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把生活的不如意,歸咎於他人?

2021-02-18 解凝心理

紅樓夢第二十三回,賈政召集三春和寶玉、賈環兩個兒子開小會,曹公忽然插進了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賈政的心理描寫:

 

賈政先是看見寶玉「神彩飄逸,秀色奪人」,又看看賈環「人物委瑣,舉止粗糙」,於是「把平日嫌惡寶玉之心不覺減了八九分」,接下來,竟然把本來要痛斥寶玉的話,生生咽了下去。

做實驗時,通常要準備兩份樣本,一份叫「實驗組」,一份叫「對照組」。「對照組」的唯一作用,就是用來檢驗、襯託「實驗組」的。

 

賈環的人生,活脫脫就是「對照組」——他存在的唯一價值,仿佛就是為了襯託寶玉的魅力,上至賈母、下至丫環,個個把賈環嫌棄成一塊破抹布。

 

這不光是庶出與嫡出的區別,和賈寶玉這樣的人做兄弟,是絕大多數人的不幸,不光是賈環,就連嫡長孫賈蘭,寧可跟人品堪憂的賈環在一起,都不願意在正式場合中,出現在寶玉的身邊。

 

☆         ☆        ☆

 

「對照組」的人生,不一定是命運的安排,有些人竟然是自找的。

 

義大利電影《小英雄託託》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豆瓣評分8.5分。

 

小託託是一個小男孩,生活在一個普通而溫馨的家庭,擁有父母的愛和漂亮的姐姐。

但他並不滿足,因為他有一個富有的鄰居——和他同一天出生的阿爾弗雷德,他不明白的是:

 

為什麼人家那麼有錢,我家這麼窮?

 

有一天,小託託對阿爾弗雷德說:「其實你爸爸媽媽是我的,因為我們出生那天,醫院發生了大火,我們倆被抱錯了。你的房子、你的汽車,都是我的。」

 

那一天起,託託就把自己定位為阿爾弗雷德的「對照組」,對他懷恨在心:

 

「是你偷走了我的人生,我等於從來沒有活過。」

 

☆         ☆        ☆

 

「對照組」不是屌絲的專利,精英有時也會被命運安排到「對照組」去。

 

美劇《風騷律師》(《絕命毒師》的衍生劇,第三季創下豆瓣9.7分的神劇)裡,哥哥查克從小聰明、努力、正義,十足的美版「五道槓」,長大後更是功成名就,成為大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弟弟吉米卻從小懶惰、狡詐、沒有道德感,長大後也就成了個小混混。

表面上看,哥哥在弟弟面前優越感十足,但在內心深處,哥哥始終有一個「對照組」的心結:

 

「媽媽愛他,他卻欺騙媽媽;爸爸慣他,他卻偷家裡的錢,……為什麼我這麼優秀,父母卻更喜歡那個小混蛋弟弟?」

 

其實「兒子不壞,父母不愛」。太優秀的子女,父母反而不知道怎麼去愛。

 

哥哥查克越是表面上裝作毫不在意,內心的傷害就越深。

 

最令他憤怒的是,母親臨終,弟弟不見蹤影,她卻無視眼前那個唯一守護著她的「好兒子」,心中惦記的仍然是那個「壞兒子」。

 

