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思嘉:愛和死亡讓人成長

2021-02-10 步姿

(費雯麗飾演的郝思嘉提升了人物的個性和氣質,是比較少見的電影超越文字的範本)

所有隨風而逝的都屬於昨天的,所有歷經風雨留下來的才是面向未來的。

——瑪格麗特·米切爾《飄》

文/步姿

戰亂或瘟疫一旦發生,人們就會發現在自然環境和社會大背景面前,自己的力量變得十分渺小,因之而產生的無力感有時會令我們感到恐懼。

有朋友讓我談談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書中的郝思嘉是史上最頑強的大女主,一個原本嬌生慣養的貴族小姐,能在戰亂時期,生存極其艱難的情況下,獨自勇敢地承擔起家庭的重任,捍衛了家園,也保護了自己的親人。她的聰明智慧、堅韌不屈,正是當下我們該學習的。

第一次讀《飄》是在大一。不記得讀書時有何具體收穫,只記住了嬌蠻任性的思嘉和她痴迷的初戀。

第一次看電影《亂世佳人》也是在大學裡。當時自己也正陷入初戀不可自拔,和郝思嘉少女時期一樣,完全不懂愛。

記得當時對電影裡艾希禮的演員十分失望,認為他根本配不上思嘉的絕色美貌。

至於白瑞德,覺得他很有魅力,但有些老,而且他對女主的態度一直猶疑不定,讓人很沒安全感。

可能在單純的女孩子看來,白瑞德神秘得出人意料,世故得狡猾老辣,是個難以把握的男人。

直到走過半生才發現:能為白瑞德這樣的男人所愛,是一個女人莫大的幸福。

但不是每個女人都會遇到白瑞德,也不是每個女人都能活像郝思嘉。

其實無論簡愛、愛瑪、苔絲,還是郝思嘉,我們都很少會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完全相像之人。他們來源於生活,更高於生活,只所以深入人心,是因為被作家藝術化了。

每個人身上都含有她的存在,然而又不全是她。他們體現了人性最突出的那個部分,所以才生動鮮活。

郝思嘉浪漫又現實,自私又善良,虛榮但不虛偽,她永遠自帶光芒,活在舞臺中央,讓身邊所有的人又愛又恨,包括端著書的、銀幕前的我們。

我們愛和恨的,是她人性中最閃亮的部分。

郝思嘉出生在一個擁有一百多奴隸的種植園主的家庭。「打出娘胎就有人從頭到腳地服侍著」,從小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可並不是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女孩,都像郝思嘉一樣高傲自負。

