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甄嬛對浣碧心生不滿,選名字便是警告

2020-12-27 小妖趣談

甄嬛傳:甄嬛對浣碧心生不滿,選名字便是警告

甄嬛與浣碧是親生姐妹,但畢竟不是一個母親生的,所以兩人的感情也不是那麼的好,對於甄嬛而言,她心裡其實是看不起浣碧的,因為她的出生實在是不好,而浣碧在一進宮的時候也是有二心的,甚至還聯合外人一起來對付甄嬛,只為了自己心中那點嫉妒之心,好在最後姐妹把話說開了。和好如初,在宮中扶持。浣碧一直追隨甄嬛,幫她做了不少事,而甄嬛對浣碧也不似普通下人,兩人還真有一點親姐妹的樣子,但這一切在浣碧要嫁給果郡王之時戛然而止,甄嬛對浣碧心生不滿,選名字就是警告。

甄嬛曾告訴浣碧會為她選擇一門好親事,浣碧心裡屬意於果郡王,只可惜果郡王喜歡的是她的姐姐甄嬛,甄嬛回宮成為皇帝寵妃與果郡王再無可能,浣碧此時也生出了其他心思想要為自己爭取一下,所以在一次宴會上特意設計讓果郡王掉出小像,果郡王騎虎難下,為了保護甄嬛不得不答應迎娶她。

浣碧嫁給果郡王甄嬛自然是不能再虧待她了,畢竟浣碧怎麼說也是自己的親妹妹,當時便提出了認義妹,讓她母親進甄家祠堂,當然甄嬛也並不是心中沒有芥蒂,畢竟浣碧搶走的是自己心愛的男人,但甄嬛不能夠發作,越到緊要關頭越不能讓人發現端倪,所以在浣碧選名的時候警告了她。

當時的甄嬛已經協理六宮,在後宮中說話也是相當有分量,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給浣碧擬了三個從玉不從女的名字,甄家女兒都是從玉從女,唯獨浣碧不同,內務府給出的解釋是畢竟是義女,內外有別,所以需要區分開來,但真的是如此嗎?若是甄嬛想讓浣碧從玉從女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當然想讓內務府給浣碧擬什麼名字也是一句話的事。

甄嬛覺得玉字不好,去掉就可以了,這浣碧想要從玉從女卻是難如登天,這正是甄嬛在宣洩自己內心的不滿,浣碧因暴出果郡王身上小像一事所以能夠嫁給果郡王,甄嬛便給她一個重重的警告,這浣碧也是一個聰明人,知道甄嬛心裡不滿,所以最終選擇了玉隱這個名字,"隱"去自己那些不光彩的手段,也"隱"去自己知道甄嬛的那些秘密,浣碧的識時務讓甄嬛非常的滿意。

浣碧與甄嬛看起來姐妹情深,其實早就離心了,否則浣碧不會想著送人入宮去,浣碧送新人入宮不就是想有人能在皇帝身邊打聽消息,探查口風嗎?但甄嬛是皇帝寵妃,有什麼人能比的上甄嬛的耳旁風,浣碧捨近求遠未免也太過奇怪了,只能證明一件事,甄嬛與浣碧早就離心了。兩個女人同時喜歡上一個男人,一個得到了名分,一個得到了心,這樣的兩個女人如何能夠和睦共處,把彼此當姐妹看待呢?其實在浣碧要嫁給果郡王的那一刻開始甄嬛便已經心生不滿了,選名字就是最好的警告。

