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親侄子,拿下諾貝爾獎後,坦言:我可不是中國人

2020-12-21 文史輯錄

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必謀之——《錢氏家訓》

前言: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學生,經常在畢業之後,選擇出國留學,因此這兩所的大學經常被人們討論。但是我國也有很多愛國的科學家,當國家想要他們的時候,可以拋棄一切回到祖國。錢學森就是這樣一位科學家,當時祖國迫切的需要專家,錢學森那個時候還在外國留學,為了回到祖國,錢學森克服了一切的困難。

▲錢學森

由於當時錢學森就已經是一個著名的科學家了,美國不會輕易捨棄一個這樣的人才,因此對他回國的想法百般阻撓,美國政府甚至邪惡的將錢學森拘禁在監牢了。最後中國出面將錢學森接回國。回國後的錢學森幫助國家研究出各式各樣的高科技物品,為祖國的發展鞠躬盡瘁。錢學森家裡除了他,還有其他的科學家嗎?

▲錢學森

01美國的華裔科學家

錢學森的家族裡不只有他這麼一個科學家,他的侄子錢永健是著名的化學家,曾經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但是在頒獎典禮後的採訪中,錢永健說,自己是美國的科學家,他的言論引起了國內人民的熱烈討論。

▲錢永健

錢永健出生於1952年的紐約,由於家裡的伯伯和父親從事的工作,都是和科學研究有關,所以小的時候他就對科學研究有很大的興趣。在高中的時候,他就憑藉著自己的努力,獲得了全國的科技比賽一等獎,大學更是順利在哈佛大學畢業,在46歲的時候,錢永健就已經成為美國的國家院士了。

▲2008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

02科學家的回應

中國的群眾之所以不解錢永健的話語,是因為他擁有和中國人一樣的頭髮、一樣的膚色,而且體內流淌著炎黃子孫的血液。錢學森是中國著名的科學家,因此人們也在以同樣的標準要求錢永健。人們認為錢永健在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之後,不只應該感謝其他國家,還應該表達對中國的感謝。

▲錢永健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錢永健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後的言論,受到了中國群眾的嚴厲抵制,錢永健在得知之後,並沒有想到自己的言論會導致人們對自己的攻擊。於是錢永健對自己的言論做出了回應,他稱,自己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美國,不應該因為自己身上的血液就判定自己的國籍。他不會忘記自己身上流著的和中國人一樣的血液。對於他這樣的回應,一部分人終於接受了。

▲愛化學的錢永健

03自己的選擇,自己負責

在2016年的時候,錢永健離開人世,人們對於他的爭議也隨著消失。人們有權利選擇自己的國籍,錢永健從小到大都在美國生活,他選擇為了改變美國去努力,這是他自己的選擇。如今的中國也要不斷的發展文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一定會出現更多屬於我們自己的人才。

▲錢永健與家人照片

綜述:

我們在討論那些喜歡在國外發展的科學家的同時,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我們中國到底與其他國家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那麼多的科學家遠走他鄉,遠離親人,也要去國外發展。

不能一看華裔的科學家,就去攻擊他。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權利去選擇自己生活的地方,別人沒有權利去幹涉,我們應該去理解這些科學家。

