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都看過《喜劇之王》吧?
小人物尹天仇哪怕天天蹭盒飯,也要堅持當一個死跑龍套的,保持一顆逐夢演藝圈的初❤️。
從底層幹起,默默長期跑龍套,終成大器。請問大陸人生經歷最像喜劇之王的人是誰呢?
孫紅雷,黃渤,王寶強,張譯,肖央,王景春,雷佳音
而我選出的角色超乎你們🍑的預料,
我選的人是:四九城誕生、相聲皇后、燙頭界的仙人、中國搖滾理事會會長、大型家庭動物園的掌控者、吳京之密友、王老爺子的秘密愛子……
于謙老師
我這麼說並不是沒有理由的,下面于謙老師的人生履歷將徐徐展開。
現在讓德雲女孩欲罷不能的于謙老師,在他的早年間也不是一帆風順。
少年于謙
于謙從小就喜歡相聲。1982年,13歲的于謙進入了自己夢想的地方:北京戲曲學院相聲班。他最早參加的這個班是「三年制」學期的,後來追加了兩年,謙哥就一口氣學了五年相聲。
因為學院每年要考試兩次,還要進行淘汰。有業務分數不高的,或者不聽管教的學生,就要先行離開。
擔心被退學回家的于謙,一直老老實實好好表現,做個乖寶寶。
但是日後被稱為:捧哏不灑湯不漏水的相聲皇后于謙,在求學時天分並不突出,被老師批:你這個人沒有天賦,根本就不是說相聲的料!
早期相聲學徒期間的于謙
求學路漫漫,18歲的于謙,好不容易畢業了走出了學院的大門。他剛想大展拳腳,出人頭地卻挨了現實重重的一錘。
于謙一出來在社會上根本賺不到錢,是賴他自己不行嗎?非也,賴大環境。
還真不是為于謙推脫,當時真的是大環境不好,因為在八九十年代,相聲開始衰落,觀眾們不愛聽相聲了。用于謙自己的話就是:相聲行業的社會地位下滑到了臭水溝。
于謙說:1987年,當時的晚會,表演個霹靂舞,就會特別火,觀眾都嗨了。但一聽相聲上了,觀眾都開始起鬨:「下去吧!」根本沒人聽相聲。
所以當時說相聲的為了不讓人哄下去,甚至開發了吉他相聲,相聲演員報個吉他上去唱段崔健,才不讓人哄下去。
這種感覺,三十多年後于謙回憶起來都讓他特別難受。
無人問津的相聲場
所以謙謙開始在電視劇跑龍套,再小的角色他都不放過,也不是為了賺錢,謙謙家真的不缺錢,就是為了在社會上找點事,幹出頭。
目前最早可知的是,中央電視臺1987年播放普法電視系列短劇《鏡頭伸向大雜院》中于謙扮演一個遊手好閒的北京小青年。
那時候的謙哥留著一個一臉懵懂的平頭,演技平平,無人觀看。而且年紀輕輕就長得這麼老相。
18歲的于謙堪比30歲老叔(可考究于謙最早飾演的龍套角色/《鏡頭伸向大雜院》1987年)
1992年于謙23歲終於上了一次大製作,參演了《編輯部的故事》 。于謙老師在裡邊扮演一個雷子,和葛優、侯耀華上演激情對手戲:「你丫站那兒別動!」總共出場4.326秒。
在同年穿越兒童劇《小龍人》中,于謙飾演了唐朝古人,和北京小學生一起作揖拘禮,跟小孩嬉皮笑臉盤道。
還和小孩嬉皮笑臉地討論了什麼是北京?沒聽說過啊?有了特寫鏡頭,眼袋和抬頭紋中開始有了戲。總共出演1分34.8秒。重大飛躍!!
要說起于謙早年間最重要的一次龍套,當屬1993年情景喜劇《海馬歌舞廳》!
