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到了,也能感受到我的四肢……我……不再瞎也不再殘了……」在一片黑暗的空間中,年輕的男子緩緩跌坐在地上。藉助妹妹贈送給他的系統,這位身患絕症、身殘目盲的年輕人不僅在虛擬的世界中重新獲得了感知,還踏上修仙之路。
這是一位海外作者在《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海外徵文活動中創作的開頭。
11月中下旬,吉艾斯球工作室在起點中文網海外站Webnovel上發布了聯動活動,邀請海外玩家在這裡創作修仙小說。
在排行榜上排行前三的活動作品會獲得Webnovel的各種獎勵,包括成為這家網站的籤約作者
網絡小說,尤其是修仙題材網絡小說在海外的流行已經不是個新鮮的話題。不過,海外讀者畢竟與國內讀者間存在著文化差異,《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的海外玩家與國內玩家之間也同樣如此。吉艾斯球在一次採訪中提到,相比於國內玩家,海外玩家常常對遊戲中的仙俠元素感到神秘而新奇,並且會以一種解謎的心態去探究其起源和含義。
那麼,如果將筆交給海外玩家,以《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為藍本,創造出他們夢想中的修仙世界,他們會寫出什麼樣的故事,他們理解中的修仙是什麼樣的?
設定
吉艾斯球為海外玩家們準備的畫板並非一片空白。除了《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提供的現成世界觀,吉艾斯球還為玩家們準備了4個預設好的角色。這幾位角色都被設定了頗為豐富曲折的人生經歷。其中,既有出身書香門第卻心向冒險生活的女子,也有出身將門卻發起一場失敗反叛,最終成為太一門弟子的年輕男性,還有仁義心腸的江湖醫生和流浪藝人。
這幾位供海外作者參考的角色都是太一門的外門弟子,在太一門滅亡之日逃出了宗門。這些人物的種種特質本身也來源於遊戲內的設定,與遊戲關聯密切。
「邱思」是官方提供的參考人物之一,她的人物特質,如精於藝術、社交和戰鬥等,很明顯參考了遊戲設定
除此之外,活動頁面上還為海外作者們提供了幾個可供參考的開頭。這些開頭也按照國內網絡小說的慣例,按主角的性別被分成男頻和女頻。吉艾斯球並沒有限制本次創作活動必須以《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的世界觀為背景,所以其中一些開頭的想像力也可以稱得上天馬行空。
「太一門被不明敵人襲擊並慘遭滅門,只有幾位外門弟子逃出升天」是男女頻通用的參考情節,最貼合官方的設定,而活動網頁提供的其他參考開頭就顯得有些千奇百怪。
在女頻部分,除去最「官方」的那個開頭,其他的開頭還有「修仙強者穿越到充滿吸血鬼、狼人的奇幻世界重新開始修仙」「《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狂熱玩家穿越到《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的世界裡卻發現自己無法修仙」「一覺醒來發現自己成為火焰靈獸並即將成為水仙人的新娘」等等,看起來就很天馬行空。在排行榜前列,確實有作者是以「成為水仙人的新娘」為開頭的,如活動作品《水神火新娘》裡,穿越成烈火精靈的遊泳冠軍安瑩月不得不成為水神傅水進的新娘,並學習修仙技藝,為水神療傷。
而另一邊的男頻看起來就顯得比較「正常」。除去太一門的開頭,就是系統流的路子——一個不能修仙或資質平庸的人忽然得到了某個系統,從此在系統的指引下走上修仙路。當然,在這之中也有一朵奇葩,那就是「穿越成蟲子開始修仙」。好吧,這個套路我確實沒見過。
系統
據我對仙俠玄幻類網絡小說的粗淺了解,在近幾年流行的小說裡,「系統」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原先「老爺爺」扮演的角色。在更早一些的修仙小說,作者往往會安排一個神秘的「老爺爺」。老爺爺通常曾經有著很高的地位和修為,卻因為某種原因失去了原先的境界乃至肉身,只能以靈魂形態寄托在主角或主角身邊的物件上。
「老爺爺」在小說裡扮演的功能有些類似於系統指引或新手教學,引導主角一步步在修仙世界裡爬得更高,還會告訴主角一些不傳之秘,也有可能將自己的絕學傳給主角。在必要的時候,「老爺爺」還會成為機械降神式的存在,救主角於常人無法脫身的險境。比如說《仙逆》裡的司徒南。
雖然說「老爺爺」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功能性的角色,但他畢竟也還是個角色。在優秀的作者筆下,老爺爺們往往能被塑造出不錯的人物弧光,和故事發展緊密關聯。而在筆力有限的作者那裡,老爺爺就像是個純粹的工具人,沒有實感。
於是,「系統」開始漸漸取代「老爺爺」在修仙小說中的位置。作者們很快就發現,「系統」是一個在推動情節上好用又強大的工具。系統是沒有人性的,它的出場也不需要任何解釋或鋪墊,最極端的情況下,只要「某天某人腦海裡響起了系統的聲音」即可。系統發布任務,角色完成任務,小說的劇情就推進了——是不是有些像是在玩遊戲?
