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各家的風控越發嚴格,徵信體系也緊跟而上,就在7月17日,央行徵信宣布和百行徵信正式籤署合作協議,也就是說,行業版徵信正式接入國家的徵信系統了。
百行徵信作為一個民間徵信系統,囊括了一億多中國人的信用信息,如果和央行徵信聯手,銀行等金融機構也可以在百行徵信中查看借款人的信用數據,勢必會作為銀行放款評估風險的一個依據。
監管增強
徵信體系就是為了約束市場。央行徵信的數據主要來源於傳統持牌機構,比如銀行,如你沒在銀行辦理過業務,那就沒有與你相關的信用數據。百行徵信就是收集各種民間借貸的徵信信息,由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牽頭的百行徵信,實力亦是不可小覷。如今強強聯手,百行徵信彌補了央行徵信的短板。
這意味著什麼?想必很多人也想到了,失信風險越來越高,懲罰力度也越來越大,未來信用卡逾期不但會被央行抓住,百行徵信也不會輕饒。信用卡、民間借貸兩頭抓,還相互補充,未來的管控力度可想而知。
職能越界
百行徵信作為央行徵信的補充,還體現在其他數據上,比如水電等生活類繳費,也記錄其中,隨著大數據的發展,未來可能去個商店買東西,都會一一記錄,這就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反感,過度記錄細節,是否觸犯了個人隱私?
百行徵信不僅僅有信貸記錄,還對接了公安身份信息,手機信息等金融信息,和生活服務及地方政府也有密切合作,所以百行徵信的其實並不簡單,其目標是整個信息服務市場,未來覆蓋的範圍越大,肯定會對大家的日常生活產生影響。
而兩家機構的聯手,更像是一記重拳,對現代信用社會也起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你是否感覺,自己越來越像一個透明人?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