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很多的事情到了極盛的時候就很容易衰敗。
所以古人總結出了一句俗語叫:「人有四不盡,盡了人敗亡」,到底是哪四件事不可做盡呢?一起來看看吧!
事不可做盡
我們常常說:「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其實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不要做的太絕,要學會給自己留有餘地。
都說:「失道者寡助」,如果你要是把事情做絕、做盡了,那麼到最後自己也是必敗無疑。
項羽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他勇猛過人、百戰百勝,但是卻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就是做事情太過狠絕。
他攻克襄城之後殺掉了守城的全體軍民,後來又坑殺秦軍二十餘萬俘虜,火燒鹹陽城、挖了秦始皇的墳墓等,項羽的所作所為為他日後的敗亡埋下了禍根。
所以說,真正聰明的人要懂得得饒人處且饒人,事不可做盡。
言不可道盡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一個人要是說話說得太多,又不動腦子,就很容易給自己招來麻煩。
我們在和別人交往的時候,往往都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也很難去保證自己認識的人裡面沒有小人,有的時候一句無心的話被有心的人聽了,別人就會加油添醋地傳播,可能就會導致很嚴重的後果。
所以,我們在和別人交往的時候,最好要做到「言不可道盡」。這樣既是保護自己,也是大智若愚的一種表現。
事不可倚盡
我們每個人都有得意和失勢的時候,得勢或者富貴的時候千萬不要過於狂妄或顯擺,要不然就很容易物極必反。
在《甄嬛傳》裡面的華妃仗著自己的哥哥有權有勢,在後宮飛揚跋扈,甚至有些時候連皇上也瞧不起,得罪了很多人,最終一頭撞死在牆上;再比如說韓信有勇有謀卻居功自傲,最終讓劉邦設計殺害。
這些人都是因為權勢達到極限而不是收斂,最終敗亡了。
所以說:「有勢不可待盡」,做人也要謙虛低調一些。
福不可享盡
俗話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要福禍相依,福氣過了頭就是禍患,禍患到底就是福氣。
曾國藩也曾說過:「求缺媳婦,花未全開月未圓,有福不可享盡」,這就是曾氏家族興旺發達的秘訣。
人在走運、享福的時候不妨分一些給別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去幫助別人,多去行善積德,只有這樣福氣才能夠長久。
當然除了做到這四不盡,「事不可做盡,言不可道盡,勢不可倚盡,福不可享盡」,我們還可以領悟老祖宗總結下來的俗語,讓自己成為真正擁有大智慧的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俗語是老祖宗的生活經驗,飽含了老一輩人一生的智慧。它通俗易懂,卻含有哲理。若我們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定會讓我們一生受益。
小編我在這裡呢,就給大家推薦一本書《老人言》,這是一本凝聚了古時候老人家的智慧的書。
裡面收錄了很多口口相傳留下來的草根智慧話語,可以帶我們領略古時候那些老人家的智慧。
它和現在越來越多的心靈雞湯文章不同,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的描述,是能讓我們一邊哈哈大笑還能一邊學到很多智慧的書籍!
想要讀的朋友們是不是有個擔心,那就是害怕文言文看不懂?大家不用擔心,在這裡給大家推薦是白話文的《老人言》,不僅將原版內容完整收錄,還有詳細的翻譯和注釋,故事都特別有趣。
而且這本書才49塊錢,比書店便宜太多了,正版書籍也就一頓外賣錢,卻能讓你受益一生,快點讀讀吧。
快點擊這裡購買吧!
《老人言》這本書,裡面的內容淺顯易懂,不是通篇泛泛而談的大理論,而是通過一個個真實而精彩的小故事來闡述。書中經典的道理,經過歷練和總結,也不再只是老祖宗的智慧,通過不斷的流傳,已經成為普世智慧和精神財富,就看我們怎麼去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