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難懂3種方言:外地人學不會,外國人聽不懂,有你家鄉嗎

2020-12-20 騰訊網

要論方言和普通話有什麼區別,只要把「張家輝」和「渣渣輝」拉出來舉例子就行了。漢語方言非常多,多到了讓外國人懷疑人生的程度,外國人經常覺得漢語難,漢字難學,發音難學,一個標準普通話就能學一輩子,如果再算上方言,恐怕給十輩子也分不清。通常情況下漢語方言分10種,包括官話方言、湘方言、平話土話、粵方言、贛方言等。

但是這樣的分類也只是粗略分,再細分下去,恐怕某個方言區的人,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有多少種類型。就拿湘語來說,講長沙話的人可能完全聽不懂雙峰話,南方方言不像北方內部一致性強,南方方言最好懂的贛方言南昌話可理解度也才30%,南方本地方言區,彼此之前聽不懂的情況十分常見。

而北方方言,譬如北京話,作為北方方言代表其可理解度達87%,遠勝過許多南方方言。早在2013年便有網友總結了我國最深奧的十種方言,毫無例外排在前三位的全部都是南方方言,其中排第一的便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說鬼話」的溫州話了。

這個「鬼話」在其他方言語境裡可能有「謊話」的意思,但在此處並不是說溫州話難聽,而是指溫州話對外地人來講實在太難理解了,其深奧程度堪比某種密碼語言,更有人戲稱說溫州話的人可以訓練「風語者」,溫州話民間稱為甌語,屬吳語的一種,極其紛繁複雜。

比如溫州話稱田野為「垟」,地名中便帶有許多「垟」字,但連《集韻》也找不到這個字在溫州話口語中對應的意思,後人只能猜測是古漢語中越語的遺留痕跡。溫州話雖然內部一致性比較強,但按照發音強調細分下去仍然有很大的地域差異性,真正是「三裡不同調,十裡不同音」。

據說在抗戰時期,溫州話就起到了保護我方軍事機密的作用,因為日本人完全弄不懂兩個溫州彼此之前在說什麼,就算同樣講「溫州話」,兩種不同細分溫州話之間的對話也是非常吃力,外地人聽來更是嘰裡咕嚕一塌糊塗,由於其屬於南部吳語,和北部吳語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種便是廣東話,雖然如今我們一講廣東話就慣性指代粵語,但粵語根本無法代表所有的廣東話,好比一家公司生產各種電子產品,粵語只是手機,屬於部分產品。但粵語的確是廣東話中難懂的「佼佼者」,外地人學兩句口頭語容易,但弄懂粵語中大量的特有詞彙和語法規則就很難,所以「渣渣輝」學普通話的難度堪比學一門新外語,講的不好也是可以理解。

作為一種南方方言,粵語保留了很多中古漢語成分,《大宋重修廣韻》中標註的文字發音就和現在的粵語高度吻合;而廣東方言裡使用人數比較少的粵北土話、舊時正話,部分語言甚至還未定語系,廣東人很保護自己的方言,總是儘量使用內部方言交流,粵語分類便已經很多了,詞彙還分漢語詞、粵語詞和外來詞,加上發音問題,實在讓外地人和外國人一頭霧水。

最後一種便是閩南話,閩南話屬於漢語族中閩語的一種,但是閩南話當然不止在閩南地區流行,廣東粵東、粵西地區,浙東南區乃至海外都有講閩南話的人群,漢語諸多方言中閩南話語言現象最複雜,內部分歧也最大,外地人習慣了自己的方言發音系統後,去閩南語流行地區生活一輩子也不見得能完全聽懂閩南話。

閩南話也有「福建話」之稱,其形成與古代的移民浪潮有關,按照地域不同可以分為中山閩語、浙南閩語、漳州話、泉州話等10多種,像泉州話就因為保留了許多古漢語語音、詞彙的特點而被稱為古漢語活化石,屬閩南語學術上的標準音,因為難懂,中國學者將其視為漢語方言,但西方學者卻將閩南語列為一種單獨語言。

雖然方言在日常生活中未必會引起大家重視,但方言其實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寶藏,屬於珍貴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研究古漢語的歷史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有道是「鄉音無改鬢毛衰」,方言也許沒有普通話那麼到處通行無礙,但保留方言的使用也是我們可以為華夏語言文化留存所做的一點小事。