《邪王子重生》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一位修仙國度的王子在與敵人爭鬥時落敗身亡,醒來後卻發現自己回到了14歲時,腦海裡還多了個「系統」輔助自己修煉,完成系統發布的任務、積攢「殺戮點數」,就能兌換到修為上的獎勵。看起來確實很有遊戲策劃案的既視感。
在《邪王子重生》裡,系統的出場只需要「叮」地一聲
小說中的系統界面也很像遊戲UI,特別是當它用英文呈現出來的時候
但就如同有追求的遊戲開發者會絞盡腦汁地把任務系統和故事發展結合起來一樣,有追求的作者也會設法讓系統在故事中的出現更加合理。如目前在徵文活動中女頻排行第二的小說《我了不起的夢境系統》裡,女主人公Tiara在12歲時遭遇車禍,昏迷8年後以近乎全身癱瘓的狀態甦醒。
在故事裡,這次車禍是由某科技團體故意製造的,目的是尋找合適的實驗對象。科技團體中的醫生試圖讓一男一女兩位受試者精神融合入夢,從而不必經過修煉就可以進入零維。夢境是被構建好的世界,像一個遊戲一樣,入夢者可以選擇身份,降臨到夢境中的世界,在其中不斷成長,從而不需要修煉就能達到進入零維的境界。
女主人公也是被精心挑選的。醫生認為,實驗之所以無法成功,是因為成年人的心思太多,所以需要用孩子來做試驗。為了避免社會上的指責,他的團隊暗中策劃了一次車禍,使得當年12歲的女主角成為了植物人。女主角甦醒時已經成年,心智卻仍然停留在12歲的階段。這時,醫生派來了女主角的弟弟,讓他在女主角放下戒心的時候將入夢用的藥劑注射入她的體內,使之意識進入「夢境系統」。
從劇情中我們可以得知,所謂「夢境系統」是醫生和他團隊追求的人類進化的希望所在,而擁有成年人的身體和孩童心智的主角在他看來是成功的關鍵。他認為,人類進化的方向是最終進入零維世界,而進入零維世界原本需要通過類似於修仙的修煉,而通過他的「夢境系統」,人類不需要修煉也能夠進入零維世界。這就是目前劇情透露出的世界觀。
《我了不起的夢境系統》在架構上與本土的修仙小說實際上非常不同,倒有些像是日本風格的科幻小說或動漫的設定。但它「修煉」的那一部分卻又是非常正經的修仙小說的設定,例如在女主角的弟弟將藥水注射進她的身體時,她感到一股火焰在「Shaoyin Heart Channel of Hand」中穿行。這個被谷歌翻譯直譯為「少陰手心道」的英文名詞,實際上指的是中醫裡的「手少陰心經」。
成長
無論中西,無論是玩家還是讀者,似乎都對「角色成長」這個概念有著特別的喜愛。遊戲自不必說,多少玩家在遊戲中辛苦奔忙,只為再多升一級、再多搜尋一件更好的裝備或道具。
在系統流的小說裡,系統的存在不僅僅是為了給主角一個外在的強驅動力以推動劇情,也是為了給角色成長以更豐富的維度。修仙小說中,如果出現了系統或類似的存在,那麼它往往會提供一條相對獨立的成長路線,區別於世界觀下的主流成長路線。
