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流大咖聚首,邵志敏教授、徐兵河教授、胡夕春教授分析乳腺癌全程...

2020-12-24 騰訊網

然後點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2020年8月30日,首屆"武彩人生,愛無止境"腫瘤卓越管理論壇在上海、成都、廣州、鄭州、南京、杭州、北京全國7城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為首屆以腫瘤管理為主題的學術盛會,主要探討在腫瘤慢性治療的時代背景下,基於推進腫瘤慢病化管理,完善疾病全病程管理模式,從而提高患者生存獲益。《腫瘤瞭望》現場採訪參會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邵志敏教授胡夕春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徐兵河教授,共同解讀乳腺癌慢病管理中的熱點話題。

建議在WIFI下觀看

請您談一談「腫瘤慢病化管理」的特點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邵志敏教授

乳腺癌等惡性腫瘤的管理要打破一些過去的觀念。隨著治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僅早期乳腺癌的生存期顯著延長,復發轉移患者的治療效果也在不斷提高。過去很少晚期患者能活過5年,現在HER2陽性和HR陽性乳腺癌的生存率已經大幅提高。

早期乳腺癌手術後需要接受輔助治療,輔助內分泌治療需要5~10年,特別是高危患者的治療時間和療效密切相關,而藥物副作用可能導致患者無法按計劃進行治療,因此需要對患者進行全程全方位管理,全程管理對於復發轉移患者更為必要。在患者出院後,我們醫院的乳腺癌MDT團隊會為需要長期治療的患者提供指導,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成立了乳腺癌患者康復俱樂部「妍康沙龍」,依託我們醫院的實力,持續給予乳腺癌患者支持、指導和幫助,保證患者在長期治療過程中能夠按時隨訪和治療,獲得最好的治療效果。

徐兵河教授

以乳腺癌為例,乳腺癌腫瘤切除後還需要後續藥物治療,包括化療、靶向治療或內分泌治療,後續藥物治療的時間較長,特別是HR陽性患者的內分泌治療時間需要持續5~10年甚至更長。在長期的治療過程中,藥物副作用、用藥便捷性等問題可能會影響治療的依從性,而治療依從性差會影響療效。因此,將乳腺癌像糖尿病、高血壓病等慢性病一樣對待,有效地進行全程、全方位的精細化管理,才能使患者順利完成治療,獲得最好的治療結局。

胡夕春教授

過去乳腺癌的治療效果不佳,現在隨著新藥物的不斷問世,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越來越長,我們逐漸認識到乳腺癌可以像糖尿病那樣進行慢病管理。在邵教授的帶領下,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建立了專門的乳腺癌MDT門診,乳腺MDT團隊也探索出具有特色的乳腺癌全程全方位管理方案。

CONCORD-3研究1顯示,中國乳腺癌5年生存率比美國低約7%。我們與美國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我們該如何改進?

徐兵河教授

中國乳腺癌總體治療水平近年來已取得的進步有目共睹, 患者5年生存率已突破83%,但與美國相比仍存在差距,美國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幾。我國乳腺癌治療水平在發達地區和西部地區、城市和農村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大型腫瘤專科醫院和普通醫院的治療水平也差距明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腫瘤專科醫院的乳腺癌5年生存率與美國相當。

我國的乳腺癌治療效果不理想,首先是因為乳腺癌篩查和早診不如西方國家做得好,發達國家的I期檢出率在40%以上,而我國的I期檢出率約為20%~25%;其二,發達國家的乳腺癌治療更加規範,在美國,術後綜合治療都是經專門訓練的內科醫生來做,而且嚴格遵守乳腺癌指南和規範,在國內,各科室的醫生都可以為患者做內科治療,專業水平參差不齊。為了規範乳腺癌的篩查、治療和隨訪,我們國內相關學會和機構也制定了多個指南和規範,希望未來國內的乳腺癌臨床治療越來越規範。

乳腺癌的內分泌治療最近有哪些進展?在長期內分泌治療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邵志敏教授