除了美蘭之外,郝思嘉身邊的女孩子都不喜歡她,包括她自己的妹妹。

她們嫉妒她的美貌和驕縱,更嫉妒她左右逢源、目中無人。

其實說白了,所有的嫉妒的主要原因是:思嘉所做的事,她們做不到,也不敢做。

「我總不懂一個女孩子要找男人,幹嗎就該裝得這麼傻?」

這些話能看出郝思嘉獨立叛逆的個性,也痛快淋漓地對壓在女人們身上的傳統信條辛辣地諷刺。

所以,她在人群中從不會收斂和含蓄,總能成為萬眾囑目的焦點,吸引眾多男士。在她身旁的其他女人,會顯得失去了光彩。

我們身邊若有這樣的女子,也同樣會遭人妒忌。一般的女人也很容易糾結於這些妒忌。但妒忌於郝思嘉來說,卻是浮雲。她不會太當回事,也不會因此而改變自己絲毫。

我們可以說她是過分自我,也可以說她是內心強大。這樣的心理素質是少見的。


「不要為那些不願在你身上花費時間的人而浪費你的時間」

「那是一個十六歲的姑娘所能繪製的計劃,處在人生那個這段時光,生命無比美好,失敗是不可能的,美麗的裙子和漂亮的臉蛋,就是足以徵服命運的武器。」

郝思嘉善用美貌的資本,輕而易舉地結了三次婚。

郝思嘉覺得自己沒有得不到的東西。為了氣艾希禮嫁給懦弱的查爾斯。為了挽救泰拉莊園,獲得財產,又搶了妹妹的未婚夫。

「盲目的勇敢無比等於自取其辱」

前兩任丈夫在她面前都是勢微的,他們都不如她精明能幹,像是她生活的陪襯。最後的死,也像自己的性格一樣,愚蠢、草率和盲目。

兩個男人都愛她,依戀她,可她一個也不愛。郝思嘉心裡始終忘不了初戀,認為自己愛的一直是艾希禮。

其實她不知道那只是「得不到」的執拗。因為這點執拗,她對已婚的艾希禮總是念念不忘,屢次情不自禁地示好。

艾希禮是個溫文爾雅的紳士,一個典型的貴族青年。他有愛國熱情和家庭責任心,但他又是個睿智和軟弱的矛盾體,和《傲慢與偏見》裡的達西有些許相似。

他知道什麼樣的女人適合做妻子,很愛美蘭,但同時也嚮往思嘉身上自然、本真、熱烈的部分,可又不得不恪守社會道德,無法逾越世俗的藩籬。

一般的男人看來,或許很難抗拒郝思嘉這樣的女人,但更願意選她做情人,因為她雖嫵媚風情卻比較強勢,難以駕馭。

能夠和思嘉匹配的,唯有白瑞德這樣的男人。

「你把自己的幸福拱手相讓,去追求一些根本不會讓你幸福的東西。」

很多人選擇婚姻時,因為年紀尚輕,多半不夠成熟。所以找尋另一半時,會不自覺地選擇自己生命中欠缺的那個部分。

只要我們看看周圍的家庭,就不難發現,很多婚姻中的兩個人,個性都是互補的。

正如讀過的《過猶不及》一書中說的,「有控制欲和有被控制欲的人遇到,結果是兩個人結婚了。」

但是,當我們走過人世風華,看透愛情和婚姻的本質之後,最終才明白,只有個性相似,才會少了許多磨合過程中的苦惱和糾結。

簡愛和羅切斯特的愛只所以偉大,不僅僅在於他們之間是靈魂之愛,還因為他們個性上的相似,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找到了另一個自己。

白瑞德,冷靜智慧,寬宏勇敢,也世故幹練,獨立不羈。他對生活富於勇氣和挑戰,是世俗中的成功者,同時也有著深厚的家國情懷。

他的與眾不同的成熟還在於,從一開始就知道什麼樣的人才適合走入婚姻。

「我愛你思嘉,因為我們太相像了。我們倆都是叛逆者,親愛的,是自私的卑鄙小人。只要我們安然無恙,舒服自在,就算整個世界都毀滅了,我們也一點不在乎

初次相遇,他就認定郝思嘉和自己是同類人。他們都勇敢自私,傲視旁人,既物質又實際。他遇到愛,也懂得愛,所以願意為思嘉放棄自己終生不婚的決定。

可問題是,一起生活了幾年之後,郝思嘉依然不懂得這一點。甚至她完全不了解自己愛的是誰。

她可以像男人一樣有責任擔當,以一己之力撐起瀕臨破敗的一個家;可以在戰火紛飛中拖著馬車上產婦、嬰兒和黑人一起逃命;可以為維護家人的安全,勇敢地槍殺入室搶劫的北方逃兵……,但她卻不懂得愛,也不懂得身邊的人對愛的隱忍和付出。

戰爭的苦難、生活的磨練,使她變得成熟能幹,生存能力也愈來愈強,而真正使她成長的,卻是人性中的東西,是人與人之間的愛與恨。

「生活沒有義務滿足我們的期望。我們應該接受現實並因情況不是更糟而感恩。

她和美蘭、艾希禮、瑞德一起經歷了戰爭的毀滅,活了下來,最終卻逃不過生死宿命。

父親和女兒都因騎馬跳欄而亡,美蘭冒險懷孕難產而死,自己腹中的孩子也因不慎摔下樓而流產。

死亡可以讓人消沉,也可以令人成長。

艾希禮在戰爭中看到的死亡,曾一度抑鬱,美蘭的死,對他更是致命的打擊,令他再度陷入消沉。

白瑞德也因女兒邦妮的死而頹唐,甚至想隨女兒同去,以死來結束痛苦。

「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死了的已經死了,活著的還要繼續活著。」

換作一般女人經歷了這許多種種,必然沮喪和絕望。但是,這些都沒有打倒郝思嘉,她反而徹底清醒和覺悟了,這正是她可貴的地方。

之前陷於初戀的執迷,一直在白瑞德的寵溺下,郝思嘉不了解自己,更不懂得身邊愛她的人。

待到婚姻破碎,孩子和摯友死去,她終於發現,白瑞德才是她一生最不能失去的人,也知道了什麼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

「再深刻的愛情也會有厭倦的時候。

白瑞德是和思嘉一樣驕傲的人。幾年的愛和付出沒有回應,再熱烈的愛也會失去溫度,再無私的人也會疲憊。從來就沒有完美無缺的人,不光有愛,也會痛、會累,才是真實的人性。白瑞德選擇決絕地離開。

