,供鳥友們參考。

補充一點,通常一般鳥店都是直接餵食小米泡水而已,如果你的幼鳥還算健康,體質夠好,其實吃小米泡水也是可以的。但是幼鳥長大後的體型可能會較小,抵制力會較弱。下面提供的兩種飼料調配方式主要是給體質較弱,容易生病的幼鳥,及已經生病,需要支持體力的病鳥。擔心幼鳥生病或抵制力不夠的鳥友們也可以參考使用。並不一定只有這種調配方式才是最好的!不過我親自試驗的結果,是以下兩種效果比較顯著。

方法一:是提供給不怕麻煩,願意自己動手做的鳥友們參考的,營養度也不遜於鳥奶粉。


手餵玄鳳的操作

主要內容.引導你了解更多關於玄鳳鸚鵡手養等主題。如果你有計劃把玄鳳小雛鳥拿出來手養那就需要做一些準備了。首先,你需要購買有質量保證的飼料或配方。第二,你需要確定自己可以適應並很好地使用那些個用來手養的工具。最後,你需要選擇一個能夠升溫到適合溫度同時比較好地保溫的育雛箱。

配方:

目前的市場上有很多比較好的手養配方。要確定你自己使用哪種最好的辦法是和其他的養殖者交流交流他們自己關於價格,如何攪拌以及如何保持溫度和加熱的經驗,最重要的是,他們的雛鳥對這些配方或飼料感覺如何。我個人使用美麗鳥手養配方(Pretty Bird handfeed formula),我覺得這種配方價格合理,混合方便快捷而且在餵的過程中不會出現很多的分離或結塊等現象,這種飼料配方保持熱量和溫度的能力非常好,同時含有一些重要的成分,如乳桿菌和活性消化酶。不過,還有很多其他廠商生產的優秀產品。

餵養用具:

由自己決定將使用什麼用具餵養你的玄鳳雛鳥將是感覺非常不錯的時刻。另一個好的意見來源於其他有手養經驗的養殖愛好者和喜歡手養的小主人 。你應該問問他們使用什麼工具以及使用這種工具的原因,同時他們用這樣的用具餵養多大的雛鳥。舉例來說,一隻直把的勺子,我認為對於餵養才1天大的雛鳥是不恰當的工具,但它可以順利地用來餵養大約兩周大的雛鳥。針筒是優秀的工具,但你必須學會首先慢慢地使用它,直到雛鳥開始翹起腦袋來不停地吸的時候 ,這個時候你可以增加速度。我喜歡用帶有橡膠頭的針筒 ,因為這樣的針筒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對於大一些的雛鳥,我想使用勺子餵 ,雖然一般被搞得亂七八糟同時需要浪費很多張紙巾!其他可以用來選擇作為餵養用具的還有移液器和滴管。無論您決定使用什麼用具,始終需要用熱的肥皂水首先清潔乾淨,然後衝洗和使用浸泡法消毒。

好的消毒劑一般含有稀釋的漂白水(diluted bleach),四級銨化合物(Roccal-D), avinol ,鹼性戊乙醛(Wavicide)等其他種類的消毒劑。在下次使用前一定要使用消毒劑徹底清洗餵養用具並倒掉殘餘的配方,每次餵雛鳥的時候都需要使用新鮮的混合好的配方。 

育雛箱: 雛鳥年齡

溫度

1-5 天

34.5~35.5攝氏度(94-96華氏度)

6-9 天

34~35攝氏度(93-95華氏度)

10-14 天

32.5~34攝氏度(91-93華氏度)

15-21 天

30~32攝氏度(86-90華氏度)

22-28 天

27.0~29.5攝氏度(81-85華氏度)

29-35 天

24.5~26.5攝氏度(76-80華氏度)

36 天到斷奶

21~24攝氏度(70-75華氏度)

計劃:

我通常會在雛鳥大約2到3周齡的時候開始捉出來手喂。我曾經用手餵過只有一天大的小雛鳥,但那只是在小鳥可能剛出殼就有問題而需要我介入的情況下。如果等待超過三個星期,要雛鳥接受手餵會很困難;不過,我用一個彎曲的湯匙比其他任何用具都成功地餵養了一隻稍大的雛鳥。如果你在2周以前就把小雛鳥捉出來,他們可能不會獲得從父母那裡得到的自然免疫力;在這一點上,重要的是需要為飼料中加一種適合禽類的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一種有益菌),如果手餵的飼料中沒有這種成分。