相關焦點

  • 甄嬛傳:甄嬛為公主取名字時,誰注意浣碧看皇上的眼神?太諷刺了
    在《甄嬛傳》這部電視劇中,甄嬛對皇上的感情是非常複雜的。前期甄嬛是深愛著這個男人,但是在後期的時候,甄嬛卻深深厭惡著皇上。甄嬛對皇上的厭惡可以說是人盡皆知了,她身邊的浣碧和槿汐沒有一個不知道的。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注意到,當甄嬛為公主取名字的時候,浣碧看向皇上的眼神呢?在浣碧的眼中,小編看到了一種可憐和同情。
  • 難怪浣碧會選「玉隱」這個名字,你看其他2個都是啥?太諷刺了
    浣碧就是此種類型的人。  浣碧和流朱一樣,自小就陪在甄嬛的身邊,表面上浣碧也是甄嬛的丫鬟,但是從第一次出場,我們就能看出,浣碧的穿著顯然是比流朱好太多。  浣碧是甄遠道的私生女,只因她母親是罪臣之女,所以這件事一直無人知曉,一直到甄嬛進宮的前一天晚上,甄父才把實情告知甄嬛,為的就是以後能幫浣碧找一戶好人家。
  • 在甄嬛傳藍盈瑩飾演的浣碧為什麼選玉隱這個名字,原因原來是這樣
    在甄嬛傳裡面,大家都知道浣碧這個角色,這個角色從一開始的一個丫頭,到最後果郡王的夫人,這期間,還有一個人叫甄嬛,甄嬛在入宮的時候,父親就告訴甄嬛,浣碧是她的親妹妹。所以甄嬛在宮裡多加的對浣碧的照顧。浣碧因為嫉妒,所以還聯合外人加害甄嬛,最後甄嬛教導她,也最終一直跟隨著甄嬛。
  • 《甄嬛傳》浣碧出嫁前,有三個名字可以選,為何她卻選擇了玉隱?
    《甄嬛傳》浣碧從甄嬛入宮開始,就一直跟在甄嬛身邊,作為甄嬛私底下的親妹妹,浣碧的身世成為了她的心病,她是多麼的想名正言順的回歸甄家,為了儘快的出人頭地,浣碧一開始還被曹貴人收買了,甚至還意圖勾引過皇上,好在甄嬛及時將浣碧拉了回來,從此之後浣碧就安分了起來,不過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浣碧為了嫁給果郡王,可謂是費盡了心思,甄嬛回宮後和果郡王沒有了可能,浣碧內心卻開始蠢蠢欲動了。
  • 甄嬛傳:原著中浣碧對名字很在意,有三個名字選擇,偏偏選了玉隱
    《甄嬛傳》這部由孫儷,陳建斌和蔡少芬主演的古裝言情劇,改編自流瀲紫所著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了少女甄嬛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單純少女成長為一個善於謀權的一代太后的故事。看過劇的朋友們就知道,甄嬛身邊的侍女浣碧其實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
  • 你沒看懂的甄嬛傳:明明有三個名字可以選,浣碧為何偏偏選了玉隱
    《甄嬛傳》中的果郡王俊秀儒雅、文武兼得,可以說是眾多後宮女子之中的春閨夢裡人。甄嬛、浣碧、孟靜嫻、葉瀾依都對果郡王情有獨鍾,但果郡王只痴戀甄嬛一人,無奈,兩人最終沒能在一起,甄嬛最後回宮,果郡王也娶了孟靜嫻和浣碧。
  • 甄嬛痛心疾首教育浣碧-我看《甄嬛傳》
    視頻來源:電視劇《甄嬛傳》第19集28』55---34』08 事件背景:浣碧吃裡扒外出賣甄嬛,證據確鑿,甄嬛痛心疾首教育她,浣碧悔悟,迷途知返。甄嬛如何教育吃裡扒外的浣碧?1、前情介紹,浣碧吃裡扒外,給曹貴人通風報信,甄嬛問她,她還不承認,真是不見棺材不下淚。甄嬛用蜜合香證明給她看(事關自己的妹妹,甄嬛必須要有確鑿的證據,以免冤枉浣碧),證據確鑿,浣碧無從抵賴,這才低頭跪下。甄嬛冷嘲熱諷地謝謝浣碧的配合,才會如此輕易就扳倒華妃;嘲笑浣碧愚蠢,不知道自己是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不管華妃還是甄嬛,一邊都沒落下好。