苦苦哀求之下,那個男人也沒有回頭,不免使人感到失望和悲涼。可回頭想想,不決絕,就不是那個和郝思嘉個性相似的男人了。

「愛到分離才相遇。」

白瑞德和郝思嘉的愛情,也正因為這狠心的別離,才最讓人動容。雖然結局是她失去了他,但我相信以她的勇敢和智慧,還會將他追回來的。

郝思嘉這個人物最大的魅力就在於,身上總是湧動著生生不息的,不服輸的精神。

另外,我們很難不愛美蘭。她了解丈夫和郝思嘉,也懂得白瑞德,用她的方式愛安靜地愛著身邊的人。如此大氣智慧的女人太值得點讚了。

重溫電影時,看到美蘭去世的一幕,我忍不住流淚了。為美蘭的善良和偉大所感動;也為思嘉之前不懂美蘭的愛所感動,更為這殘痛的失去,才換來思嘉的成長和蛻變而感動。

寫到這裡還想繼續說說美蘭,可是文章已經太長了,下次再寫吧。最後分享兩句米切爾最經典的對白:

「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值得你去為之工作,為之戰鬥,為之犧牲的東西,因為它是唯一永恆的東西。」

「我現在還沒空去想這些,等明天我再去想吧,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End—

相關焦點

  • 郝思嘉和白瑞德:註定要錯過的愛情
    直到遭遇車禍,米切爾每天都會收到無數來自出版社,影視公司和讀者的請求,求她再出一本《飄》的續集,但米切爾斷然拒絕,她在聲明上寫----故事已經自然而合適的結束了。可是,白瑞德最終離開了郝思嘉的結局讓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意難平,郝思嘉能不能追回這個最愛她的人,也成了再也不會有答案的不解之謎。
  • 《亂世佳人》——郝思嘉
    就像小說一開始描寫得那樣,任何一個人數眾多的場面,只要有稍長時間不以她為談話中心,她就忍受不了。這種對同性的絕對排斥與自我中心主義結合在一起的極端表現,就是只要一個男人愛別的女人而不愛她,她就無法忍受。為了平復這種強烈的刺激,她會做出超越常規的事情。她會和任何一個女人爭奪男人。她在一切相戀的男女之間毫無顧忌地插足。她不是因為愛某個男人而勾引他,而是為了戰勝某個女人而勾引男人。
  • 《飄》塔爾頓兄弟對郝思嘉,及郝思嘉對衛希禮,為何都是日久生情
    塔爾頓兄弟之所以在年少時不喜歡郝思嘉,無法發現她的女性魅力,主要原因是:男人們要找的是女人,而不是兄弟。年少時的郝思嘉,根本沒有一點兒女人的樣子,天天騎馬、爬樹,像個猴子似的上躥下跳闖禍不斷,這樣的女性,和男人雖混得熟悉、玩得盡興,但充其量只能做個優秀的玩伴。而男人要找的伴侶,她最好不要那麼瘋癲和任性,也不要太過壓抑,一切剛剛好。說白了,就是要有女性特徵。
  • 《亂世佳人》驚世美顏和智慧並存的郝思嘉為什麼會有被分手的結局
    比如《亂世佳人》郝思嘉.奧哈拉一個有著驚人美貌與智慧並存的女人,從一個任性自私又保存著心底的一絲善良的女孩子,經過殘酷的戰爭,飢餓,讓她成長為一個具有商業頭腦的女企業家,應該是活很成功的女人,但是,她瘋狂愛戀的初戀艾希禮,卻不愛她,只是欣賞和喜歡她,因為在他看來,郝思嘉不具備做妻子的條件,不溫柔不賢惠。
  • 《飄》:性格作天作地又自私的郝思嘉,為何卻如此討人喜歡?
    作家楊絳曾經這樣評價這部世界名著:「橫看全書,是一部老南方種植園文明的沒落史,一代人的成長史和奮鬥史;而縱觀全書,則似一部令人悲慟的心理劇,以戲劇的力量揭示出女主人公在與內心的衝突中走向成熟的過程。所以看《飄》,就猶如走進原始森林,越深越美。
  • 《亂世佳人》郝思嘉明明愛初戀還嫁他人,傲嬌女太不負責
