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天下第一懶人」楊鎖,上廁所都就地解決,23歲終懶死家中

2021-01-08 老苗在線

本文由老苗手打原創,拒絕侵權抄襲轉載。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曾經學習過「懶漢吃餅」的寓言,寓言中即便主人公的妻子出遠門時給他烙了一張大餅掛在了脖子上,可是懶漢卻只吃自己嘴能夠得到的部分,最後餓死在了家中。

雖然這只是為了教育大家從小不能養成懶惰習慣而杜撰的一則寓言故事,但是在真實生活中類似的事情並不是未曾發生過,河南省曾經有個被媒體稱為「天下第一懶人」的楊鎖,就在23歲這個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時,生生餓死在了自己的家中。

天下第一懶人楊鎖,懶到極致,23歲懶死家中

這個名叫楊鎖的懶人來自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四肢健全身體康健的他本不應該落得「懶死」的最終結局,事情還要從他的小時候開始說起。

作為農村家庭的獨生子,楊鎖自出生以後就是家裡的「金疙瘩」,父母每天生怕楊鎖哪裡過得不舒心,可謂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抱在懷裡怕碰了」,將嬌生慣養四個字做到了極致。

就拿學習走路這件事來說,一般孩子周歲時就已經能跌跌撞撞走一圈了,而楊鎖則不然,他直至八歲時才學會了自己走路,倒不是因為他的學習能力差或者身體有問題,而是因為他的父母根本捨不得,每次帶楊鎖出門時都用扁擔挑著他,不讓他有學習走路的機會。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不難想像楊鎖上學之後在學校的表現,學習成績差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每當老師教育他時,他根本一句話也聽不進去,回家就跟自己的父母告狀,而楊鎖的家長轉天就會來到學校大鬧特鬧,久而久之自然不會有老師願意管教他了。

隨著楊鎖一天天的長大,他的父母也再與他漸行漸遠,楊鎖13歲時,其父親患肝癌去世,18歲時其母親也因勞累過度撒手人寰,失去雙親的楊鎖命運開始了巨大的轉變。

之後早已經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楊鎖將「懶」字演繹到了極致,有的同村村民見他可憐,就給他帶來了一點生菜生肉,可他直至肉變臭菜變壞都懶得動手把它們做熟,有人為他介紹了一份飯店服務生的工作後,他去了人家飯店卻當起了「大爺」,一日三餐都需要別人伺候不說,還從來不幹活,最後還是老闆親自將他送回了家。

回到家中的楊鎖甚至連出門上廁所都懶得動,直接在家裡刨個坑就地解決完一埋了事,冬天時為了取暖就將家裡的木質桌椅砍成柴火直接在客廳點著,將「懶」字進行到底。

楊鎖生命的結束髮生在他23歲的這年冬天,楊鎖的親戚發現好多天沒看見他人影后擔心發生意外就買了東西來到了他家裡,然而他早已逝去多時了,就這樣楊鎖「懶」死在了自己的家中。

楊鎖的事情被媒體曝光後,有人說楊鎖的不幸完全是咎由自取,自己「懶」死了自己,其實這樣理解未免有些過於片面,試想如果不是父母生而不教,楊鎖又怎麼會有這樣的一個結局,所以說「父母儘管給了他生命,卻從一開始就剝奪了他的人生」一點也不為過。

「巨嬰」式育兒值得警惕

如果細想的話其實很多家長的育兒方式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楊鎖父母的影子——只要是為了孩子好,將來能夠讀好書,自己可以幫他照顧好生活上的一切問題,即便孩子的生活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等其他能力一塌糊塗也沒關係。然而這種教育方式真的能讓孩子將來有更好的發展嗎?答案應該是未必。

現代社會對於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全面,除了會「讀死書」外其他能力卻跟不上節奏的人早已經被時代所拋棄了,就算孩子能在家長的照顧下能夠每次考試拿第一,成績名列前茅,可是這樣的「巨嬰」高材生出來後又怎麼能適應當前社會的激烈競爭呢?

所以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一些家長以為對孩子好的教育方式可能事實並非如此,有時候適當放手可能可以取得更好的結果。

老苗總結:

楊鎖這樣的遭遇自然是非常極端的,但是其背後的現實意義卻值得很多家長思考,以此為鑑來審視自己平時的教育方式,畢竟沒有哪位家長想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楊鎖這樣的人。