一般在雛鳥的嗉囊還沒有空以前我不會開始手喂。我依據包裝筒上的說明準備這種配方,並使用一個糖果溫度計(可在大多數超市中買到) ,以確保配方的溫度保持在大約39~40攝氏度(102-104華氏度)之間,然後開始餵養。如果是使用注射器,開始要把雛鳥放在桌上你的面前,並將注射器輕輕放在雛鳥的嘴巴左邊。(重要說明:當雛鳥面對你的時候,他的左邊是你的權利。)將注射器的頭探向雛鳥嘴巴的右邊移動。仔細緩慢地擠壓注射器的柱塞,食物開始滴進雛鳥的嘴巴。您應該慢慢地餵食,使雛鳥認識你正在餵它,因此會把食物吞到嗉囊裡兒不是吸進氣管。配方的數量依賴於雛鳥的年齡和體重。如果你留意雛鳥的嗉囊,您就會看到其中充滿了你餵的飼料。請確保你沒有餵得過飽以致食物堆滿了嗉囊而進入了脖子中的食道,嗉囊也應該不會過大。嘗試一點一點地餵直到確定餵飽是不錯的主意。這裡是我所使用的手養餵食參考表:

手養餵食參考表: 雛鳥年齡

溫度

餵食數量

1-4 天

每兩小時

1 - 2 毫升

5-7天

每三小時

2 - 3 毫升

8-14 天

7:00 上午, 11:00 上午, 3:00 下午, 7:00 晚上, 11:00 晚上

4 - 6 毫升

15-24 天

7:00 上, 12:00 下午 (中午), 5:00 下午, 11:00 晚上

7 - 10 毫升

25-34 天

7:00 上, 5:00 下午, 11:00 晚上

11 - 15 毫升

35-44 天 (開始出巢)

7:00 上, 7:00 晚上

11 - 15 毫升

45 天到斷奶

7:00 晚上

11 - 15 毫升

注意事項:

您會注意到每次餵食的數量會隨著雛鳥日漸長大而增加,直到鳥兒出窩的時候。在這段時間內,你將會很難給雛鳥餵很多的食物。不要因此認為雛鳥開始斷奶了。相反,它是在「節食」 ,以消除他們作為嬰兒雛鳥的大腹部,為將來的飛行做準備。您會注意到,在剛出窩的時候,雛鳥對於飛行比對於吃東西更感興趣。您必須確保在餵食的時候把他們拿下來,因為他們可能會嘗試冒險起飛,同時著陸時可能碰傷自己。一隻小鳥可能會在剛出窩的時候減掉大約10~15%的體重。

當雛鳥開始長出羽毛同時需要少一些熱量的時候,我就把他們放在一個很小的裝有比較低棲木的籠子裡,雛鳥會比較容易站到這樣的棲木上。在籠子底部,放了各樣的食物,顆粒飼料,以及種子糧。一旦他們能爬上棲木,我就給那邊上加一個水碗,把食物放在小碟子中,並在底部增加一層篩網,當雛鳥長大一點了,我就把棲木放的高一些鼓勵他們飛上去,練習使用自己的翅膀。非常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最小刻度是克的天枰或稱來檢查小鳥在手餵和斷奶過程中的體重。如果發現雛鳥不增加體重(或在崗出窩以後失去太多體重),您可能需要提高餵養的頻率,或者可能表示出了點小問題,需要找獸醫去檢查檢查,比如可能被念珠菌(一種酵母菌)感染了。

特別要注意溫度啊!!!


提供你的鸚鵡健康的日常食物(豐富營養篇)  

鸚鵡的健康與食物中的各種營養有著直接的關係,然而食物的多樣性是對鸚鵡獲得良好的均衡飲食的最重要的關鍵, 拋棄以往單一的種子餵食是必須的,多方面的攝取各種食物的營養才能真正提供鸚鵡所需要的養分,一 般來講飲食中應該包括了混合種子、新鮮的水果及蔬菜、五穀及豆類、堅果類等食品,尤其是對中大型鸚鵡更是重要,現在市面上也有販賣鸚鵡專用的食品,對鸚鵡飼主來說有更多的選擇,不過我的建議是新鮮的蔬果類仍應該由日常的供應為佳,畢竟自然新鮮的蔬果終究比人工製品有更佳的纖維質及維生素,對鸚鵡本身比較好,也較易吸收,這類市售的鸚鵡產品可作為附加食品來搭配,一般日常供應的食品還是以天然的食物較理想。 