就如同「修仙」一詞極其傳神的英文翻譯「Cultivation」(直譯為「耕種」)所揭示出的那樣,「修仙」是一個與耕種高度相似的過程。比如,種水稻的過程包括了播種、犁田、耙田、下種、育苗、移植、插秧、管理、收穫等諸多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很多工作要做,都要注意天時地利。並且,最重要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可以很直觀地觀察到水稻在不同階段的成長,很直觀地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成果,「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在《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裡,培養角色結丹就和培育植物一樣,需要考慮到時節、功法、心境、風水五行等諸多因素,而角色在結丹後數值相比於上一階段會發生飛躍性的成長
如果你有過從種子開始,將一株植物培養到開花結果的經歷,就能夠體會到「耕耘」的樂趣所在——照料著它從弱小走向茁壯,這種快樂似乎是全人類共通的。
海外玩家顯然比我更理解「Cultivation」的本意:在參與本次活動的作者裡,真的有一位作者以「穿越成一隻蟲子開始修仙」為主題進行創作。而且,除了文字有些乾巴巴的,他其實寫得還不錯——在《蠕蟲至尊》裡,一名整日為考試勤奮苦讀的生物系大學生忽然間穿越到一個神秘的修仙世界,成為了一隻蠕蟲。他需要完成「系統」給予他的任務,一步步變得更強,踏上修仙之路。
雖然作者在小說裡使用的技法和套路都是時下修仙小說裡流行的,但看起來就是有點邪典電影的味道。這股邪典味也出現在目前女頻活動排名第一的作品《愚蠢的修仙者和她的一擊法術》當中:女主角擁有「一擊仙術」,強大得無與倫比,但卻還在為找工作而苦惱——目前的章節就圍繞著女主角不斷的求職碰壁展開。她試圖從事卻失敗的工作包括清潔工、蠕蟲飼養員(為什麼又是蠕蟲)、通過製造後宮獲得力量的系統的管理員……設定有些像《一拳超人》,但比《一拳超人》要邪典得多。
目前在男頻方面排名第一的作品《在線修仙》看起來就比較像正經的修仙小說——一位天生身體殘疾、雙目失明的年輕人,藉助最新的沉浸式「VRMMORPG」的幫助,在網路遊戲的世界裡開始修仙之旅。自然,他的修仙之路也少不了系統的幫助。
但是,成長,或者說種田能夠完美地概括「修仙」這一概念嗎?
變強
可能對吉艾斯球來說有些不幸的是,排在活動排行榜前列的作品很少有以《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的世界為藍本進行創作的,更不用說使用他們給出的預設人物了。
相比於按部就班地創作一部比較傳統的修仙小說,或者國內俗稱的仙俠文,參與活動的海外作者們似乎更喜歡天馬行空地將許多其他元素融合在一起。最後的作品呈現出一種有趣的融合,甚至顯得有些邪典:最正統的修仙元素往往與系統、遊戲、科學家的陰謀、蠕蟲或是其他的什麼東西融合在一起。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在海外作者眼裡,修仙是什麼?