今日話題:你從楊鎖的遭遇中學到了哪些啟示?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扎眼的男性護士長,歡迎一起討論孕育問題,也請你關注老苗。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上廁所刨坑,取暖燒家具,23歲懶死家中
    其實故事中的這個懶人無從考證,只是家長編出來教育孩子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這樣一位真真正正的懶人,他被稱為「中國第一懶人」,名叫楊鎖。「中國第一懶人」楊鎖:上廁所刨坑,取暖燒家具,23歲懶死家中1986年楊鎖出生在北方的一個小山村,由於是家中的獨子,父母對他極盡寵愛,雖然家裡的生活並不富裕,但是老兩口對於楊所提出的要求都儘可能地滿足他,楊鎖在家裡,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日子,等到孩子8歲的時候,老兩口還捨不得讓孩子下地走路,當時村裡的人也勸過老兩口,讓他們別這樣慣著孩子,但是老兩口不聽。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刨坑上廁所,取暖燒家具,23歲懶死家中
    從前有一個懶人,在家裡什麼事情都不願意做,所以當有一天父母不得不同時出遠門時,就做了一個超大的餅套在他的脖子上,確保他每天都有飯吃。 可是幾天後父母回來,卻發現懶人還是餓死了,因為他實在太懶,只吃了前面的大餅,寧願餓死也不去吃後面的大餅。
  • 第一懶人楊鎖:懶到都不想吃飯,父母離世後,23歲餓死家中
    比窮更可怕的就是懶,相信大家都聽過懶人吃大餅的故事,脖子上掛著大餅,卻因為懶得吃而活活餓死,故事中的懶人我們無從查證,或許只是個虛擬出來的角色,但是現實中卻真的有一位這樣的懶人,據說是被自己活活懶死在了家中,其中又有著怎樣的隱情呢?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23歲懶死在家中,究竟是誰的錯?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大家應該都明白,家庭教育對人的成長至關重要。一個人如果能夠得到好的家庭教育,那他就是幸運的,會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而不健康的家庭教育,則會毀掉孩子的一生。如果孩子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很容易成為一個自私自利、好吃懶做的人。這時,就不得不談談那個因為溺愛,喪失生命的「中國第一懶人」。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從小到大不幹活,父母去世後在23歲餓死家中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從小到大不幹活,父母去世後在23歲餓死家中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進入了小康家庭,每個家庭在衣食住行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而物質也隨著上漲不少。而在我國有一位懶人,被稱為中國第一懶人,出門不下地走路,吃飯讓人喂,23歲時被凍死家中。011986年,河南信陽市朱堂鄉一個普通家庭裡一位男孩呱呱墜地,對於男孩的出生,讓這個家庭充滿喜悅。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上廁所直接刨坑,取暖靠燒家具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上廁所直接刨坑,取暖靠燒家具相信所有的家長都不希望看到自家孩子,懶得一動不動吧,但是在我們生活中,就真的有一位懶到讓人吐血三升的人,那就是號稱「中國第一懶人」的楊鎖。那麼這個號稱中國第一懶人的楊鎖究竟懶到什麼程度呢?
  • 河南巨嬰楊鎖懶得去廁所屋裡就地方便,23歲將自己活活餓死家中
    不同的國度,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但對懶惰的習性都有著共同的認識,懶惰足以毀掉一個人的一生,如果說勞動能讓戈壁灘變為一片綠洲,那麼懶惰就能讓綠洲化為一片廢墟,讓生命陷入絕望,直至死亡。雖然說懶惰是人的一種共性,但你絕對無法想像,一個23歲的大男孩,居然會因為懶惰將自己活活餓死在家中,實在匪夷所思,令人詫異,而這個人便是河南巨嬰,被稱為中國第一懶人的楊鎖!
  • 我國第一懶人,吃飯從不自己動手,父母去世後被自己活活「懶死」
    雖然每個人都有惰性思想,但如果能夠憑藉自己堅定的信念抑制住,便能夠不受影響。然而今天要說的這位懶人,他號稱我國第一懶人,連吃飯都不會自己動手,在父母不幸離世後,他竟然活活被自己「懶死」,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位「中國第一懶人」名叫楊鎖,1986年出生於河南信陽市朱堂鄉,他是鄉裡出名的人物,出名的原因就因為一個字 懶。
  • 23歲被「懶死」的楊鎖:8歲前腳不沾地,父母離世後討飯都嫌累
    素聞,河南信陽23歲的小夥子楊鎖,在一個冬天死在家中。到底是為何而死,原因有點啼笑皆非,是被"懶死"的。 事情是這樣的,楊鎖自幼被父母"疼愛",這種疼愛可能是正常孩子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 被「懶死」的楊鎖:8歲前腳不沾地,父母離世後討飯都嫌累 在8歲前腳都不用沾地,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父母從不捨得他下地走半步,覺得會累著他了。上學的時候也是把他背過去,放學就再背回來......這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23歲活活餓死,他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