蔬菜水果是維他命和纖維質的主要來源,建議食用的有:胡蘿蔔、蘋果、芒果、木瓜、番石榴、菠菜、蕃薯、芽菜(或是發芽的種子)、玉米 、包心菜(大白菜、高麗菜等)、花椰菜、各種草莓與甜瓜等,蕃薯是對鸚鵡來說是非常有益的食物,它有豐富的Beta胡蘿蔔素與纖維可預防心臟方面的疾病,應將蕃薯煮熟後餵食;芽菜與發芽種子亦是最佳營養成分的鸚鵡食品之一,一 般有市售的綠豆芽、腕芽、苜 蓿等,也可自行將穀類或種子浸泡發芽,對鸚鵡的健康非常有幫助;木瓜也是高營養的食物之一,它含有高單位的消化道酵素與Beta胡蘿蔔素,是很好的日常食品,另外芒果及番石榴也是建議的日常餵食食物。 

穀物的供給也是必要的,大豆、蕎麥、小麥、燕麥、腕豆、糙米等,可經由煮熟後餵食,也可提供你的鸚鵡全麥麵包 。混合種子與堅果類都可於鳥店中購得,一般的牡丹小櫻的混合種子,與瓜子、核桃、杏仁、榛果、南瓜子、白瓜子、松子、 巴西堅果等,這些混合種子與堅果提供了鸚鵡所需的各種礦物質蛋白質的攝取對鸚鵡也是很重要,野外的鸚鵡偶爾也會攝取動物性的蛋白質,這種營養對於換羽期的鸚鵡有很大的幫助,也可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所以對一般籠養鳥來說動物性的蛋白質也是很重要的,動物性蛋白質包括了:乾燥明蝦、吉士、攪碎的水煮蛋、煮熟的雞腿骨、水煮的魚肉等,都可以適量提供。 

如果無法在生活中提供如此多樣性的食物,一些鸚鵡用的維他命是可以適量使用的,但是注意千萬別用過量,不過這些必須的營養還是建議主要還是由自然食物中取得為佳,而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餵食的食物是:巧克力、含有酒精成分的飲料、含有咖啡因的飲料、豬肉、酪梨(avocado又稱牛油果,一種對鸚鵡致命的南洋水果)、甜份與鹽分過高的食物、含高成分人工添加物的食物都是不可餵食的;飲水也要時常更換;儘量在生活中提供你的鸚鵡多樣性的天然食品以確保它們的健康,讓他們有多樣性的飲食選擇,它們也能活的健康又快樂。


 


