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出上聯:昨日今日明日,日復一日,木匠巧對下聯,收穫芳心

2020-12-24 趙趙的期待

大家都知道,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對聯則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據史料記載,中國最早的對聯出現在三國時期,而貼春聯的習俗,則源於五代後蜀國主孟昶。

傳說孟昶在寢室門板桃符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正是我國第一副春聯。當然,也有說法將對聯的主人歸為孟昶兒子,此事說法不一。而在千百年來,關於對聯的趣事也有很多。

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這個故事也是跟對聯有關,只不過這主人公是一寡婦和一窮木匠!

相傳,在清朝雍正年間,江南地區有一王姓人家,王老爺子家財萬貫,膝下只有一女。所以對這個僅有的女兒更加寵愛,自小便專門請來了名師教導她。王家小姐天資聰慧,小小年紀就成為了當地有名的大才女。

一轉眼,王家小姐到了適婚的年齡,為了挑選到自己合適的夫君,王家小姐通過出上聯的方式,挑中了一位對出下聯的青年,兩人很快便結婚了。

然而,幸福的日子沒過多久,結婚兩年後,丈夫突然因病去世,王家小姐年紀輕輕就成了寡婦。令人唏噓不已。

為了讓女兒不再傷心,王老爺子便將她接回了家中。等到王家小姐逐漸從傷痛中走出來後,王老爺子便勸說女兒改嫁,還是用對對聯的方式。

柳小姐出的上聯是這樣的:「昨日今日明日,日復一日」。不過,由於王家小姐的寡婦身份,前來提親對下聯的人並不多。但王家小姐也不在意,只是靜靜等待著自己的有緣人。

直到有天,一個窮木匠從大門口路過,看到了柳姑娘出的上聯後,略微思索便提筆寫出了下聯:「早餐午餐晚餐,餐外加餐」。柳姑娘看到這個下聯,卻是眼前一亮。

這個下聯對的既對仗工整,又承接了上聯的寓意。在經歷了痛苦的婚姻之後,柳姑娘只希望能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過上平淡的生活。而木工的下聯正對出了她心中所想。

到了現代,這對對聯「昨日今日明日,日復一;早餐午餐晚餐,餐外加餐。」已經成為了一句俗語流傳下來,古人就是用這樣一句話,來告誡自己,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世界上沒有心滿意足的榮華富貴,平淡的日子反而是平安喜樂。

對聯的文化從來都是歷史悠久,即便是到了現在也是經久不衰。不過隨著文化的改革,所以使得對聯的對仗要求已經降低了很多,從之前的「陽春白雪」到了現在的「下裡巴人」

而現在像是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貼春聯,也叫做「桃符」,貼的就是對聯。

並且仔細看會發現,上下兩聯非常工整。而之前古人寫字從右邊開始,所以上聯在右邊。現在寫字從左邊開始,所以上聯在左邊。

其實古人的俗語諺語對聯還有許多,好比「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還想要了解到更多的對聯可以看一下《中華對聯精粹》,在這本書中涵蓋了所有方面的對聯

對聯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它與書法的美妙結合,又成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

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5年,中國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

《中華傳統經典精粹》一部中國古代經典的通俗化讀本,精選《大學》、《論語》、《中庸》、《老子》、《莊子》、《商君書》、《管子》、《墨子》、《鬼谷子》等18部先秦傳統經典進行精粹