    這個人名叫楊鎖,他被稱為「中國第一懶人」,23歲那年他活活餓死,他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楊鎖出生在河南某地的農村,他是80後,他的父母老來得子,老兩口把楊鎖視為掌上明珠,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他們把所有的寵愛強加到楊鎖身上。
  • 他被稱為「巨嬰懶人」,吃飯靠餵、走路靠扁擔挑,結局警醒家長
    當時,村民只是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說我是「巨嬰鼻祖」、「巨嬰懶人」、「中國第一懶人」,這些稱呼我都不在乎,只要生活不累,我就開心。於是,我決定做一名光榮的乞丐,四處討飯吃,不過村民送來的肉都是生的,我不會做,就只能掛在屋簷上,直到變臭才扔掉。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被父母「寵物化」養18年,終因懶惰活活凍死
    這個故事的原型無從考證,但現實中其實存在比這還誇張的懶人。要不是有真實的記載,很多人都難以想像真存在這樣的懶人。他就是被稱為中國第一懶人的楊鎖。「中國第一懶人」楊鎖,23歲活活凍死1986年楊鎖出生於河南的一個小鄉村,他是家中的獨子,又是男孩,因此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父母對其非常溺愛。楊鎖的家庭並不富裕,但夫妻倆對這個兒子卻極盡寵愛。會滿足他的一切需求,真是做到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程度。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一輩子沒幹過活,23歲時父母去世後餓死在家中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中國第一懶人楊鎖:一輩子沒幹過活,23歲時父母去世後餓死在家中。 別的孩子早在一兩歲的時候就學會了走路,但是楊鎖一直到8歲都懶得走路,出門還要父母用擔子挑著。
  • 楊鎖23歲因太懶餓死家中,是父母鎖住了他,還是自己畫地為牢?
    2009年冬天,河南省信陽市一名23歲的青年餓死在自己家中。這個餓死在了自己家中的青年叫楊鎖,寓意是:為了把孩子永遠留住。這把鎖不僅鎖住了楊鎖的人生,更是他生命的終點。對於沒有辦法一輩子給與溫室環境中長大的人,懶惰就等同於把一個人活埋,而楊鎖的家庭貧困,生活條件艱苦。
  • 23歲懶人楊鎖餓死家中,父母給了他最好的生活,卻奪走他的一生
    家是溫暖的避風港,在父母的庇護下長大的孩子,是那麼的快樂那麼的溫馨,他們在自己的世界裡已經足夠自給自足,所以不必向外在世界索取溫暖,也不必做尋求療愈的信徒,然而有一些父母的教育方式,發生了一些錯誤,他們把對孩子的愛護當成了溺愛,把寬容當成了一味的縱容,以至於從小被嬌慣長大的孩子,長大以後沒有辦法適應,沒有父母陪伴、照顧的粗糙生活,最後就會像天下第一懶人楊鎖一樣
  • 他是中國頭號懶人,23歲餓死家中,身體僵硬多日才被發現
    但這種懶人思想,對於孩子們來說,要從小杜絕,不能養成這種懶人習慣。許多父母可能太過於溺愛孩子,總覺得孩子年齡還小,可以慢慢教導,但卻不知,這樣的錯誤觀念,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 在中國,就有一位懶人,被稱作"中國第一懶人"。
  • 「天下第一懶」楊鎖,18歲失去父母,不會洗衣做飯,現狀如何?
    而現在大多數家庭裡的小孩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他們可謂是百般寵愛。從小更是一點家務活都不讓他們幹。其實一味的寵愛對孩子們未嘗是一件好事,過度的溺愛只會將他們變成溫室裡的花朵,將來他們在為人處事當中會吃很多苦頭。甚至於當年在河南羅山竟然有一位叫做楊鎖的青年,從小被父母各種溺愛,以至於父母去世後自己連洗衣做飯都不會,那麼他後來過得怎麼樣了?
  • 河南23歲小夥被自己餓死家中,不懂放手的父母,容易養出「巨嬰」
    孩子是父母最珍愛的寶貝,世界上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有時候父母過度的愛卻會變成"溺愛",不懂放手讓孩子成長,而養出"巨嬰"河南23歲小夥被自己餓死家中河南的一位23歲的小夥子在父母去世之後,活生生地餓死家中,據了解,這位小夥子名叫楊鎖,四肢健全,智商也很正常,為什麼就會活生生地餓死呢
  • 河南懶人楊瑣,取暖燒家具,23歲生活不會自理被發現時餓死在家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人——楊鎖。他是一直被人稱為中國第一懶人,之所以會被人們這麼稱呼,是因為他的懶惰讓他本人沒了性命。楊鎖死於23歲的那一年冬天,他出生在河南省的一個貧困家庭,是家中唯一的獨生子。雖然家裡沒有經濟實力,可是正因只有他一個孩子,楊鎖的父母對他也是十分的溺愛。基本上都是讓楊鎖什麼苦也不吃,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將他照顧的無微不至。
  • 河南巨嬰楊鎖:18歲父母雙亡,不會洗衣做飯,23歲餓死家中
    在這個世界上,唯一對自己不求回報的愛便是父母的愛。這份愛無私且珍貴,如同珠穆朗瑪峰的積雪,亙古不化;如同密西西比的沃土,飽含深情;如同貝加爾湖的湖面,平靜溫柔。每個父母都愛著自己的孩子,可是,若這份愛變得太多了,反倒適得其反,令孩子走上了錯誤的道路。溺愛的起點是愛,落腳點卻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