我來分享一些復旦大學腫瘤醫院乳腺外科的模式和經驗。乳腺外科是最早接受乳腺癌患者的部門,從乳腺癌診斷,到手術治療,再到術後病理分期和分型,進而確定後續的治療策略。乳腺癌中約60%以上為Luminal型,20%-30%左右為HER2陽性,15%~20%為三陰性乳腺癌,絕大多數Luminal型患者需要內分泌治療。在我們的醫院,內分泌治療由乳腺外科的輔助綜合團隊來負責,我們根據患者的復發風險高低選擇內分泌用藥,絕經後患者的用藥是芳香化酶抑制劑(AI),絕經前中高危患者需要進行藥物去勢治療,達到絕經狀態後再聯合AI治療,用藥5~10年。在長期的內分泌治療過程中,除了關注乳腺癌患者的腫瘤治療效果外,還要做好副作用的長期管理,關注內分泌藥物引起的骨安全等非腫瘤相關的健康問題,這樣才能幫助患者完成規範的內分泌治療。

徐兵河教授

內分泌治療是HR陽性乳腺癌非常重要的治療方案,如果患者是HR陽性型,應儘量提供內分泌治療的機會,除非患者出現內臟危象、快速進展或內分泌治療耐藥。內分泌治療最近幾年的進展較大,一方面是新藥研發的進步,比如CDK4/6抑制劑與內分泌聯合治療HR+/HER2-晚期乳腺癌顯著優於單用內分泌,CDK4/6抑制劑在術後輔助臨床試驗中也顯示出前景;另一方面是藥物製劑的革新,比如從口服劑型到肌注劑型的發展,GnRHa劑型有短效、長效劑型的更多選擇。

胡夕春教授

早期乳腺癌的輔助內分泌治療時間為5~10年,甚至更長,晚期患者的內分泌治療短則幾個月,長則10年或20年,患者堅持用藥的前提是藥物有效,所以療效好的藥一定要用上。另一方面是做好副作用的管理,此外也要考慮用藥便捷性,比如卵巢功能抑制使用3月劑型比1月劑型更加方便。

不同患者存在多樣的個體化需求,很多35歲以下的乳腺癌患者還有生育需求,如何在提高療效和改善預後的同時保護生育功能?

徐兵河教授

中國女性乳腺癌半數絕經前發病,遠高於西方人群的20%~30%,絕經前患者中約20%年齡小於35歲。35歲以下年輕乳腺癌具有獨特的病理學特徵和分子生物學特點,惡性程度高,更容易發生遠處轉移,部分患者的預後也比絕經後患者要差,儘早發現和診斷乳腺癌便顯得非常重要。年輕患者的保乳意願更強,既要把握腫瘤的安全性診治原則,又要考慮患者的美容和心理需求,這需要在規範治療基礎有一些個體化治療的考量。年輕乳腺癌既有癌症治療需要,可能也有生育需求,醫生應在治療前了解患者是否有生育的意願,如果患者希望在乳腺癌治療結束之後仍能夠妊娠和分娩,建議化療前進行卵巢組織冷凍或卵子冷凍,或者化療之前使用亮丙瑞林等GnRHa藥物降低化療對卵巢功能的損傷。

臨床當中很多HR陽性乳腺癌患者內分泌治療中依從性不佳的原因,包括沒有規範用藥以及藥物不良反應。請談談GnRHa長效劑型對乳腺癌治療依從性和預後的影響。

邵志敏教授

HR陽性乳腺癌患者通常內分泌治療時間很長,患者依從性差、治療不規範、用藥中斷或私自停藥的危害立竿見影,可能會導致生存時間縮短。藥物去勢已經成為一種常規治療,這對用藥依從性提出要求,長效劑型可減少注射次數,非常便利,在卵巢功能抑制方面可進一步提高乳腺癌病人的依從性。GnRHa 3月劑型和1月劑型的療效沒有差別,如果條件允許,建議患者使用3月劑型,有助於保證患者完成規範的內分泌治療。