這片是當時的大嗨劇,大潮流劇。
探討的是: 在燈紅酒綠,夜夜笙歌的北京,一批潮男靚女天天呆在海馬歌舞廳打發空虛無助的精神世界。這裡面迎來送往,愛恨情仇,光怪陸離。
這片子裡面從導演、策劃到演員,是北京當時最嗨的腕兒!說出一個名字現在都地面抖三抖。
策劃:阿都,阿朔
編劇:阿巖、阿雲、阿言(諾貝爾之獲得者)
演員:國立、優子、志文、小藝、賈志新、帆子……
《海馬歌舞廳》總策劃表一覽
就在這一串大腕之間我們的謙子老師也混了進來,在第二集中扮演一個耍酒瘋的小混子,
滿臉膠原蛋白的于謙:標配著出街男孩的潮流花襯衣,插袋西裝褲。喝多了上臺開始拿著麥亂叫,唱《我是一個兵》。
撒潑打滾讓下面每個人都想抽他大嘴巴。
彪悍的歌廳老闆上臺給謙子一腳,讓丫滾蛋。
這麼短短一段,留著平頭的于謙把一個社會混子演的活靈活現,痞氣滿滿。
這段表演給大師的大腕們,留意了不小的印象,謙哥也開始和京圈的大咖們熟絡了起來。按嘟嘟爺的話來說,這可是于謙小鮮肉時期最經典的片段。
馬未都評于謙
從此謙謙的演藝生涯開始了重大升級!
各種混子和京味小痞子角色開始絡繹不絕地找上門來。但是都是給明星當配菜的。
1995年,于謙搭戲王志文,伍宇娟,出演《東邊日出西邊雨》中的餐館老闆。他的市井模樣,小老闆的精明圓滑,都透露出小人物斤斤計較的人性細節。
精明小老闆《東邊日出西邊雨》
1995,謙謙在扮演了《起步停車》中的又一個年輕混子,給姚二嘎配戲。國潮李寧頭上戴,拼色潮流運動衣身上披。謙子雙手插兜,脖子一縮,感覺剛吃了滷煮過來,時尚老baby,真真兒蓋了帽了!
《起步停車》
1999,都市喜劇《老竇一家親》,謙謙給竇文濤配戲,打情罵俏。那時竇文濤也真夠騷的啊。
農村片《七嫂告狀》中,于謙扮演鄉村惡霸,這個角色讓我們意識到,于謙不燙頭還是沒那味。
在老北京歷史劇《九九歸一》中,于謙扮演奸角包小三。出場不多,卻是一個有層次感的奸人:
壞,但是還有一點良知,每回在幹壞事的時候總是猶猶豫豫一下。
《天下第一醜》中扮演個京城小廝趙四。角色不高,但一舉手投足,京味十足:「您猜怎麼著,諸位爺,大青果不能沒有咱這皮黃!」
在2001年的《李衛當官》中,謙謙開始和徐崢、陳好搭戲。粘上了鬍子,扮演一個老奸巨猾的魏知府,把對上跪舔對下頤指氣使的感覺演活了。
按說于謙龍套最經典的角色,我認為是2000年上映的電視劇《人蟲》。
先給大家科普一下這「蟲兒」是什麼意思。
原來,98年的老北京人兒早就開始了置房置產的人生事業。本就在北京胡同裡長大的于謙扮演起北京「人蟲」,簡直是信手拈來,這個角色是個卑鄙無恥下流的混混,哄騙李丁老大爺卻被別人給玩了。
這時候謙謙也30歲了,是個成熟男人了,演技也得到了大成。雖然只是個小配角,謙謙把他的奸詐狡猾無賴,演得十分傳神。
但是,要說最重要的一次龍套是哪個呢?1998年的電視劇《紅印花》,這片我敢說99%的🍑都沒看過。
你看看這個豆瓣頁面…………
為啥重要?在這次龍套中,謙謙結識了他未來的妻子,大美女白慧明。
謙謙比白慧明大十歲,當時混的也不行,兜裡沒錢。但是白慧明還是堅持嫁給了謙謙,堅信他是個懂生活的男人,一定會出人頭地。
跑龍套跑出人生的幸福,像不像《喜劇之王》裡的劇情啊。
那麼于謙跑了多長時間的龍套呢?