相關焦點

  • 我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都在南方地區,外地人聽不懂卻又覺得好聽
    世界上的語言種類很多,漢語文化應該是最博大精深的,很多外國人對中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便會十分痴迷,有想留在中國的衝動。中文除了普通話之外,還有很多獨具特色的方言文化,由於各地的地理環境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民俗文化。我們平時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十裡不同音,這在我國表現的淋漓盡致,尤其是南北方的差異很大。
  • 我國難懂的3種方言:老外學不會,當地人都難聽懂,是你家鄉嗎?
    五更市賣何曾絕,四遠方言總不同。」——[明] 唐寅 語言作為人類溝通的橋梁,是大家一生下來就必須要會的技能,如吃飯之於生死,如呼吸之於存活一樣重要。而地球上現存的國家和地區只有235個,全世界切實存在的語言卻有5651種,是如何造成這麼大倍數差的呢?
  • 中國3大難懂方言:外地人聽不懂,本省人也含糊,你的家鄉入榜沒
    每當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共聚一堂時,方言就成為了他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如剛步入大學時,對於室友來自哪裡、說什麼樣的方言等一類的問題,大部分人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曾經有網友在微博發布了中國最難懂的三大方言,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這些方言難懂到什麼程度呢?倘若你是本地人,走出個三裡地五裡地,碰到一個陌生人試圖交流時,你恐怕已經聽不懂他在講什麼了!
  • 中國難懂的3種方言:老外學不會,連本地人都難聽懂,是你家鄉嗎
    據教育部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概況》介紹,漢語方言通常分為官話方言、晉方言、吳方言、徽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湘方言、平話土話十大方言
  • 廣東最難懂的方言,比粵語還要複雜,被稱為「古漢語的活化石」
    我國是地域遼闊,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文明古國,語言文化更是獨具特色。我國每個省份都有屬於自己的方言,甚至一個省內還會有好幾種不同的方言發音,正所謂「十裡不同音」。東北的方言最容易把人帶跑偏,四川、陝西、河南的方言都十分有趣,說起來朗朗上口也容易聽懂,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有體現。
  • 我國最難懂的3大方言:四川話不是最難的,排第一的如同「鳥語」
    文/行走天涯 我國最難懂的3大方言:四川話不是最難的,排第一的如同「鳥語」 眾所周知,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著地方性的方言的,甚至是一個省份,一座城市也分南北地區,也擁有著不同的地方方言,導致很多當地人在一起交流的時候,往往也需要去猜對方到底在說些什麼。
  • 中國最難懂的六大方言,第一名被稱作「鬼話」,你知道是哪裡嗎?
    中國最難懂的六大方言,第一名被稱作「鬼話」,你知道是哪裡嗎?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我國地域遼闊,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特點,更何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所以語言方面更是繁多複雜,這次心心要說的是我國最難聽懂的六大方言,這些方言在外地人聽著就像在聽天書,其中最難懂的第一名還被稱作是「鬼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廣東大學最難懂方言排行榜來了!是你的家鄉話嗎?
    一旦你的小夥伴說起他的家鄉話,就好像立馬跟他隔開了一條銀河的距離。中國語言博大精深僅僅在廣東就足足有72種地方方言!而大學校園就是各種方言融匯之地,當兩位來自天南地北的童鞋說上家鄉話時,簡直就是雞同鴨講,幾經妥協,多番嘗試後才操著「廣式普通話」愉快交流。那麼在大學校園有哪些最常見(令人懵逼)的方言?粵語也常稱作「廣東話、白話、廣州話」,是我們廣東地區最常見的方言。主要在廣州珠三角地區使用。
  • 江西難聽懂的方言,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卻比客家話還難懂