亮丙瑞林11.25mg 3月劑型

徐兵河教授

新冠肺炎期間,乳腺癌藥物的一次處方量可以達到2~3個月,使用GnRHa 3月劑型和目前的「長處方」政策更加契合。

胡夕春教授

早期乳腺癌三個月隨訪一次,晚期乳腺癌也需要每三個月評估療效,使用GnRHa 3月劑型更契合乳腺癌患者的隨訪時間,減少患者往返醫院的次數和花費,因此抑那通3月劑型在國內非常受歡迎,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們現在臨床上還是一次開藥3個月,如果GnRHa藥物還是1個月注射一次,患者會有很多不便。我們也希望各大藥企在劑型、藥物使用方法方面更加考慮患者的需求,讓患者用藥更加方便。

乳腺癌是一種高度異質性疾病,即便是臨床分期及病理分級相同的患者,其對治療的反應和預後也不盡相同。二代測序技術推動乳腺癌精準治療由臨床病理檢測走向分子檢測。您如何看待我國目前的多基因檢測乳腺癌的精準治療,這將對乳腺癌的診療帶來哪些影響?

邵志敏教授

醫學正在從循證向精準的方向發展,更加個體化和精準化是未來醫學發展的,更是腫瘤治療的方向。從隊列研究,到檢測靶點和靶點篩選,最後回歸到病人的治療,通過這種路線,我們獨創了「復旦分型」,將三陰性乳腺癌分為了4個不同的亞型,並設置了4個臨床上常用的免疫組化標誌物(雄激素受體、CD8、FOXC1、DCLK1),作為三陰性乳腺癌亞型的「標籤」,利用NGS Panel可以快速得出分型結果,指導後續相應的精準治療,這種「有的放矢」的策略在多線治療失敗的患者中獲得近30%的有效率,一線治療的有效率更高。我們的理念在三陰性乳腺癌中獲得部分成功,我們也將這種理念在Luminal型乳腺癌中進行探索,以期解答內分泌耐藥和遠期復發的機制。

胡夕春教授

NGS檢測可從DNA水平、RNA水平、蛋白水平等對乳腺癌患者的個體特徵進行解析,國內開展了很多研究,我簡單介紹我們醫院開展的一些探索。邵志敏教授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三陰性乳腺癌「復旦分型」,就像北鬥導航一樣屬於國內獨創;在晚期乳腺癌方面,我們團隊開展ctDNA檢測的研究,對目前已批准的對任何癌症有效的靶向藥或臨床試驗證明有前景的靶向藥組成了一個檢測panel,希望能為標準治療失敗的患者找到有效的藥物。

#以上內容僅向醫療專業人士提供#

C-ANPROM/CN/OENA/0008

參考文獻

1.Claudia Allemani,et al.Lancet.2018 ;391(10125) ;1023-1075

專家簡介

邵志敏教授

首批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復旦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乳腺癌研究所所長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名譽主委

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上海市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

徐兵河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和博士後導師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及10多項省部級科技獎

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國家新藥(抗腫瘤)臨床研究中心(GCP中心)主任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國家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國家癌症中心乳腺癌早診早治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國家抗腫瘤藥物臨床監測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前任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內科醫師分會副會長

StGallen早期乳腺癌治療國際共識專家團成員

晚期乳腺癌(ABC)治療國際共識指南專家團成員

胡夕春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臨床試驗機構常務副主任

ESMO乳腺癌Faculty Member

ABC5 panelist

中國抗癌協會多原發和不明原發腫瘤專委會主委

上海市化療質控中心主任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乳腺專委會副主委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委會常委兼秘書長

上海抗癌協會癌症康復和姑息治療專委會主委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評中心審評專家

中國抗癌協會癌症康復和姑息治療委員會常務委員

(來源:《腫瘤瞭望》編輯部)

版權聲明

凡署名原創的文章版權屬《腫瘤瞭望》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之內容須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腫瘤瞭望》」