「我們修仙者,是權力、財富、名望、和尊貴的象徵,是這個世界的主宰。」在目前男頻活動排行第一的作品《在線修仙》裡,一位修行宗門的長老如此定義「修仙者」。在排行第二的《邪王子重生》中,主角葉天雲則赤裸裸地展現出對肆意妄為的權力的渴望。
這也許體現了修仙小說所面臨的悖論:修仙小說所設置的背景和所運用的文化要素給它在外殼上套上了一層仙氣。但如果穿透這層「仙氣」深入到故事內核,就會發現,修仙小說講述的故事往往有著最濃重的煙火氣:負氣賭鬥、殺人奪寶、厚黑權謀、爭風吃醋……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也許正是因為對佛道文化不是那麼熟悉,海外作者在創作修仙小說時,直接將那層仙氣飄飄的殼去掉了,剩下的內核就是非常純粹的「變強」,寫出的小說看上去有些詭異、雜糅了許多不那麼常見的元素。但你又不得不承認,它們讀起來確實是「修仙小說」。
那麼,變強又是為了什麼呢?
不得不說,這位直到《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結局才出現的角色,面容似佛,衣冠近道,是整個遊戲中最有「仙家氣派」的人物
修仙,尤其是古人所說的修仙,是沒有「變強」這一層意涵的。相反,古人的修仙講究的是「無爭」,恰恰是修仙小說裡盛行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反面。記載在古人筆記雜談中的修仙者形象,往往是避世而居、餐風飲露的隱逸者。偶爾入世,所作所為也總是在積德行善。
修仙小說中的修仙與古代傳統中的修仙背道而馳,是一個非常現代的產物。比起「修行」,修仙小說中的修仙更像是標準化的工農業生產流程,再加上各種江湖氣的恩怨情仇來組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體現在小說裡,就是讓提供數值成長的系統成為驅動劇情發展的最大推動力。體現在遊戲裡,就是修仙這個過程被簡化為用佛道文化包裝過的,有階段性的數值成長。
正因如此,我在外國人創作的修仙小說裡看到的「修仙」反而更加純粹:變強,變得更強。無論如何,修仙的故事總是發生在滾滾紅塵中,修行界甚至比凡間更加野蠻、更像一個叢林社會。但同時,修仙者的世界也是個非常現代的世界:人員流動頻繁,人際關係淡薄,門派呈現出現代企業的面貌,實行科層制下的量化管理。居於其間的個體,則在可量化統計的社會階梯上一步步向上攀登。
例如,在活動作品《我的修仙系統》裡,進入門派要進行量化的考試選拔,進入門派後還會定期舉行量化考核和考試,根據考核的結果和排名決定待遇。比起任何古代的組織,這個古老的、傳承千萬年的宗門看起來更像是世界五百強企業中的一員,裡面的弟子則如公司員工般沒日沒夜地為「升職加薪」修煉。
修仙門派之間也存在著市場經濟般的相互競爭、相互對抗,而且更加殘酷
某種程度上,修仙小說是屬於現代的,寄託其上的正是人們對現代社會的想像。
人同此心
我已經談論了許多修仙小說中「俗」的一面。但我希望各位讀者不要因前文的表述而產生「修仙小說都是工業流水線產物」這樣的印象。事實上,與人們的想像相反,網絡小說的創作仍然是非常個人化的,每位作者都有自己的個性。然而,正因如此,他們在作品中呈現出的一些共同特徵才格外值得關注。
從作品來看,市面上流行的修仙小說中所呈現的世界正是變形後的現代社會,修仙者的心態與現代年輕城市居民的心態有微妙的相似之處:與老一輩間互相不理解,常常不得不孤獨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挑戰,又總覺得有什麼東西,在推著自己往前走,一定要攀得更高,一定要變得更強,越快越好。
修仙小說「變強」的主題,也許與這種心態是相契合的。更重要的是,修仙小說裡主角的成長是穩定的,只要付出了努力,總是能獲得回報。
可以說,修仙小說及由此衍生出來的文化產品抓住了人們心中普遍存在的某種情緒:有些焦躁,又有些焦慮。穩定地成長,穩定地變強,直至達到社會階梯中的頂峰,靠「自己」就能夠擺平一切麻煩。當然,上乘的修仙小說總是能展現某些超越性的內容,塑造真正有仙人氣質的角色或心境,但推動情節的永遠是滾滾紅塵中的愛恨糾葛。
在這一點上,無論是小說還是遊戲,四海內外,人同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