並結合社會現實,加以注釋、譯文和點評,賦予了這些經典以新的時代內涵,為大眾提供陶冶性情、提升道德素養的寶貴精神食糧。

對聯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前人總結下來的經驗、智慧,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本才49元錢,也就是一張電影票錢,一頓飯錢,卻能讓你受益終生!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寡婦出一上聯:「花果山水簾洞,有深有淺」,瘸子巧對厲害下聯
    寡婦出一上聯:「花果山水簾洞,有深有淺」,瘸子巧對經典下聯。後來,她嫁給了一位各方各面同樣出色的男子,兩人的婚後生活十分美滿,可惜好景不長,丈夫英年早逝,只留下她一個人,成了寡婦。通常來講,古時候的女性是沒有地位可言的,尤其是寡婦,要承受著被人指指點點的非議的目光,想要再嫁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了。但這個年輕的寡婦,因自己才貌俱佳,家庭又很有實力,因此即使成了寡婦,也有相當多的人來上門求親。
  • 秀才寡婦打賭,出上聯「有木也是橋,無木也是喬」,寡婦巧對下聯
    就比如,一個秀才和寡婦打賭,最後被寡婦巧對下聯的故事,秀才本想仗著自己的學識賣弄一下,沒想到被寡婦狠狠地打了臉。對聯其物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對聯似乎已經漸漸淡出,只出現在過年期間。或許還是因為習俗的影響,每到過年的時候,總要換上新年的春聯,才覺得上一年圓滿結束,新的一年開始了。
  • 寡婦徵婚上聯「上心下心都忐忑」,窮秀才妙對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可是好事多磨,這名女子的丈夫因為常年出門在外做生意,有一年乘舟溺水而死,這名女子就成了一名寡婦。很多鄰裡鄉親就勸女子改嫁,畢竟在中國古代,女人如果一個人生活是十分艱難的。一開始這名寡婦是反對的,畢竟自己丈夫死後有三從四德的約束,而且與丈夫情深意篤,就沒有改嫁的想法,後來經過親朋好友不停做思想工作,也就同意了。
  • 乾隆出一上聯:昨日黃花閨女!美女對出的下聯非常經典
    無非是一個人出上聯,另一個人對出下聯,但是這個下聯得對仗工整,意境結合,這樣才能稱為佳對。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鍾愛對對子,他們詩詞歌賦,樣樣精通。閒暇之餘,還會叫上三五個好友,用對聯切磋文採,鬥個痛快。比如說北宋文豪蘇軾,明朝才子唐伯虎,清朝則有大才子紀曉嵐。
  • 寡婦上聯:「長巾帳中女子好」,年輕樵夫巧對下聯
    清代康熙時期,就有一名才女,她的丈夫是一名軍官,有一次出徵的時候不幸中箭身亡,這名女子就成了一名寡婦。很多人勸女子改嫁,可是女子思念亡夫,一直沒做打算。後來過了今年,鄰裡街坊經常給這名女子開導,於是她就寫了一副對聯「長巾帳中女子好,少女更妙」,並承諾說誰要是對出這幅上聯,就可以以身相許。
  • 寡婦出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揚言對出此聯者嫁之,結果守寡到老!
    寡婦也動了心思,想要儘快改嫁,由於她自身條件比較好,希望能找一個至少在才華上能夠匹配自己的才子,總不能為了脫寡就隨便找一個吧,於是她就在宅門口貼出一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並且聲稱,只要能對出此聯,無論對方婚配與否,自己都願意下嫁與他。頓時吸引了全城的所有文人,甚至有外地的老秀才也聞訊趕來,希望能夠對出下聯,迎娶這位白富美。
  • 清朝寡婦出一上聯,並稱誰能答出下聯就嫁給他,結果至今無人能對
    但誰又知,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卻有一位寡婦偶然說出一上聯,卻令無數才子焦頭爛額,無一人答出下聯。圖文無關事情要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當時有一位杭州的年輕女子,不僅姿色過人,而且才智超群、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唯一的缺憾是她年紀輕輕就做了寡婦。按照她這樣的外在內在一應俱全的「人間尤物」,顯然是無數少男為之傾倒的對象,身邊不少人也勸她改嫁。
  • 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下聯終出,等了幾百年的美人在下抱走了
    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下聯:這個上聯的出處,江湖上傳聞很多,版本各異。有李清照為保家產出對巧拒登徒子糾纏說,有旅店寡婦婉拒江湖浪蕩書生挑逗說,有紅塵倦客意伴青燈古佛出對拒婿說……不管怎麼說,這個對聯的難度係數也是極高,在所謂的千古絕對中有著不一般的江湖地位。面對說不定能夠抱得美人歸的誘惑,江湖上的才子們莫名地躁動起來。其熱度估計是僅次於「煙鎖池塘柳」了,對出「煙鎖池塘柳」有狀元之才,對出這個能一親芳澤,難怪江湖上總是難以風平浪靜。
  • 乾隆出上聯「昨日黃花閨女」,美女對下聯,堪稱千古絕對!
    ,朋友應道:「我曾經到北方遊玩,出了一上聯,詢問了一些路人,但他們紛紛搖手不對!」紀曉嵐一時大感疑惑,不願相信,於是就在問道:「老兄的上聯如此之難?」,朋友應道:「一般,一般」,話音一落,便將上聯吟了出來:「雙塔隱隱,七層四面八方。」
