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龍紗跟舞龍布有什麼區別

2020-12-27 全球紡織網

舞龍紗跟舞龍布有什麼區別

2020-07-09 14:44:24 來源:全球紡織網

舞龍紗跟舞龍布有什麼區別?舞龍紗即(舞龍紗線。)其性質為滌綸紗線的紡織面料或成品舞龍布。


所述舞龍紗包含多根紗線,其中的每一根紗線中均包含有:未拉伸絲UDY、預取向絲POY、高取向絲HOY、全拉伸絲FDY、拉伸變形絲DTY,舞龍紗由一種電磁繼電器加捻製成,電磁繼電器包含:第一鐵片、第二鐵片、控制電路、鐵芯、線圈,控制電路控制線圈的得電與失電,使鐵芯間斷性產生磁場,使第一鐵片與第二鐵片間斷性貼合、分離,舞龍紗穿過第一鐵片與第二鐵片的夾縫,變頻器連接在控制電路上來控制線圈得電與失電的頻率。


這種舞龍紗的紗線由多種特定的滌綸線混合製成,成品的顏色漸變更自然美觀,面料的性能更好;使用電磁繼電器與變頻器的組合,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高,加捻效果更好,並使舞龍紗捻度變化多樣,使舞龍紗的品種更多。

舞龍布圖片

舞龍布,全稱:陽離子可染滌綸cationicdyedpolyester。

化學名: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彈性聚酯),縮寫:PBT,屬於變性滌綸。


由於在聚酯切片中引入了帶有極性基SO3Na的間苯二甲酸二甲酯而紡制,可以在110度用陽離子染料染色,大大改善了纖維的吸色性能。而且降低了結晶度而使染料分子易於滲透,使得纖維容易染色,吸色率提高。吸溼性也有改善。