就算是查克這樣優秀的人,也有得不到的東西,那個讓他成為「對照組」的人,就成為他唯一的命門。

相關焦點

  • 就算生活再不如意,老子也要微笑面對!
    就算生活再不如意,老子也要微笑面對!生活中的我們跌跌撞撞,卻也總是茫然於眼前,因為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或許我們會哭,會痛,可是,那又能怎麼樣呢,記住,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後退可言!這幾日,由於很多煩心的事情,朋友說我為什麼就不著急呢?
  • 生活不如意,就要拖他人下地獄?
    你生活不如意,誰的生活如意?你想死,為何要拖別人和你一同下地獄? 都說:衝動是魔鬼。 現實也是如此,每一個控制不住情緒的垃圾人,都可能成為傷人傷己的惡魔。
  • 為什麼我們會越愛越孤單
    但是為什麼有人會越愛越孤單?為什麼曾經甜蜜的戀人,彼此會越來越疏遠?為什麼苦心照顧子女,經營家庭,卻得不到愛的反饋?為什麼我會感到如此孤獨?生活中的悲傷,其根源不在於別人對我們做了什麼或沒有做什麼;那些讓我們遭受痛苦的所謂「別人的缺點」,「別人的忽視」,其實正是我們尚未了解的關於我們自身的東西。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存在一個無意識的自我,這個自我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喜歡它所看到的一切。這個無意識的自我會讓我們的內心建立起一座自戀的心牆,把愛擋在牆外。
  • 為什麼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宣化上人)
    為什麼叫這樣一個古怪的名字?水是水中月,鏡是鏡裡的花,這兩種都是有影而無形的,能不能回天,這是在不知之數。可是孔子有一句話,「知其不可而為之」,知道這個事情不容易做,可是還要做;知道是很費力的,他也不怕費力,來要完成自己的天職任務,為古聖先賢做一個清潔工人,到處把自己一切的一切都忘了。所以我說我是世界上最笨的一個人,最愚痴的一個人,為什麼呢?
  • 我們為什麼喜歡用惡意揣測他人
    而我們更無法得知的是,那些可怕的言論給這個無辜的人帶去了多少傷害。在這個技術日新月異,生活水平飛速提升的時代,本來可以生活的非常幸福的我們,為什麼反而越來越無法安心擁抱快樂,卻越來越沉浸於充滿惡意的認知和全是陰謀論的不信任中呢?
  • 為什麼會有人認為楊超越出道,是對他人的不公平
    首先,這個問題是一個悖論,我先說結論,楊超越出不出道並不會對他人有任何影響。你口中的他人完全可以在楊超越出道的情況下也進入娛樂圈,甚至如果非常優秀實力爆表,完全可以在娛樂圈裡憑實力吊打楊超越。把所有通告接完,讓楊超越慘兮兮。所以楊超越是不是出道跟對他人是否公平一點關係都沒有。
  • 即使生活有不如意,也要笑看生活
    在我們長大後看來,這只不過是哄哄那些長大了也沒人安慰的傻子罷了。其實哪有什麼小時候經歷的多了,長大就更堅強了,其實並沒有,小的時候,經歷得太多了,我們的內心才會更加敏感且脆弱,小時候受的傷痛,在未來的我們,會無限放大我們的傷痛,變得更加的敏感。
  • 澤信·青城如意188戶型 ,「如意+」生活能量場!
    場景描繪圖2.歸家防護動線 —— 家的如意「防護地帶」除了傳統的玄關外,我們在廚房的旁邊設計了一個次淨儲藏間,增加生活的便利。老人套房——祖輩如意起居空間老人套房考慮了老年人的起居習慣,每天一大早就起床遛彎兒買早點的爺爺再也不用擔心會不小心吵醒還在休息的兒子。配備獨立衛生間,極大的方便了老人晚上去衛生間的需求。家人生活起居互不幹擾。
  • 生活不會總如意,人生不會都稱心
    生活不會總如意,人生不會都稱心。選擇難,堅持難,如意更難,於歲月中找到平衡,獲得依從,於時間中淡忘痛苦,露出笑容。感受心情,生活從容,就是人生。生命中能使我們痛苦的,竟是錯過,引發我們感觸的竟是相逢,我們懷念的竟然那樣朦朧。人生,痛事憾事很多,最痛最沉的,就是錯過。心走了,再多的溫柔也是應付,情冷了,再甜的笑容也不純真。人與人的交往,求的一種心靈的認同,尋的一份感情的遞進。沒有了心的感應,失去了情的倍增,再多的交往,也是虛情,掩藏著一種心靈的冷清。相知,貴在交心,相處,重在情深。
  • 紀錄片《幸福定格》《搖搖晃晃的人間》《生活而已》觀看他人生活
    《搖搖晃晃的人間》與《生活而已》,期待民眾透過真實的對話,了解婚姻是怎麼回事。 藉由電影,看似我們在觀看他人的生活。每個人都渴望談場浪漫的戀愛,但踏入婚姻後,會是幸福的延伸嗎......? 大部分人選擇在他人面前展現自己跟伴侶快樂的一面,《幸福定格》、《搖搖晃晃的人間》、《生活而已》三部婚姻紀錄片,主角們則將自己的在婚姻中遇到的各種摩擦勇敢地攤開在民眾面前。