【參考資料】:《錢永健自傳》《錢學森家族》【圖片來自網絡】【文案編輯】:目海志劉小撐

相關焦點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獲諾貝爾獎後:我不是中國人,我是美國科學家
    錢學森是我國近代有名的科學家,他在祖國一窮二白,迫切需要人才的情況下,如同及時雨一般,克服種種問題,漂洋過海回到了祖國。錢學森的回國之路並不順利,他遭到了美國政府的惡意刁難,最終被美國軟禁了很多年,才被國家解救回來。回國後錢學森先生立刻奔赴工作崗位,開始了自己的科研之路。任職期間,錢學森先生兢兢業業,為祖國做出了很多貢獻。
  • 錢學森侄子入美籍,獲諾獎後激動地說:我不是中國人,是美國人
    除去這些,這一年還有一件大事,就是當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被錢學森的孫子錢永健摘得,但是讓人震驚的是他的獲獎感言中有這樣一句:我不是中國人,是美國人。大家看到這個名字,肯定都會很陌生,但錢學森在我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其乃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第一批支援我國科學建設的愛國科學家。沒有他,就沒有後來的「兩彈一星」。而錢永健,正是前學生的侄子。
  • 錢學森侄子獲諾貝爾獎後:我身上流著中國血,但我是美國科學家
    01學成歸來的錢學森為什麼錢學森學成之後毅然選擇回國發展?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壞境的影響,錢學森自小受到其父愛國思想的薰陶,早已擁有了一顆愛國之心。而在錢學森赴美國學習時,其父還送了一張紙條給他,幾個簡單的字卻讓錢學森深有感觸。
  • 錢學森侄子榮獲諾貝爾獎,公開表示:我是美國人,與中國沒關係
    但是同時西方國家對於這頭東方雄獅也是有著防備,對於許多中國國籍的科學家都是嚴防死守,尤其是當時的錢學森先生。幾代人的拼搏,我們國家發展迅速,中國現在的國力越來越強,發展的也是很快,同時吸引到許多學子,開始回國繼續進修,或者為國獻力,反哺中國進一步發展,但是有一位卻是堅持不回國,這一位科學家的名字叫做錢永健,錢永健曾經表示自己不是中國人,一直都會是美國人,今後也不會再回中國的,也不是中國的科學家,這言論傳出來之後,受到許多人的關注,在學術界引發了劇烈的轟動
  • 錢學森為了回國放棄百萬年薪,他侄子獲得諾獎後說:我不是中國人
    可是在新中國建立後,為了能夠報效祖國,錢學森毅然放棄了國外的高薪工作和優越的生活環境,不顧一切地回到祖國,投身於祖國的建設中。這樣的愛國情懷,值得我們學習。 錢永健正是憑藉著這個獎項,成功被哈佛大學錄取,並在四年後獲得了化學和物理學士學位。隨後他又前往英國深造,在英國劍橋大學讀研究生的時候,錢永健利用自己的化學知識和技術發明出了一種有機染料,從而改變了螢光。 錢永健的科學成就非常大,一直備受關注。
  • 「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錢學森侄子為何這樣說?
    在他歸國後,開始不斷的為中國的建設做出了貢獻,在很多技術領域我國都得到了突破。可以說錢學森這種愛國的情懷讓人感到敬佩。 「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 在中國同樣也有很多優秀的人才,海歸,不可否認他們的身上確實具備一定的實力,但是愛國情懷在他們身上早已經沒有了蹤影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獲諾獎後,聲明:我是美國科學家,與中國沒關係
    引言「兩彈一星」成功發射後,我國的飛彈技術在世界範圍內獲得了一定影響力,不僅提升了我國在這塊領域的話語權,而且留下了良好的國際形象。在「兩彈一星」研發中,錢學森先生功不可沒,他為我國的飛彈技術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錢學森家裡不止他一位科學人才,他的侄子也有非常卓越的成就,還獲得了諾貝爾獎。眾所周知,諾貝爾獎獲得者很少有華人,錢永健拿下諾貝爾獎,相當於為華人爭口氣。
  • 他是錢學森侄子,曾獲諾貝爾化學獎,公開稱「和中國沒有關係」
    2009年,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在獲得諾貝爾獎後,接受香港記者採訪時表示:  「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科學家,血統和出身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身份。一個優秀的科學家,需要一個開放的社會,自由的環境才能讓我獲得諾貝爾獎。」  此言一出,很多人譁然,即使你是美國國籍,也不必如此撇開和中國的關係吧。
  • 為什麼屠呦呦得了諾貝爾獎,鄧稼先錢學森袁隆平卻沒得到
    不可否認,許多中國人有著濃烈的「諾貝爾獎情結」,希望有更多的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2015年10月,當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因為發現了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後,人們發出疑問:為什麼鄧稼先、錢學森、袁隆平等著名科學家沒有得到諾貝爾獎?