相關焦點

  • 科學抗疫 名醫有約|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邵志敏教授 潛心鑽研:為...
    在中國,乳腺癌位居城市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之首,並且近年來發病率持續增高、增速快。而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卻給出一份靚麗的成績單——乳腺癌5年生存率15年連續走高。該院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披露了「奇蹟」背後的故事。
  • 中國乳腺癌原創新藥榮耀之夜隆重舉行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徐兵河教授、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江澤飛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吳炅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胡夕春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馬飛教授等乳腺癌殿堂級專家「同框」,共同支持中國原研亮相世界舞臺,成為了盛典最大的「驚喜」。
  • 邵志敏:和乳腺癌戰鬥到底
    乳腺癌,作為最讓現代女性恐懼的癌症,雖然經常被提起,卻又很容易被忽視。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的門診,沒有一天閒著。作為科主任的邵志敏教授,從1985年開始,就已經和乳腺癌打交道。那麼多年過去了,他深知乳腺癌對於女性而言,是多大的苦痛。他所帶領的團隊總在進行各種研究,不時在國際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多項成果攻堅「最難治」乳腺癌
    基因突變圖譜是乳腺癌精準治療最基礎 「參考索引」。邵志敏教授團隊提出設想,能否從基因層面分析,揭示國人乳腺癌的獨有特徵,為探索適合國人的乳腺癌精準診療方案提供參考?然而,既往我國乳腺癌治療所參考的圖譜均為西方國家數據,國人大人群乳腺癌基因突變圖譜尚處於「空白」。
  • 《轉》訪臺北醫大何元順教授:乳腺癌分子標誌物開發,精準醫療更上一層樓!
    在我國,乳腺癌死亡率居女性惡性腫瘤死亡率的之首。近些年,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發展,腫瘤分子靶向治療已成為臨床腫瘤治療的熱點,選擇一個有效的分子靶點(分子標誌物)非常重要。分子標記物在預測乳腺癌治療效果、觀察預後、識別治療風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期,我們邀請到了乳腺癌研究領域的專家何元順教授,請他為我們解讀關於乳腺癌分子標誌物的相關問題,聆聽大咖觀點!
  • 我院神經外科張弩教授團隊、甲乳外科呂偉明教授、李傑教授團隊...
    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張弩教授課題組聯合呂偉明、李傑教課題組在國際學術期刊MolecularCancer(IF=15.302,JCR一區)發表題為「Circular HER2 RNA Positive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issensitive to
  • 9名乳腺癌患者乳房再造 葛新教授團隊為患者送新生
    其間,我院乳腺外二科副主任、鄭東院區乳腺外科二病區負責人葛新教授攜團隊成功為9名乳腺癌患者實施了乳房再造術,讓患者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找回了生活的自信。 乳腺癌是目前威脅女性健康的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居女性惡性腫瘤第一位。在我國,乳腺癌發病率呈現出年輕化趨勢,發病年齡平均比歐美國家提前十年。
  • 【大咖分享】名醫秀-吳毅平教授:不同年齡女人的豐胸方案
    下面吳毅平教授憑藉多年的豐胸臨床經驗,給不同年齡層次的女性設計了不同的豐胸方案。  方案一:20歲的你  女孩如花綻放,這是女人一生最美好的年紀。許多女孩因乳房發育不良,或節食減肥,成了「太平公主」,看著同齡女孩在夏天衣衫下清純與性感,大感遺憾,她們往往迫切需要豐胸來改善。
  • ...2076治療三陰性乳腺癌 國際多中心二期臨床試驗在中國正式啟動
    2015年3月2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英創遠達(CASI)製藥(納斯達克代碼:CASI),致力於引進、開發和商業化創新藥物,針對腫瘤及其他尚未滿足的醫療需求,面向全球、著力於大中華地區市場,即日宣布,已在中國啟動其靶向藥物ENMD-2076治療三陰性乳腺癌的二期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