相關焦點

  • 虎皮鸚鵡繁殖越多,雛鳥成長期間體型拉開的差距越大!
    很多飼養者在家中有成雙成對的虎皮鸚鵡準備繁殖前都非常興奮,因為虎皮鸚鵡雛鳥毛茸茸大眼睛的一團小毛球非常惹人愛,不過有些飼養者卻非常發愁,虎皮鸚鵡生的崽太多了,親自體驗過人工、半人工繁殖虎皮鸚鵡的飼養者可能比較清楚,虎皮鸚鵡親鳥哺育雛鳥至少需要達到40天左右雛鳥才有可能出窩以及獨立進食
  • 虎皮鸚鵡雛鳥漸漸成長,但是問題隨之出現!
    最近夏日漸遠,小編估摸著今年的頭窩虎皮鸚鵡雛鳥大多都出窩了,甚至一些破殼較早的虎皮鸚鵡雛鳥甚至都能夠獨立進食了,畢竟今年小編家的皮子也提早掛了繁殖箱趕上了頭窩繁殖,不過天氣炎熱虎皮鸚鵡親鳥為此也頗受罪,因此也建議各位飼主儘量不要在熱天剛開始時掛箱子,同時也是為了虎皮鸚鵡親鳥和雛鳥的健康著想
  • 幼鳥如何餵養?淺談雛鳥的飼養方法!
    相信很多人對於鸚鵡雛鳥的飼養不陌生了,所以咱們今天來說一下野雛的餵養方法!一、保持飢餓感,前提是在不影響發育的情況下假如一隻幼鳥,索食的頻率是一小時一次,那麼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延長20分鐘進食。當人餵雛鳥的時候,在它眼中,你就是它的親人,它的心思都在怎麼向你索要食物,是沒有心思去思考其它的。我們總看它餓得張嘴時恨不得一口吃個大胖子,只要稍一張嘴就要喂,千萬不要這樣。這對幼鳥的消化也不好,容易導致嗉囊炎。人們對待孩子也是會保持一定的飢餓,不是人們常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
  • 怎樣餵養畫眉鳥雛鳥?
    餵養雛鳥最好使用方籠,開始一籠可放2隻,以便互相嬉戲爭食,長大後再分籠。雛鳥的飲食特別重要。 雛鳥食的配製是用250克去骨去皮的新鮮鱔魚肉(沒有鱔魚用別的魚也可以)或純瘦牛肉,斬成肉泥。雛鳥在餵養過程中,可經常在室內外放鳥出籠讓鳥嬉戲。每隔2-3天要洗一次澡,天酷熱時要一天洗一次。
  • 想手養一隻鸚鵡雛鳥?這些問題你是否能扛得住
    現在對於手養鳥已經屢見不鮮,手養鳥既起到觀賞效果,還能和主人互動,給主人增添了很多樂趣,也因此不少朋友嘗試從雛鳥開始餵養。雖然現在雛鳥餵養的技術很成熟,市場上面也可以很容易買到餵養所需的食物和工具,但是對於新手們來說養活一直雛鳥還是非常的不易。
  • 米切氏鳳頭鸚鵡也叫酋長鳳頭鸚鵡,這樣的鸚鵡要怎樣餵養呢
    米切氏鳳頭鸚鵡是一種美麗的鸚鵡,也叫酋長鳳頭鸚鵡,主要是因為它們頭上有美麗的羽冠,就像非洲酋長的頭冠一樣。然而它們頭上的羽冠是一個一個地長出來的,也正是因為它們美麗的羽冠,才受到許多朋友的喜愛。那麼我們該如何餵養酋長鳳頭鸚鵡呢?大家快來看看,了解一下吧,希望大家能夠用到。
  • 虎皮鸚鵡雛鳥的顏色跟親鳥不同是為什麼呢?
    有很多飼養者會生出疑問,明明虎皮鸚鵡雛鳥的基因都遺傳自虎皮鸚鵡親鳥,即虎皮鸚鵡雛鳥的父母,但是還會出現類似虎皮鸚鵡雛鳥的顏色與其父母的顏色均存在明顯差異的奇怪現象,這又是為何呢?甚至一些鳥友會調侃類似這些雛鳥是否是虎皮鸚鵡親鳥親生的,那麼帶著疑問,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從雛鳥到成鳥,幼鳥的成長階段有哪些?收下這份幼鳥飼養手冊
    怎麼讓你的鸚鵡麻鳥從小就適應家庭口令?今天小編帶你了解一下:如何收穫一隻軟萌健康的幼鳥。全文共計3400字,閱讀時間8分鐘,建議收藏後閱讀。基礎知識:孵化期和留巢期是怎麼回事?以鸚鵡和畫眉為例,了解一下不同的麻鳥的餵食有什麼區別親鳥哺育雛鳥的方式,和這種鳥類的食性有直接關係,如果我們想按照最正常最符合鳥類天性的方式餵食雛鳥,提高成活率,那麼就應該了解一下不同鳥的食性和親鳥的餵養方式。
  • 畫眉雛鳥如何馴養
    馴養思路清代名家陳均所著《畫眉筆談》(想收藏此書的朋友可點原文了解購買)一書這樣說「養育之法,尤當謹防外患,且使其習於人,每之與偕出入,使貓狗習見,習與為鄰,兩不肆毒,則不生恐懼,飲食自安……或當日晴之時,或值花蔭之下,或聞它鳥之音
  • 烏鶇雛鳥救助餵養方法新手指南
    那麼,被我們撿回家的雛鳥,又應該如何來餵養呢?二、烏鶇雛鳥救助回家應該如何飼養?烏鶇雛鳥被撿回家以後,人工飼養要面臨兩個基本問題,一是用什麼食物來餵養,二是如何餵養,即食料和飼養方法問題。這兩個問題如果解決不好,通常就會帶來飼養失敗,其結果就是雛鳥死亡。
  • 怎樣餵養畫眉鳥雛鳥?,您絕對不知道的秘密
    餵養雛鳥最好使用方籠,開始一籠可放2隻,以便互相嬉戲爭食,長大後再分籠。雛鳥的飲食特別重要。 雛鳥在餵養過程中,可經常在室內外放鳥出籠讓鳥嬉戲。