  • 寡婦出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窮秀才妙對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可是天不遂人願,有一次王氏的丈夫出兵打仗,不幸陣亡,王氏就成為了一名寡婦。在那個年代,一般女子的地位都比較低,生活還要依靠男方付出的勞動力,才得以養家餬口。女子王氏失去丈夫就要守寡,生活上也是每況愈下。很多鄰居就勸王氏改嫁,可是王氏一開始並不想改嫁,因為自己丈夫才過世不久,心中還有牽掛。
  • 上聯:寡婦門前多是非,不去為好!才女的下聯太經典了
    而在今天,筆者也為大家帶來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上聯,大家請看,上聯:「寡婦門前多是非,不去為好」。此上聯不但非常有意思,而且有一定的難度,想要一下子就對出合適的下聯,並不是那麼容易,需要認真動腦思考一番。大家都知道,從古至今,寡婦門前的是非都是比較多的,所以建議不要前去接近,而上聯表達正是這個意思,就此來說,這個上聯還是比較不錯的,但是想要給出經典的下聯,還是很有難度的,因為你首先得考量到句式問題,接著還得考慮意境是否結合。
  • 女子出上聯「關關難過關關過」,下聯被路過的才子對出,堪稱妙對
    比如明代大才子解縉,可是出了名的對聯大師。但是這個稱號有很多人嫉妒,那些嫉妒之人認為自己的才華比解縉還要高超,於是就故意地找茬,試探解縉的才學。有一次酒席宴上,一個書生站起來就說出了一副上聯「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 和珅使壞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對出下聯,乾隆怒了
    對聯和詩詞類似,但是比詩詞更加的短小精悍,通常一副對聯由上聯和下聯組成,上聯叫出句,下聯叫對句。在對聯的語法上,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押韻,上聯有多少字,下聯也要有多少字,而且動詞要對動詞,名詞要對名詞。
  • 上聯「半醉半醒過半夜」,元順帝妙對下聯,堪稱經典!
    舉個最簡單的意思來說,上聯的意境是描寫風景的,下聯對出一個人物,雖然平仄都是押韻的,但也是失敗的對聯;再比如上聯寫的是人物,下聯對的是情懷,也是不搭配的。對聯要透過文字的表面來看內含,才是對聯的真諦所在。
  • 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下聯難倒無數人……
    據說是一個尼姑寫的,也有人說是一個寡婦寫的。另外還有人說這個對聯是李清照寫的。但是大致上的故事內容都是相同的。據說是一個江南女子。從小就是飽讀詩書。後來出嫁後,丈夫年紀輕輕便去世了。因為這個寡婦長得非常美,所以登門子弟絡繹不絕。當時人們都想娶這個寡婦回家。但是這個寡婦不願意再嫁。
  • 才女上聯「天字出頭為我夫」,年輕人下聯一出,成就美好姻緣
    由於丈夫是一名商人,經常在外面做生意,在一次做生意的途中,患上了重病,客死他鄉,女子就成為了一名寡婦。女子平時靠針線活勉強度日,日子十分清貧。這一年又到了春節,女子看著張燈結彩的景象,心緒難平,她感慨自己命途多舛,悲傷之餘就隨口說了一個上聯:關關難過關關過這副上聯是一副疊字聯,上聯中一共出現4個「關」字,下聯也要出現四個重複的字,而且位置也要相應, 是十分有難度的。正好在此時路過了一位書生,這位書生是一位大才子,文學素養也是十分深厚,但是目前仍然是單身,原因就是家中實在太窮。
  • 和珅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妙對下聯,堪稱經典!
    對聯和詩詞類似,但是比詩詞更加的短小精悍,通常一副對聯由上聯和下聯組成,上聯叫出句,下聯叫對句。在對聯的語法上,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押韻,上聯有多少字,下聯也要有多少字,而且動詞要對動詞,名詞要對名詞。
  • 財主出一上聯,「三人口中吞扁擔」,乞丐巧對下聯,得三座宅子
    某一年春節,沈財主起了個大早,絞盡腦汁想了一上聯,「三人口中吞扁擔」。尷尬的是,雖然想出了上聯,但下聯沈財主卻怎麼都想不出來了。為了不留遺憾,沈財主便在附近張貼告示,稱自己有一上聯,只要有人能對出下聯,就送一套大宅子給他。有這樣的好事,十裡八鄉的才子們紛紛來到沈財主的家。
  • 寡婦出一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乞丐對出絕妙下聯,寡婦開心嫁人
    於是蘇小妹就給佛印出了一道對聯題,上聯:呆和尚吃杏,左一口,右一口,上一口,下一口,中間一口,口口回味無窮。這佛印是個和尚,蘇小妹這個對聯難免有些自負的感覺,而且這個對聯非常的有難度,這是讓佛印下不來臺啊。佛印到是也不生氣,想了一會就說出了下聯::俏夫人侍佛,西一人,東一人,北一人,南一人,單獨一人,人人從容美麗。
  • 華羅庚出上聯「三強韓魏趙」,難倒眾人,下聯一出更是經典
    但是想要對出一副好的對子,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對聯的種類繁多,像是諧音聯、數字聯、迴文聯、重字聯、偏旁部首聯,每一個種類都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底蘊,單一的種類已經讓人難以應對,如果再綜合起來,難度其實更上一個臺階。