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二十三回,賈政召集三春和寶玉、賈環兩個兒子開小會,曹公忽然插進了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賈政的心理描寫:
賈政先是看見寶玉「神彩飄逸,秀色奪人」,又看看賈環「人物委瑣,舉止粗糙」,於是「把平日嫌惡寶玉之心不覺減了八九分」,接下來,竟然把本來要痛斥寶玉的話,生生咽了下去。
做實驗時,通常要準備兩份樣本,一份叫「實驗組」,一份叫「對照組」。「對照組」的唯一作用,就是用來檢驗、襯託「實驗組」的。
賈環的人生,活脫脫就是「對照組」——他存在的唯一價值,仿佛就是為了襯託寶玉的魅力,上至賈母、下至丫環,個個把賈環嫌棄成一塊破抹布。
這不光是庶出與嫡出的區別,和賈寶玉這樣的人做兄弟,是絕大多數人的不幸,不光是賈環,就連嫡長孫賈蘭,寧可跟人品堪憂的賈環在一起,都不願意在正式場合中,出現在寶玉的身邊。
☆ ☆ ☆
「對照組」的人生,不一定是命運的安排,有些人竟然是自找的。
義大利電影《小英雄託託》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豆瓣評分8.5分。
小託託是一個小男孩,生活在一個普通而溫馨的家庭,擁有父母的愛和漂亮的姐姐。
但他並不滿足,因為他有一個富有的鄰居——和他同一天出生的阿爾弗雷德,他不明白的是:
為什麼人家那麼有錢,我家這麼窮?
有一天,小託託對阿爾弗雷德說:「其實你爸爸媽媽是我的,因為我們出生那天,醫院發生了大火,我們倆被抱錯了。你的房子、你的汽車,都是我的。」
那一天起,託託就把自己定位為阿爾弗雷德的「對照組」,對他懷恨在心:
「是你偷走了我的人生,我等於從來沒有活過。」
☆ ☆ ☆
「對照組」不是屌絲的專利,精英有時也會被命運安排到「對照組」去。
美劇《風騷律師》(《絕命毒師》的衍生劇,第三季創下豆瓣9.7分的神劇)裡,哥哥查克從小聰明、努力、正義,十足的美版「五道槓」,長大後更是功成名就,成為大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弟弟吉米卻從小懶惰、狡詐、沒有道德感,長大後也就成了個小混混。
表面上看,哥哥在弟弟面前優越感十足,但在內心深處,哥哥始終有一個「對照組」的心結:
「媽媽愛他,他卻欺騙媽媽;爸爸慣他,他卻偷家裡的錢,……為什麼我這麼優秀,父母卻更喜歡那個小混蛋弟弟?」
其實「兒子不壞,父母不愛」。太優秀的子女,父母反而不知道怎麼去愛。
哥哥查克越是表面上裝作毫不在意,內心的傷害就越深。
最令他憤怒的是,母親臨終,弟弟不見蹤影,她卻無視眼前那個唯一守護著她的「好兒子」,心中惦記的仍然是那個「壞兒子」。
就算是查克這樣優秀的人,也有得不到的東西,那個讓他成為「對照組」的人,就成為他唯一的命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