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養,這個愛心院讓村裡老人有了「新家」

2021-01-09 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童浩麟

  11月22日上午11點30分,尉氏縣邢莊鄉葛莊村農村愛心院。

  「開飯啦,今天吃餃子!」

  隨著工作人員明美蓮一聲吆喝,院裡的老人們紛紛停下手裡的活兒,在打飯口排起了隊。

  「啥餡啊?」「妮兒,餃子煮軟一點。」「別盛太多,俺吃不完。」87歲的崔和運和比他「年輕」的老人們陸續端著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餃子,在餐廳桌子邊坐下,有說有笑,整個屋子一片熱鬧。

  

  在這座名為「葛莊幸福院」的屋院裡,這樣的場景自今年4月起,每天都在上演。

  「30多位老人都來自附近村子,大部分是五保戶或孤寡老人。」69歲的明美蓮趁著忙活兒間隙告訴記者,「每天一大早就過來了,到晚上才走,這就跟他們的『家』一樣。」

  像這樣的「家」,尉氏縣目前共有4座,分布在大小村子間,起著為村裡獨居老人和貧困人員們提供日間照料和臨時居住服務的作用。

  今年年初,開封市民政局、財政局、城建局、扶貧辦等四部門聯合印發《建設農村愛心院改善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獨居老人居住條件實施方案》,目的在於改善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獨居老人居住環境,提高農村老年貧困群體生活質量。

  

  記者看到,尉氏縣通過改建農村閒置的學校、老村室等設施或租賃閒置民宅廠房的方式,讓農村愛心院「閃亮」登場:為老人們提供午間就餐、休閒娛樂、午間休息,同時協助如廁、應急救助等服務。

  「每個農村愛心院都由其所在村委會負責日常運行和管理。我們採取個人交一點、村裡籌一點、愛心企業捐一點、政府幫一點的管理模式。」尉氏縣民政局局長路雪峰說,「採取眾籌方式,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讓『愛心院』越建越大!」

  像明美蓮這樣的管理服務人員,每個愛心院有兩到三名,由所在縣區民政部門統一聘用,鄉鎮政府管理。

  目前,尉氏縣已對現有得4座農村愛心院累計投入185萬元,改建房屋65間,已吸納119名特困老人和獨居老人入住。11月底,又將有4座愛心院投入使用,預計增加床位62張。

  「建設農村幸福院是對敬老院不足現狀的有力補充。」路雪峰表示,「同時也是對彌補農村養老服務短板的一種積極探索。」

  作為開封市第一家愛心院,葛莊幸福院開啟了開封市「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病有所醫、住有所居」農村午間養老新模式。