這種纖維既保證陽離子易染,同時又可增加纖維的微孔,提高纖維上染率、透氣性、吸溼性,從而進一步適應聚酯纖維的仿真絲化。


通過仿真絲化可使織物柔軟透氣、舒適、抗靜電、常溫常壓可染。


通過陽離子改性多功能仿毛,可使織物具有手感柔軟、抗靜電、抗起毛起球、常溫常壓與毛共染。

相關焦點

  • 舞龍 樂悠悠
    舞龍是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活動,龍是華夏民族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圖騰,人們以舞龍的方式祈求平安和吉祥。12月11日,江海小記者總站邀請城山喜洋洋舞龍隊走進實驗小學,學校裡的江海小記者們紛紛體驗了一把舞龍的魅力。
  • 傳承傳統文化 趣玩舞龍舞獅
    問題3:為什麼舞龍的道具要用棍子,舞獅卻不用呢?  問題4:舞獅的道具身上有哪些圖案?圖案有什麼含義?問題5:舞龍時跟著的球叫什麼?代表什麼意思?……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孩子們自主設計了調查表——《我想了解的舞龍舞獅信息》,通過家園合作的方式一起尋找自己還想了解的舞龍舞獅知識。
  • 舞龍舞獅的前世今生
    似乎沒有什麼事情要比死後抬棺蹦迪更魔幻了,尤其是有時候他們失手把棺材弄翻車的樣子,簡直是靈車漂移,所以對他們來說,死亡從來不是終點。就連棺材的式樣,也未必方方正正,有用易拉罐造型的,有做成飛機,車,手機,單反,各種造型的。
  • 舞龍百年傳承:八達嶺鎮石佛寺舞龍入列延慶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正月十五鬧花燈」,在每年這一傳統節日期間,具有數百年歷史的石佛寺舞龍表演都會「亮相」在花會展演的活動現場,精彩的舞龍表演吸引了不少本地市民、外地旅客跟隨觀看。值得慶賀的是,今年石佛寺舞龍項目也被列入延慶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 舞龍舞獅武術融入大課間
    特色 龍獅項目興趣課堂一席難求 說起「一校一品」之舞龍舞獅,廣州市越秀區瑤臺小學聲名顯赫,該校融入了洪拳武術操、嶺南醒獅基礎動作等的大課間不僅在評比中遙遙領先,更重要的是,每個學生都會舞獅的武術動作,套個獅子頭就能有模有樣地舞上兩把,學生要經過選拔才能進入學校龍獅隊,入選之後要參與嚴格的訓練,而龍獅項目在「430」興趣課堂的名額更是一席難求
  • 舞龍之鄉:一條銅梁龍背後的脊梁精神
    「跟到起,跟到起,跟到起」……隨著起伏的節奏,未經任何修飾的重慶方言在舞臺四周響起,舞龍人的一天,由此開始。「穩到,穩到,穩到……」激昂的旋律下,24名小夥子不藉助任何道具,在團結協作中或翻滾、或跳躍,愣是用身體的變換組合,將「直躺」「掛腰」「搭橋」等舞龍的形態演繹得淋漓盡致。
  • 舞龍是春節的娛樂節目,傳承自漢朝,還有這些流派!
    百家號文史領域春節特輯獨家供稿再過幾天,春節就要到來了,各地百姓也都為過年忙的不可開交,不少表演紛踏而至,其中最熱鬧的當屬舞龍表演了。舞龍作為我國傳統民俗之一,不但具有很高的觀賞性,而且熱烈、歡快的場面,也為春節增添了不少喜慶氣氛。
  • 【網絡述年】莎車:村民舞龍興致高 載歌載舞迎新春
    今年莎車縣的春晚,將在艾力西湖鎮9村設置分會場,作為全縣9支舞龍隊的優秀代表,他們的表演將會被直播。元宵節社火表演,他們將與來自全縣37個鄉鎮的數十支社火隊伍在縣城大街上載歌載舞,慶祝節日。  「這段日子大家練得特別積極。」米爾卡米力 · 克依木是舞龍隊的教練兼隊員,也是莎車縣委宣傳部駐9村的「訪惠聚」工作隊隊員。
  • 60支紗的布和40支紗的布區別
    60支紗的布和40支紗的布區別 2020-07-09 15:41:32 來源:全球紡織網 60支紗的布和40支紗的布區別,我們常看到的什麼30
  • 「女子舞龍隊」舞出鄉村振興新能量
    珠水溪村「母子龍」作為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自1988年組建以來,迄今已歷經五代傳承和突破, 無論是舞龍造型、色彩、技藝都作了系列改良升級。珠水溪村男女老少都喜舞龍,平時在村文化禮堂、曬穀場、農家天井裡,經常有演練舞龍的隊伍,只見龍在飛騰,人在翻舞,龍身迎風,呼呼有聲,忽而騰躍,忽而翻滾,煞似蛟龍出海,龍遊九霄……
  • 樂高中國節日系列80102舞龍特別測評,全身都是特殊件!
    「舞龍套裝」。在2018年樂高發布的相關信息中,明確提及中國大陸地區成為樂高擴展的核心區域,樂高對中國地區的銷售愈加重視,本次以中國為主題的新年套裝是繼2018年建築系列上海天際線、長城、新年狗年大吉套裝後專門開發的中國主題系列,並且目前有明確證據表示,該系列會繼續延伸,並且不排除為了中國幾個重大節日挨個出一套的可能性。