    我國是幅員遼闊,物產豐饒的資源大國,由於地理環境不同,形成了十分明顯的南北差異。我國的方言文化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與一座城市的歷史和發展有緊密的聯繫。北方的方言普遍比較好懂,東北話極具代表性,不論你是哪裡人,只要身邊有東北人都會被他們帶偏,而南方的方言則普遍比較難懂。
  • 我國最好聽的三種方言,吵起架來聽著都舒服,你會說幾種?
    說每個省裡面的每個地區它的方言都不一樣,就算是最接近普通話的北京話,他也有兒化音,而這個京腔也也得到了大家的喜愛,那麼在中國的這麼多方言之中,大家有沒有特別喜歡的方言呢?與上海話不同的是,重慶的方言則能被大眾所接受,並且在隨著最近旅遊業的發展,重慶這個城市也漸漸被大眾所了解,因此當未來的遊客前往重慶旅遊的時候,重慶當地人也一般會操著一口重慶話與他們交談,並且重慶話也不是特別的晦澀難懂,因此在他們的腔調裡,不僅聽著十分的有味道,同時感覺也非常的有煙火氣息。
  • 假期體驗了一把最難懂的方言,回到蘇州,接著聽不懂?
    在剛過去的十一假期,出門在外衣食住行都要靠一張嘴來說,但是,在有些地方普通話可不是萬能的,最近網友評出了中國十大最難懂的方言,萬萬沒想到的是,蘇州話才排第四?No.1溫州話▼大多數網友認為,溫州話是當之無愧中國最難懂的方言。No.2粵語-廣東話▼
  •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普通話不是一個體系,知道哪裡嗎?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普通話不是一個體系,僅有58萬人會說由於我國地大物博,所已在我國範圍中有很多省份的劃分,卻又由於每個省之間擁有自己不同的發展特色,所以方言就成了這些文化特色當中最為顯著的一個,雖然說普通話是我國的標準語言,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說普通話,在很多地方都有著自己的言語
  • 假期體驗了一把最難懂的方言,回到太倉,還是聽不懂?
    在剛過去的十一假期,出門在外衣食住行都要靠一張嘴來說,但是,在有些地方普通話可不是萬能的,最近網友評出了中國十大最難懂的方言,萬萬沒想到的是
  • 福建大學宿舍最難懂方言排名出爐!第一名竟然不是閩南語?
    咱們福建有閩北方言閩南方言閩東方言莆仙方言閩贛方言閩中方言客家方言官方言等。舉個慄子閩北方言你要是在建甌那我說松溪話和你就不太一樣你就可能有點懵逼  @bunny_lepetitprince:這個是福州方言,純福州方言哈哈哈哈哈!!!和閩南話什麼的也不太一樣。
  • 中國最不愛說普通話的四個城市,滿街方言,外地人表示聽不懂啊
    我國不同地區的語言是不同的,我們推廣普通話,但還是有很多地方講自己的方言,在日常交流中,他們更習慣於用方言交流,接下來的四個地方是他們不喜歡說普通話的地方,外人都崩潰了,說不懂,首先我想和你談談重慶,它是我們國家西部的一個城市,它的方言和四川很像,當地人用方言交流,遊客來到這個地方
  • 廣東大學宿舍最難懂方言榜單出爐,第一我就服了!
    因為在我們廣東,方言實在是太多了!一旦你的小夥伴說起他的家鄉話,就好像立馬跟他隔開了一條銀河的距離。 而大學校園就是各種方言融匯之地,當兩位來自天南地北的童鞋說上家鄉話時,簡直就是雞同鴨講,幾經妥協,多番嘗試後才操著「廣式普通話」愉快交流。 那麼在大學校園有哪些最常見(令人懵逼)的方言?
  • 大學宿舍最難懂的方言,四川話才排第10
    遇到了一位來自儀隴的四川老鄉當她用家鄉話對我問好時來自成都的線寶大學宿舍的室友來自五湖四海,相信許多同學都遇到過舍友在寢室和家裡人打電話時自動切換方言模式,而你一臉懵圈的時刻,真心聽不懂……那麼,在眾多方言中,哪些方言是最難聽懂的呢?
  • 外國人學方言,是種啥感覺?(上)
    本版今日推出《我們和方言的故事》之上篇,將目光投向學習方言的外國人,聽他們講述學習方言的故事。「『同樣一句話,我用不同的方言說,味兒就不一樣……」在一個關於外國人說方言的視頻中,來自日本的西田聰分別用北京話、天津話、閩南話、上海話、四川話等說了一遍「你看,這是什麼」,其地道的表達,驚呆了視頻製作者。對外國人來說,學習方言並不容易,但還是有人願意挑戰。
  • 我國愛說方言的三座城市,幾乎不說普通話,外地遊客:太難懂了!
    隨著普通話的普及,現在大城市的居民日常生活中都使用普通話進行交流,另外,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人口流動也變得頻繁,如果不使用普通話,在生活中可能會有不便,但是,在國內最喜歡方言的兩個城市,卻不說普通話,對外國遊客來說很難!
  • 我國這個「魔性」方言,不僅全國各地能聽懂,連外國人都想學
    不過有的時候還是會遇到一些尷尬,比如說去到一個地方,想通過交談的方式向本地人打聽一些當地的民俗,但每個地方的方言都不一樣,還有許多年紀大一些的,真的是說不了普通話,但他們說的話我也聽不懂,只能幹著急。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方言我都聽不懂,有一種方言在我看來就根本算不得方言,因為我真的聽得懂,來這旅遊的朋友和當地人交談根本就沒有什麼語言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