  冬日暖陽,靜靜鋪灑在 「愛心院」裡,溫暖又溫馨。

相關焦點

  • 尉氏縣探索創建養老新模式 困難老人有了「新家」
    1月17日中午,臘月二十三,也是俗稱的「小年」,在開封尉氏縣邢莊鄉葛莊村農村愛心院,隨著工作人員明美蓮一聲吆喝,院裡的老人們紛紛停下手裡的活兒,在打飯口排起了隊。「啥餡啊?」「妮兒,餃子煮軟一點。」「別盛太多,俺吃不完。」87歲的崔和運和比他「年輕」的老人們陸續端著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餃子,在餐廳桌子邊坐下,有說有笑。
  • 獨居老人如何實現老有所養
    獨居老人如何實現老有所養時間:2020-12-18 14:44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近日,家住上海寶山區的一位八旬老人,通過意定監護的方式,將家中價值300萬元的房產贈予水果攤主的新聞引發關注。據了解,老人因妻子兒子相繼離世,所以一直獨居。
  • 菏澤市成武縣白浮圖鎮李雙樓村:幸福院裡獻愛心 溫暖老人心
    12月12日,一愛心企業來到菏澤市成武縣白浮圖鎮李雙樓村,為即將拎包入住幸福院的老人們捐贈愛心、奉獻「孝」心,把溫暖送到老人的心坎上。12日當天下午三點,白浮圖鎮李雙樓村的村民們就自發圍攏過來幫著卸車,把衣櫥、沙發、床鋪等常用家具抬到屋子裡去,原本空蕩蕩的幸福院變得充實起來。據了解,這些配套物品都是由山東龍鳳麵粉有限公司捐贈的,價值四萬元。
  • 福清市新厝鎮橋尾村打造升級版「幸福院」
    福清新聞網11月18日訊(記者 楊國才)眼下,農村幸福院已成為老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好去處。新厝鎮橋尾村升級豐富幸福院內涵,把專供老年人使用的幸福院升級成老少皆宜的大家園,不僅服務對象從老人變成了全體村民,開放時間也從白天延續到晚上,服務功能也更加全面了。
  • 煙臺福山:「共助養老」 擦亮農村幸福養老新底色
    院口村農村養老新模式不僅解決了空巢老人的老大難問題,更給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打開了新局面。「院口村幸福院啟用後,老人不但吃上了『大鍋飯』,村幹部還經常來幸福院看望,村民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村裡各項工作開展順利多了。」孫茂壯說,幸福院工作全面推進後,不僅村裡家庭矛盾少了,幹群關係也更和諧,還形成了從善如流的濃厚養老氛圍。
  • 土城子互助幸福院的美好晚年|《康莊大道》
    近年來,北京市朝陽區將醫養結合的經驗引入康保,互助幸福院和鎮中心衛生院相繼改擴建,昔日的貧困老年人脫掉了貧困的帽子「老有所養」,還探索出了一條村民互助養老的新路。在張家口市康保縣最南端,夕陽下的土城子鎮朝陽互助幸福院裡,正在上演一場精彩的地方戲二人臺。近百名老人圍坐在小廣場臨時搭建的舞臺前,看得津津有味。李曉輝:老人們喜歡這個都外邊聽戲了。
  • 村裡又添「新墳」!老人為何熬不過冬天?家有老人要注意3點
    人生一世,往復輪迴,每一天有嬰兒降生,每天同樣會有老人逝去,這是誰都躲不過去的宿命。 在農村這種感觸更為深重,而載體就是傳統的祭奠儀式和那一座座墳頭。農村老人去世後,親朋好友,子孫後代就要操辦一番,除了結婚,這就是在人世間最為風光的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作為主角被人祭拜,嗩吶吹,小號響,幾天大席一過就要入土為安,一生也就結束了。
  • 【麗江全接觸】多元化服務,讓社區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今年10月22號,麗江首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象山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揭牌成立,中心為轄區內60歲以上自願入託的老人提供了膳食供應、健康管理、個人照顧、保健康復、心理諮詢、上門服務等服務,並採取「無償+低償
  • 陳永林:打造家門口的「幸福養老」
    懷仁縣的陳永林就是這樣一個熱衷奮鬥的人,她不僅為自己的創業之路奮鬥,也在為老人們的幸福晚年奮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聽聽她的故事。今年85歲的王國成來到懷仁縣幸福老年之家已有三年半的時間,時光一晃而過,老人卻感觸頗多,從生活起居到平常娛樂,都讓他覺得十分舒心、滿意。【同期 懷仁縣幸福老年之家院民 王國成:感到一切挺好,生活上是品種多,吃的是可口美味。
  • 慈光安養院——老人溫暖的家
    此外,老齡化社會即將到來,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重病臥床老人也日益增多。隨著獨生子女的父母進入老年空巢,靠獨生子女解決失能老人護理問題越來越難。臨終關懷團體正給這些家庭帶去了一絲希望與安慰。這是興寧市第一家開展臨終關懷項目的安養服務機構,在這裡開展臨終關懷的20多個工作人員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義工。7年間,已經有1200多名病人在這裡有尊嚴地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盡頭。