  • 甄嬛傳:浣碧為何對玉隱這個名字情有獨鍾?背後真相讓人唏噓!
    甄嬛傳:浣碧為何對玉隱這個名字情有獨鍾?背後真相讓人唏噓!雖然浣碧是陪甄嬛一起長大的貼身奴婢,但是她另外一層身份,就是甄嬛同父但異母的妹妹,她自己也知道自己的王府的「二小姐」,所以她的心氣也很高,不甘於做一個丫鬟,想要做人上人,最後也算成功了吧。
  • 重溫《甄嬛傳》才懂:最恨甄嬛之人,不是浣碧,而是玉嬈!
    而這部最火的《甄嬛傳》講訴的便是後宮女子的生存圖鑑,正所謂「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但也有時候最難防的就是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還真應了那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無關血緣,無關親情。《甄嬛傳》中的甄嬛和玉嬈、浣碧是親姐妹,而浣碧是同父異母所生,玉嬈卻是甄嬛同父同母的親妹妹,這一對比,甄嬛明顯更偏愛玉嬈些,所以浣碧心裡一直不平衡,甚至從小就沒有真的把甄嬛當姐姐,一直在嫉妒在心,覺得甄嬛所擁有的一切都不配,一而再再而三都背地陷害。但整部劇情看來,真正最恨甄嬛的人,不是浣碧,而是玉嬈!
  • 《甄嬛傳》流朱和浣碧同是甄嬛陪嫁,差別為何那麼大
    她們兩個自幼陪在甄嬛身邊,入宮作為陪嫁,也是為了給甄嬛當心腹和助手。但是看過《甄嬛傳》的觀眾都知道,流朱在劇情的前半段就早早的死了,而浣碧卻嫁給了果郡王為側福晉。同是陪嫁丫鬟,為何區別那麼大。浣碧陪同甄嬛入宮,甄嬛得到皇帝寵愛,浣碧有些嫉妒甄嬛,她覺得憑藉自己的姿色也可以得到皇上垂憐。和流朱相比,在侍奉甄嬛的時候,流朱的眼裡是主子,而浣碧的眼裡是皇上。只是皇帝沒把浣碧放在眼裡,浣碧傷心時遇到了果郡王安慰,她把欲望再一次投向了果郡王。
  • 《甄嬛傳》浣碧這個名字原來還有這層含義,預示著她的作用與命運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甄嬛傳》中,甄嬛身邊的丫鬟浣碧,後來她成功上位,憑藉著自己的「手段」成為了王爺夫人,晉升為側福晉,可以說是烏鴉變鳳凰了。回到《甄嬛傳》,這部劇之所以能夠被稱之為經典之作,除了演員的演技受到認可外,此劇的製作也稱得上是良心之作,尤其關注細節,演員的每個動作、眼神、每句話,甚至穿的衣服都有一定的含義,也就難怪有那麼多人對這部劇作出個人解讀了。而今天小編就來說說,浣碧這個名字的特殊含義。
  • 《甄嬛傳》劇版&小說16個差異!甄嬛和果郡王有三個孩子,浣碧很陰險,其實甄嬛很無情
    以下是劇版和小說16個差異,甄嬛和果郡王有三個孩子,浣碧很陰險,其實甄嬛很無情!《甄嬛傳》劇版&原著小說差異1:小說是一個架空的朝代《甄嬛傳》的原著小說《後宮·甄嬛傳》其實是架空的朝代,皇帝叫玄凌,皇后叫朱宜修,華妃叫慕容世蘭,果郡王叫玄清,甄嬛一樣是甄嬛。而小說中對服裝造型的描述,應該是參考漢朝、唐朝這類的儀制,嬪妃的階級稱呼也都是虛構的。
  • 甄嬛傳:瑛貴人是大戶人家的小姐?浣碧送她進宮,是為了對付甄嬛
    電視劇《甄嬛傳》中,毛曉彤飾演的瑛貴人,雖然出場戲份不多,但其清麗的容顏和溫婉的氣質,還是驚豔了不少觀眾,再加上她悲慘的結局,更是讓人心疼。劇中採蘋是孤女,無依無靠,被果郡王收留入府,成為了一名侍女。甄嬛對浣碧講起此事,說後宮嬪妃不多,皇上的心思總在玉嬈身上不是什麼好事,浣碧胸有成竹地對甄嬛說:「長姐若是放心,不如就將此事交由我來辦吧。」浣碧名義上是甄府的二小姐,但她的身份和甄嬛玉嬈兩位正統小姐比起來,根本上不了臺面。