    《亂世佳人》美國南北戰爭,農場主女兒郝思嘉明明不愛還嫁白瑞德,太不負責任了。很多人都還記得郝思嘉的這句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被她的頑強不屈所折服。的確從一個女性的成長史來看,郝思嘉的蛻變可圈可點。從一個驕傲的農場主千金,一心想要嫁給另一個農場主的兒子,並不惜任性地嫁給不愛的人。到後來經歷戰爭磨難,失去母親又成為寡婦。她都堅強應對,挑起生活的重擔,敢於迎接一切未知的挑戰。
  • 《飄》中白瑞德與郝思嘉的感情告訴我們:愛,是消耗不起的
    然而,郝思嘉卻突然得知衛希禮要娶他的表妹梅蘭的消息,她急匆匆地在他們婚禮前跑去找衛希禮表白,希望衛希禮回心轉意,但衛希禮卻一口回絕了她。被拒絕的郝思嘉,一臉怒氣地拿著手邊上的花瓶就往屋內的沙發處砸了過去,卻聽到「嗷」一嗓子叫喚,一個風度翩翩的男人頓時出現在眼前。他,便是白瑞德。白瑞德無意間聽到了郝思嘉和衛希禮的談話,她的所有秘密在白瑞德面前瞬間變成透明。
  • 《亂世佳人》渣女本渣郝思嘉,憑什麼活得比你好?
    她有著美豔動人的外表,所有的男孩都圍繞著她,但是愛慕虛榮,自私自利、驕傲自我的個性並不受人待見。她結過三次婚無一不是帶著很強的目的性。為了報復拒絕她的艾希利,嫁給他的小舅子查理,又為了重整家園養活一家人,搶了妹妹的未婚夫,最後又為了錢和白瑞德結婚。婚姻期間還和初戀艾希禮曖昧不清,這個離經叛道的女人在感情上簡直是渣女本渣了。
  • 郝思嘉又渣又婊,戰爭時代下的女性力量你不懂
    影片女主角郝思嘉並不是完美的好人,甚至可以說是渣女。她有著美豔動人的外表,所有的男孩都圍繞著她,但是愛慕虛榮,自私自利、驕傲自我的個性並不受人待見。回到家園,媽媽去世,爸爸瘋癲,莊園被毀,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她勇敢的接過重整家園的重任,帶領家人下地幹活,從一個被人伺候的嬌小姐變成滿面塵土的農婦。當流竄的逃兵闖入家裡時,她會毫不猶豫的開槍射殺,並冷靜的處理屍體。為了讓家人不再挨餓過上好日子,她成為木材廠精明強幹的女商人。郝思嘉目標清晰、做事果斷、勇敢堅強讓身邊的男人們都黯然失色,連曾經拒絕過她的艾希禮也要為她工作。
  • 《亂世佳人》郝思嘉和作者米切爾演員費雯麗,三人悲劇命運太相似
    《亂世佳人》電影非常尊重原著,郝思嘉內心深愛衛希禮,一個年輕紳士的軍官,幾乎終其一生都追尋這個不可能的愛情。看看寫下這個充滿生命力的郝思嘉背後的米切爾吧,她過著怎樣的人生。經歷過婚姻慘敗和家暴的她,同樣遭遇母親去世,父親一蹶不振,她需要振作起來養活一家人的局面。慶幸她和郝思嘉一樣遇見了心愛的人,願意支持她做自己的事業。她的丈夫支持她寫作,並且成為一個新聞報的記者,就像農民種地一樣寫了很多精彩的作品。
  • 《亂世佳人》郝思嘉和作者米切爾演員費雯麗,三人悲劇命運太相似
    《亂世佳人》電影非常尊重原著,郝思嘉內心深愛衛希禮,一個年輕紳士的軍官,幾乎終其一生都追尋這個不可能的愛情。 看看寫下這個充滿生命力的郝思嘉背後的米切爾吧,她過著怎樣的人生。 經歷過婚姻慘敗和家暴的她,同樣遭遇母親去世,父親一蹶不振,她需要振作起來養活一家人的局面。 慶幸她和郝思嘉一樣遇見了心愛的人,願意支持她做自己的事業。
  • 閆紅:白瑞德與郝思嘉,永遠不同步的愛情
    周作人曾說,他心中住著一個「流氓鬼」和一個「紳士鬼」,在郝思嘉心中,則住著一個「淑女」和一個「作女」。「淑女」是外來的,「作女」才是土著,她卻維護「淑女」更多一點。愛上衛希禮,固然有天時地利的緣故,但究其根本,還是因為:「那個男人的品性是她不具備的,但是她極崇拜那種品性」,「品德無虧」的衛希禮,很像她母親那一類人。
  • 《亂世佳人》白瑞德愛郝思嘉,愛得深沉
    我認為白瑞德(Rhett Butler)是真愛並且唯一愛郝思嘉(Scarlett O』Hara)的。瑞德第一次見到斯佳麗是在阿希禮(Ashley Wilkes)的訂婚野餐會上。午休時間斯佳麗在藏書室向阿希禮表白,懦弱的阿希禮逃跑般的拒絕了她。