  • 王福軍教授、胡少偉教授受聘我校兼職教授
    來源: 水建學院 作者: 孫明星為充分發揮校外知名專家學者、傑出人才的資源優勢,加強學院學科和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促進校內外合作與交流,提升教育教學水平,11月27日,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院舉行了中國農業大學王福軍教授和重慶大學胡少偉教授的兼職教授聘任儀式。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紅出席聘任儀式並為王福軍教授和胡少偉教授頒發聘書。
  • 阿司匹林能治療乳腺癌嗎?聽聽哈佛教授Wendy Y. Chen怎麼說
    Wendy Y.Chen  乳腺癌阿司匹林(ABC)試驗將通過由國家癌症研究所(NCI)贊助的國家臨床試驗網絡聯盟(Alliance)招募3000名患有II期和III期乳腺癌的女性。參加試驗的婦女中,有一半將被隨機分配接受阿司匹林治療,另一半將接受安慰劑治療。
  • 教授中的兩大「神人」,一個鄭教授,一個王教授,你知道嗎?
    但最讓我們驚為神人的兩位是「鄭教授」以及「王教授」。一個是浙江大學的教授,說真話說實話,並且不那麼晦澀,不是多麼高深的話語,平淡的文字,拉家常的語言,大多數人都表示聽得懂,再時不時爆一兩句「粗口」,更加和我們普通大眾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讓人倍感親切。
  • 晚期乳腺癌長期生存的「三大關鍵」
    先細分分子亞型、後精準用藥治療,現已成為迎戰晚期乳腺癌的重要策略。2015年中國女性新髮乳腺癌病例約30.4萬例,其中約3%-10%的女性在確診時即有遠處轉移。即使是早期患者中,30%-40%可發展為晚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僅20%,總體中位生存時間為2-3年。
  • 愈她百家談丨朱麗教授:靜待春來,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戰疫抗癌...
    編者按: HER2陽性乳腺癌進展較快、易復發轉移且預後較差,是「較兇險」的一類乳腺癌。在疫情期間,對於這類患者來說保持抗HER2治療的持續性以及減少不良反應是當前治療的重點。對此,腫瘤瞭望特地連線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朱麗教授,與我們分享疫情期間的抗HER2治療策略。
  • 《奇葩說》教授與教授之間的「高級黑」
    節目說是為了滿足兩位教授開槓的權利,其實側面也滿足了觀眾的好奇心。畢竟看慣了薛兆豐跟蔡康永互懟,忽然來了一個新導師劉擎,還是教授級別,不讓教授秀一下自己的能力,未免也有些說不過去。 秉持著搞事情的宗旨,專門選用他們對應的領域作為辯題——學哲學和學經濟,哪一個更容易找到對象。
  • 【國際教授】瑪麗亞·穆拉夫斯卡教授
    瑪麗亞·穆拉夫斯卡教授(Maria Joanna Murawska),現擔任波蘭比得哥熙音樂學院的院長,她的許多學生都在國際大賽中獲得過優異的成績
  • 塔梅爾·歐蘇教授在線受聘清華大學傑出訪問教授
    清華新聞網10月28日電 10月23日上午,「清華大學傑出訪問教授塔梅爾·歐蘇聘任儀式暨學術報告會」在東主樓會議室及線上同時舉行。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教授塔梅爾·歐蘇(M.Tamer Özsu)正式受聘清華大學傑出訪問教授。國際處處長酈金梁教授出席儀式,並向塔梅爾·歐蘇教授頒發聘書。
  • 【暴走母子】蘭登教授加油
    小熊貓說,這是感染的最大咖了。而我關注的不僅僅是這麼大的咖感染了,我驚訝地發現,丹布朗小說中的預言,竟然發生在了現實中的蘭登教授身上。 我一直很喜歡湯姆漢克斯,因為他演活了我心目中丹布朗小說中的第一男主,蘭登教授。我覺得蘭登教授就應該是湯姆漢克斯演繹出來的樣子,絕頂聰明,風度翩翩,智勇雙全。沒想到這一次,蘭登教授竟然中招了。
  • 【曙光·新聞】我院孔曉妮教授、李曼教授雙雙入選上海市科委優秀...
    【曙光·新聞】我院孔曉妮教授、李曼教授雙雙入選上海市科委優秀學術帶頭人計劃 2020-08-21 1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贛醫一附院鄒曉峰、張國璽教授受邀主持「大咖面對面」網絡學術會議
    4月1日,受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的邀請,我國知名泌尿外科專家,贛醫一附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泌尿外科學科帶頭人鄒曉峰教授和我國知名青年泌尿外科學者,贛醫一附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張國璽教授共同主持了愛惜康菁英論壇之「大咖面對面」線上學術交流活動,和國內專家一起,分享了微創泌尿外科技術的應用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