  • 《甄嬛傳》浣碧背叛甄嬛的原因,原來是因為甄嬛截然不同的態度
    《甄嬛傳》浣碧背叛甄嬛的原因,原來是因為甄嬛截然不同的態度《甄嬛傳》可以說是近十年內最成功的宮鬥劇之一了,至今為止都沒有一部作品可以超越。而且劇中演員的表演都非常的棒,自然也為電視劇加分不少,從2012年首播到現在已經過去了7年的時間,許多觀眾還是會時不時地重溫一下,百看不厭。
  • 甄嬛傳:甄嬛誤解浣碧的背叛?果郡王3個花心留情是根源
    #甄嬛傳#看過《甄嬛傳》的人,估計沒幾個不反感浣碧的,果郡王和甄嬛都相愛成那樣了,浣碧還非要倒貼去想辦法嫁給果郡王,結果費盡苦心,還是靠甄嬛給弄了個側福晉,本以為甄嬛回宮了,自己能做果郡王身邊唯一的女人,沒想到孟靜嫻這邊還等著呢,機關算盡太聰明,最後有果郡王孩子的還是孟靜嫻,自己啥都沒撈到。
  • 《甄嬛傳》:流朱與浣碧同是甄嬛的丫環,兩人有何不同呢?
    《甄嬛傳》中,自甄嬛入宮以後,除了沈眉莊之外,與她最親近的便是同她一起進宮的兩個丫環,流朱與浣碧。三人自小一起長大,與其說是主子和婢女,不說是姐妹,入宮後更是在諸多場合為甄嬛給予幫助。與甄家有著血緣關係的小姐自然與丫環有著不同的待遇,浣碧在府中華的吃穿用度都要比丫環高出一截,甄嬛更是因她真實身份,對她不當的行為與言論,百般容忍。而這種環境下長大的浣碧,不僅沒有養成感恩之心,反而內心充斥著嫉妒之情,在她的心中,憑什麼都是同樣的父親,甄嬛可以高高在上的做主子,而自己則要做伺候人的活,這也是為何她在宮中幾次三番的挑釁甄嬛的原因。
  • 甄嬛傳:浣碧死了,甄嬛扯斷佛珠,皇帝也就必死無疑了!
    自從《甄嬛傳》我們認識了藍盈瑩,這些年一直活躍在屏幕上,藍盈瑩的成長還有演技的進步,大家有目共睹。不過提起她浣碧的這個角色,其實還是不怎麼討喜的,雖然她跟甄嬛一起長大,但一直都是心比天高,現實卻命比紙薄,總覺得自己能跟甄嬛相媲美,所以只要一有機會就跟甄嬛叫板。
  • 《甄嬛傳》:浣碧為果郡王殉葬,殊不知「玉隱」這名字,早暗示了自己...
    此前,爆火的電視劇《甄嬛傳》是由孫儷和陳建斌等人主演的,劇中幾位主演的演技炸裂,顏值爆表,服化道更是精良,而且這部劇備受網友好評,收視率成績不俗,口碑和豆瓣評分更是不低,總體而言,這部劇還是不失為一部良心之作的。
  • 《甄嬛傳》:甄嬛內心把浣碧當作親妹妹了嗎?看看玉嬈就知道了
    大家都知道,浣碧是甄嬛的父親甄遠道和一個罪臣的女兒生下的孩子,因為是罪臣之女,所以甄遠道不能將那個女人納為妾室,所以就浣碧從小養在甄嬛的身邊,作為婢女長大,但是浣碧自己從小就知道自己的身份不是普通的婢女,但是又礙於身份,所以就養成了她「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性格。
  • 甄嬛傳:皇后做夢都想不到,浣碧為什麼後來叫玉隱?用意極深!
    甄嬛傳中因為浣碧一直喜歡著允禮,可一直沒有機會和他在一起。一次甄嬛傳:皇后做夢都想不到,浣碧為什麼後來叫玉隱?用意極深!甄嬛傳中因為浣碧一直喜歡著允禮,可一直沒有機會和他在一起。一次在皇宮家宴中,果郡王因敬酒而弄溼了衣物,不小心掉了所藏懷著的心愛小像,而皇帝看見之後就讓人呈上來自己看看是什麼。正好皇帝一直擔心著果郡王的姻緣,就問允禮有沒有喜愛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