  • 為什麼太平洋鸚鵡也比較適合從幼鳥養起呢?
    太平洋鸚鵡是一種短尾鸚鵡,其尾羽比其他小型鸚鵡都要更短,至於其他的不同之處,相比虎皮鸚鵡、牡丹鸚鵡以及秋草鸚鵡等除了脾氣比較差之外並無其他,不過太平洋鸚鵡和其他很多小型鸚鵡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年齡越大的太平洋鸚鵡越難親人,並且訓練它們上手的難度也更大,然而從雛鳥開始飼養則為很多想要鸚鵡親人的飼養者開啟了一扇窗
  • 談談百靈雛鳥的餵養與訓練
    (去年的照片和視頻) 1、雛鳥在沒餵食的情況下,你在籠子外邊晃手或敲擊籠子 、這時你看到雛鳥張著嘴吱吱的叫,選擇的目標是 嘴張的大、叫聲亮、脆而連續這是首選, 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是 在首選的前提下 ,有的鳥在籠子的遠端 從其他鳥身上爬過來或拼了命的擠過來,向你張著嘴叫的你一定拿下(這個鳥膽大與人的親和力強 ,保公他的這種行為是在孵化窩裡就形成的,它是窩裡的頭鳥,爭搶食習慣了)。
  • 手養玄鳳鸚鵡雛鳥太難了,尤其生病的,奶弄的全身都是,我太難了
    手養玄鳳鸚鵡雛鳥太難了,尤其生病的,奶弄的全身都是,我太難了 2020-11-07
  • 玄鳳鸚鵡市場大賣!新手養殖要注意哪些問題?這樣做提高成活率
    但是玄鳳鸚鵡的飼養周期相對很多鸚鵡品種來說要長不少,所以要求我們養殖戶朋友也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並且在養殖過程中玄鳳鸚鵡的發病率也比較高,如果大家管理不當就會引起雛鳥的成活率降低。
  • 鳥的王國:非常友善的紅冠鳳頭鸚鵡,大家想了解一下嗎?
    我們要說的就是鳥類,今天說的這個鳥類是紅冠鳳頭鸚鵡。它們壽命在鸚鵡裡面不算長的,壽命是9至11年。它們體型和粉紅胸鳳頭鸚鵡差不多,身長35釐米,體重在35至60克左右。雄紅冠鳳頭鸚鵡頭部是紅色,羽毛是灰色。腳短、強大、對趾型,兩個腳趾向前兩個腳趾向後,非常適合抓握和攀援。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東南部。喜歡在老桉樹森林生活。它們的叫聲粗嘎刺耳。喜歡單獨或者集小群活動。
  • 鸚鵡版死神來了~必看!看完請轉發!謝謝!
    9,不正確的自製奶粉 很多鳥友缺乏專業知識,並且有一部分鳥友認為養鸚鵡隨便搞搞就行了,幼鳥時自己煮什麼小米粥啊,燕麥糊啊等各種覺得營養好的給鸚鵡當奶粉吃,也有不捨得花錢買鸚鵡奶粉,自己按照大致成分做的。這樣很危險。買的進口鸚鵡奶粉貴的是配比而不是原料!10,吃木屑死亡 有鳥友遇到過鸚鵡吃木屑堵住死亡的。
  • 為什麼有些飼養者買到的小太陽鸚鵡並不如他想像中那麼聽話呢?
    小太陽鸚鵡一般對於很多有過飼養鸚鵡經驗的飼養者而言都應該比較熟知,畢竟小太陽鸚鵡目前對於飼養條件和飼養許可這兩方面比較嚴格,目前也是很多真正喜歡小太陽鸚鵡的飼養者在偷偷飼養,不過事實上對於新手飼養者而言我並不推薦飼養小太陽鸚鵡,不僅僅是因為小太陽鸚鵡不被允許飼養以及飼養難度頗高的問題
  • 畫眉鳥雛鳥難得,學會這招讓你年年都有成窩的雛鳥
    有很多鳥友養畫眉都喜歡從雛鳥開始餵養,因為雛鳥比較容易親人,從小餵大會對人產生依賴感,甚至可以在主人的手上或者肩膀上盡情的鳴叫。但是野生的畫眉繁殖期比較短暫,而且繁殖地點也比較隱蔽,所以畫眉的雛鳥不太容易得到,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籠養畫眉鳥繁殖的妙招,學會這招讓你年年都有很多畫眉雛鳥籠養的畫眉鳥繁殖不太容易,但是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要想讓畫眉在人工養殖下繁殖,首先就是要給它們創造一個類似於野生的繁殖環境,可以自制一個大的網棚,網要選擇鐵絲網,網眼一定要小於一釐米,才能有效地防止蛇鼠等其他動物的危害,網棚的長寬高度不得小於兩米
  • 科普 牡丹鸚鵡及其習性
    w:v=se"U  正如其他寵物一樣,購買情侶鸚鵡時,須注意所購得的是人工繁殖的而非野外捕捉的。這不單是因為道德及保育問題,野外捕足的雀鳥通常容易生病及死亡。情侶鸚鵡是很好的寵物,尤其由雛鳥時由人手餵食育成的情侶鸚鵡。情侶鸚鵡若是對人信任的話,它們可以非常親近人類,可以站立在人類的手指或肩膀上。情侶鸚鵡極少數可以說話,但若從小開始訓練,它們可以模仿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