  • 屠呦呦青蒿素能得諾貝爾獎,以錢學森的科學成就,為什麼沒得獎?
    在中國人心目中,錢學森的地位遠高於屠呦呦,無論是知名度還是對中國的貢獻,錢學森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另外關於錢學森傳奇般色彩的求學於歸國經歷,無疑會在大家的心目中攻城掠地,已經徹底被錢學森所收服。但諾貝爾獎的評選標準卻不是簡單以此為依據的,兩者之間的因果,我們來簡單分析下。
  • 錢學森侄子獲諾獎,卻聲稱自己不是中國人,要永遠保留美國國籍
    上個世紀80年代,由於世界各國的交往愈發密切,況且我國也已經重新找回了自己應有的位置,必須要儘快地將科研發展起來,追上世界的腳步,所以有很多國內優秀的學者都被派出去學習國外的先進文化和技術,錢學森先生和他的堂哥也包括在其中,但兩個人的選擇卻大不相同,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們後代的心態和思維方式。
  • 錢學森侄子發言令人心寒,直言自己是美國科學家,與中國沒關係
    但如果提到錢學森的大名,相信沒有一個國人不知道,而不被國人熟知的錢永健,其正是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是一位科學家,其同樣在科學領域做出了不少的貢獻,當初錢永健還憑藉「發現綠色螢光蛋白」的成就,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華人和華裔不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出身中國江南地區的錢永健,其國籍為美國。
  • 他是錢學森的侄子,獲諾貝爾獎後稱:我有中國血統,但我是美國人
    而他還有個更加出名的伯伯,正是我國兩彈一星的元勳之一——錢學森。 語出驚人 當時在頒獎典禮上,錢永健十分開心,而此時的他卻說:「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科學家。」而他的發言,也把他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很多人都斥責他忘本。
  • 錢學森侄子獲諾獎,激動表示:我雖然姓錢,但我這輩子都是美國人
    其實這個問題多次被提及,鄭強教授曾今就這個問題就發表過看法,鄭強教授說道,美國人經常宣言科學無國界,但是我們的錢學森回國時候卻被美國人軟禁數年時間,所以不要談什麼科學無國界,科學和教育都有著很深的民族烙印,而事實確實如此。
  • 中國人不要羨慕諾貝爾獎,假如馬雲現在創建一個同等獎項,120年後……
    中國人不要羨慕諾貝爾獎假如馬雲現在創建一個同等獎項120年後……作者:都督爺爺在即將辭世之際,諾貝爾立下了遺囑:「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度為人類做出好的貢獻的人。」根據他的這個遺囑,從1901年開始,具有國際性的諾貝爾獎第一次頒發。並於1901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5周年時首次頒發。
  • 《錢學森》:陳坤張雨綺飾演夫妻,科學與藝術聯姻了
    在洛杉磯港口,一位臺灣記者問錢學森,為什麼不回臺灣,要去大陸,其問題提出時索求回答十分地盛氣凌人。錢學森先是用英文回答這位記者:據我所知,你是中國人,在對另一個中國人提問時,你應該說中文,而不是英語。錢學森:美國人能造出來,我們中國人不比他們少個腦子,當然能造出來。陳庚:好!我要的就是你這句話。錢學森出國深造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學成後歸國為國家的科學事業出力。
  • 血統加法律,楊振寧、李政道才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代表著科學界的最高學術水平的諾貝爾獎誕生已一百多年了,獎勵在各個領域中「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900多個,而獲獎的中國科學家或華人科學家卻屈指可數。就這寥寥無幾的幾位,大多數國人也難述其詳,不過對楊振寧和李政道這兩位科學家倒是比較熟悉。
  • 李光耀的10個小知識:強調自己不是中國人,曾坦言感謝英國殖民
    李光耀的10個小知識:強調自己不是中國人,曾坦言感謝英國殖民。第1,李光耀年少時,就讀於新加坡當時最好的高中——萊佛士書院。那時,全校只有一個女生,叫柯玉芝。這女生大李光耀2歲多,後來成了他的妻子。此外,他倆都是超級學霸,而且柯玉芝的學習成績比李光耀還要好。
  • 天才曹原,海嘯級後浪,一天連發兩篇Nature後,說我是中國人
    以及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顏寧,在清華任教十年後,也花落美國科學院。難道頂尖的留學生對中國科學的發展前景沒有信心嗎?當然不是。面對美國拋出的橄欖枝——美籍戶口,中國石墨烯超導天才曹原霸氣回應:我是中國人,我選擇回到祖國的懷抱裡。
  • 錢學森逝世十年:是什麼造就了錢學森?中國還能否再出錢學森?
    中國科學界有「三錢」,航天之父錢學森、力學專家錢偉長、核物理學家錢三強。他們也都是錢鏐的後代。 而生於1911年的錢學森,正是錢鏐的第三十三世孫。 02 聽過錢學森講話的人都知道,他一口京腔,而不是祖籍上海話。這是因為他在三歲時便移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