  • 65歲以上的農民:「洗腳上田,老有所養」,值得期待!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養老問題,已經成了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特別是在農村,農村老人的養老狀況更是令人擔憂,因為農村不像城市,老了有退休金,基本上以後的老年生活不太需要子女來負擔。而這大部分的村裡老人老了就基本上沒有了收入來源,只能依附兒女來贍養,而農村子女的收入也是有限的,家庭壓力可想而知!
  • 《飛躍老人院》:老人院≠老人願
    這部電影主要描寫了三對老人的生活:被趕出家門的老葛、與女兒斷絕聯繫的老周以及被兒子扔在養老院的老錢。這是一場老人院之旅,以老人們的視角描繪出觀眾再也不能迴避的比死亡還要殘酷的父母養老問題。年老,被繼子不待見,親兒子也一直怨恨著自己,老葛的心裡難受至極,都說養兒防老,可是老葛養了兩個兒子,卻只能自己走到老人院。何其可悲!
  • 愛心企業有大愛 真情溫暖老人心(圖)
    帶著濃濃的愛心,撫州越騰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孝心愛心公益行」來到東臨新區太陽鎮億祥幸福院開展愛心慰問活動,他們的善舉受到群眾的好評。 愛心慰問活動  (陳君華 攝)  這日上午9時,越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帶領員工們來到了太陽鎮億祥幸福院進行愛心慰問活動。
  • 柯橋「暖心食堂」讓老人「食無憂」
    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有所養」、「老有頤養」成為社會文明和進步的標誌。近年來,紹興市柯橋區內湧現了不少鄉賢斥資的「暖心食堂」,為孤寡、獨居、空巢的老年群體解決吃飯難題,用愛與責任描繪出鄉村最溫暖的幸福底色。
  • 無名村裡唯一的老人,下山了!
    「我們去田克勤家看看吧,他已經下山了,就住在姚家營。」一到乾溝門村,河北省政協派駐乾溝門村第一書記烏立志就約記者去看望老人。初見田克勤老人是去年的大寒。在乾溝門村碾子溝最深處,有一個無名村,只有孤零零兩處房子,倔強地矗立在荒涼的山溝裡。一處房子依然倒塌了屋頂,另一處沒有倒塌屋頂,但沒有院牆的房子裡,住著這裡唯一的一個老人,他就是田克勤。
  • 即墨:村裡辦起「愛心敬老食堂」,3-6元吃到兩菜一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祖鋒 通訊員 張濤 李夢豔11月10日,即墨區藍村街道古城村的「愛心敬老食堂」正式啟用,當天中午就吸引了村裡20多名年老年人前來就餐。「愛心敬老食堂」採取「村裡補一點、自己出一點」模式,低保戶、殘疾人等困難群體每餐只需3元,其餘70歲以上老年人也只要花費6元就能享受兩菜一湯。「大娘,這是您的,剛盛的小米稀飯,拿好碗,別燙著,慢慢吃……」當日中午,古城村的愛心敬老食堂裡,村支書王德生帶著志願者們忙前忙後,端菜端飯。寬敞明亮的餐廳,乾淨舒適的桌椅,美味又健康的飯菜,贏得了老人們的一致稱讚。
  • 泰和養老院:讓老有所養所依,更讓老有所樂所安
    北京作為超級大城市,經濟的飛速發展會促使人們忽視掉對老人的照付。其中北京市統計局資料數據就顯示,老年人口規模不斷擴大,高齡老年人口比例持續上升。那麼我們做晚輩的,應該怎麼給長者選擇資質正規、服務貼心、活動豐富的養老機構呢?在小編的綜合對比下,還是北京泰和養老院能夠讓老人真正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為老人們創建一個平安幸福家園。
  • 莒縣庫山鄉:「幸福院」裡的老人話幸福
    村幸福院建成後,作為村裡的貧困戶,老兩口被第一時間安排入住,分到了寬敞明亮的嶄新宿舍免費住,一日三餐免費吃,老兩口在幸福院裡無憂無慮頤養天年。  能就近住到村裡的幸福院,吃飯、洗衣、生病都有人管,不用再為生活發啥愁,現在孩子都大了,基本都在外忙自己的事業,家裡只剩下我們這些老年人,現在村裡的幸福院建好後,我們一群老人家可以聚在一起鍛鍊身體、聊聊家常,談談家鄉的變化
  • 伊春市中心醫院醫養護理院投入使用
    東北網12月22日訊 12月20日,伊春市中心醫院醫養護理院揭牌。這是伊春市首家公立性醫養結合養老中心,它的落成並投入使用,填補了伊春市中心城區內沒有集養老、保健、醫療為一體的醫養機構的空白,標誌著伊春市健康養老事業邁上了新臺階。
  • 石獅市平輝互助基金會愛心人士給老人兒童送溫暖
    昨日,石獅市平輝互助基金會愛心人士一行前往石獅市老人院和福利院獻愛心,讓老人院的老人和福利院的孩子們感受到溫暖。  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愛心人士為老人們帶來50多套純棉床套和20多套保暖棉衣等物資。「嶄新的被罩和棉衣可以讓老人們在更加乾淨、舒適的環境中過冬。」石獅市平輝互助基金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