從1987年到2004年,于謙跑了17年的龍套。其他喜劇之王候選人:王寶強、黃渤等人根本沒他的龍套時間長。
而且于謙演的角色全是:小混混,小老闆,小務工人員,小領導,小市民等等。這一概的角色前都有一個「小」字,他把小人物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
絕大多數都是在豆瓣上無人評分,無討論的冷門老電視劇,屬實無名無利,他卻是在兢兢業業地演。
十幾年的龍套生涯,于謙並沒有訴過苦,或者在電視節目裡噼裡啪啦掉眼淚。
說起跑龍套的慘,于謙頂多輕描淡寫幾句
在他的自傳裡,這十年的經歷只被他輕描淡寫說了一頁,起名為「玩不起的日子」。
于謙著《玩兒》中片段,屬實沒什麼收入,此時于謙已經三十多歲了
直到2004年,謙謙遇到德綱,加入德雲社,謙謙的命運開始改變,成為了德雲皇后,于謙老師抽菸喝酒燙頭的喜劇大叔形象才進入了我們的視野。
德雲社早期影像
于謙不說相聲能夠出人頭地嗎?這是個沒法論證的問題。
至少在德雲社大火之後,于謙並沒有忘記其演員身份,繼續兢兢業業在扮演小角色。
🍑們知道于謙演的第一個主角是哪一年嗎?2009年的片子《晚霞也迷人》中,謙謙終於當上了男一號。又是一部沒人看的片子……
演戲30年後,直到2019年于謙終於爆發。電影《老師好》中,謙謙演了一個社會主義浪漫時期的老師,老實、古板、倔強、又時時刻刻為學生負責,從中年一直演到了老年,很多人看哭了。
五十歲的于謙憑藉《老師好》榮獲澳門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男演員。
再次站上德雲社的舞臺,于謙讓郭德綱「酸得」直擺手。郭德綱說:「後來呀,謙哥拍電影,我們看著嫉妒得都不行了。」
都說于謙是個京城頑主,人設仿佛就是閒散人生,玩著鬧著獲得了成就。所有人都說于謙命也太好了吧,輕輕鬆鬆就把影帝給得了。
但事實上有誰知道,于謙從不到20歲就開始跑龍套了呢?誰知道他演了多少形形色色根本沒人看的小角色呢?姿態各異的龍套角色鑄成了他的金字塔底座。
又有多少人知道,出於專業精進,謙謙還考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進修班,1995年畢業後,于謙也能拍著胸脯子說自己是科班出身的電影人。
這都不是一個閒散躺贏的人能幹出來的事,于謙是一直在下苦功夫的。只是他生性樂觀,不愛訴苦,也不以為苦。
就像在許知遠採訪于謙的時候。于謙說:無論是養動物、說相聲、搖滾……都是為了體驗,想知道進入了之後到底是什麼滋味。
京城老一輩牛逼大玩家王世襄、汪曾祺都是這號人。看似吊兒郎當,其實都是有大熱情、大專精的精彩人物。
老玩家王世襄和新玩家嘟嘟爺的合影
《喜劇之王》裡面,尹天仇歷盡艱辛,流乾眼淚。被劇組厭棄到連盒飯都搶不到,也要當好一個跑龍套的,也有一顆逐夢演藝圈的心。
而于謙的人生也是在逐夢演藝圈,他沒把演戲當成一個非贏不可的事業,而是一個自己要玩明白的愛好。所以咱這北京城的喜劇之王,儘管很多艱辛,但一點苦澀味都沒有。
沒人看他的時候,他演的自得其樂。
水到渠成得了影帝,人們誇他名號,他就哈哈一樂。
就像他最愛的崔健唱的那句歌詞:「我要讓人們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誰」。
這種感覺:瀟灑!
Get 于謙同款燙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