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寫作技巧#有一本書,你總想一口氣看完,飯可以不吃,書不可以不看。
但還是有些劇情你不滿意,於是你想自己寫一本小說。第二天就找來寫作書籍,得到一個小說寫作公式:夢想+阻礙+轉折+結局。
然後你自己寫起來才感覺沒那麼容易。這個公式太套路化,根本沒有觸碰到故事的內核。寫作小說,還是要抓到故事本質。現在的小說大體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每一層都是有區別的。
01第一層:信息量取勝的獵奇小說
獵奇小說,能勾起讀者好奇心。讀書最主要的就是獲取信息,而奇聞異事,信息密度較大,正好滿足讀者心理,讀者便喜歡看。
比如朋友叫你出去玩,去外面看山看水,結果走得腳底起泡,累;但如果叫你去動物園,你一看到珍禽異獸,眼睛一分鐘也閒不下來,你會覺得特別有意思;如果再叫你去潛水,去另一個世界的海底看看,你可能睡著了都會笑醒。
這類小說,有一個特點,只要夠新奇,故事性不強也沒關係,就如電視紀錄片,單純獲得信息就成。
當然有故事會更好。就如你看到一口大鍋,導遊馬上給你說這口鍋是長徵時的行軍鍋,煮過草根和皮帶,你立馬就來了興致。
例如小說《鬼吹燈》《摸金天師》《盜夢空間》等,裡面的盜墓者就是導遊,帶著你這個遊客去感受陰間,還不忘給你講講故事。所以格外吸引讀者。
話說回來,小說還得要有故事。
02第二層:期望主宰的故事小說
故事劇情小說,就一個關鍵詞:期望。
讀者期望得以實現,會產生一種滿足感,俗稱「過癮,爽」。就如網絡小說裡的爽文,系統文,什麼《霸道總裁就愛我》《逆天改命》《開局一個破布包》等等。
比如土豆的《鬥破蒼穹》裡的三年之約,蕭炎要跟納蘭嫣然一較高下,並丟下一句話:莫欺少年窮,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這時,小說激發了讀者的期待感——希望蕭炎能戰勝納蘭嫣然,揚眉吐氣……
於是作者就順著讀者往下寫,蕭炎成了煉丹師,大獲全勝,——讀者那個爽啊,那個美啊~~~
這種類似於勵志文的小說,讀者代入感都比較強,感覺主角就是自己。
那麼又有一個問題,如果主角沒能實現夢想呢?也就是沒有滿足角色期待感,讀者會立馬抽身出來,以旁觀者來看待劇情。這時小說就會具備幽默喜劇的效果。
如《突擊黎明》,布卡教練奪過新兵的槍,瞄準移動靶,結果一發沒中。布卡教練期待自己打中靶心,卻事與願違,便產生了喜劇效果。嗯,只有讀者抽身出來,才會笑看小說故事。
那故事的最大核心到底是什麼呢?
03第三層:悲劇為核心的思想小說
其實,一個優秀的故事,離不開「悲劇」這個內核。就連喜劇的內核也是悲劇,如上例中,教練沒打中靶心,很喜劇,可對他來說卻是悲劇。
如果沒滿足角色期望。讀者也沒抽身,與主角感同身受,那就是悲劇小說。與其說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掉,還不如說悲劇是把期待已久的花瓶打碎。
如《霸王別姬》裡的項羽,希望能一統江山,卻兵敗如山倒,自刎於江邊;《紅樓夢》也是一個悲劇,就因為沒有滿足讀者期待,所以後面才出現了《紅樓圓夢》這本書。
但是,優秀的小說,都可能涉及這三個層面,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要說創作小說故事最核心的是什麼,就兩個字: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