  • 【體教融合】舞龍舞獅武術「WU」進大課間
    廣州市瑤臺村一直有習武的傳統,歷史悠久的醒獅文化一直傳承至今,「瑤臺醒獅」很有名氣,每年元宵等傳統節日,村裡的龍獅遊行都會進入瑤臺小學與學生互動,舞龍舞獅正是該校根植於瑤臺地域傳統文化的特色課程,他們還邀請了村裡的老前輩教授醒獅和武術,瑤臺小學更被評為「越秀區廣府文化特色項目學校」,瑤臺小獅隊曾在兩屆廣府廟會上進行醒獅表演。
  • 猜燈謎、舞龍、花燈、船燈 萬載傳統民俗鬧元宵(圖)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楊昆報導:猜燈謎、舞龍、花燈、船燈、蚌殼燈、小品、舞蹈……2月19日,萬載縣在政府廣場舉行傳統民俗文化表演,歡歡喜喜鬧元宵。  當天上午,隨著一陣陣鑼鼓聲響起,兩條分別為黃色、藍色的「彩龍」騰空躍起,在廣場上時而左右擺尾,時而上下翻飛,令人眼花繚亂。
  • 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受熱捧 舞龍舞獅武術融入大課間
    特色龍獅項目興趣課堂一席難求說起「一校一品」之舞龍舞獅,廣州市越秀區瑤臺小學聲名顯赫,該校融入了洪拳武術操、嶺南醒獅基礎動作等的大課間不僅在評比中遙遙領先,更重要的是,每個學生都會舞獅的武術動作,套個獅子頭就能有模有樣地舞上兩把,學生要經過選拔才能進入學校龍獅隊,入選之後要參與嚴格的訓練,而龍獅項目在
  • 竹馬、高蹺、舞龍……臺兒莊古城春節大廟會精彩不斷
    威風鑼鼓、竹馬、高蹺、舞龍、火龍鋼花等非遺節目依舊如火如荼,深受遊客和當居民喜愛。竹馬會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民俗舞蹈,騎著竹馬表演。竹馬是用竹篾紮成馬的形狀,外蒙綢布或紅、黑、赤、青、花、白等多種顏色,繪成了一匹匹活靈活現的「竹馬」。"竹馬會"的顯著特點重在跑:以跑入場,以跑收場,貫穿始終,即跑中見陣、陣中有情,跑出姿態、跑出陣勢。整個演出輕鬆、歡快,令人愉悅。
  • 豫園燈會昨晚試燈 新天地春節舞龍獅
    新天地推出傳統的舞龍舞獅表演,並安排了兩條路線。年初二的15:00-17:00,舞龍舞獅路線為新天地北裡-南裡-新天地時尚;年初八的11:00-13:30,路線為瑞安廣場大堂-新天地北裡-南裡-新天地時尚-企業天地。植物園推出「迎春花展——龍年生肖植物展示」。上海歡樂谷將舉辦「2012新春歡樂盛典」活動。
  • 趕快來圍觀鶴山舞龍盛況!
    颱風「莫蘭蒂」丟失江門的Wifi密碼,登錄失敗……於是鶴山這兩個地方的舞龍活動如期進行,相信親們的朋友圈有很多都是刷舞龍的吧!沒有到現場看的小夥伴不用著急,小編搜集了很多圖片,今天拿來分享給大家,馬上去看看!
  • 甕安草塘千年古邑區開園 古邑區將舉行川劇變臉、燈夾戲、舞龍舞獅、鏢局巡遊等活動 !
    、舞龍舞獅、載歌載舞,現場一片熱鬧。  據了解,甕安縣草塘千年古邑區分為紅色景區和古建景區兩大片區,其中,古建景區又分為四大景區——草塘大戲樓、旗山書院、黔山進士樓及草塘安撫司署,紅色景區有全國享譽盛名猴場會議會址及陳列館、幹部休養連、毛澤東行居,整個景區共有10多個景點。這次開園將持續到正月十五。期間,古邑區將舉行大型文藝演出、川劇變臉、燈夾戲、舞龍舞獅、鏢局巡遊、金榜題名、行為藝術、全民猜燈謎等活動。
  • 34個印尼省區,竟有25個推廣這項中國傳統功夫|有關舞龍舞獅的人和事
    那麼,印尼最讓我傾心難忘的是什麼呢?是宛如碧玉腰帶環繞赤道、青翠可愛的山川原野;是終年溫熱陽光明媚,既無嚴寒又無酷暑的宜人天氣;抑或是溫和有禮貌從不愁眉苦臉,把微笑當成另一種語言的土著居民……這些都是我喜歡印尼的理由。
  • 龍騰潮州歌盛世 民間藝術綻芳華——全國舞龍展演暨第十三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優秀民間藝術表演作品獎初評活動綜述
    全國舞龍展演是山花獎·優秀民間藝術表演獎評獎活動中一個重要的項目,每兩年舉辦一次,此前分別在北京、浙江、廣西南寧和江蘇蘇州等地舉辦過。  潮州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著名僑鄉,是廣東的東大門,被專家學者稱為「中原古典文化櫥窗」,民間藝術俯拾皆是,以潮州歌冊、浮洋的大吳泥塑、庵埠的燈謎、意溪的大鑼鼓、金石的木偶戲和黃岡的布馬戲最負盛名。其中,大吳泥塑及潮州方言歌謠曾獲中國民間藝術山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