  • 為什麼我的情緒總是被他人左右?4種方法讓你擺脫這個煩惱
    ……這樣的類似抱怨、焦慮的小情緒在生活中時有發生。我們所處的環境,個人的認知水平,自我控制的態度等都會對這些情緒產生影響。此外,我們的情緒經常會受別人的影響。1.一味配合他人。人們在社會中一起生活,就會對某些事情和行為形成統一的判斷標準,從而產生社會性的貼「標籤」行為。貼標籤這一行為不僅在超市中存在,人也會被貼上「標籤」。
  • 為什麼我們會被他每首歌給感動?這唱的不就是我們的生活嗎
    毛不易之所以被淘汰,大概是因為他的抒情唱腔,不適合以高音為主流的這個歌手舞臺,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毛不易每首歌背後的故事?《一葷一素》第二期毛不易的《一葷一素》唱哭了所有人,日出又日落,深處再深處,一張小方桌,有一葷一素。這首歌是毛不易為了紀念媽媽,在他17歲那年媽媽去世了,兒子回家看生病的媽媽,媽媽對兒子說:我兒子每頓都得吃一葷一素,我現在生病了誰來照顧他。
  • 長假公開課(十)| 幸福可遇不可求,「不如意」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喬丹·伯恩特·皮特森教授接受訪談時說,幸福這種東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如意」才是生活的主旋律;與其一直追求幸福、求而不得時便自怨自艾;不如在幸福偶爾降臨時心懷感激、並找尋原因。
  • 《初戀》:也許我們都在學習與他人和解
    如果生活在一個其樂融融,鼓勵大膽表達愛的家庭裡,孩子也會變得活潑開朗,自信滿滿,勇於表現自我。如果生活在一個氣氛凝重,經常施以拳腳的家庭裡,孩子可能會變得陰鬱、自卑、羞於表達自我。由於環奈的母親是懷著孕嫁給了父親,所以一直過得很卑微。在家裡,丈夫就是天,丈夫說東,她絕不敢向西走。
  • 樹木希林:人生不如意才是天經地義的
    一無所有時,不知道會有多輕鬆愜意,收拾起房間也是分分鐘的事。(《50 歲後的 10 年是人生的分水嶺》,2016 年 6 月)人生不如意才是天經地義的人生不如意才是天經地義的。我不會感慨人生,也不會不切實際地奢望幸福。我總覺得「我的人生真不錯啊」,遇到不順的時候,也只會想「自己還不夠成熟啊」,這樣也就過去了。
  •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人生海海》告訴我們該以何種心態面對人生
    在我看來,不同人有著不同的解釋。但終將離不開一句話:「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每個人每種行為背後,都有其動機。也許,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總是有人在命運的捉弄之下,忍辱負重,不屈不撓,不悲不憤。我想,麥家在塑造主人公的上校的命運的同時,也是在講述自己。
  • 縱使生活百般不如意,我還是會陪著你直到永遠!
    導讀:縱使生活百般不如意,我還是會陪著你直到永遠!愛情如水並且還是白開水,天天用熱的時候可以喝涼了也可以喝,隔夜的你還可以用它來洗臉洗手純潔而且樸實,想說出它怎麼個好喝或怎麼有營養來,不僅難也用不著,精彩和浪漫都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的事。
  • 《他人即地獄》致鬱嗎,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一場恐怖片?
    他們都當他是心理脆弱,斥責他,誰不是這樣生活的,為什麼你就不能堅強點?他們都當他是瘋子,認為他不正常,才會認為周圍的人和事都有問題。甚至他自己也快這樣認為了,當腦子裡不斷傳來竊竊私語,當他在考試院房間裡看到邪惡自己的時候……各種邪惡負面的聲音,控制不住地從心底冒出來。
  • 為什麼我們會感到孤獨?
    」 孤獨是所有人都擺脫不了的話題了,不論你是單身狗還是秀恩愛者,不論你是獨處時,還是身在喧鬧的人群中,我們都可能在一個突如其來的瞬間,感到一種孤獨。那麼,到底什麼是孤獨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孤獨有兩種狀態:一是在心情壓抑,或被別人排除在外是產生的空虛和寂寞的感覺。
  • 生活坎坷,不如意的生活感悟句子100句
    斜倚雲端千壺掩寂寞,縱使他人空笑我。3、我不明白明明內心支離破碎,為什麼外表依然要裝做華美如初。4、一個姑娘告訴我說她不久前和丈夫分開了。分手的時候,對方說,如果有一天你不再繼續等我了,那說明你真的成長了,你的生活從此會過得很棒,會比我的還要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