  • 《亂世佳人》郝思嘉越挫越堅強性格,為何走出困境卻失去真愛
    也可能是在那個時代,南方農場主像郝思嘉父母也缺乏危機意識,給與郝思嘉愛卻沒有讓她更多直面內心,更快成長。當她遇見善意對她,願意為她付出的人,她總是冷血無情最多就是加以利用,並非真心回饋。只有遇見得不到的人,她才會充滿興趣,愈挫愈勇,仿佛遇見了挑戰一樣充滿動力和激情。這種激情她用在了對衛希禮的愛情上。她認為這是愛情,但很有可能是因為得不到而越發渴望有結果,就好像解一道沒有答案的謎題,越是解不開,她就越是迎難而上。
  • 頂級渣女郝思嘉火了100多年《亂世佳人》戰爭中的女性力量你不懂!
    影片女主角郝思嘉並不是完美的好人,甚至可以說是渣女。她有著美豔動人的外表,所有的男孩都圍繞著她,但是愛慕虛榮,自私自利、驕傲自我的個性並不受人待見。回到家園,媽媽去世,爸爸瘋癲,莊園被毀,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她勇敢的接過重整家園的重任,帶領家人下地幹活,從一個被人伺候的嬌小姐變成滿面塵土的農婦。當流竄的逃兵闖入家裡時,她會毫不猶豫的開槍射殺,並冷靜的處理屍體。為了讓家人不再挨餓過上好日子,她成為木材廠精明強幹的女商人。郝思嘉目標清晰、做事果斷、勇敢堅強讓身邊的男人們都黯然失色,連曾經拒絕過她的艾希禮也要為她工作。
  • 《亂世佳人》中的郝思嘉的真愛到底是白瑞德還是艾希禮
    那個時代來不及看清自己的心,郝思嘉以為愛艾希禮其實更愛白瑞德。1 單戀一枝花,得不到的最美郝思嘉在年少時哀傷了艾希禮,因為他彬彬有禮和其他圍在她身邊的公子哥都不同。有禮貌又低調優雅。郝思嘉自己是一個活潑又風風火火的姑娘,內心卻嚮往這樣的男子,也許和媽媽的教育有關。她嚮往著更紳士貴族的生活,看到拒絕她愛意的艾希禮,越發升騰出徵服欲。於是她一直在心裡愛著她以為的艾希禮,那個可以給她希望帶領她過更高雅富足生活的艾希禮。
  • 亂世出佳人,永遠的郝思嘉
    郝思嘉在我看來,代表了勇氣與不屈。正是太過喜歡郝思嘉,我甚至從小就把「Scarlett」寫成自己的英文名。沉醉於郝思嘉面對愛情的執著與灑脫、亂世年代思嘉與媚蘭的守望相助、以及思嘉挑起家庭大梁時的堅毅。我讀過的版本是傅東華先生譯註的《飄》,也正因如此,更喜歡上了郝思嘉而不是斯嘉麗這個名字。全文流暢自然,更是將每個人人物性格翻譯地道。
  • 從《亂世佳人》,看真正的大女主劇對女性成長的積極意義
    其次,劇情必須要完成女主角的人物成長,她會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女成長為一個有格局的人。另外,拒絕空洞的偉光正,不迴避女主角的缺點,也是真正的大女主劇的特點之一。正如《亂世佳人》的女主角郝思嘉,她天生不完美,缺點多如牛毛,而優點則是鳳毛麟角。她美貌,卻愛「恃美行兇」。她自私、狡詐、虛榮,但骨子裡卻又純粹、剛毅、果敢。
  • 從伊莉莎白一世到郝思嘉,為什麼致命女人都鍾愛紅絲絨?
    聽說大女主們都愛穿紅絲絨? 郝思嘉與白瑞德-《亂世佳人》 《亂世佳人》中的郝思嘉,和萬千少女一樣地嬌柔爛漫、聰明任性,但歷經戰爭和苦難的洗禮之後,骨子裡的倔強和驕傲,
  • 《欲望號街車》:費雯麗不止演了一個郝思嘉
    在此之前,她已憑《亂世佳人》中的郝思嘉一角拿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小金人。也因為她塑造的郝思嘉的形象太深入人心,無形中給她後來的角色塑造增加了難度。不過,她在《欲望號街車》中的布蘭奇一角,完全是顛覆性演出,並再次獲得成功,從而為她奪得第二個奧斯卡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